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僵菌是一种真菌类高效生物杀虫剂,可广泛应用于森林害虫、蔬菜害虫、旱地农作物害虫的防治等.白僵菌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对害虫具有持续感染力,害虫一经感染可连续浸染传播.主要通过昆虫表皮接触感染,其次也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或气孔、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生出芽管.  相似文献   

2.
在对海门地区烟粉虱大发生状态下茄果类、瓜类及棉花等寄主作物上其他主要害虫发生情况进行系统监测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寄主作物上烟粉虱大发生对其他害虫产生的影响,比较了对其他各类不同为害习性害虫的影响大小,深入剖析了出现的干扰效应,明确了烟粉虱对寄主空间生态位的占有及对寄主刺吸为害造成寄主作物汁液口味变化等是引起其他害虫逐渐减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麦蒲螨[Pyemotes tritici(LaGreze-Fossat et Montagne)]是黑沙蒿主要钻蛀性害虫沙蒿大粒象(Adosomus sp.)和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sp.)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为明确麦蒲螨的寄主选择行为,本文分别研究了麦蒲螨对黑沙蒿4种钻蛀性害虫、同一寄主不同发育阶段、受害黑沙蒿根部以及害虫虫粪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麦蒲螨对4种害虫以及同种害虫不同龄期幼虫有明显的选择现象,其中,对沙蒿尖翅吉丁的趋向性相对最高,沙蒿蛀茎蛾次之,沙蒿大粒象相对较小;相对于寄主的初孵幼虫,麦蒲螨对其老熟幼虫和蛹的趋向性更为强烈;不同种类害虫幼虫对麦蒲螨的寄主定位起到重要作用,而不同种害虫的虫粪对麦蒲螨的寄主选择行为也有一定的作用。相比受害黑沙蒿而言,健康黑沙蒿对麦蒲螨有明显的驱避现象。研究结果为揭示麦蒲螨对黑沙蒿不同钻蛀性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利用麦蒲螨进行黑沙蒿主要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不同寄主植物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和为害,一方面受棉田内自身生态条件影响,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与棉田外寄主植物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2a的多点调查认为:棉铃虫在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环境和寄主的不同生育期,对寄主的“亲和性”是不同的,同时不同寄主植物对棉铃虫的“适应性”也不同,由此可将棉铃虫寄主分为4个类型;另一方面,各寄主植物间虫源表现为相互转移和扩散,即寄主间有“库”与“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齿唇姬蜂的人工繁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是一种世界范围分布、寄主谱很广的内寄生蜂,产卵于低龄寄主幼虫体内,可使寄主幼虫在暴食期前大量死亡,能有效抑制寄主的种群密度。该寄生蜂对多种作物上的鳞翅目害虫种群控制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本文对该蜂人工繁育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希望对其繁育与利用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阿瓦提县农田中常见的45种植物调查,现已明确有28种植物为棉铃虫寄主,分属9科23属。运用选择系数和适合性指数法对15种植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建立了棉铃虫与寄主植物的资源数据库。依据棉铃虫对各类寄主的适应程度,划分了适宜寄主、较适宜寄主和次适宜寄主三大类。  相似文献   

7.
不同繁蜂寄主及密度对赤眼蜂子代寄生力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防治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的成功范例之一。特别是建立以柞蚕卵为寄主的工厂化生产线后,田间应用面积迅速增加。但在赤眼蜂大量繁殖和田间释放中,繁殖寄主、接蜂比例对赤眼蜂生殖能力的影响及适宜的田间释放数量等,较少有深入和定量的研究。本试验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杨华  崔元玗  赵莉  马俊义 《植物检疫》2003,17(6):340-342
通过乌鲁木齐、昌吉等地调查,发现新疆美洲斑潜蝇的寄主植物计有17科55种,其中蔬菜28种(变种)、大田作物8种,花卉和草坪植物13种、野生植物6种。以豆科、葫芦科植物受害最重。应用欧氏距离法的系统聚类分析,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4种常见寄主植物的适合度;将其划分为5个类型,即最优适宜寄主、良好适宜寄主、适宜寄主、稍次适宜寄主和非适宜寄主。为害虫的防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影响寄生蝇寄主选择性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蝇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之一,同时也是控制害虫种群动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子。本文分析了多年来国内外对寄生蝇寄主选择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影响寄生蝇对寄主的选择因素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明确了影响寄主选择性的因素较多,共分为5大类。其中寄主的运动、表皮的物理因素、龄期、信息化合物及寄生蝇的学习能力和环境因子等是影响寄生蝇对寄主选择率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对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一种钻蛀性害虫,具有食性杂、越冬场所多、转株为害等特点,其种群数量近年来呈回升趋势,危害逐年加重。二化螟对寄主存在明显的选择行为,其主要寄主之一水稻由于品种更替、耕作制度变更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二化螟种群发生规律产生了一些新的影响,给害虫防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研究和了解二化螟的寄主选择规律及其机制,以及影响其种群动态的因素是有效调控二化螟种群的重要前提。本文就二化螟寄主选择行为与机制及其在水稻上种群消长影响因素等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报道,旨在更好地为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