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遗传基础更新2005年2月,美国荷斯坦公牛遗传评定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同以往一样,美国每隔5年在2月份遗传基础就要做一次更新。美国使用的是由国际公牛组织推荐的“滚动”的遗传基础,也就是预期传递力(PTA’S)每5年要更新一次。目前,在国际公牛组织的25个会员国当中19个国家应用这一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真实地反映出过去5年牛群的遗传进展情况。滚动遗传基础的做法是首先选择某一特定日的一群牛(公牛或母牛),并把它们遗传评定结果的平均值设定为零(本次评定,美国将未来5年当中的遗传基础定义为2000年出生的奶牛的平均PTA值),在以后5年…  相似文献   

2.
肉用种公牛外貌评定方法初探吴企胜朱秀增(辽宁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沈阳110015)李正萱(沈阳市奶牛繁育中心)张喜凡(辽宁省肉牛繁育中心)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仍是当今评价种公牛质量的两项最重要标准,在《牛冷冻精液国家标准》规定制做冷冻精液的种公牛必须符合本...  相似文献   

3.
弗莱维赫牛(德系西门塔尔)遗传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扩大测定群,提高遗传进展,德国早在2000年就开始和奥地利进行弗莱维赫牛联合育种,合并的群体以DEA的形式参与国际种公牛遗传评定。目前DEA弗莱维赫牛群体主要包括3部分,即德国巴伐利亚、德国巴登威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如何创造一流的奶牛遗传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50年中,加拿大建立和健全公牛遗传评定系统方面始终处于全球领先地位,90年代以来,尽管有全球MACE(多性状跨国评定)的结果和得到外国公牛精液的便利条件。加拿大的奶农和纯种繁9育者仍然大量使用本国公牛站后测的公牛精液。其深刻的原因是源于对本国遗传评定系统和公牛后测体系的信任。本文将介绍加拿大测定日模型的发展过程和先进性;讨论西马士公司的遗传育种计划、平衡育种的目标以及生物技术在选种中的应用;探讨育种者对于公牛全球评定的疑虑和近亲交配的关注;并且研讨迅速提高中国奶牛畜群遗传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动物模型在BLUP法微机上评定了北京地区1965-1992年间出生的荷斯坦牛41080头,建立了一套荷斯坦牛的动物模型评定系统。迭代求解采用间接解法,在阅读数据文件时进行。对于管理组、公牛与牛场互作、永久环境效应、采用Gauss-Seidel迭代法,对于动物个体和遗传组效应,采用不完全的Jacobi迭代法。提供预期传递力,父母传递力均数、预期生产力、表型均值等有用的遗传和生产信息,在配备  相似文献   

6.
动物模型在荷斯坦牛遗传评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动物模型BLUP法在微机上评定了北京地区1965 ̄1992年间出生的荷斯坦牛41080头,建立了一套荷斯坦牛的动物模型评定系统。迭代求解采用间接解法,在阅读数据文件时进行。对于管理组、公牛与牛场互作、永久环境效应,采用Gauss-Seidel迭代法,对于动物个体和遗传组效应,采用不完全的Jacobi迭代法。提供预期传递力、父母传递力均数、预期生产力、表型均值等有用的遗传和生产信息。在配备  相似文献   

7.
温岭高峰牛是全国十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也是我省黄牛改良的当家品种。为保证种公牛具有强盛种用价值,以进一步提高牛改质量,加速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温岭高峰牛》育种委员会和台州地区畜牧兽医站共同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区国有温岭高峰牛成年种公牛进行了一次全面等级评定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等级评定项目指标、标准根据选育计划的要求,为促进温岭高峰牛今后向肉役兼用型转化,成年种公牛等级评定主要内容是体型外貌和体重、体尺(包括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三个项目指  相似文献   

8.
牛线性体型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牛的线性体型评定的发展过程、特点及评定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结果表明,体型评定数据的方差来源主要有年龄、鉴定员、胎次、畜群、产犊季节和公牛效应,公牛是体型性状极显著的来源;大多数报道认为体型性状的遗传力是中等的,体型太间、体型性状与生产性状有较大的遗传相关;乳用性及乳用性及乳用性的一评分值与产奶量呈强正相关;肢蹄与产奶量无关;与乳房开头和肢蹄有关的性状与畜群寿命相关最强;通过选择来提高乳房健  相似文献   

9.
中国荷斯坦牛不同群体间遗传联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群体间的遗传联系性是影响奶牛遗传评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采用遗传联系率(CR)和群体间直接的遗传关系量(GLT)2种方法分析北京、上海和天津3个地区中国荷斯坦牛群间的遗传联系性。结果表明:北京和天津牛群的遗传联系率为23.95%,北京和上海的为17.10%,上海和天津的为14.28%。北京和天津牛群间的遗传联系性最高,上海和天津之间的最低。2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808。并提出了对公牛遗传评定的建议,以便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母牛的遗传评价不如种公牛研究的多,原因是母牛在奶牛改良中贡献率低。母牛和种公牛不同,本身有泌乳记录(表型值),对于表型值,环境的影响大,从表型进行遗传能力的评价很难,而且母牛的繁殖率低,一头母牛? 所留下的后代(除特定状态外,如胚胎移植)少。但是作为生产后备种公牛的母牛就不同了,母牛配子对儿子的遗传贡献为1/2,其儿子牛如果作为种公牛采精广泛使用,则母亲的影响就大了,母牛通过两个基因传递通径占奶牛改良总贡献度的34%~39%(Van Vleck, 1977),其中生产用母亲到女儿牛的通径占2%~6%,从母亲到人工授精后备种公牛(儿子牛)的通径占32%~33%。因此生产后备种公牛时,正确评价母牛的育种值就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近年美国奶牛产奶量的遗传改良速度在提高。1986年出生的黑白花母牛的奶量育种值比1985年出生的约高135kg。每年有220多万头母牛的新数据加入生产性能遗传评价体系。这些评定应用动物模型,能够提供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乳脂率以及乳蛋白率遗传传递力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模型包括管理组效应、永久环境效应、牛场与公牛的互作效应以及奶牛个体的遗传值。未知父母组按出生年度和性别确定,代表基础群的遗传值。体型评定资料由品种协会收集,用公畜模型评定。黑白花母牛的体型应用全部体型评分和多性状模型评定,其他品种则利用全部评分资料配合单性状重复力模型计算。难产性资料由人工授精组织和奶牛记录处理中心收集,用依阿华州立大学的阈性状公畜模型分析,得到美国国家家畜育种者协会支持。增加选留的青年公牛数,应用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提高公牛母亲的选择强度,用低胎次母牛或青年母牛作公牛母亲缩短世代间隔等是提高遗传改良速度的手段。在这些方面人工授精组织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是人工授精计划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将来评定的性状可能还包括乳房炎抗性、长寿性和受精率等,评定的次数可能更多。模型中还可能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基因芯片技术在晋南牛种公牛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的保护开发利用晋南牛,确保晋南牛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晋南牛进行群体遗传特性的检测及后备种公牛的遗传评估,为晋南牛的分子辅助选育与保种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采集18月龄健康、体重相近((350±20)kg)的荷斯坦牛、和顺肉牛、西门塔尔牛、延边牛及利木赞牛血样各10份,及晋南牛后备公牛血样25份,根据不同牛品种分为6组,其中前5组每组10个重复,晋南牛后备公牛25个重复。应用Illumina SNP 50K高密度牛SNP芯片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比较晋南牛的群体遗传特征,运用亲缘矩阵计算晋南牛后备公牛的亲缘系数,同时用BLUP进行遗传评估。结果表明,晋南牛在遗传结构上与荷斯坦牛、和顺肉牛、西门塔尔牛及利木赞牛关系较远,与延边牛较近,为中国地方品种群体;对晋南牛后备公牛进行遗传评估,得出了牛的基因组胴体重方差育种值排名,JN23的胴体重倍数性状标准差最大,从基因组水平可选作肉用种公牛;应用亲缘分析对晋南牛后备公牛家系进行分类,避免群体间的近交。本研究对晋南牛后备公牛进行了遗传评估、近交家系分析、传统表型选择及遗传疾病检测,最终选留的种公牛为JN07、JN23、JN05、JN08、JN02、JN13、JN19、JN14,通过多种选育方法结合提高了公牛的选择准确性,为晋南牛的群体选育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牛的线性体型评定的发展过程、特点及评定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结果表明,体型评定数据的方差来源主要有年龄、鉴定员、胎次、畜群、产犊季节和公牛效应,公牛是体型性状极显著的来源;大多数报道认为体型性状的遗传力是中等的,体型性状间、体型性状与生产性状有较大的遗传相关;乳用性及乳用性状的线性评分值与产奶量呈强正相关;肢蹄与产奶量无关;与乳房形状和肢蹄有关的性状与畜群寿命相关最强;通过选择来提高乳房健康应提高前房附着和前乳头分布的育种值;公牛的近交系数与和体躯大小有关的性状呈负相关,母畜的近交系数只与乳头分布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MOET核心群内个体遗传评定精确性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勤  张沅 《畜牧兽医学报》1997,28(2):103-107
在MOET核心群育种方案中,个体遗传评定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全同胞姐妹数和核心群大小。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考察了不同的全面胞姐妹数和核心群规模对个体遗传评定的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核心群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个体遗传评定的准确性随着全同胞姐妹数的增加而上升,但上升的幅度逐渐减小,公牛遗传评定的准确性的上升幅度大于母牛。在全同胞姐妹数一定时,个体遗传评定的准确性也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而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性状的遗传评定采用的是动物模型计算方法,动物模型是计算预期传递力(PTA)最先进的方法。体型外貌性状的遗传评定由美国荷斯坦奶牛协会承担,生产性能的预期传递力、体细胞评分、生产年限和净价值(NetMerit)的计算则由美国农业部家畜改良计划实验室(USDA-AIPL)进行。动物模型的评定方法是根据动物个体与其它评定的个体的亲缘关系来进行的。动物个体本身、祖先和后代的信息,与被评定个体间的所有已知亲缘关系信息综合到一起,并利用了母系信息,包括母系祖先信息和母系后裔信息。在动物模型的遗…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邓川牛保种个体之间的遗传结构,有效保护和利用纯种邓川牛种质资源,本研究使用牛100K SNP芯片对100头邓川牛(46头公牛和54头母牛)保种个体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测定,通过Plink(V1.90)、GCTA(V1.94)、Mega X(V10.0)和R等软件对邓川牛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近交程度及家系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0头邓川牛保种群体的有效群体含量、平均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2.6、0.221±0.145、0.244±0.117;邓川牛保种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13±0.147、0.321±0.145。群体平均遗传距离为0.263 8±0.024 4,46头公牛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64 8±0.021 9;状态同源(Identity by State,IBS)距离矩阵与基因组亲缘关系矩阵(G矩阵)分析结果均表明,邓川牛保种群大多数个体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亲缘关系。100头邓川牛个体共检测到3 999个连续性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奶业网络(CDN)可以为7个奶牛品种提供遗传评估服务,根据多组性状和使用的数据,维护和运行7个不同的遗传评估系统。遗传评估系统可简要分为:导入数据,遗传评估方法以及公牛遗传评估报告和母牛遗传指数的表达。牛的终身效益指数(LPI)数值,反映了未来的女儿在一生期间被预测的相对盈利性。每个奶用品种具体的LPI公式不一样,但总是包括三个组分,即生产,耐久性,健康和受胎率。LPI是奶农选择公牛时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人工授精中心选择优秀父母以培育小公牛的最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8.
德系西门塔尔牛育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系西门塔尔牛又名弗莱维赫,是欧洲著名的乳肉兼用品种。作者重点介绍了弗莱维赫牛遗传评定方法和育种组织体系。在德系西门塔尔牛育种体系中,政府只在宏观上监督育种组织和遗传评定工作。育种协会和人工授精协会遵循市场价格杠杆,通过拍卖等形式充分调动农户的育种积极性,使农户、育种协会和人工授精协会都能在育种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从而保证育种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牛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遗传改良中100%的应用,种公牛对奶牛品质的提升以及遗传改良步伐的加快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陕西作为奶牛饲养大省之一(居全国第七位),种公牛培育与奶牛大省的发展步伐严重失调,优秀种牛数量少、品质差,  相似文献   

20.
从别的国家导入遗传物质是高群体遗传水平及克服近交衰退的最重要,最有效的育种措施之一。随着群体间遗传物质的不断交换,种畜的跨群体比较问题就变得日益突出。本文将简述当今国际上的通告做法,基本情况及相应的国际组织-国际公牛评定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