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一)饲养场所消毒前的准备1.设置适宜的消毒池。首先应在饲养场的所有进出口设置消毒池,凡有车辆进出的消毒池长度必须大于车辆轮胎的周长,深度10厘米左右,人员进出口的消毒池深度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2.
1隔离隔离包括场舍的隔离、人员的隔离、设施的隔离和操作的隔离,使外界病原不能进入鸡场内部,进而确保鸡场的生物安全。鸡场内部要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区与区之间需设消毒设施。鸡舍门口设有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淋浴消毒室,所有进出场人员必须淋浴消毒。鸡场谢绝参观,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鸡场。  相似文献   

3.
1环境和物品的消毒鸡场周围的环境每2-3个月用氢氧化钠溶液消毒1次。大门口设消毒池,盛2%氢氧化钠液或其他消毒液消毒进出车辆的轮胎。场内的污水池、排粪坑  相似文献   

4.
<正>1育雏舍隔离育雏舍不应靠近其他鸡舍,否则疾病传播危险太大。同其他鸡舍的间隔至少要有50 m,鸡舍四周应有围墙隔离,出入围墙的大门应有消毒池,使车辆进出能经过此池消毒。人员进入均须淋浴更衣换鞋。清粪或处理死鸡的脏道应和人员车辆进出的道路分开。育雏舍门口,设置消毒池,并保持有效的消毒药。2面积适宜育雏房舍面积由育雏设备占地面积、走道、饲料和工具储放及人员休息场所等构成。如用4  相似文献   

5.
防止病原传入猪场和杀灭猪场的病原体是控制猪群发生疫病的重要措施。但如何防止病原的传入和杀灭猪场内的病原,笔者认为严格对出入车辆、人员、猪舍、用具、运动场、环境等具体对象的消毒最为关键。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猪场具体对象的消毒技术。1 进出场车辆、人员的消毒场区在外运输的车辆,很有可能带有病原体,因此,进入场区时,车身和车盘可采取喷雾消毒;车轮可经消毒池消毒。消毒池的宽以能过车为宜,长是车轮周长的1.5~2倍。池中的消毒液应选择耐有机物、耐日晒、不易挥发、消毒力强的消毒剂,并应经常更换,时刻保持有效,确…  相似文献   

6.
1饲养场所消毒前的准备 1.1设置适宜的消毒池 首先应在饲养场的所有进出口设置消毒池.消毒池的大小:凡有车辆进出口的消毒池的长度必须大于车辆轮胎的周长,宽度必须是大门的左右边,深度10cm左右,人员进出口的消毒池深度5cm左右.  相似文献   

7.
1出入生产区、圈舍的车辆、人员的消毒方法 设立消毒池、消毒室。安装紫外线灯。在生产区、圈舍的出入口可用2%火碱水铺设消毒池.对出入车辆实施消毒,在消毒室设置紫外线灯进行空间消毒。  相似文献   

8.
1 生物安全措施 1.1环境控制所建猪场应远离村庄和其他养猪场,猪场周围须有围墙,防止其他兽类进入场内,猪场生活区外的入口处设置一消毒池,每天或间隔一天换消毒液,供进出场人员和车辆消毒;猪场四周应有排水沟,以保持猪舍地下水位低,地面干燥。每次出售猪后,  相似文献   

9.
一饲养场所消毒前的准备 1设置适宜的消毒池首先应在饲养场的所有进出口设置消毒池,消毒池的大小:凡有车辆进出口的消毒池的长度必须大丁车辆轮眙的周长,宽度必须是大门的左右边,深度10cm左右,人员进出口的消毒池深度5cm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农村养猪“三难”1.封闭难。多数养猪户都在自家庭院饲养,并且还养殖其他动物。由于没有防控理念,在通往院内门口没有建消毒池(带)和安装紫外线灯,人员、车辆等随意进出,又不注意消毒,给养猪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正>1禽场入口消毒1.1车辆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消毒池,车辆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有顶棚,防止日晒雨淋。消毒池内放入2%~4%的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3次。有条件的可在生产区出入口设置喷雾装置,喷雾消毒液可采用0.1%的百毒杀溶液、0.1%新洁尔灭或0.5%过氧乙酸。1.2消毒室生产区入口要设置消毒室,人员和用具进入要消毒。消毒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每立  相似文献   

12.
随着规模猪场的增多,防疫灭病工作越来越重要。实际工作中必须抓好以下措施:1 抓好消毒关 ①预防性消毒:进出口要设消毒池,1~2天更换1次消毒液,人员进出必须先更衣换鞋,紫外线消毒15~20分钟,再经过消毒池进入猪场。装猪车辆车体要全面冲洗消毒,进出猪场必须经过消毒池。平时应每天清扫栏舍,做好每周1~2次带猪消毒和环境消毒。生猪出栏后,应彻底清扫,消毒2~3次,空栏1周后再进猪。②突击性消毒:猪场内有不明病原的死猪,或突发性病畜死亡,应立即深埋,对一切可能污染的场地、粪便、垫草、剩料等污物和栏舍、…  相似文献   

13.
<正>1育雏舍隔离育雏舍不应靠近其他鸡舍,否则疾病传播危险太大。同其他鸡舍的间隔至少要有50m,鸡舍四周应有围墙隔离,出入围墙的大门应有消毒池,使车辆进出能经过此池消毒。人员进入须淋浴更衣换鞋。清粪或处理死鸡的脏道应和人员车辆进出的道路分开。育雏舍门口,设置消毒池,并保持有效的消毒药。2面积适宜育雏房舍面积由育雏设备占地面积、走道、饲料和工具储放及人员休息场所等构成。如用4层  相似文献   

14.
1消毒方面存在的问题1.1消毒不严格大部分养鸡场(户)大门口、鸡舍进出口没有消毒池,仅撒一些生石灰,或虽有消毒池,但池内的消毒液长期不更换,甚至不放消毒液,形同虚设;没有进出大门和鸡舍的消毒制度,外人不经消毒就能随便进入场区和鸡舍。场内人员更是随意出入,互相串舍,一些用具舍与舍之间共同使用。1.2未定期消毒对鸡舍和环境不坚持定期消毒,认为经喷洒、熏蒸消毒就万事大吉,而忽视环境的清扫和管理。如粪便到处乱堆,水槽、食槽不消毒;病死鸡在鸡舍内不及时处理而又继续污染环境;舍不得买消毒药,等到暴发疫病时措手不及,花大量的钱买药治…  相似文献   

15.
正建立消毒设施:养殖场和生产区门口必须设立消毒池、消毒室等防疫消毒设施,消毒池要保持消毒池药物的有效浓度,所有进出人员和车辆必须进入消毒池消毒,严禁跨越通行;要严格按程序做好消毒更衣及其他防疫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养禽场的卫生消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彭德旺  张鸿 《中国家禽》2000,22(7):43-44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杜绝一切传染源是确保家禽健康、防止生产性能低下的一项重要措施。1消毒对象和消毒法为了提高消毒效果 ,必须根据消毒对象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在所有的消毒方法中 ,以焚烧、煮沸、高压蒸汽等热力消毒效果最好 ,但只能应用于耐热、比较小的物品 ,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养禽设施等较大的消毒对象 ,不易采用热力消毒时 ,主要使用药物消毒。1.1主要通道口与场区的消毒主要通道口必须设置消毒池 ,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有顶棚 ,防止日晒雨淋。消毒液常采用2 %~4 %的氢氧化钠溶…  相似文献   

17.
最近 ,我们先后调查了义乌市几家中、小型规模猪场。发现中型规模猪场的场内饲养管理 ,兽医卫生防疫 ,饲料生产 ,人员管理等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生产态势良好。而小型规模猪场 ( 1 0 0 0头以下 )在生产过程中却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令人担忧。现将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报告以下。1 场内隔离、消毒措施不严隔离问题 :大部分小型规模猪场虽设有门卫 ,但管理不严 ,非本场人员可随意进出生产区。场内普遍饲养成群狗或其他动物。消毒问题 :猪场入口处虽建有车辆消毒池 ,生产区入口处设有紫外线灯及消毒池 ,但大部分消毒池都处于干涸状态 ,没…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分析和一些养兔场(户)反映,均出现同样的问题:消毒工作常搞,但效果却很差,不知为何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因为行业内不少生产经营者对消毒工作存在误区,没有进行科学消毒,导致消毒效果不理想。现就消毒的误区及如何提高养兔场的消毒效果浅谈如下:1消毒误区1.1预防性消毒工作重视不够有部分养兔场消毒工作很盲目,不是定期进行科学的消毒,而是按照饲养人员的意愿进行消毒,没有规律性,随意性很大,且消毒没有工作记录。对往来人员、车辆、物品的进出及消毒不够重视,有的仅在进出口设置了消毒槽,没有对人员、车辆、物品进行彻底有效消毒的…  相似文献   

19.
以前我们在建设养殖场的时候,通常都要求大门口通道处建一个大的消毒池,供进出养殖场的车辆消毒使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消毒防疫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消毒药单一,主要以生石灰为主,消毒池大部分属露天的性质,池内的消毒液夏季污染、挥发、下雨冲淡药液等,无法保证消毒质量,甚至是走形式,起不到消毒防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们在建设养殖场的时候,通常都要求大门口通道处建一个大的消毒池,供进出养殖场的车辆消毒使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消毒防疫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消毒药单一,主要以生石灰为主,消毒池大部分属露天的性质,池内的消毒液夏季污染、挥发、下雨冲淡药液等,无法保证消毒质量,甚至是走形式,起不到消毒防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