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探明阿坝州冷水鱼养殖水体的安全性,本研究于阿坝州冷水鱼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采集水样检测了重金属、氟化物、石油类、挥发酚和药物残留等指标含量。结果得出:所测水样感官指标正常;水样中未检出As、Pb、Cd、Cr、Hg、Cu等重金属元素,未检出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六六六和滴滴涕五类药物残留;未检出石油类物质;氟化物残留量和总大肠菌数在安全范围内,但挥发酚含量为0.005 mg/L,存在超标准值风险。所有检测指标均符合农业农村部对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要求,说明阿坝州冷水鱼养殖水体安全无污染。  相似文献   

2.
饲料蛋白质含量是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之一。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为饲料营养成分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分析项目。众所周知,各种饲料蛋白质中一般含有一定比例的氮,长期以来,人们用测定总氮量乘以一定的比例系数以推导出蛋白质含量。然而,各种饲料中不仅仅蛋白质含有氮素,还有一些非蛋白质类化合物如核酸、生物碱、含氮碳水化合物、含氮类脂、卟啉、酰胺、色素以及硝态氮等也含有氮素。因此用测定总氮量计算出的“蛋白质”实质上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类物质,习惯上,我们称之为粗蛋白。饲料中特别是植物性饲料中含量较多的非蛋白…  相似文献   

3.
在刺参幼参培育水体中,定期加入由乳酸杆菌、海洋红酵母、芽孢杆菌、光合细菌4种微生态制剂按不同比例复合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通过测定幼参培育水体中的p H、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氮、亚硝酸态氮、活性磷等水质指标和幼参的生长指标,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幼参培育水体氨氮等水质变化的影响以及对幼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幼参培育水体中加入一定配比乳酸杆菌、海洋红酵母、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水体中的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等有害物质。其中试验Ⅴ组(按配方5添加)对养殖水体中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等物质的调节作用和对幼参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水体,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大量有机物质,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水体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种微生物天然培养基。水体中的微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密度人工养殖快速发展,带来了排泄物以及残存饵料在水体中沉积,造成水体自身污染;此外,大量饱含有机质与各种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排放到养殖水体中,造成整个大环境水质恶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体中悬浮物增多,生物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亚硝酸盐氮、氨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殖鱼类除遭受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害而引起种种疾病外,还会因水体中的各种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因素的不良影响.而使养殖鱼类生病或死亡。由于长时间的滥用药物和养殖水体的使用、保护不当,导致池塘养殖水体的严重恶化.再加上运输方式、使用器具不当等原因.增加了养殖鱼类非寄生性鱼病的爆发。非寄生性鱼病主要包括感冒、窒息、气泡病、饥饿及营养不良、水生生物引起的中毒等。各种致病因子单独致病,或多个致病因子协同致病,给水产动物的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对石油需求量的日益增大,石油废水处理也逐渐成为环保行业研究的热点,同时因其具有毒性大、COD含量高和可生化性差的特点,使原普遍采用的"老三套"处理工艺,已不再能满足社会环境的需求,故开发新工艺、推广新技术、提高出水质量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国内目前针对石油废水处理工艺普遍采用的是"老三套"处理工艺,即"隔油-混凝-过滤"或"隔油-气浮-过滤"工艺。这些工艺组合主要是针对石油废水中的油和机械杂质进行分离处理,以实现污水回注和达到外排标准。而随着国家对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工艺已无法满足其要求。未达标废水外排将在水体中形成油膜,阻碍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同时造成有机物的分解造成水体酸化、恶臭,造成水质恶化。因此,开发和推广深度处理的新工艺,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人们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单元,包括SBR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氧化塘法、膜技术和氧化技术等,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2蜂胶蜂胶是蜜蜂从立春节令以后的各种植物抽发的新梢、腋芽、芽苞等处采集树胶,经蜜蜂加工后形成的树脂类物质,是蜜蜂堵塞巢箱裂缝、粘连巢框和副盖、涂擦巢房壁用的物质。2.1蜂胶的物理性质蜂胶呈固体状态,颜色可以是黄褐色、灰色、黑色、青色、绿色、红棕色等;...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筛选1株能够高效净化污水的光合细菌。通过对不同来源光合细菌的筛选分离以及比较菌株对水体有机质、氨态氮、可溶性磷的去除作用,综合比较得到1株最优菌株P1,该菌对水体有机质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去除率可以达到66.87%,对水体氨态氮和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去除率分别为3.33%和8.03%。经过16S rDNA测序以及生理生化实验鉴定,该菌为粪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faecalis)。药敏试验显示P1菌对常用抗生素均有一定的敏感性,其中对庆大霉素最敏感,其次是氨苄青霉素和链霉素,对卡那霉素最不敏感,显示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抗生素对该菌存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漂白粉在水产养殖中的施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漂白粉主要用于清塘消毒和预防、治疗细菌性鱼病。清塘消毒时,一般施药量为20g/m^3水体。将漂白粉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能杀死水体中的水生昆虫、蛙卵、害鱼、螺狮及各种鱼病病原体。注意不可使用金属容器。防治鱼病时.在鱼病发生时或流行季节,一般用药1g/m^3水体.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续2次.  相似文献   

11.
多肽类物质对于生物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分离技术更是其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疏水层析法分离多肽类物质具有操作简便,蛋白质变性小等优势。文章综述了疏水层析法分离多肽类物质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水是生物体赖于生存的重要物质。自然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生命物体所需的各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作为营养源使到水体中微小生物生存,从而孕育了更为高等的动物体生存……。因此,“营养元素——微小生物——鱼”是其中的一条简化的生物链,从中可以看出营养元素是促使水体中微小生物生长增殖的主要因子,它间接作为鱼的营养源,为鱼提供食物。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生物链关系(藻类是许多鱼类摄食的浮游植物,它的生长直接依赖于水体中的营养元素),使化肥养鱼得以发展,而氮、磷二元素在化肥养鱼中起到最为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体氨氮转化形式与调控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顺风 《饲料工业》2005,26(12):44-46
在养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包括氮、碳、磷、硫4种主要物质,而后3者形成的产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对鱼类的影响程度不是很大,当氮以分子氨态或亚硝酸盐氮态存在时,却会对水生动物产生很强的神经性毒害。当前以强饲为特征的集约养殖方式加大了水体有机氮物质分解转化的负荷,微生物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对石油的需求,近年来,石油开采在阿克苏地区大规模的展开。石油开采过程中的设备架设、钻井、爆破、石油输送、厂房建设、工作人员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而植被破坏将产生草场退化、地下水位下降、湿地退化、土地盐碱化沙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亟需对石油开采区被破坏草场开展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加快植被恢复进程,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15.
1盲目加大药量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池塘环境来讲,无论是杀虫药物还是杀菌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内的浮游生物,使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下降,容易造成缺氧泛塘或是亚硝酸盐、氨态氮含量上升,鱼类不摄食甚至中毒死亡。一些渔民在鱼病发生初期不够重视,认为随便泼一些药就行了,到了鱼病暴发大规模死鱼时慌了神,以为加大药量就能把病菌杀死得更快。还有一些渔民觉得今天用药不见好转明天就应加大份量。当然这些办法有时能凑效,有时疾病消除了可是鱼也死光了,有时根本就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景观水体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城市景观水体污染问题尤其是富营养化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水体生态和城市景观。本文对国内外景观水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为实践中的工艺选择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提出了富营养化防治的主要调控指标,在常规富营养化控制性水质指标基础上,引入了临界水流流态概念。建议建立一套包括水质和水流流态等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对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进行多目标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氢氰酸中毒的诊治赵希友,孙庆琳(黑龙江省虎林县八五四农场牧工商总公司畜牧科,158403)氢氰酸是氰甙类物质在体内经酶的水解和胃液盐酸作用产生的剧毒物。我场一队饲养的156头春产仔猪,由于夏季放牧采食了田间含有氰甙类物质的玉米嫩苗,先后发病16头...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水体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城市景观水体污染问题尤其是富营养化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水体生态和城市景观.本文对国内外景观水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国,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为实践中的工艺选择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苜蓿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属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在18%~22%,富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叶黄素、钙、磷、异黄酮类物质,可消化纤维含量高,营养平衡而全面,苜蓿被誉为饲草之王,是饲养奶牛不可缺少的优质粗饲料。饲用苜蓿的牛奶不仅各项营养指标均能达到一级以上的牛奶国家标召开正式揭开了我国以企业为龙头,市场为导向,基地加农户企业化运作,产学研一体的苜蓿产业化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