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正>桃树设施栽培的目的是为了提早上市,因此在品种选择应首先考虑发育期短的早熟和极早熟品种,以果实发育期为60~70天的为宜,最多不超过80天,并要求自然休眠时间短、对低温的需求量少(7.2℃以下累积低温在850小时以下)花  相似文献   

2.
果树的设施栽培是果树栽培的重要分支,解决了果品淡季的市场供应问题。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环境不同,导致设施栽培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不同于露地栽培果树,具体表现在树势、营养吸收、营养分配、内源激素、果实发育和果实品质等方面。桃是设施栽培的重要树种,针对桃设施栽培的条件,从品种选择、环境调控、营养调控等方面综述桃设施栽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冯国民 《北京农业》2009,(12):21-22
1树种和品种选择 从我国目前果树生产现状看。应考虑将贮藏性差的核果类,如大樱桃、桃、杏、李以及葡萄、无花果等树种,作为设施栽培的主选树种。在品种上则应选择比较耐寒、自然休眠时间短、花粉量大、自花结实率高、结果早、果个大、产量高、色泽鲜艳、品质好的早熟或极早熟品种进行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4.
草莓是一种极早熟的水果,种植草莓见产时间短,经济效益高,露地栽培4~5月份上市,大棚栽培腊月至春节即可上市,市场前景广阔,现介绍几个草莓新品种。1.早熟草莓——早红早红为早熟草莓品种,露地栽培在4月底成熟,  相似文献   

5.
<正>1树种和品种选择从我国目前果树生产现状看,应考虑将贮藏性差的核果类,如大樱桃、桃、杏、李以及葡萄、无花果等树种,作为设施栽培的主选树种。在品种上则应选择比较耐寒、自然休眠时间短、花粉量大、自花结实率高、结果早、果个大、产量高、色泽鲜艳、品质好的早熟或极早熟品种进行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6.
葡萄设施栽培,按照果实上市时间的不同,分为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促成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早,如5月份果实成熟上市;延迟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晚,如12月份果实成熟上市。我县葡萄种植属于促成栽培,本文从葡萄品种、种植密度、定植后温度控制、施肥、浇灌与气体调节等方面作一促成栽培技术介绍,供我县葡萄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葡萄设施栽培,普遍采用的设施是塑料薄膜日光温室。按照果实上市时间的不同,分为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促成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早,如5月份果实成熟上市:延迟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晚,如12月份果实成熟上市。葡萄设施栽培是一种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型的新兴产业,生产中还有许多栽培管理技术需要探讨。一、设施结构和规格1、设施选址:园地要选在地势高燥、排灌良好、背风向  相似文献   

8.
温室大棚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生泉 《农村科技》2007,(12):39-40
一、品种选择 我区选用的温室大棚早熟品种为早中早、奥古斯特等,这些品种生长期短,一般从萌芽到果实成熟只需120天左右.通过在日光温室内加温等一系列管理,使早熟葡萄于6月16日采收上市,比露地栽培的同一品种提早近2个月,即使在保温性能差的塑料大棚里栽培,也比露地提早采收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9.
“中华冬桃”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冬桃在云南的栽培前景 桃的早熟、特早熟品种栽培曾在云南红火一时,受到果农的欢迎。但经过近20年的实践证明,特早熟桃栽培在云南省受到春旱的制约,特早熟桃品种在云南多数地区4月底5月初果实成熟,果实整个发育期处在干旱季节,多数果园不能满足果实迅速膨大期对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因而对桃果的品质和外观造成显著不良影响,其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0.
1.中油桃11号:原名极早518,是目前成熟最早的甜油桃品种.5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50天.果形近圆,单果重90~135克.白肉,可溶性固形物10%~13%.花铃形,自花结实,丰产.需冷量600小时左右.评价:目前,我国生产上主栽的极早熟桃、油桃品种,果实发育期均为60天左右,即郑州地区5月下旬以后成熟.若想更早占领市场,只能通过保护地促早栽培.  相似文献   

11.
正一、品种选择油桃在生产中主要选择陆地早熟桃品种或晚熟桃品种进行栽培。要想提前上市,建议选择早熟、极早熟品种;要选择需冷量低的品种,其通过自然休眠的时间短,扣棚升温的时间便可相应提前,果实成熟也就更早;选择复花芽多、花粉量大、自花结果率高、适应性强的品种。另外,要选择树体矮小,树冠紧凑,当年能形成花芽、次年开花结果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浓红硬肉耐储早熟桃最新品种———超红圣桃超红圣桃是从美国白丽品种的自然杂交实生种中选出的桃优良品种。经多年多点试栽及系统观察,认为其性状突出,表现果大,全面浓红,风味甘甜爽口,硬度大,早熟、丰产、耐储运适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该品种于2003年6月通过专家鉴评。该品种在山东泰安露地栽培,3月28日初花,4月4~10日盛花,5月下旬果实开始着色,6月15日前后成熟,果实发育期70天左右。日光温室栽培4月25日成熟。平均单果重220克,最大果重340克,是早熟桃品种中果个极大的优良品种。果实圆或近圆形,端正,缝合线明显,两半部对称。果皮全面浓红…  相似文献   

13.
设施葡萄栽培可以有效地抵御不良气候条件,创造利于葡萄生长的环境,扩大葡萄栽培范围,提早或延迟成熟时期,进而达到提高葡萄栽培经济效益的目的.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普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现笔者将其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择 如果需要提前上市,应选择早熟、休眠期短、优质、色泽和口味适应当地市场、适合短枝修剪、适应性强的品种,如京秀、早丰、京亚、无核早红等;如果是为了延后在晚秋或冬季上市,应选择晚熟品种,如念珠红、美人指、红高、密丽莎无核等.无核品种较受欢迎,应注重适栽.  相似文献   

14.
一、树种和品种选择不对路设施栽培的主要目的是使果实提早成熟上市,延长果品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应根据生长特点、贮藏特性、市场供应、经济效益等全面考虑,但生产中有人选择通过贮藏就能实现周年供应的苹果树种进行设施栽培,结果效益低下,意义不大。从目  相似文献   

15.
<正> 特早熟桃可在水果淡季供应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明显。而且栽培成本低、管理方便,不需套袋栽培,喷药次数比晚熟品种少2/3,果实受污染程度轻,消费者欢迎。我国特早熟桃育种已走在世界的前列。近几年,已先后培育出了10余个品种(品系),特别是培育出了几个果实发育期短于60天的特早熟品种。这些品种(品系)可在城市近郊及交通方便地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避雨栽培对早熟砂梨果实糖积累和营养生长的影响,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分析果实生长发育期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和叶片含水量等营养生理变化。结果表明:(1)避雨栽培环境光照强度较露地栽培低,2种栽培模式光照强度日平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避雨设施营造的栽培环境对果实品质的形成有影响,果实生长发育期果糖与葡萄糖含量较高,进入后期蔗糖积累量上升,葡萄糖含量有所下降,进入后期果糖和蔗糖积累占比较高,避雨栽培下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量较露地栽培高21.73%、17.97%。(2) 2个早熟梨品种果实有机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低,主要对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其中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苹果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35.08%、21.05%,避雨栽培对莽草酸含量影响不明显。(3)避雨栽培对早熟梨新梢长度、粗度和叶干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叶鲜质量和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苏翠1号和翠冠叶鲜质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8.22%、10.15%,2个品种叶片含水量避雨栽培均显著(P<0.05)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避雨栽培对宿迁地区早熟桃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桃品种‘金陵黄露’为试验材料,对其果实纵径、横径、裂果率、坐果率、产量及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避雨栽培对宿迁地区早熟桃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虽未改变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但纵、横径比露地栽培增长要快。避雨栽培显著减少桃裂果现象,露地栽培裂果率20.3%,避雨栽培只有6.5%。果实内在品质方面,避雨栽培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总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单果重与露地栽培无明显差异。此外,避雨栽培显著提高了桃果实的坐果率和产量,666.7m2产量为3 600 kg,比露地栽培提高28.6%。  相似文献   

18.
红蜜桃     
该品种是从早熟桃中选育出来的特早熟、全红、大果、硬肉桃新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性状稳定,树势健壮,树枝半开张,枝条萌发力中等,成枝率高,果实茸毛短而少,近圆形,黏核。具有以下特点:①成熟早。一般5月中旬就成熟上市。②果实大。均果重160克,最大单果重280克。  相似文献   

19.
518油桃是目前国内成熟较早的甜油桃,该品种早果丰产,色泽艳丽,果实大而匀称。露地栽培的果实成熟期正赶大棚果的成熟末期,市场售价高,大棚栽培更是提早上市,独占市场鳌头,是早熟促成栽培的首选品种。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干寒地区山楂树的地下部生长发育期和,奶系开始活动晚,被迫体眠早;发芽开花晚,枝、叶、果实生育期短。气温是制约山楂栽培的主要因素。在品种选择上应用发展早熟、抗寒、适应性强的山楂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