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群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五)●纪天祥蜂群越冬期对于蜂团中间温度和外层温度变化情况的试验蜂群越冬期,在测试蜂团中间温度变化的过程中,发现蜂团移动,温度计离开蜂团中间时,温度即下降。究竟蜂团中间和外层(不是外边)相差多少度?我作了如下试验:1...  相似文献   

2.
蜂群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四)·纪天祥为蜂群安全越冬探索适宜温度我开始养蜂的头20年(1933~1953年)里,遇到最多难题的时候,就是蜂群越冬期。由于心里没谱,每年立春一过就要抓紧时间检查蜂群,有的年头蜂王开始产卵的日期早,幼蜂已经出房了...  相似文献   

3.
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纪天祥 《蜜蜂杂志》1996,(11):12-13
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一)纪天祥前言五六十年代,我国翻译出版了《养蜂学》(戚尔宾纳[苏联]著,俞俊鳌、诸葛群译,财经出版社1957年出版)和《蜜蜂》(哈利夫曼[苏联]著,冯荫春、陈世昌译,科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书中详细地阐述了蜂群生物...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 ,养蜂者在秋季管理工作结束后 ,直到春天来临以前都不会去惊动蜂群 ,即使是在比较寒冷的地方蜜蜂也能存活。蜜蜂对冬季恶劣的自然条件已经有了许多适应 ,包括在冬季停止产卵、停止飞翔和形成越冬蜂团等。这些适应性有助蜜蜂在越冬期间调控蜂群温度 ,而单个蜜蜂根本不可能通过这一方式达到上述目的。当蜜蜂形成足球大小的越冬蜂团时 ,其热量散失情况便发生了改变。蜂团散热面相对地来说小于其蜂团内部的产热面。结果蜂团散热速度减慢 ,蜜蜂通过聚集和分散便能够完成群体温度的调节。那么 ,让我们更加仔细地探讨一下越冬蜂团是如何形…  相似文献   

5.
养蜂问答     
养蜂问答问:怎样才能把蜂王安全地介入贮王群内?(黑龙江李学忠)答:在黑龙江省严寒气候条件下,冬季贮王是比较困难的。要安全贮备蜂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贮王群群势要强大;二是蜂巢内饲料要充足。一般一群蜂贮备二三只蜂王,多了容易出现蜂团护不过来而冻死蜂王...  相似文献   

6.
我国笼蜂生产之设想云南省永胜县养蜂管理站(674200)陈彬笼蜂在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商品生产。几年来,北方养蜂有识之士曾多次倡议南方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笼蜂生产;本人作为云南省一位县级养蜂管理站站长(从事养蜂工作20余年的畜牧师),对北方同行的建议甚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纪天祥 《蜜蜂杂志》1994,(10):17-18
蜜蜂冬季生活特性(一)纪天祥西方蜜蜂冬季生活表现与一般昆虫(包括北京地区的中蜂)有所不同:它们不蛰居,而是结成团,互借体温,维持适宜(20℃左右)的温度,大部分蜜蜂进入静止状态,安全地度过漫长的冬季。蜜蜂具有调节巢温的本能,随着气温的升降,蜂团中间的...  相似文献   

8.
本刊在去年第12期刊登了河南封丘县丁德祥蜂友的问题征答,问题中反映了他在1996年3月份的养蜂过程中发现蜜蜂满地爬行,蜂群群势很快下降,而到5月份槐花流蜜时不治自愈了。1997年这种情况更严重,到了冬季,部分蜂不结团,爬到蜂团外被冻死。问:是不是这种...  相似文献   

9.
自然分蜂对养蜂生产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它使群势受到较大损失,而且捕捉分蜂团非常麻烦,对于集结到高大树木上的蜂群,有时还得用爬树锯枝的办法捕捉。本人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捕捉分蜂团的网套,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蜂群的自然分蜂是蜜蜂家族传宗接代的一种本能,尽管养蜂者采取种种措施加以控制,然而却终难如愿。如果分蜂团集结在大树的高枝上或高建筑物上,那么养蜂者就只能是望“蜂”兴叹。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和反复试验,发明了一项让分蜂团自行返巢的新技术,使分蜂团自行返巢率几...  相似文献   

11.
游衍 《蜜蜂杂志》2018,(7):33-33
土法养蜂是我国农家庭院养蜂的千年传统,也是农民的喜爱。哪家有蜂团自然飞来或在野外收捕到蜂团带回饲养,就会认为是哪家有运气、喜气。土蜂(中蜂)蜜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又是药用佳品。随着人民经济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高,土蜂蜜生产有限,显得物稀价贵,有的地方卖价每500g达到200~300元,而且常常有现场收割的土蜂蜜会被立即抢购一空的现象。现在虽然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还在农村的留守农民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留守农民来说,养蜂售蜜仍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相似文献   

12.
蜂群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六)●纪天祥1970年1月上旬,我又把这个弱群从温室搬到冷室放了3天,又从冷室搬到室外放了3天,以后又搬回温室内,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和上次差不多。这样就得出:室外越冬的蜂群,蜂团中间温度变化,完全受气温变化所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外养蜂文摘越冬蜂团喜爱的温度[乌克兰]科米西沙娅,A.由5~50C不同梯度温度的仪器来测定越冬蜂团喜爱的温度。15~36c蜜蜂分布的很均匀。高于26时℃时占总数10%的蜜蜂活泼,但此数目有变异。蜂王偏爱的温度范围为26~34℃,平均30.5℃。越冬...  相似文献   

14.
蜂群越冬期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试验(二)纪天祥──越冬期同等群势的蜂群,包装在不同地点的蜂团中间温度变化情况对比1967年冬,选择4个6框足蜂的中等群,分为甲乙两组,每群蜂的蜂团中间放一只温度计。甲组蜂群包装在北房前面的避风向阳处,白天日照时间约8小...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区中蜂运输和过箱观察实验初报葛凤晨,于永富,柏建民(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市丰满街:132108)中蜂的恋巢护子性不同于西方蜜蜂,一经受到震动,工蜂便离开巢脾爬到一边结成蜂团,待安定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重新返回巢脾。中蜂这种生物学特性不利于转地...  相似文献   

16.
蜂学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与实践林水根张其康王建鼎侯光珊邵瑞宜(福建农业大学蜂学系350002)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和主要蜂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养蜂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生产水平普遍较低,养蜂技术力量也比较薄弱。养蜂业的发展靠...  相似文献   

17.
互动     
<正>问2015年2月4日,陇南市的唐先生咨询:家中饲养的蜜蜂蜂箱受震动后,箱内蜂团脱落到箱底,像死了一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答养蜂技术专家胡箭卫:一般蜂团中心温度为14~18℃,表层温度保持在5~10℃,外界温度低于6℃时蜜蜂为安静越冬状态。如果蜂箱受震动后,箱内蜂团脱落到箱底,蜜蜂就像死了一样,这时不要急。处理的方法是,对蜂箱加盖草帘子增加蜂箱温度,再待箱内温度达到8℃左右时,用工具把脱落下来的蜂放到蜂团上,就会自动上去。只要蜂王正常就行,蜂团外围  相似文献   

18.
黄坚 《蜜蜂杂志》1998,(11):14-15
冬季气候寒冷,雨雪天多,所以养蜂者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环境,保存好越冬蜂,为次年丰产丰收打下基础。根据笔者体会,蜂群在越冬期间,须抓好“十防”。一防受热伤蜂要使越冬蜂群结团,进入半休眠状态,以达到减少活动、降低新陈代谢、延长寿命和节省饲料之目的,须以“...  相似文献   

19.
周建良 《中国蜂业》2013,(11):14-15
当秋末冬初蜂王停产,巢中最后一批蜂蛹羽化后,蜂群不再维持巢内34.5℃左右的育子温度,而随气温变动而变化,向外界温度靠近,结成类似球形的越冬蜂团。蜂团刚形成时比较松散,白天气温高时散开,夜晚气温低时结团,逐渐结成比较稳定的蜂团。在空间几何体中,球形与其他同体积几何体相比,表面积最小。从远古到现代,蜂群进化成以类似球形的独特方式越冬,仅使蜂团的外层蜜蜂暴露在冬季寒冷的空气中,以减少在空气中的散热面积,减少群体物质能量的消耗。较大的蜂团与较小的相比较,每kg蜜蜂能以相对少的物质能量消耗来提高和维持蜂团生命活动必需的温度,这样更有利于延长越冬蜂寿命和提高蜂群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养蜂要尽量开发蜂产品现在不少养蜂员因循守旧日,不订杂志,不讲科学技术,信息也不灵,养蜂只搞单打一(指光取蜜),加之蜂种退化,防治蜂病失策,故而年年养蜂不见收入。而我的胞弟孙继进订有《中国养蜂》、《蜜蜂杂志》。善于学习与实践,注意改良蜂种,尽量开发蜂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