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防木霉SS003菌株(Trichoderma atroviride)的固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酷绿木霉SS003菌株固体发酵产孢子的较优工艺条件.分别以酷绿木霉SS003菌株为供试菌和以玉米秸秆、麦麸发酵基质,分别进行了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筛选,试验设计均采用单因索试验.试验最终检测方法采用血球计数板倍量稀释法镜检孢子量(108个/g).分别获得了酷绿木霉SS003菌株产孢固体发酵的较优培养基配方和较优固体发酵条件,即80目的玉米秸秆与麦麸配比1:3,接种1×106个/mL的SS003孢子液,保持含水量55%和充分通气,培养11d后,酷绿木霉SS003菌株固体发酵产孢量达到最大(76.14×108个/g).初步探索到绿木霉SS003菌株固体发酵产孢的较优工艺条件,为该菌的深入研发提供了有益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绿色木霉AS3.5455固体发酵稻草秸秆生产纤维素酶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最佳产酶条件为:稻草粉8 g,麸皮4 g,Mandels营养液20 ml,起始pH5.0,28℃固体发酵3.5 d。在此优化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可达0.34 IU/m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里氏木霉的固体发酵产孢条件。[方法]以产生孢子的数量作为响应值,应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m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里氏木霉固体发酵产生孢子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里氏木霉最适合碳源为稻草粉和麦麸,其含量比值为3∶2,最合适量为15g;最合适无机氮源为(NH4)2SO4,最合适量为2g;利用Plackett-Burmam确定了含水量、起始pH和培养温度是影响里氏木霉孢子产量的显著性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了最大孢子产量区域,并利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大产胞量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稻草杆粉6g、麦麸9g、(NH4)2SO42g、含水量65%、培养温度29℃、发酵周期72h、起始pH5.5,此时孢子数量为2×1010个/g,是优化前产量的1.4倍。[结论]该试验利用低廉的稻草杆粉和麦麸为碳源优化了里氏木霉固体发酵产生孢子的生产条件,有助于降低里氏木霉的生产成本,提高里氏木霉的孢子产量,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米曲霉(Aspergillus oryaze)GN-2菌株产中性蛋白酶固体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米曲霉的固体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原料麸皮∶豆粉为4∶1(质量比,下同),培养时间60 h,培养温度25℃,培养基加水量10 mL,接种量1×106个/mL孢子悬液2.0 mL,培养基起始pH 6.0,0.02%(NH4)2SO4溶液1 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5℃、加水量20 mL、麸皮∶黄豆粉为4∶1、培养时间72 h的条件下酶活力最高,达1 016.9 U/g。  相似文献   

5.
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固体发酵培养基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蜡蚧轮枝菌产孢量作为指标,比较了6种单一固体培养基和9种正交组合培养基的发酵结果,并对影响该菌株固体发酵的温度、培养时间和光照时间进行了初步研究.筛选出大米、麸皮和小米为适合产孢的单一固体培养基,正交试验显示以3 ∶ 3 ∶ 1为大米、麸皮、小米最佳质量比,产孢量达到1.92×109个/g.产孢最适宜的培养温度为25 ℃,培养时间为14 d,产孢量最高可达到2.92×109个/g;光照处理对产孢蜡蚧轮枝菌产孢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菌量为指标,以麸皮、豆粕为基本发酵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CHBl同体发酵培养基与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CHB1最佳同体发酵工艺为:250mL三角瓶中装麸皮11.3 g,豆粕3.7 g,pH8.0磷酸缓冲液润湿混匀,含水量50%,接种量15%(V/m),55℃,培养24 h,菌量达8.12×108CFU·g-1,比优化前提高8倍以上.通过对CHB1固体发酵工艺的优化.可实现CHB1高密度培养,降低CHB1生产成本,提高其在堆肥化中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康宁木霉的最优发酵配方。[方法]以活菌数和纤维素酶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康宁木霉最优化的固态发酵培养料配方。[结果]考虑经济因素,最终确定最优化培养料配方为麸皮30 g、草粉30 g、稻壳30 g、玉米面0 g、豆粕1 g、料水比1.0∶0.7:接种量为1%。[结论]该配方适合在秸秆发酵剂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绿色木霉TR-8发酵工艺条件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麸皮、稻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为原料,摸索木霉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配比为,麸皮:稻壳:稻草:玉米粉=6:1:3:1.2,含水量为同体原料的1.5倍。并对比了固液两种发酵方式的产孢效果。  相似文献   

9.
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与酶的固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麸皮与秸秆粉为主要原料,对影响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的因素如麸皮与秸秆粉的比例、发酵温度、时间、含水率、初始pH值、氮源浓度等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取正交实验设计,结果表明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为:麸皮与秸秆比例4∶1,含氮量2%,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72 h,起始pH 5,接种量10%,含水率175%(相对于固体发酵底物)。在此条件下,CMC 酶活达到1 1325 U·g-1,比未优化条件下酶活6124 U·g-1,提高了849%。利用包埋、交联和交联包埋三种方法对纤维素酶进行固定化,其中交联包埋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康氏木霉产纤维素酶固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草和麸皮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康氏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对氮源、接种量、麸皮含量、含水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培养基氮源为(NH<,4>)<,2>SO<,4>、麸皮添加量为40%、含水量为200%;接种量为7%;初始pH值为5.0;发酵时间为96 h;发酵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