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沪高铁南京栖霞段绿化结合了生态(文明)建设概念及理论,从高铁生态廊道的功能及规划原则、高铁生态廊道宽度的设计、生态廊道景观植物的配置方式等方面出发,通过人为干预,使高铁周边尽快形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稳定生态环境,实现集生态防护、景观展示、地区人文底蕴提升等为一体的生态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土绿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通道生态建设工程,是国土绿化工程中的战略性工程。以邵阳市生态廊道建设总体规划为例,阐述了在生态廊道绿色通道景观生态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生态廊道的重点景观节点建设和景观优化建设,重点控制和加强特色地段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3.
廊道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而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它和"绿色廊道"表示的是同一个概念。建立生态廊道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方法,是解决当前人类剧烈活动造成的景观破碎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多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京张高铁的正式运营,高铁沿线的景观也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为了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行,高铁沿线的景观需要进行相应的提升。大尺度视线下的廊道景观提升不仅要考虑大尺度视线下的景观效果,同时也要做到相关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林萌 《现代园艺》2022,(2):76-78
水域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与风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从城市滨水公园特点出发,以三江口生态公园为例,分析公园景观现状,探讨景观提升方法;以"保生态、通廊道、显文化、聚活力、创意境、塑网红"为策略;以"福文化"为特色,打造八福节点,塑造最美滨江岸线,提高现有景观水平,建设最美榕城福岸.  相似文献   

6.
2014年笔者通过对内乡县不同类型道路、河渠等主要生态廊道的绿化树种、景观效果和绿化水平等进行调查,摸清了内乡县生态廊道建设现状,找出了生态廊道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内乡县生态廊道适宜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廊道作为一种以条带状呈现的景观单元,可视为不同于两侧基质的被拉伸斑块,具有连接相似组分的景观单元、完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多重生态效益。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探讨城市廊道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与关键要素,顺应当下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相应的城市廊道景观生态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万宁市为研究区,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从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三要素的角度构建了生态网络,为万宁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万宁市的生态网络由56个生态源地、126条生态廊道和85个生态节点组成,人为干扰对生态网络的空间形态产生了决定性影响;(2)从生态阻力的影响机制构建显性和隐性生态阻力面,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局部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3)不同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其功能及重要性不同,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9.
福州内河网络是福州山水城市的重要一个部分,重新恢复连潘河的活力和景观特色是展现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必要节点。本文通过对连潘河城市公园规划的思路,提出一些打造城市内河生态廊道的浅见,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城市绿道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以新建的沈阳市生态廊道为例,分析了该生态廊道的景观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涵义、格局与特点,分析了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从斑块、廊道、基质三方面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主要对昆山中环快速路建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总结,并基于海绵城市技术,从道路沿线雨水污染控制、区域景观生态节点修复、城市生态廊道网络建立等3个层面提出景观设计策略,将昆山中环打造成集城市雨洪功能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为一体的复合体,从而改善中环沿线绿色生态环境,加强昆山城市生态的新陈代谢与自然运作。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我国度假村景观生态设计现状,其次从人工"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自然"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廊道的景观生态设计三个方面对生态设计方法在度假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其中重点对人工"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建筑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心市区主要进出廊道景观是一座城市的门面,是城市景观设计和园林绿化需着重的部分,也是建立一座城市给予人的良好第一印象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但是在景观节点上,未能结合城市文化底蕴,设计体现城市文化内涵的景观节点。以《环境景观——绿化种植设计》中的植物介绍为理论依据,根据泉州中心城区主要进出廊道景观的现状调查,总结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适地适树"树种,并提出泉州中心市区主要进出门户廊道景观及绿化种植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来的是日趋严重的城市生活环境问题,城市的绿地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恢复是恢复原有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结构,恢复城市绿地景观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城市绿地系统从斑块和廊道2方面,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工业废弃地、闲置地、河流廊道、交通廊道、绿道廊道7小类分别进行生态恢复的办法探讨。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上实东滩“十三五”造林工作实践,提出立足于《上海市生态廊道建设导则》精神,实现造林初心,结合崇明东滩特点,规避不利因素,打造生态、景观、防护为一体的生态廊道。  相似文献   

17.
孙妍艳 《现代园艺》2023,(7):140-145
以大理市洱海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湖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角度出发,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提出构建湖滨缓冲带的典型三位一体功能性湿地功能模块。基于水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3个方面,营造自然做功的具有一定水净化功能和景观游憩价值的生态缓冲体系,并以大理市洱海湖滨缓冲带的建设为例,对如何应用核心净化模块和延伸的生态和景观模块,最后结合实施效果详细阐述其技术要点,以期能为生态廊道等生态环境治理、建设与保护提供一定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例,以遗产廊道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探索运河遗产廊道构建及景观优化设计。针对大运河扬州段水体景观、绿地空间及沿岸历史建筑现状问题,引入构建遗产廊道思路,提出绿色廊道构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解说系统规划和遗产点保护与利用等优化策略,从而发扬传承运河遗产文化,夯实生态基地,保护修复运河自然生态及沿岸历史建筑,让运河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9.
正生态廊道建设作为生态园林城市的结构脉络和景观布局的枢纽,其设计的理念和形式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影Ⅱ向力。本文在对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与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卫市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规划背景、总体定位及规划原则。从"一环、一园、一镇、三区块"的总体布局展开,对城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理念、设计形式、建设内容及前景目  相似文献   

20.
于淼 《现代园艺》2013,(16):118-119
随着水系景观工程的建设,水系两侧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将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内环河作为巴彦淖尔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程被包围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内,其重要性也将被取代为城市内部的景观水系,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面貌。我们通过生态设计、文化设计的方法,将内环河滨水地带转变为城市的开放空间。设置集散、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满足市民休闲、运动、娱乐的需求,同时结合重要的交通结点及历史人文遗迹,设置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设施,使它成为城市中一条富有特色的景观廊道、生态廊道和休闲运动廊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