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特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山野、城郊和城区3种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社会经济和出游特征进行了统计学上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森林公园应进行经常性的游客调查,把握客源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自身客源市场的特点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和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山野型森林公园应以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产品为主体;城郊森林公园应逐渐完善度假旅游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度假旅游者重游;城市森林公园则应在不断推出能吸引所在城市居民的新的休闲和娱乐旅游项目,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以突出自身特色.在市场营销上,山野型的森林公园耍以省外国外客源市场作为营销的重点;城郊型的则以省内其他城市居民尤其是周边地区的城市居民作为主要营销对象;城市型森林公园则应该注意吸引到公园所在城市的机会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2.
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流溪河森林公园的旅游者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流溪河森林公园的游客以珠三角居民为主,主要为21~45岁的中青年人阶层,旅游目的以观光游览为主,游客的重游率较高但逗留时间较短。同时,以空间距离特征、社会经济特征、行为特征等因素为依据,将流溪河森林公园的重点客源市场细分为:珠三角观光游览型旅游市场、珠三角度假型旅游市场、珠三角商务型旅游市场、珠三角特种旅游市场,并根据各个市场的特征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陕西省延安、太白山、褒河3个类型森林公园的实地考察和游客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森林公园在客源地分布、游客的人口学特征、旅游行为及旅游感知的共性和差异,提出了不同类型森林公园在规划管理、开发建设、市场营销策略和目标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利用Excel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对沈阳世博园游客的人口特征和消费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得出结论:沈阳世博园主体客源来自辽宁省内沈阳、本溪、辽阳和鞍山等地,游客以中青年为主且大多为中低收入者,旅游消费活动多以基本层次的观光游览为主,度假游客也占了一定比例,出游消费方式以自助游居多。针对上述结果,就沈阳世博园开拓客源市场、促销定位、促使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客源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是当今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要内容.以皖西大别山为例,寻找高重游意愿群体,选择最合适的群体作为目标市场并通过交叉分类研究分析其基本特征,结果显示: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以年轻型为主,成年型次之,国内旅游发展空间巨大;关注特定人口特征下的目标游客群体可以将重游率提高200.9%;目标游客群体的态度、行为特征与整体市场基本保持一致,但在人口学特征上有较大差别;目标市场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游客和具有本科学历且已婚有成年子女的游客均是被忽略的重要细分群体.  相似文献   

6.
以银川市万义旅游园区旅游客源市场实地调查访问法为主,从旅游客源市场游客出游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及游客的年龄构成和社会经济特征等方面,对万义旅游园区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万义旅游园区方面的客源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征:①客源市场淡旺季明显.②客源市场年龄组成以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主.③从游客文化层次来看,学生、工人和干部是其旅游客源的主体.④男性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出游比例远远大于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义旅游园区今后客源市场的开拓和营销方面的一些策略,希望对银川市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为银川市生态旅游市场的开拓、营销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祁连山大野口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游客地域结构、游客结构、一般行为特征以及游客感知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野口森林公园客源主要来自甘肃省,其中以张掖本地游客为主,客源地理集中指数为87.61;游客以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中青年为主,收入水平总体不高;绝大多数游客选择自驾车为交通工具,旅游动机主要以野餐野营为主。总体而言,游客满意度较高,有88.4%的游客愿意重游此地,游客最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景区环境卫生方面。基于研究结果,对大野口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面积法和游路法进行了生态、游客容量估算,并对森林公园客源市场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甘肃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容量在274.90~368.49万人次/年,游客最大容量为215.53万人次/年;森林公园客源市场主要以甘肃省为主,省外及国外为辅,游客规模预计在2029年将达到26.05万人次/年。  相似文献   

9.
程涛  敖楠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0):113-115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塞罕坝的游客数量,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分区规划中控制旅游开发强度的依据,运用游道测算法和地域面积法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环境容量测算,同时对森林公园周边客源市场进行定位,把客源市场分为3级:北京、天津、承德为1级市场,以河北省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张家口等其他城市及山西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城市为主的为2级市场,3级市场为以周边省市为主的机会市场、远距离的团队市场及境外游客市场。  相似文献   

10.
盛晓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07-1609,1636
为进一步提升苏州乡村旅游品牌、提高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通过对苏州乡村旅游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从人口统计学特征、旅游行为特征方面分析了苏州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并就苏州乡村旅游地的景区管理、交通条件、住宿条件、卫生条件、物价、基础设施、导游服务、饮食特色、休闲活动9个方面进行了服务项目重要性及游客满意度调查,并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对策。强调应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市场,以苏州本地客源市场为主体,以城市中产和上层市场为重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构建主体文化村,创新传统节庆活动;以整合营销理念进行市场推广,整合广告、公关等营销渠道,加强乡村旅游网络营销。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全国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收入、游客数量年份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收入、游客总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及海外游客人次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森林公园数量、面积及旅游收入均在2001年及2002年增幅比例较高,而游客总人次及国内游客人次除2003年外增幅均较高。相关性分析均表明,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总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及海外游客人次均与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相关性,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有森林公园数量及国内游客人次影响森林公园旅游收入。  相似文献   

12.
胡必晖  张家珍  杨燊  王玮  李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99-18002
介绍了主题公园的起源及国内外主题公园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调研基地徽园和包河公园的基本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2个主题公园内使用者年龄、交通工具、路程所花费时间、职业等基本概况,并调查了公园使用者行为是否与设计者初衷相符合等问题。基于调查结果对主题公园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推进主题公园发展的相关建议。提出不应拘泥于传统的园林形式或刻意仿照国外公园模式,而应多注意吸收先进的设计手法,建立清晰的造园理念,注重游客的游园心理,以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游憩功能的完美结合,从而推动主题公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遗址公园地形地貌要素的设计与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洁  张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84-7886,7904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包括将整个遗址区建成遗址公园;将遗址区与风景区相结合建成旅游景区;将整个遗址区建设成森林公园;将遗址保护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建成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4种主要模式。笔者强调遗址公园景观设计要以遗址保护为前提和出发点,在这一前提下,以我国已建或在建的遗址公园,如甘泉宫遗址、武侯墓、黄帝陵为例,说明大尺度地形地貌要素是如何构成园林景观空间格局的;通过圆明园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实例说明中尺度地形地貌要素构成了园林景观的空间分割;例举微地形坡地地形利用、微地形叠石理水、原有地形地貌形态利用、微地形功能利用等方面的例子说明小尺度地形地貌要素构成了园林的景观节点,具体介绍了微地形利用可达到空间分割、实现控制、塑造美学价值、改良小气候的作用。最后笔者罗列出西方古典园林中地形利用与塑造的实例,并借鉴了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师的作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找出对遗址公园设计有参考价值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需要合理规划设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广大居民的休憩游览等要求。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游客对于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选择需求情况,以及影响游客对于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提出城市森林公园游憩空间有关问题和解决建议:加强游憩空间对于游人的吸引力度;游憩空间环境对于游人的影响;游憩空间设施对于游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郝李霞  张广胜  姚家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66-8668,8705
通过对皖西地区交通发展及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基于对皖西旅游业客流方向的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六潜高速的投入使用对皖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改变了皖西旅游业的客源方向,开拓皖西旅游业市场;改变了皖西旅游业的客源结构,不断吸引国内高端游客、深度游客来皖西观光旅游;该交通要道提高了皖西客源的通达性,使之成为安徽主要旅游目的地的纽带,强化了与周边地区旅游景点在地域上形成集群效应,提高旅游景观的游览价值。  相似文献   

16.
烟台采摘型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和参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烟台采摘型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问卷调查与评分法,研究了烟台采摘型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和参与行为。结果表明:游客对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满意度综合评分为30.3分,属极高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游客对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满意度评分增加,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游客学历与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满意度评分呈负相关,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游客获取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信息的渠道主要通过朋友介绍和网络;游客参加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的方式主要是自驾游和旅行社;参加福山大樱桃采摘旅游的目的呈现多样性;68.2%的游客表示会重游,79.8%的游客表示会向其他人推荐。游客对福山大樱桃采摘的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游客具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7.
归田园游——大圩都市农业公园发展现状调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韦超  陈哲  顾大治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269-6271
以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都市农业公园为例,运用实地勘测、观察、问卷调查等多种调研手段,通过SWOT分析法阐述了都市农业公园的优势、劣势、挑战和机遇,剖析了生态旅游背景下都市农业公园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环境保护与游客体验管理在森林公园管理中的重要性,指出了这两者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辩证关系,运用系统论与控制论等理论从监测机制、调节机制及反馈机制等3个方面构建了森林公园环境保护与游客体验管理的协调机制,其中着重对如何设计监测指标及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与游客体验协调度的计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