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宁陕县城区泥石流地段自然环境特点和林地退化现状进行分析,以泥石流发生地段为探讨对象,选定城区中街王家湾为研究试验区域,选择10余种适应于泥石流地段植被恢复的乔、灌、藤植物种类,并根据不同立地条件,营造乔、灌、藤组合的林草、果草、藤草等生态型复层植物群落。结果表明:乔灌藤混交、乔果(经济果木)混交、乔草混交、乔粮间作等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城市道路中不同绿地结构对PM_(2.5)、PM_(10)的消减作用,选择河南省信阳市城区主干道——新五大道、新七大道上不同绿地结构(乔、乔-草、灌-草、乔-灌、乔-灌-草、对照点)为试验监测点,对其PM_(2.5)、PM_(10)浓度进行监测、分析以及消减率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绿地结构内PM_(2.5)、PM_(10)浓度呈现出"早晚高、中午低"的日变化特征,且在08:00左右浓度达到最大。乔-灌、乔-灌-草绿地结构的PM_(2.5)、PM_(10)浓度显著低于其他4种绿地结构。不同绿地结构对PM_(2.5)、PM_(10)消减作用差异显著,对PM_(2.5)消减作用规律为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乔,对PM_(10)消减作用规律为乔-灌-草﹥乔-灌、灌-草、乔-草﹥乔,整体上看,绿地对PM_(2.5)消减率高于PM_(10)。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南阳市区片状绿地按种植结构分为乔-灌-草、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坪6种类型,并定点定时测定绿地中心和对照点的光强、湿度、温度、噪音和空气中细菌数。[结果]结果表明,在片状绿地中,除草坪外,其他绿地均具有一定的遮荫效应,不同结构绿地遮荫效应依次为灌木>乔-灌-草>乔-草>灌-草>乔木>草坪;各绿地也有明显的降温效应,降温效应依次为乔-灌-草>乔木>灌木>乔-草>灌-草>草坪;各绿地还有一定的增湿效应,增湿效应依次为乔-草>乔-灌-草>乔木>灌木>灌-草>草坪;各绿地也具有降噪效应,降噪效应依次为乔-灌-草>乔-草>乔木>灌-草>灌木>草坪;各绿地在灭菌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灭菌效应依次为乔-灌-草>乔-草>乔木>灌-草>灌木>草坪。[结论]相同种植结构的绿地中复层结构绿地的生态效益均大于单层结构的绿地,以乔-灌-草三维立体型绿地生态功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按照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本不同配置结构,对哈尔滨市主城区113块样地固碳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植物实际监测,计算了哈尔滨市20种常用绿化植物的固碳效应,并对不同配置结构绿地固碳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乔木中糖槭、榆树、银中杨、垂榆,灌木中接骨木、黄刺梅都是固碳能力较强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可优先考虑。不同配置结构的绿地单位面积固碳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乔-灌-草、乔-灌、乔-草、乔木、灌-草、灌木、草本,其中,乔-灌-草的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其固碳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单位绿地面积的固碳潜力。  相似文献   

5.
对杭州城北体育公园3种不同植物配植类型绿地(乔-灌-草型、乔-草型、草坪型)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进行实地测量,并采用不舒适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城市公园不同植物配植类型绿地的人体舒适度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植物配植类型绿地都有一定的降温增湿效果,降温增湿效应依次为乔-灌-草型>乔-草型>草坪型,相对于前两者,草坪型的降温增湿效果并不显著。而日均不舒适指数依次为草坪型(30.8±0.2a)>乔-草型(29.1±0.3b)>乔-灌-草型(28.9±0.3c),乔-灌-草型和乔-草型绿地的不舒适指数均有显著差异。在城市公园建设中,风景园林设计师应考虑植物配植类型的多样性与稳定性,适当增加乔-灌-草和乔-草类型的绿地。  相似文献   

6.
太原市城市道路中植物绿化多样性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地调查了太原市12条主要道路的绿化现状。结果表明:按照出现频率来看,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为1∶2.8;乔木与灌木比为1.1∶1,仅从比例来看,太原城市绿化植物配置还不尽合理。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太原市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单一,植物色彩单调以及空间利用不足。同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乔、灌、藤、草相结合并且要体现四季性;配置妥当,使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色彩;乔、灌、藤、草以及地被植物搭配种植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城市绿地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7.
黔西北喀斯特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黔西北喀斯特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草本群落阶段、藤刺灌丛阶段、灌乔林阶段、次生乔林阶段和顶级群落阶段的物种多样性,分析各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各阶段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植被演替过程中,乔木层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在藤刺灌丛阶段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乔木树种的发展而迅速下降;苹本层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不同阶段上升后下降,藤刺灌丛阶段达到峰值,顶级群落阶段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在草本群落阶段最高,且在藤刺灌丛阶段、灌乔过渡阶段及次生乔林阶段波动不大,顶级群落阶段最低;灌木层各项测度指标在不同演替阶段变化规律一致,但峰值时期不同,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灌乔过渡阶段达到峰值,Pielou均匀度指数则在藤刺灌丛阶段达到最高;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次生乔林阶段均略高于顶级群落阶段,可能与次生乔林阶段伐薪等人为干扰严重有关。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而植物作为城市公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城市人文背景,还有益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通过调查宿迁市城区4个城市公园的绿地景观情况,采取美景度评价法(SBE)对样方植物群落配置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各植物配置形式的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乔-灌-草(0.675),乔-草(0.663),灌-草(0.650),乔-灌(0.615);从植物层次、数量、颜色、形态等方面分析原因,进而对宿迁市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河南省平顶山市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绿化应根据自身条件、讲究生态效益,多栽树、栽大苗、少植草,乔、灌、花、草结合,注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发展生态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公园绿地植物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结合典型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40个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公园绿地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达到596种,隶属于121科,其中应用频度最高的乔、灌、草、藤分别为凤凰木(Delonix regia)、光叶子花(Bougainvillea glabra)、蜘蛛兰(Hymenocallis a...  相似文献   

11.
黄连木在石灰岩山地造林适宜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黄连木在石灰岩山地的造林适宜性,选用麻栎、新银合欢、樱桃、冲天柏作对照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连木苗高生长量最大,地径生长量略低于冲天柏,但高于麻栎、新银合欢和樱桃;黄连木造林后2年的保存率高于其他4个树种.黄连木在各地生长状况和保存率均良好,在石灰岩山地造林具有较强的适宜性,适合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鲜叶中抽提物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与水分蒸发所消耗的热量之差作为易燃性评判指标,评出了滇中10种木本植物鲜叶易燃性强弱的顺序:蓝桉>冲天柏>华山松>云南松>茶>黑荆>旱东瓜>栓皮栎>山合欢>川梨.以鲜枝在有焰燃烧阶段释放出来的热量作为易燃性评判指标,评出了滇中10种木本植物鲜枝易燃性强弱的顺序:冲天柏>栓皮栎>蓝桉>茶>华山松>云南松>山合欢>黑荆>川梨>旱冬瓜.  相似文献   

13.
从造林地的选择、整地、造林时间及方法、管护措施等方面阐述了黄连木和臭椿混交林栽培要点,以便为营造速生丰产黄连木和臭椿混交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妮  陈其兵  谭昌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21-1623,1864
[目的]优化和筛选出具有较好水土保持效益的乡土植物以供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所选用。[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遂资眉高速公路为例,以路线规划植物调查结果排序为基础,筛选出慈竹、黄荆、马桑3种乡土灌木和狗尾草、芒、艾3种乡土草本植物。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配置模式和种植配比试验小区在恒定雨强(20 mm/min)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不同配置模式在恒定雨强下均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水土保持效益,产流水时间推迟1'~4'05″,产沙量分别减少6.56~33.86 g;各配置模式间恒定雨强降雨20min后产流、产沙总量差异显著,黄荆+狗尾草模式产流、产沙总量最低,分别为1 700 ml和60.71 g;马桑+艾产流、产沙量最高,分别为1 920 ml和84.02 g。[结论]在边坡条件、播种量等建植条件与建植措施一致的条件下,川中丘陵区乡土植物黄荆和狗尾草组合可显著提高高速公路的边坡水土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退耕还林区造林树种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金沙江干热河谷鹤庆段引入的印度黄檀、墨西哥柏、圆柏、苏门答腊金合欢、山合欢、黑荆、新银合欢、木豆等,与本地树种苦楝进行对照造林试验,比较高生长、地径、保存率等综合生长指数,结果表明:用生长量指标比较,墨西哥柏、圆柏、山合欢、黑荆、木豆及苦楝较符合鹤庆县干热河谷造林的实际,在鹤庆干热河谷区内海拔1650m以下适应性良好.新银合欢在海拔1400m以下区域保存率高,适应性好;苏门答腊金合欢在海拔1300m以下区域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印度黄檀在该区域的最低海拔1160m处表现出不适应性.对黑荆树、墨西哥柏、藏柏、苦楝的坡位适应性研究表明:由于受温度和土壤生态因子的影响,供试树种同时表现出植株从坡上部到坡下部保存率更高、生长更好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材质、材性要素的宏观生态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随机抽取木材样件并进行材质材性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典型正交分析,研究了柏木材质的宏观生态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林型、立地类型、栽培区和经营类型的改变显著地影响到柏木的材质材性要素。与阔叶树种混交显著增大了气干密度、管胞长度和年轮宽度,提高了木材抗压,抗弯强度;随着立地的贫瘠化,木材抗压、抗弯强度增大;栽培区和经营类型的改变主要通过调节木材数量生长影响及材质、材性。研究结果为柏木材质定向培育提供了科学的措施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吊兰和常春藤对室内甲醛污染的降解能力。[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室内甲醛污染环境,选用吊兰和常春藤盆栽植物进行去除甲醛的试验研究。[结果]吊兰和常春藤均具有不同程度净化甲醛的能力。吊兰和常春藤同时配置效果明显优于吊兰,而吊兰对甲醛的降解要强于常春藤。从东南到西北不同水平配置和由下层到上、中层的不同垂直配置的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盆栽植物的筛选和优化组合配置可为有效防治室内长期污染、真正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云南省来凤山、高黎贡山、鸡足山、苍山和无量山,采集58个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叶样品,提取总DNA,对它们进行RAPD—PCR分析。3个随机引物其扫描到DNA位点85个,其中多态性位点64个,样品内的多态性为75.30%;用非加权组法(UPGMA)聚类分析,建立尼泊尔桤木分子聚类树状图,以相似系数0.68为标准分为6类;用POPGENE软件分析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云南尼泊尔桤木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鸡足山尼泊尔桤木居群多样性指数最高,无量山居群中,分布在南坡的尼泊尔桤木多样性指数高于分布于北坡的样品。尼泊尔桤木的分布及遗传结构与环境区域有密切的关系,区域特点是决定尼泊尔桤木遗传多样性水平的重要因子之一。该结果对于研究尼泊尔桤木遗传多样性以及它与共生固氮弗兰克氏菌Frankia的协同进化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图2表2参25  相似文献   

19.
岷江柏种群结构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西北的理县、马尔康、金川、小金、丹巴5个县的岷江柏种群结构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种群的36个样方中,幼苗所占的百分数均超过57%,岷江柏种群密度呈增长趋势,种群结构稳定,正向良性发展.对5个县的岷江柏种群数量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岷江柏天然林群落基本上为单优势种群群落.为此,提出了对岷江柏种群的几点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楮头红皂苷的总还原力、对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率以及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率来探讨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楮头红皂苷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显著降低O_2~(-·)自由基的活性和抑制脂质体过氧化,其抗氧化活性与浓度之间均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