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7年4月17日,在湖北西部的神农架林区捕获一只小白熊。这是继1962年后捕获的第三只。小白熊被捕获时,大约生下2个月,体重5公斤左右。其貌似熊猫,全身洁白,眼睛水红,性格好胜,爱攀登玩耍。高兴时两脚直  相似文献   

2.
《广西林业》2009,(3):7-7
4月30日,在东部黑冠长臂猿保护阶段性总结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这一2002年才在地球上被重新发现的新物种目前数量已达18群110只,其中在我国境内从2006年初发现时的17只增加到了23只。这是东部黑冠长臂猿跨边界保护项目的有效成果。  相似文献   

3.
健康 《广西林业》2004,(3):i004-i004
5月18日和6月6日一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及蛇雕分别在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和广西林业生态公园放归大自然。 这批穿山甲共20多只,大的有4公  相似文献   

4.
一、案情简介 2013年4月22日,×市森林公安局联合该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对×镇×供销社的吉××商店进行突击检查,当场从该店冰箱内查获13只松鼠和1只野生山鸡。  相似文献   

5.
聂璇  俞耀芳 《中国林业》2019,(10):24-29
2019年4月13日,号称“水中大熊猫”的最后一只雌性斑鳖,在人工授精后经24小时抢救无效后死亡。国际龟鳖生存联盟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知的斑鳖仅剩3只,其中苏州动物园还剩一只雄性斑鳖,另外两只在越南,性别不详。不仅如此,2019年3月,在世界自然保护名录里,中华鲎的等级从原有的“数据缺乏”改为“濒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其种群在自然条件下有极高的灭绝危险。  相似文献   

6.
4月8日至12日,自治区林科院专家蔡新斌和江晓珩在伊犁州动植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霍城四爪陆龟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正式开始实施四爪陆龟人工繁殖项目。霍城四爪陆龟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保护区,面积300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四爪陆龟及其生境。目前在境内活体数量不足2000只,是极度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7.
4月13日,兵团农二师三十三团五连职工邓天祥收工回家,猛然发现一只从未见过的“大鸟”卧在地头,抱回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经辨认,大鸟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灰鹤”。专业人士认为:像灰鹤这类对生存环境十分挑剔的生物,在阔别20多年后回归垦区.说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正在悄然恢复。  相似文献   

8.
黑颈鹤是世界上现有的15种鹤类中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鹤类,在印度大约有60只,分布在中国的大约有8000只左右。冬季黑颈鹤到我国的云贵高原、西藏的南部河谷地带和不丹国等地越冬。夏季,它们在高海拔地带繁殖。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鹤与人们的文化、生产、生活习习相关。《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震于野”的气势,历代诗文绘画中的美学形象,甚至健身拳术中的鹤姿,处处都体现人们以鹤来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15种鹤类中,  相似文献   

9.
对28个品种的铁线莲在江苏句容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物候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铁线莲品种中绝大部分品种是属于多年生落叶的木质藤本,常绿品种极少.在所观察的28个品种中,发芽期大都集中在2月中下旬,展叶期集中在2月24日至3月28日或是3月7日至4月11日,花苞萌动期则大部分集中在3月28日~4月26日.第1朵花的开花期在4月下旬,大部分品种的单朵花序开花持续时间较短,为5~11d,群体开花持续时间长,可从4月中下旬或5月中上旬一直持续到8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或到10月中上旬不等,盛花期多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其中品种‘Souvenir du Capitaine Thuille ux’的群体开花持续时间最短,为4月26日至5月27日,品种‘Fireworks’的群体开花持续时间最长,从第1朵花到断断续续最后1朵花的时间为4月27日至11月21日.这28个铁线莲品种的花颜色鲜艳,有蓝色、紫色、粉红色、紫红色、白色等,且雌雄蕊多数,花的着生方式多为顶生或腋生,花瓣数基本一致,多为6瓣.种子为瘦果聚集成头状并具有长尾毛.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林业》2012,(4):48-48
2012年4月3日,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接到报告:在乌梁素海东海岸的一分场与几分场之间的海坝公路东侧浅水域,有一只死亡的疣鼻天鹅成鸟。4月4日、5日和6日,又分别发现2只疣鼻天鹅亚成呜、4只野鸭、1只小天鹅和30余只鸭类死亡。经初步认定,疑似人为投放呋喃丹剧毒农药致死。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会泽县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中部,保护面积12,910.64公顷。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种群栖息地。目前,世界上仅有黑颈鹤4000多只,而到这里越冬的就达2000多只。2006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该保护区已被《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相似文献   

12.
拯救猴面鹰     
10月10日上午,蓝山县林业局局长杨正洪带领20多人经过3个多小时的跋涉,来到本县境内的板塘自然保护区,将查获的7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猴面鹰、6000只候鸟,500公斤蛇类,300公斤蛙类进行野外大放生。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月25日,在宁陕县境内首次发现三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越冬。 1月24日,宁陕县动植物资源管理中心接到群众报告:在宁陕县梅子乡瓦房村与佛坪县大河坝乡交界处的汶水河中,发现有三只野天鹅在河中游水觅食。此日,宁陕动植物资源管理中心一行三人驱车前往该地调查,大约上午  相似文献   

14.
梨麦间作系统水分效应与土地利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淮海平原农区宽带距多行带梨麦间作系统水分效应、产量效应与土地利用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拔节一乳熟期间,间作系统内小麦日蒸腾耗水比单作麦田低21.6%;距梨树0.0~7.0m,为土壤水分的降低区,7.0~25.0m为土壤水分提高区,间作系统总体上使麦田0~200cm土壤贮水量提高11.81%;间作系统内小麦水分利用率比单作麦田约高8.7%;间作系统小麦单产量比单作麦田高6.6%,土地当量值可达1.19。就水分效应和土地利用效应而言,在黄淮海平原农区发展这种宽带距多行带梨麦间作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是我国小熊猫分布最多的省,约有3000 ~ 3400只.四川邛崃山系是小熊猫重要的栖息地之一,其中以宝兴、汶川和天全的面积最大.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天全县为重灾区,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部分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本文在天全县境内小熊猫的可能栖息地内,采用样线法、样方法与3S技术相结合,对小熊猫种群数量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重点调查区域全面踏查(调查面积为360 hm2).调查结果表明:天全县约有小熊猫数量43-48只,主要分布在四川二郎山森林公园、喇叭河保护区、各林场以及伙石沟作业区.在重点调查区域有小熊猫1只~2只.  相似文献   

16.
惊人有趣的生物学▲蚯蚓的日食量约为本身体重的一倍,在适当场所每公顷土地养40吨蚯蚓,每天可消食30多吨湿性垃圾,能排出30多吨优质肥料。▲每只青蛙每天大约吃掉60多只害虫,从春到秋,1只青蛙就可消灭1万多只害虫。蟾蜍每天比青蛙多吃害虫2至3倍。▲一只...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黑颈鹤是我国特有珍贵鸟类,急需拯救的稀有濒危物种,世界上大约仅有数千只。在云南会泽越冬黑颈鹤已达760多只,还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灰鹤700多只,斑头雁4000多只,赤麻鸭3000多只,是云南省大型水禽最多的地区之一。加强会泽县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基于此,针对其现状提出了保护区发展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健康 《广西林业》2006,(6):35-35
10月15~25日,自治区林业局和南宁市林业局在南宁市范围的饭店及市场开展打击贩卖野生动物行动,共查获国家一级保护的巨蜥死体12条,国家二级保护的山蝙、穿山甲等11种活体41只、100.8公斤,死体24只;地方重点保护动物银环蛇、眼镜蛇等30种,活体共68条只,176公斤,死体223.5条只.  相似文献   

19.
4月19~29日,由国家林业局鸟类环志中心组织湖北、江西、广西及我省6个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参加,在隆回屏风界鸟类保护监管站举办了鸟类环志研讨会。研讨会期间,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楚国忠等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知识讲座,本次环志活动共环志鸟类16种87只。  相似文献   

20.
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它生物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生存。由于人类向自然索取植物资源越来越多,导致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致使许多植被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据国际自然和自然保护监测中心估计,大约有六万种以上的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我国30000种高等植物中处于濒危和受威胁的大约有3000种,因此,形势是危急的,物种一旦灭绝,就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