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何提高草鱼鱼苗培育成活率,加快培育速度、为塘提供大量大规格的苗种是目前渔业生产中极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之一。提高草鱼苗种培育成疾率和成长度又是四大家鱼苗种培育中比较难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于1983年5~6月份对于提高草鱼苗种培育成活率和成长度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们场主要生产草鱼、鳙鱼、鲢鱼和鲮鱼鱼苗,青鱼、杂交鲤苗也搞一些。我们利用30亩水面培育亲鱼,去年生产了1.6亿尾鱼苗。除满足本县的生产需要外,还有部分鱼苗支援外省。我们多年在培育亲鱼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些经验,工作上作了些改进。  相似文献   

3.
范美桂 《内陆水产》2006,31(5):20-20
我县鱼种场位于青戈江畔。常年以常规鱼苗鱼种培育为主要生产形式,由于水温较低、水质清瘦、池塘土质为沙壤土,渗漏严重,水质不易培肥,鱼种培育效益不高。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近年。我们根据草鱼市场行情看好、本地青饲料资源丰富和草鱼对水质要求的特点,将鱼种池改造,主养草鱼,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以其中1口塘为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鲢、鳙、草鱼在淮北地区通过人工培育能够二次产卵,是家鱼人工繁殖生产的一大突破,是对夏季发生旱、涝地区造成自然灾害补充秋季鱼苗不足的有力措施,是节约成本、提高鱼苗产量的好方法。一、亲鱼培育池基本条件及放养密度亲鱼池的位置要接近水源,排灌水方便,有利于调节水质。水质肥沃,保水力强的池塘,宜作为鲢、鳙鱼的培育塘;水质瘠瘦,微流失水的池塘,宜作为草鱼塘。面积3亩~4亩为宜,水深1.5m左右,长方形为好。鲢、鳙鱼培育池应有20cm深的池塘淤泥,易培育肥沃水质。草鱼培育池应少含或不含淤泥。亲鱼培育池应以主养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养殖草鱼的方法是沿用传统的养殖周期进行的。从鱼苗育成食用鱼要经冬片、仔口和伦头(过池)三个鱼种培育阶段。加之,人们喜欢食2—2.5公斤的大草鱼,这样,草鱼在池塘中要培育4年才能上市,长的养殖周期增加了鱼类维持生命需要的消耗,提高了饲料系数,而且鱼种并塘越冬的损耗率大,成活率也低,长期以来,一龄草鱼的成活率一般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6.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它抗病力强,肉味鲜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可食率比草鱼高,属淡水优质鱼类,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由于其易形成自然种群,因此也是大水面养殖,河流增殖放流的首选品种。现将团头鲂鱼苗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 培育池条件鱼苗培育池面积一般为660~1 330米2,水深1~1.2米,池形长方形为佳,池底平坦,由进水方向朝出水方向倾斜1~1.5度,堤岸要坚固不漏水;没有进排水条件和串灌的鱼池,不利于鱼病防治,不宜用来培育鱼苗。2 放养前的准备鱼苗下塘前20天左右进行池塘整修,选择晴天,先排干池水,清除杂草和淤泥,…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人工催产、授精的方法,共进行了4次草鱼(♀)×细鳞斜颌鲴(♂)杂交试验,获得受精卵8.6万粒,孵出鱼苗487尾,孵化率0.57%。出膜后约有90%的鱼苗不能形成腰点而死亡,能形成腰点越过横卧期的鱼苗,在苗种培育中表现出较高的成活率。本文对这一试验结果作初步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TDP辐射对鲤鱼、草鱼鱼种培育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DP(特定电磁波谱)辐射对动物胚胎发育的影响已有文献报道.1985年以来,我们将TDP辐射技术用于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的鱼卵孵化和鱼苗培育上,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在以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鲤鱼、草鱼鱼种培育的试验观察,获得提高鱼种产量和质量的结果. 一、女验方法本实验全都在生产条件下进行,供实验的鱼种有鲤鱼杂交种(即丰鲤,以下简称鲤鱼)、草鱼.TDP辐射分两组:(1)孵化期鱼卵经TDP辐射处理而孵出并经过30~40天培育的鱼苗(鲤鱼、草鱼)作为鱼种培育用;(2)孵化期鱼卵经TDP辐射处理,  相似文献   

9.
《水库渔业》1984,(1):16-17,25
新安江水库有养鱼水面60万亩,库区气候温和,水质肥沃,发展淡水渔业条件十分优越。水库建成后,我们充分利用了水库丰富的水产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展渔业生产:1962年结合捕捞催产水库自然成熟的鲢、鳙、草鱼亲鱼成功,并逐步形成了新安江水库特有的鱼苗生产技术,年生产能力在一亿尾以上,鱼苗自给有余;采取土坝库湾培育鱼种,解决了山区地少,无法开挖内塘培育鱼种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正>凤台县有皖北地区最大的苗种培育基地,现有常规水产苗种培育面积3000余亩,年培育鱼苗10亿尾以上,为淮河以北地区的渔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作为我国国鱼的"四大家鱼"中主要养殖品种的草鱼,在二龄鱼种培育过程中的出血病却成了制约草鱼产业发展的"瓶颈",2008年我县境内草鱼二龄鱼种培育成活率仅为40%~50%。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县对草鱼二龄鱼种培育中出血病防治工作进行了不断探索。2010年,凤台县城北湖渔场首次从湖北引进草鱼疫苗,将一冬龄草鱼种在疫苗中浸泡后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09,(3):41-4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脆肉鲩(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食用鱼饲养及病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四大家鱼”是当前我国的主要养殖鱼类,采用提高水温、强化、培育、流水刺激、人工催熟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可以使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提前15—30天催产孵苗,从而使鱼苗培育时间延长、生长速度加快,鱼苗成活率提高,并为改革传统的养殖方式。改冬春季放养为秋季放养、缩短养殖周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关键性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脆肉鲩(草鱼 Ctenoopharyngodonidellus)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食用鱼饲养及病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鲢、鳙、草鱼在淮北地区通过人工培育能够二次产卵,是家鱼人工繁殖生产的一大突破,是对夏季发生旱、涝地区造成自然灾害补充秋季鱼苗不足的有力措施,是节约成本、提高鱼苗产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草鱼在青海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年生长量平均可达0.5kg以上),饲料来源广,价格稳定且质优,备受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在高原池塘养殖中发展较快,但所用的鱼苗从南方空运而来,受高原气候条件和人为的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鱼鱼苗成活率低。因此,选择高原最佳的放养季节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给鱼苗创造较为适宜的环境,是提高草鱼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常规鱼苗的繁殖能力已超过培育鱼种所需要的鱼苗数量,各地鱼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现象,这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新情况,主要原因是忽视了鱼苗质最的提高。据李长春同志对江西、广东、北京等地190多个家鱼人工繁殖单位收集的资料表明,花、白鲢、草鱼第一代亲鱼为天然水系野生的子代鱼苗,则极少发生畸型,鱼苗体质健壮,成活率高,往后各代亲鱼,长期隔离在本场独立发展的小群体中,近亲交配个体鱼苗培育而成的亲本,繁殖出来的鱼苗则畸型  相似文献   

17.
5月的鱼苗下池进行鱼种培育,由于鱼苗体质的好坏,摄食及抗病力的强弱,从而出现生长的差异。个别鱼苗生长缓慢甚至萎缩而被淘汰,而极个别的却超出常规迅猛生长。这种生长的差异在草鱼中表现尤为明显。生产中可以发现,诸多经过严格消毒、除杂并且进出水都采取拦杂拦  相似文献   

18.
《渔业现代化》1979,(2):35-35
适用范围:渔业用来打烂“三水”(永花生,水浮莲,水葫芦)成浆(代黄豆浆)和肥水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作为花、白鲢最佳的饲料,打烂豆并成浆后作为青、草鱼饲料,是内塘养鱼,培育鱼苗、鱼种不可缺少的渔业机械之一。  相似文献   

19.
1.草鱼苗的选择放养草鱼在放养的时候,除了要严格按照鲤科鱼类的放养注意事项进行操作以外,还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一是选择草鱼苗时要选择放养脂肪少的鱼苗,这种鱼苗成活率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购苗时,用剪刀剪开草鱼肚子查看鱼苗肠道的脂肪积累情况。如果剪开以后看到脂肪完全包被肠道,说明这种鱼苗不太好,在养殖过程中就易死亡,相反则是好苗。二是放苗时要合理搭配。草鱼的合理搭配在鲤科类的养殖中最为重要,而且在养殖中发现合理搭配能降低鱼苗的死亡率。如:郑州“瑶池渔村”罗非鱼和草鱼进行套养,草鱼成活率达到了罕见的98%,侯寨一养…  相似文献   

20.
吴维新 《内陆水产》1999,24(2):18-18
83_2系草鱼是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历时廿年选育的抗出血病等病毒性鱼病的草鱼抗病品系。早在1978年,我们在前几年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了兴国红鲤雌鱼与草鱼雄鱼的杂交,获得了少量鱼苗;1980年再次进行这项研究,获得大量鱼苗,检查其染色体发现,为异源四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