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探讨山药种植过程能否施用氯肥以及氯肥用量等问题,以‘大和长芋’山药为试材,设置了6个不同的氯肥处理,通过测定山药的出苗率、芦头长、长度、茎粗和产量等指标,初步筛选出氯肥的施用范围。结果表明,6个氯肥处理的山药出苗率和芦头长无差异;而KCl用量为5 kg/667 m~2和10 kg/667 m~2时山药长度,茎粗和产量显著高于对照;KCl用量为15 kg/667 m~2和20 kg/667 m~2时,山药长度和茎粗低于对照;KCl用量23.7 kg/667 m~2时,山药长度、茎粗和产量与对照无差异,综合出苗率、芦头长、长度、茎粗、产量及投入等因素,山药最适氯肥施用量在5~10 kg/667 m~2左右。  相似文献   

2.
以“陇山药1号”为试材,研究比较了露地、覆膜、小拱棚及双膜4种种植方式对0~25 cm地温、山药的出苗时间、农艺性状、产量及纯收益等的影响,以期为西北半干旱区陇山药种植提供最佳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小拱棚、覆膜和双膜处理均可提高山药0~25 cm各层次地温、日平均地温和各时段地温;比露地提早出苗10 d,可提前播种10~20 d,延长山药生育期20~30 d,均有利于山药个体的生长;小拱棚处理的产量达到1098.96 kg/667m2,比双膜处理高5.01%,比覆膜处理和露地分别高32.68%和30.62%;小拱棚处理纯收益达12698.28元/667m2,比双膜处理高10.24%,比覆膜处理和露地分别高49.80%和40.68%.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处理对山药种茎的贮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上,山药采用无性繁殖,主要用种茎进行繁殖。山药从收获到种植需要经过几个月的贮藏时间,种茎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腐烂,大大制约了山药产业的发展。为了减少山药种茎在贮藏过程中的损失,以山东省主栽品种‘大和长芋’为试材,在室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下山药种茎的腐烂情况。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和30%乙蒜素乳油处理过的山药种茎腐烂霉变率为0,没有腐烂现象,效果最好。乙蒜素具有强腐蚀性,高浓度乙蒜素会腐蚀山药,建议生产上使用咪鲜胺处理山药种茎。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红芽芋种植密度(1700、2000、2300穴/667m2)、种芋大小(25~35、45~55、60~65g/个)、施肥量(纯氮7、10、13kg/667m2)对红芽芋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处理,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法确定最优栽培组合。试验结果显示,最优水平处理组合为667m2种2000穴、种芋60~65g/个、667m2施纯氮10kg。  相似文献   

5.
桂子芋1 号是以贺州红芽芋为材料,通过茎尖组织培养产生变异,从中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变异单株HY-3,经离体快繁、种植观察、筛选培育而成的粉香型多子芋新品种。全生育期180~200 d(天),中晚熟,株高110~140 cm,叶片绿色、心形,叶长52~58 cm,叶宽46~52 cm;母芋圆球形,子孙芋卵圆形,单株子孙芋数量14~24 个,单株子孙芋产量600~700 g;淀粉含量198 g · kg-1,蛋白质29.2 g · kg-1,口感细腻柔和,粉糯可口,香味浓郁,菜粮兼宜。对疫病 和软腐病的田间抗性强于对照贺州红芽芋,每667 m2 水田产量1 600~1 800 kg,旱地产量1 400~1 600 kg,适合广西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蒜苗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适龄蒜苗进行种瓣重量,假茎长度、假茎粗度、叶数、单株干重、单株鲜重及根数等7个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蒜蒜苗各性状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各因素对产量的相关系数及通径系数具有明显差异,其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干重(0.9669)、假茎粗度(0.9623)、根数(0.7956)、假茎长度(0.7556)、叶数(0.7366)和种瓣重量(0.4711),相关程度除种辩重量为显著外,其余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干重(0.5139),假茎粗度(0.3621),假茎长度(0.1152),根数(0.0385).叶数(0.0344),种瓣重量(-0.0478)。且单株干重,假茎粗度,假茎长度,根数,叶数对产量有直接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昆明地区山药藤条扦插繁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药枝条不同成熟度、不同部位、不同茎节数进行扦插繁种试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早扦插时间能提高山药插穗的生根率、穗平均生根数;用不同部位的山药枝条作插穗,其生根率、穗生根数、根长有明显差异,以上部枝条效果最好;用1个茎节和2个茎节的山药枝条作插穗,以1个茎节的效果最好,而穗平均生根数,穗平均根长也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任领兵 《中国蔬菜》2013,1(12):100-103
黄花王是以丰豇原种一代为母本,以黄籽王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主蔓结荚为主,花黄色,始花节位2~3 节,每花序结荚2~6 个,基部5 节以下平均有效果枝数2 个。商品荚绿白色,荚长80~85 cm,最长可达120 cm,单荚质量30 g 左右,荚条匀称,肉质脆嫩,商品性极佳。种子肾形,种皮花色,千粒重130 g 左右。全生育期90~120 d(天),前期产量1 600~2 000 kg·(667 m2-1,占总产量的40% 以上,总产量3 500~4 000 kg·(667 m 2-1,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9.
张忠宝  李晶晶 《北方园艺》2012,(10):186-188
以玉竹种栽为试材,研究0、25、50、75mg/L等4个浓度生根粉对其地上部、新生根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5~75mg/L ABT处理种栽,对玉竹新生根茎数量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50mg/L效果最好,可比对照增产20.6%~46.6%。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增加根茎的数量实现的。ABT处理对出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株高与叶片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多茎菜用油菜组合对油菜薹产量的影响,以11个不同程度的多主茎组合为供材,以单茎品种2098为对照,分别于2020年1月7日、2月15日、3月1日和3月12日各采薹1次,每次采薹均进行测产。试验结果表明,一季4次采薹,菜薹产量最高的为2087,产量达到1 740.68 kg/667 m~2,比对照显著增产62.84%;11个多茎菜薹组合菜薹产量均高于对照,增幅在2.84%~62.84%,多茎率与菜薹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多茎新材料与新组合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采薹总产量与每次采薹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与第1次和第2次采薹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说明第1次和第2次采薹产量对采薹总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栽培密度、整枝方式及种薯大小对菊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确定菊薯栽培过程中密度、整枝方式、种薯大小对其产量的影响,特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河南省北部地区栽培菊薯,密度为1300株/667m2,放任整枝,种薯为25g/块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塑料大棚山药珠芽快繁种薯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平凉山药的繁殖效率,研究了塑料大棚条件下山药珠芽不同栽培密度对当年形成的种薯的茎鲜质量、珠芽质量、种薯横径、单薯质量、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珠芽较露地栽培能提早出苗12 d;珠芽栽培密度对山药种薯生育期无明显影响;珠芽栽培密度越大,种薯的单质量下降越明显(f=0.631**);合理的栽培密度为...  相似文献   

13.
膨大素对淮山药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山品种"桂淮2号"和"铁棍山药"为试材,采用定向结薯栽培方式,在结薯初期以200 mg/L(A)4、00 mg/L(B)6、00 mg/L(C)3个浓度的去豆膨大素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对照喷清水,研究去豆膨大素处理后对淮山薯块养分、余零子产量、薯块产量及品质产生的效应。结果表明:去豆膨大素处理后"桂淮2号"和"铁棍山药"的氮含量差异不明显,全磷和钾含量都是B处理得到显著提高;去豆膨大素处理后2个品种的薯粗得到显著提高,而薯长没有明显差异,但以B处理的效果最好;去豆膨大素处理后2个品种的粗蛋白、水分、鲜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均不明显。由此可说明,去豆膨大素主要促进淮山薯块膨大,通过增加薯粗来提高产量,而且以400 mg/L浓度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
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 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 和3∶2 两种马铃薯/玉米套
作 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极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单个商品
薯质量、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质量、商品薯率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商
品薯≥ 50 g)。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质量3∶2 行比套作极显著高于2∶2 行比套作,
单株商品薯数和商品薯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的差异随马铃薯品种而不同,单个商品薯质量和商品薯质量占
总薯质量的比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无显著差异。马铃薯生物产量(干质量和鲜质量)、块茎产量和商品薯
产量套作明显低于单作,2∶2 行比套作低于3∶2 行比套作。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中薯5 号
商品性较差,鄂薯5 号、米拉中等。套作总产值的高低并不总与马铃薯的商品性成正向关系。套作总产值
高于单作玉米产值,但与单作马铃薯产值相比存在品种及套作行比间的差异。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
比依次为:费乌瑞它3∶2 行比、中薯5 号3∶2 行比、米拉3∶2 行比、费乌瑞它2∶2 行比。  相似文献   

15.
优质块状紫山药新品种苏蓣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蓣1号是从浙江紫莳药中通过系统选育方法筛选出的块状山药新品种。该品种属于粗短块状紫山药,生育期中等偏迟,155d(天)左右。单株结薯2个左右,块茎表皮紫褐色,肉紫色,长25cm左右,周长20cm左右,质量1.0kg左右,花青素和淀粉含量分别高达9.28‰和23.9%,不结零余子,每667m~2产量可达2000kg。适宜于江苏全省范围露地种植,优先推荐在沿江地区推广应用,适宜于机械化操作。  相似文献   

16.
外源赤霉素和多效唑对山药块茎膨大和零余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药大薯品种‘桂淮5号’和小薯品种‘桂淮16’为材料,研究了外源赤霉素(GA3)和多效唑(PP333)对块茎膨大和零余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 • L-1 GA3显著增加山药块茎产量,而200 mg • L-1 PP333显著降低山药块茎产量。山药块茎生长发育进程可划分为3个时期:块茎形成期、膨大期和成熟期。与对照相比,在块茎膨大期,外源GA3显著降低‘桂淮5号’和‘桂淮16’单株块茎总质量,且显著降低定植后150 d单个块茎质量;在块茎成熟期,外源GA3显著增加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总质量。同时,GA3显著增加零余子的长度和单个零余子质量,却显著降低单株零余子产量。与GA3相比,在块茎膨大期,外源PP333显著降低单株块茎总质量和单个块茎质量,而显著增加零余子的宽度和单株零余子产量;在块茎成熟期,PP333显著减少山药单株块茎数和单株块茎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山药块茎生长畸形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慧  赵冰  刘戬  宋生印 《中国蔬菜》2006,1(7):14-15
对农大长山药1号、怀山药、太谷山药块茎生长过程中产生畸形块茎的情况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及土壤湿度正常的情况下,农大长山药1号、怀山药、太谷山药的块茎畸形率分别为5.30%、6.00%和5.70%,三者无显著差异;当农大长山药1号和怀山药块茎质量500~600g,长度50~60cm时,出现的畸形株数最多,比例最大;而太谷山药在块茎质量400~500g,长度30~40cm时出现的畸形株数最多;在施用半腐熟有机肥及土壤过湿的情况下,山药畸形率最高,太谷山药达59.00%,怀山药57.00%,农大长山药1号55.00%。  相似文献   

18.
为寻找适合广西地区的马铃薯种薯脱毒快繁技术,解决广西区马铃薯北薯南调原种供应不足及脱毒种薯普及率低等问题,2011年我们在广西西北部海拔1000m以上的天峨县进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不同密度夏繁试验。结果表明:0.8万粒/667m2是高海拔天峨县地区合理的播种密度,‘费乌瑞它’(A1B3)不但结薯数多,而且单粒薯重量适中,产量(1492kg/667m2)最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不断减少,产量降低,成本也增加。由此可见,在夏繁脱毒马铃薯原种的繁殖生产中,合理的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稳产增产很关键。  相似文献   

19.
栽培方式对平凉山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凉山药为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山药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平作栽培,套管和打洞栽培产量、成品产量、块茎全长和块茎单质量显著增加.块茎全长与龙头、横径与块茎单质量成显著正相关,块茎单质量与产量,成品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打洞栽培是适于平凉山药的一种简单易行、节本增效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青薯168’块茎浅层和深层损伤愈伤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红  王毅  王斌  张静荣  郑晓渊  毕阳 《园艺学报》2018,45(5):908-918
以‘青薯168’为试材,用不锈钢刀片在块茎中部表面切出2 cm见方,0.3 ~ 0.5 mm深(浅层损伤)和3.0 ~ 3.2 mm深(深层损伤)的伤口,之后置于常温(20 ~ 25 ℃,相对湿度70% ~ 80%)黑暗条件下进行愈伤,通过评价质量损失率和发病率、木质素与聚酯软木脂(SPA)积累的变化、苯丙烷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及产物的积累量,分析浅层和深层损伤对块茎愈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和深层损伤对块茎愈伤期间的质量损失率无显著影响,但浅层损伤块茎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深层损伤,愈伤14 d时仅为深层损伤的一半。愈伤期间浅层损伤块茎的木质素与SPA沉积速率明显大于深层损伤。愈伤14 d时,浅层损伤的木质化细胞层厚度高出深层损伤107.5%。浅层损伤块茎在愈伤期间表现出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5 h时高出深层损伤34.3%。愈伤前7 d内的木质素和总酚含量也高于深层损伤,愈伤5 d时,分别高出深层损伤24.8%和12.1%。虽然浅层损伤在愈伤初期的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深层损伤,但在中后期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愈伤块茎的发病率与木质化细胞层厚度及木质素的积累呈显著负相关,而PAL活性与木质化细胞层厚度、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浅层损伤比深层损伤块茎具备更好的愈伤能力及更高的苯丙烷代谢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