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培育大粒无核葡萄新品种,以玫瑰香优系葡萄为母本,以‘早甜’‘户太8号’‘醉金香’‘巨玫瑰’分别作父本杂交。结果表明:玫瑰香优系ב早甜’、玫瑰香优系ב户太8号’、玫瑰香优系ב醉金香’3个杂交组合的最佳取样时间为授粉后54 d,且在Nitsch培养基中发育率更高;玫瑰香优系ב巨玫瑰’最佳取样时期在授粉后47 d,ER培养基更适合其杂交胚珠的发育;玫瑰香优系ב户太8号’、玫瑰香优系ב醉金香’、玫瑰香优系ב巨玫瑰’在WPM培养基中的幼胚萌发率更高,玫瑰香优系ב早甜’杂交胚在1/2MS中有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4个四倍体玫瑰香味鲜食葡萄品种的芳香化合物组分,为深入了解四倍体葡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四倍体玫瑰香味鲜食葡萄品种(‘早黑宝’‘秋黑宝’‘晚黑宝’和‘四倍体玫瑰香’)及其二倍体亲本‘瑰宝’‘早玫瑰香’‘秋红’‘玫瑰香’成熟期果实为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果实的芳香化合物组分进行测定,采用面积归一法对香气成分进行定量。【结果】各品种果实芳香物质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较大。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其中2-己烯醛占34.40%~49.81%,‘四倍体玫瑰香’与亲本‘玫瑰香’无显著差异,‘早黑宝’和‘晚黑宝’均低于亲本,而‘秋黑宝’介于父母本中间;己醛占16.28%~28.43%,‘四倍体玫瑰香’显著高于‘玫瑰香’,‘早黑宝’与‘瑰宝’无显著差异,但低于父本‘早玫瑰香’,‘秋黑宝’和‘晚黑宝’均高于‘瑰宝’,但低于父本‘秋红’或与‘秋红’无显著差异。除‘秋红’外,其余7个葡萄果实中均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萜烯醇(7.24%~28.60%),‘四倍体玫瑰香’最高,‘早玫瑰香’最低,‘四倍体玫瑰香’仅比‘玫瑰香’高出3.94%,‘早黑宝’分别比父母本高出20.22%、2.07%,而‘晚黑宝’和‘秋黑宝’分别比母本低13.21%、7.87%。【结论】里那醇和香叶醇对7个玫瑰香味葡萄品种果实香气贡献最大。二倍体玫瑰香味葡萄加倍后,主要呈香物质相对含量未因染色体加倍而加倍,而与亲本玫瑰香味浓郁程度有关。8个葡萄品种果实芳香物质中的主要成分是C6醛。  相似文献   

3.
山东蓬莱、平度及东营‘玫瑰香’葡萄香气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山东省内陆及沿海地区气候条件对‘玫瑰香’葡萄香气的影响,为生态区划提供依据。以蓬莱、平度市大泽山镇及东营市六户镇3个地区的‘玫瑰香’葡萄为试材,测定3个地区果实成熟期葡萄香气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与三地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度的‘玫瑰香’葡萄香气总量及种类显著高于其他两地,蓬莱‘玫瑰香’葡萄异戊二烯途径香气含量更高;东营的‘玫瑰香’葡萄C6酯类和里那醇含量均低于其他两地,但青草味香气主要贡献者己醛却显著比蓬莱和平度高出13.00%和19.61%。各产地‘玫瑰香’葡萄主要香气成分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较大的昼夜温差促进了脂肪族类香气的合成,果实转色到成熟时期充足的光照利于萜烯类香气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金田玫瑰’葡萄为2000年以‘玫瑰香’作母本,‘红地球’作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新品种。2004年初选为优良单株,2005年复选,2007年通过河北省林业局鉴定,与‘玫瑰香’相比粒大  相似文献   

5.
‘金田玫瑰’葡萄为2000年以‘玫瑰香’作母本,‘红地球’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2004年初选为优良单株,2005年复选,2007年通过河北省林业局鉴定。与‘玫瑰香’相比,粒大穗大且含糖量高,同时具  相似文献   

6.
在辽宁北部的沈阳、铁岭地区,温室葡萄生产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温室葡萄面积达到2000 hm^2,从4月中旬开始陆续上市,平均每666.7 m^2产值5万元左右。主栽品种从原来的‘无核白鸡心’‘巨峰’等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品种,主要有‘着色香’‘辽峰’‘巨玫瑰’‘藤稔’‘醉金香’‘光辉’‘蓝宝石’等。生产者更注重葡萄品种的风味口感。由于多数温室更新了葡萄品种,加之很多以前未从事过葡萄生产的新人加入,在温室升温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造成低产且不优质,很多葡萄生产者并没有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辽北温室葡萄升温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响应面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对‘玫瑰香’葡萄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最佳测定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结合实际情况将各因素最佳条件调整为取样量4 g、平衡时间35 min、萃取时间40 min、萃取温度56℃,该条件下测得的挥发物种类为40种,总峰面积为5.23×107,与模型预测结果符合程度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玫瑰香’葡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合NIST11谱库检索系统与自动质谱解卷积鉴定系统(AMDIS)对结果进行分析,在累计检出挥发物中已鉴定物质占总挥发物含量的70.84%,其中芳樟醇含量最高,占挥发物总量的23.26%,是‘玫瑰香’葡萄主要挥发性成分;陣烷烃外,其他物质多数具有特定香气,起致香作用,幵具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价值。通过对‘玫瑰香’葡萄挥发性成分提取条件的优化以及成分分析,深入了解了‘玫瑰香’葡萄挥发性成分,对产品品质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我国6个香味葡萄品种感染病毒的状况,2018—2019年采用RT-PCR方法,对来源于13个省(市、自治区)的212个样品进行了14种葡萄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阳光玫瑰’‘玫瑰香’‘巨峰’‘夏黑’‘水晶葡萄’‘着色香’的带毒株率分别为93.22%、67.74%、82.98%、63.33%、27.27%、43.48%;以上各品种检出的病毒种类数分别为13、10、10、8、3、3种,其中分布较广的为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葡萄斑点病毒(GFkV)和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GLRaV-3)。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2015—2018年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鲜食葡萄品种和价格变化信息,指出我国鲜食葡萄市场批发价格的年周期变化特点,主要大宗葡萄品种的上市期和价格等年度波动特性,主要促早类葡萄品种在优势档期的年度变化特点等市场信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或发展趋势:‘红地球’‘巨峰’‘玫瑰香’‘夏黑’‘维多利亚’‘红宝石无核’‘藤稔’‘新疆无籽露’8大葡萄品种的市场主导地位基本稳定;市场价格年周期波动规律基本稳定,4—6月的价格优势明显;促早类葡萄品种市场竞争激烈,促早栽培将长期存在,并成为各产区优先发展的主要栽培方式之一。其中,‘夏黑’‘维多利亚’和‘藤稔’3大葡萄品种目前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着色香’(茉莉香、郁金香)等新品种增长较快;‘克瑞森无核’‘着色香’和‘阳光玫瑰’上升为大宗品种,并且发展势头迅猛;以云南为代表的新兴优势产区将持续高速发展,并发挥全面引领作用;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备受青睐,消费理念迅速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0.
以葡萄二倍体无核品种‘希姆劳特’为母本,分别与二倍体玫瑰香优系和四倍体‘巨玫瑰’杂交胚珠,及‘希姆劳特’自交胚珠为试材进行胚挽救试验,研究亲本基因型、取样时期、胚发育培养基、培养温度对杂交胚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染色体计数法对‘希姆劳特’与‘巨玫瑰’杂交幼苗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的杂交胚发育率、萌发率(18.18%、13.64%)均显著高于‘希姆劳特’ב巨玫瑰’(13.45%、4.20%)和‘希姆劳特’自交(7.03%、6.25%);‘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希姆劳特’ב巨玫瑰’杂交胚珠及‘希姆劳特’自交胚珠的最佳取样时间均为授粉后54 d;‘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希姆劳特’ב巨玫瑰’杂交胚珠在25℃下培养胚发育率更高,适于‘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希姆劳特’ב巨玫瑰’杂交胚发育的培养基为:Nitsch+1.5 mol/L IAA+0.5 mol/L 6-BA+0.5 mol/L GA3+60 g/L蔗糖+5 g/L琼脂+1g/L活性炭。经根尖染色体倍性鉴定,‘希姆劳特’ב巨玫瑰’获得1株三倍体幼苗,2株二倍体幼苗。  相似文献   

11.
 ‘金田玫瑰’是以‘玫瑰香’葡萄作母本,‘红地球’葡萄作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中早熟葡萄新品种。平均果穗质量608.0 g。果粒圆形,平均单粒质量7.9 g。果皮紫红到暗紫红色。果肉中等脆,多汁,有浓郁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0.5 %,味甜。品质上等。在冀东地区浆果8月下旬成熟。  相似文献   

12.
‘着色香’葡萄特性及酿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着色香’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1961年以‘玫瑰露’(Delaware)作母本、‘罗也尔玫瑰’(Roya Rose)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鲜食兼酿造葡萄新品种,属欧美杂交种。2009年8月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审定备案。该品种抗病、抗寒、耐盐碱,早熟、丰产、稳产、优质,市场售价高,鲜食、制汁、酿酒性状俱佳。近年来,我所对‘着色香’‘紫丰’‘纽约玫瑰’‘贝达’等品种进行了酿酒试验,  相似文献   

13.
温室栽培对鲜食葡萄果实单萜积累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早熟鲜食葡萄品种‘香妃’和‘早玫瑰香’为试材进行温室栽培,以露地栽培作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辅助自动质谱图解卷积和鉴定系统(AMDIS),检测葡萄果实中游离态单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共检测到29种来源于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单萜类化合物。两个葡萄品种单萜类化合物总含量随果实发育均呈升高趋势,且露地栽培均高于温室栽培,果实成熟期‘香妃’高于‘早玫瑰香’。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可以明显区分开温室和露地栽培下的‘早玫瑰香’,但两种栽培条件下‘香妃’的单萜化合物在成熟期愈加接近;整体趋势表现为露地栽培葡萄果实具有更丰富的柠檬烯、(Z)–别罗勒烯、(E,Z)–别罗勒烯、里那醇、β–月桂烯、异松油烯、(Z)–β–罗勒烯、cis和trans–氧化玫瑰、β–香茅醇和cis–吡喃型氧化里那醇。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育成的葡萄新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959—2015年间我国育成的葡萄新品种,分析其亲本的类型和来源,揭示亲本选配的规律与特点,为今后我国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我国育成的316个葡萄新品种的系谱资料,研究其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组成,计算它们的遗传贡献值。【结果】1959—2015年间我国共育成葡萄新品种316个,其中7个品种遗传背景不详,因此仅对剩余309个亲本来源清楚的品种进行统计分析。309个葡萄新品种来源于118个祖先亲本和164个直接亲本。‘玫瑰香’和‘巨峰’作为直接亲本使用频数最多,共选育出90个育成品种,遗传贡献率为17.8%。所有的祖先亲本中,‘小白玫瑰’和‘黑普特罗’衍生出的品种数量最多,共衍生了473个品种,遗传贡献率共为13.4%。【结论】我国最主要的葡萄骨干亲本为‘玫瑰香’和‘巨峰’,同时发现,抗病、大粒、具有玫瑰香味等是我国葡萄育种产业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着色香’新品种的育成,探讨了葡萄雌能花花粉的育性问题。育种实践证明,葡萄雌能花品种‘罗也尔玫瑰’‘着色香’的花粉有育性,也可以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笔者认为,雌能花受多基因控制,花粉的育性受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北红’和‘北玫’为中国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利用‘玫瑰香’和山葡萄进行种间杂交育成,高抗寒、抗病。2015年包头市果树果品科学技术研究所从中国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引进试栽,现将试栽表现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马丽 《北方果树》2014,(6):54-56
辽宁省葡萄栽培仅次于苹果和梨,是我国葡萄生产大省,鲜食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栽培基本遍布全省,形成了以大连、营口为主的辽南葡萄带,以锦州、朝阳、葫芦岛为主的辽西葡萄带,以沈阳、铁岭、辽阳为主的辽宁中北部葡萄带.鲜食葡萄品种仍以‘晚红’‘巨峰’等从国外引进的老品种为主.近年来,‘香悦’‘醉金香’‘巨玫瑰’‘着色香’等品种面积逐年扩大,优新品种比例逐渐上升,品种结构的优化得到重视,市场对优新品种也更加期待.我省从事葡萄育种工作的有十余个单位,从上世纪50年代起到目前,先后通过审定、鉴定程序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23个,其中芽变选种2个,实生选种3个,杂交育种18个.可能统计的不够完全,但也基本上反映了我省培育优良葡萄品种的情况.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夕阳红’(原代号:81-6-6-18)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用自选的‘玫瑰香’芽变‘7601’做母本,以‘巨峰’做父本,采取人工杂交的方法,历经13年的培育育成的特大穗、大粒、优质、抗病、耐贮运、并具有浓郁玫瑰香味的欧美杂交种四倍体鲜食葡萄新品种。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以塑料大棚内4年生‘玫瑰香’葡萄为试材,对不同修剪方式下的修剪反应以及不同芽位的成花效应、剪口粗度与果枝率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短梢修剪‘玫瑰香’葡萄结果母枝的基部芽位均可成花,表现出较高的萌芽率、果枝率。但在实际生产中,单层水平龙干形应采用短梢修剪,建议选留母枝剪口粗度定在1.0 cm为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进10个鲜食葡萄品种在伊宁县试种,对引进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并结合市场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黑色甜菜’和‘红瑞宝’成熟期早,个大,色美,优质,丰产性好,能有效错开葡萄销售高峰期;‘无核白鸡心’作为无核品种,中熟,较丰产,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性。这3个品种可以作为优势品种在伊宁县发展。‘大粒玫瑰香’和‘巨玫瑰’有玫瑰香气,个大,色美,优质,可以作为次优势品种在伊宁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