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体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含20m g/L2,4- D MS诱导培养基上,未成熟种胚和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光照培养下体胚诱导率分别为92% 和7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48 和41 个;而成熟种子胚小叶和未成熟种子子叶体胚诱导率均较低。以成熟种子种胚为外植体,20m g/L2,4- D和5m g/LPicloram 暗培养体胚诱导率分别为55% 和58% ,单个外植体平均产胚分别为44和42 个。在含5m g/LPicloram 培养基上,13个花生品种(系)体胚诱导率6% ~833% ,产胚量12~45个,差异显著,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体胚诱导率、产胚量普遍高于普通型花生品种。8 个品种(系)体胚在含10m g/LBA 的MS培养基上枝条再生率363% ~778% 。再生枝条在含03m g/LNAA MS培养基上生根后,植株移到温室已正常开花、结荚。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生种质主要生化品质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我国17 个花生主产省的1041 份花生品种资源的蛋白质、脂肪与脂肪酸的含量、品质间关系以及品质与纬度间联系等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各省五类型花生蛋白质平均含量与纬度负相关,种质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367% ~3482% ,珍珠豆型花生平均蛋白质含量居各类型花生之首,为2928% 。全国各类型花生脂肪平均含量除龙生型花生外,亦与纬度弱负相关,品种资源中脂肪含量变幅为3996% ~5864% ,最高的是湖北省珍珠豆型的竹山红坪与山东省中间型7803,含油量均为598% ;花生脂肪与蛋白质含量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花生菌核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花生菌核病〔Rhizoctonia sp(solani- )〕是我国北方花生上的一种新病害,一般减产10% ~20% 。自1993 年以来对该病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其病害主要特点是中后期病体上产生菌核,其病原分类地位属于半知菌类,无孢菌群,丝核菌属。以菌核为主于土壤中越冬,作为来年初侵染源,以病株上的病体,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再侵染。在我国北方产区始发期为7 月上旬,盛发期为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抗性较好的品种有鲁花12 号、02- 4、鲁花14、13号和79266 等,感病较重的品种有8130、93- 1和豫花5号等。用药剂防治,防病增产效果均较好,防病幅度为126% ~767% 、增产74% ~245% 。  相似文献   

4.
通过几种常用生化制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比较,明确对本地区花生生育和产量效果较好的生化剂品种:惠满丰、氨稀肥和中华喷施宝,其效应在促进花生生育的同时,增产作用分别达1211% 、858% 和805% 。  相似文献   

5.
《花生学报》2006,35(3):27-27
中花12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唐92918”作母本,“ICGV86699”作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花生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油2006001。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荚果产量4180kg/hm^2,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2.20%。其中:2003年荚果产量3820kg/hm^2,比中花4号增产5.71%,极显著;2004年荚果产量4340kg/hm^2,比中花4号减产0.58%,不显著。该品种适于湖北省花生非青枯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适宜南方红壤旱地推广的节水高效抗病花生品种--粤油25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与防雨棚下的水分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粤油256花生品种具有生长势强、茎杆粗壮、抗青枯病、适应干旱能力强、遇旱后灌水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产量较当地大面积推广品种赣花1号增产20%以上,可作为南方季节性缺水区红壤旱地花生产区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7.
低脂肪高产出口型花生新品种花育17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育17号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鲁花9号作母本,79266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低脂肪出口型花生新品种。经检测,脂肪含量44.6%,比一般大花生低5个百分点,内在和外观品质符合普通型传统出口大花生标准。在山东省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961.5kg/h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2.5%;全国北方区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766.9kg/hm^2,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14.8%。1999年和2001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获国家科技攻关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花生品种资源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收集保存花生品种资源4151 个,其中国内823 个,国外3328 个,另有野生资源34个。对许多花生品种资源作了植物学特征和农艺性状描述。测定出蛋白质含量30% 以上的有132 个,含油率55% 以上的有216个,油酸/亚油酸比值16 以上的有68 个。抗锈品种734 个,抗叶斑病品种779 个,抗青枯病品种173 个,抗黄曲霉菌侵染品种14 个。抗旱品种15个,耐涝品种13 个,抗倒伏品种25 个。做了抗锈、野生种、系统选育、辐射诱变的遗传分析利用研究。对珍珠豆型花生各种性状间关系作了相关分析。对品种间、类型间、种间作了酶谱分析。创新育种亲本材料55个。广东花生品种资源在省内外利用,促进了花生生产和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花生是豫西继棉油之后的主要食油作物,集中种植在丘陵坡地,沙土地,土壤有机质在08% 以下,单产一直在150kg/667m 2 左右。本文从常规技术的应用品种、群体、施肥、病虫防治等生产现状作以分析,并通过三年试验资料分析结果提出应用品种、合理群体结构、科学施肥指标等增产技术措施,以提高豫西花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珍珠豆型花生品种适宜播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 次试验结果表明,珍珠豆型花生高产播种方式是通过株距、行距、穴苗数的综合运筹,达到群体与个体、物质生产与转运效率互补的结果。适宜的播种方式应根据品种特点、生产条件即地力、财力和劳力等投入因素和产量、品质和效益等产出目标因素来确定。我省大部丘陵红黄壤旱地花生产区土壤瘠薄,施肥少,但劳力充足,适宜小蔸密植(233×133cm ×1 苗);肥地花生为了保持田间通透和便于耕作,可采用宽行窄株单、双苗方式(333×133cm ×1~2 苗),单苗省种多,双苗荚果整齐,产量最高。上述优化播种方式比当前生产和科研中的传统播种方式,增产80% ~358% ,净产值增加108% ~386% 。  相似文献   

11.
花生品种汕油27的选育及其生产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汕油27 是以粤选58 为母本、粤油300- 14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进行选择而育成的抗锈高产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在广东省区试和全国南方片区试中平均667m 2 产量各为23548kg和23905 kg,分别比对照种粤油116 增产1231% 和843% ,增产达极显著和显著标准;抗逆性强,抗锈性尤为突出,为锈病20级,比对照种粤油116 提高15 个抗级;出仁率高达724% ,含油率516% 。该品种于1997 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我国南方具有中等肥力以上的粘壤土或沙壤土等不同类型的水旱轮作区推广种植,目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200 万公顷。  相似文献   

12.
花生新品种皖花2号周章来,韦秀平(安徽肥东花生原种场肥东231600)1品种来源安徽省肥东县花生原种场用鲁花3号作母本,肥东地方品种小二源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1992年选育而成。1996年5月经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产量水平及适应...  相似文献   

13.
吉花3号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以四粒红为母本,徐系1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在吉林省花生品种区试中,吉花3号平均荚果产量2620.8kg/hm2,比对照品种扶花1号增产16.8%。具有优质、高产、早熟、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登记(吉登花生2012001)。  相似文献   

14.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ABT生根粉在花生上用于浸种,效果显著。6 号、7 号、8号分别使用10m g·kg- 1、20m g·kg- 1和30 m g·kg- 1均比对照增产,其中8 号使用20m g·kg- 1和30m g·kg- 1增产2385% ~2668% ,使用7 号30m g·kg- 1和使用6 号10m g·kg- 1增产1734% ~1943% ,使用7 号10m g·kg- 1和使用6 号20m g·kg- 1增产1282% ~1485% ,增产增收均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秋乐花177是秋乐种业以开农30做母本、开选01—6做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杂交技术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早熟、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两年河南省区试结果表现,秋乐花177荚果产量和果仁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花育19号增产11.1l%和11.39%。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荚果产量和果仁产量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4.20%和14.40%。2013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花生产区春播、麦套种植或夏直播。  相似文献   

16.
对引进的11个花生新品种及本地花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花育系列花生品种比对照种增产显著,生长势强,株型直立紧凑,分枝性好,抗倒、耐涝、抗旱,部分抗病。初步筛选出的中小花生(花育41号、花育44号、花育26号等)在海南地区种植表现良好,可以进一步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17.
以7603-10-12-1作母本,邢408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选择法育形成H花-3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生育期短产稳产。试验荚果、籽仁比对照冀油4号分别增产8.9%和9.1%。示范荚果产量4608kg/hm^2,荚果普通形,百查重243g 百仁重97.4g,出米率73.0%74.0%;含油量55.76%,粗蛋白含理22.27%,抗旱性强,抗病性好,适应推广。  相似文献   

18.
平度市在推广应用花生高产配套栽培技术,80 年代实现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不断融进高新技术成果,丰富和提高配套技术的新内涵,使全市花生1990~1998 年的9 年中,平均每年收获面积305 万公顷,单产达到4704kg/hm 2,总产达到1434 万吨,分别比80 年代(1980~1989)增长603% 、3348% 和4255% 。其中1998年收获面积308 万公顷,单产达5325kg/hm 2,总产达到164万吨,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9.
晋花2号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张广田(山西省农科院经作所,汾阳032200)晋花2号花生,由山西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1995年4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晋花2号。1982年选用迂安花生作母本,蔓株7号作父本进行杂交,1986年从F...  相似文献   

20.
日花1号是日照市东港花生研究所以鲁花3号做母本,花选1号(花育16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抗病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青枯病、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5~2006年山东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单产荚果4881kg/hm^2、籽仁3570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0%和4.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荚果4719kg/hm^2、籽仁3382.5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1%和2.9%。该品种于2008年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我国北方花生产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