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  张守本 《中国水产》2009,397(1):39-39
大菱鲆原产于欧洲,分布于大西洋东侧欧洲沿岸,是一种名贵的大型冷水性底栖经济鱼类,适应低水温环境、生长快、抗逆性强、肉质细嫩、胶质丰富、口感独特,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喜爱。但在2006年,大菱鲆销售市场急剧恶化,养殖成本在50元/kg左右,而成鱼价格却跌到40元/kg以下,使养殖户造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名贵经济鱼类,于1999年在我国开始人工养殖,短短几年时间内,养殖面积扩大到230多万平方米,年总产量达10000t以上,年产值15亿元人民币。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增加及养殖环境质量的下降,养殖大菱鲆的疾病问题也日渐突出。为控制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许多养殖单位大量使用化学药品,  相似文献   

3.
工厂化无公害养殖大菱鲆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原产于欧洲大西洋海域,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之一.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从欧洲引进养殖,几年间就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带动起一个大产业.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是欧洲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其饵料转换量高,生长迅速,耗氧量低,非常适合高密度养殖和远距离运输。在英国自50年代就开始养殖,目前已经达到企业化生产水平。199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把大菱鲆引进我国,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1999年取得了全人工育苗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大批量生产性育苗的成功,使大菱鲆成为一个新的养殖良种。目前,大菱鲆养殖已成为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菱鲆的生态习性和利用塑料大棚井水养殖的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大菱鲆的生态习性1、大菱鲆属于…  相似文献   

5.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欧洲名贵经济鱼类,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于1992年引入我国,并于1998年突破了大菱鲆人工育苗技术难关,为开展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打下了坚实基础.葫芦岛市于2000年从山东及法国引进大菱鲆鱼苗开始进行工厂化养殖,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俗名多宝鱼,原产于欧洲大西洋海域,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之一。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从欧洲引进养殖,几年功夫就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搅起个大产业。在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养殖发展迅速,养鱼方式提升到工厂化水平,成为一个大的水产养殖业  相似文献   

7.
认真总结历史经验 加快海水养殖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 我国浅海滩涂辽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具有发展海水养殖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1950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25万亩,养殖产量1万吨。新中国成立后,海水养殖列为开拓利用国土资源的重要内容,上世纪50年代主要发展贝类,60年代发展海带、紫菜人工养殖,70年代突破贻贝人工养殖,80年代大力发展对虾养殖,90年代之后逐步突破高档鱼类、海珍品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8.
罗氏沼虾为一种热带淡水虾,在国外60年代中期开始人工养殖。70年代中期引进我国。经过10多年的研究、试养,掌握了人工繁殖,饲养技术。小面积养殖亩产50一助公斤。进入90年代,全国兴起养殖名特优水产品的热潮。1992年全国的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近万亩,总产量800吨。平均亩产虾助公斤左右。广西1993年养殖面积500余亩,平均亩产规公斤左右。广西属亚热带地区,十分适宜罗氏沼虾生长。为了发展“三高”农业项目,促进全区名特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我所1994-1996年在区内五个地市及农垦系统推广罗氏沼虾养殖技术,实施面积达7638.9亩,平均…  相似文献   

9.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俗名多宝鱼,原产于欧洲大西洋海域,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比目鱼之一.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从欧洲引进养殖,几年功夫就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搅起个大产业.在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养殖发展迅速,养鱼方式提升到工厂化水平,成为一个大的水产养殖业.  相似文献   

10.
海水工厂化养殖节能减排增效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省率先攻克牙鲆和大菱鲆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关,以鲆、鲽、鳎(牙鲆、大菱鲆、星鲽、半滑舌鳎等)为主要品种的海水工厂化养殖在我省迅猛发展。截至2007年末,养殖面积由几万平方米发展到520多万m^2,年总产鲆、鲽、鳎等优质鱼类5万多吨,年产值超过30亿元,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鳜鱼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前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古以来,鳜一直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贵鱼类,因其肉质鲜美、无肌间刺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上世纪70年代,鳜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80年代,广东省南海、顺德等地率先开展鳜人工养殖。随着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活饵料鱼生产问题的解决,鳜养殖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我国鳜养殖总产量为31.59万吨,平均塘口价50元/kg,产值超过200亿元。  相似文献   

12.
虹鳟鱼是法国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其产量约占淡水鱼总产量的80%左右。法国养殖虹鳟鱼始于1885年,至60年代后,随着配合饵料的商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达,养鳟业迅速发展,1960年虹鳟鱼总产量仅3000吨,1966年达1万吨,去年达到21500吨,居西欧养鳟国家的第二位。今年计划年产22000吨。目前,全国约有虹鳟鱼养殖场800所。其中:规模最大的场,单位产量高达每平方米90公斤,一个劳力的年产量  相似文献   

13.
大菱鲆是欧洲名贵的经济鱼种,它适应低水温环境、生长快、抗逆性强、肉质细嫩、胶质丰富、口感独特,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喜爱.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水产专家们创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养殖技术十分成熟,在我国北方沿海迅速发展成为一项特色产业,养殖年产量近5万吨,年总产值超过40亿元,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一项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4.
鲟鱼仔幼鱼饲料营养需求和仔鱼最佳开口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作为我国新兴的养殖品种,其养殖规模发展异常迅速,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养殖产量从1998年的几吨发展至目前的万吨规模,产量已经占据了全世界鲟鱼总产量的80%以上。而与之对应的却是成鱼价格从1997年的400元/公斤降至如今的40元/公斤左右,规格为15—18厘米/尾苗种价格也从当初的25元/尾降至5元/尾。为提高养殖效益,很多养殖户开始自育苗种,养殖商品鱼。本文针对我国目前鲟鱼苗种培育状况,在鲟鱼仔幼鱼的营养需求及仔鱼最佳开口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广大养殖户能够有所帮助,从而在鲟鱼养殖方面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15.
早在 19世纪末,英国开始研究鲆鲽类的人工繁殖,到 20世纪 50年代转入人工养殖研究,至今已从北欧鲆鲽类的地方种群中筛选出大菱鲆 (Scophthalmus maximus)和鳎 (Solea solea)两个优良品种进行全人工养殖。在过去的 35年间,欧洲的许多研究所和商业机构为发展这一富有市场潜力的大菱鲆养殖,投入了大量经费,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  一、大菱鲆的生物学特征  大菱鲆自然分布于大西洋东侧欧洲沿岸,从北欧南部直至北非北部,黑海和地中海沿岸也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海和黑海西部沿岸。  大菱鲆外形扁平近似圆形,双眼位于左侧,背面…  相似文献   

16.
《河南水产》2006,(4):45-46
多宝鱼学名大菱鲆,原产欧洲,主要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北海、黑海及地中海一带,属于海水鱼类。由于它具有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等优点,1992年被引入我国,其人工养殖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大菱鲆养殖面积已超过500万平方米,年产量在477吨左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陆鳗鲡养殖起始于70年代初,养殖品种为日本鳗鲡,80年代进入规模性生产,至今方兴未艾,鳗鲡总产量达8万吨,总产值50亿元,促进了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发展中的问题,一方面是养殖规模急剧扩大,一方面是日本鳗鲡天然苗种资源锐减,而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短时间内又难以解决,致使苗种缺口很大,苗价一路攀升,去年日本鳗鲡苗每尾价格高达13元以上。养殖成本的日益增大,效益下降,使养殖者难以承受,不少养殖场被迫停产。这种现象已严重制约我国养鳗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近几年来,我国大陆在无意或有目的的引进了欧洲鳗进行试养,但除福建、江苏省部分养鳗场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大菱鲆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约占鲆鱼产量的80%。据2013中国渔业年鉴,2012年我国鲆鱼产量约为11.36万吨,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及天津、山东、江苏北部等沿海地区。在国家鲆鲽类技术体系技术推广和广大养殖者技术提升的作用下,大菱鲆养殖模式由单一的工厂化流水养殖转向工厂化流水养殖、循环水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在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下,生产  相似文献   

19.
大菱鲆(Scophanzus maxintus Linnaeus),属鲆科(Bothidae)、菱鲆属(Scophamus),是自然分布于大西洋东侧欧洲沿岸、北海和黑海西部沿岸以及地中海的冷水性底栖鱼类,是欧洲重要的水产养殖种类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中国,现已成为我国北方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20.
穆俊山 《齐鲁渔业》2001,18(4):21-21
大菱鲆产自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大西洋北部海域,为底栖性鱼类。我国于1992年引进大菱鲆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在山东等地发展到一定规模。大菱鲆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前景看好。现就大菱鲆养殖的基本技术、条件要求做简单介绍。1 苗种购入 大菱鲆苗种购入时体长要在5cm以上,鱼体色泽正常,有活力,无病害、畸形。2 水温 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养殖适宜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14~17℃为快速生长水温。3盐度 大菱鲆养殖的适宜盐度20~32之间,25~30最为合适。4水质 大菱鲆养殖要求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