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倒刺鲃池塘主养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倒刺鱼巴原为江河野生经济鱼类 ,具有肉味鲜美、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等许多优良性状 ,其养殖是目前淡水鱼类养殖中效益较高的 ,因此 ,南方一些省市兴起光倒刺鱼巴养殖 ,但由于对该鱼养殖技术的报道相对较少 ,群众养殖缺乏养殖技术的支撑 ,故效果参差不齐 ,养殖失败的例子也时有发生。我们从事光倒刺鱼巴的繁殖、养殖研究十余年 ,现将光倒刺鱼巴养殖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以促进光倒刺鱼巴养殖的发展。1 池塘条件光倒刺鱼巴性活泼 ,喜欢清新、有流动水的生态环境 ,因此其养殖鱼池 ,应选择阳光足、水源好、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大渔业资源的开发力度,发展名优鱼类的养殖,调整养殖品种,2003、2004年我们进行了倒刺鱼巴驯养,并取得了一定的生产经验,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1倒刺鱼巴的生物学特性倒刺鱼巴(Spinibarbusdenticulatus)又名青竹鲤、竹柏鲤,俗名君鱼,是珠江水系著名的优质经济鱼类。分类上属于鲤科、鱼巴亚科、倒刺鱼巴属。因其背鳍短小,前方具有一根向前卧伏于皮下的硬刺,而得名。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均为淡桔红色,背鳍和臀鳍边缘黑色,体侧绝大部分鳞片基部有一黑斑。属中下层鱼类,主要生活在流水的江段或水库上游河段,喜安静且栖息于乱石…  相似文献   

3.
雌性光倒刺鲃性腺成熟度的外部感观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倒刺鱼巴 (SpinibarbushollandiOshima)原为江河野生鱼类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所突破人工繁殖技术以来 ,改变了过去仅靠捕捞江河野生苗种养殖的局面。随着光倒刺鱼巴养殖的发展以及江河光倒刺鱼巴资源的日益枯竭 ,养殖苗种的来源将越来越依赖于人工繁殖。由于光倒刺鱼巴繁殖生物学、形态学及解剖学方面的特殊性 ,制约其人工繁育大规模的生产。近年 ,我们就其性腺成熟度外部感观特征与繁殖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性的探讨 ,以求有效的指导生产 ,提高人工繁殖过程中亲鱼成熟度鉴别的准确性。1 性腺成熟度外观鉴别目前对淡水鱼类 (“家鱼”)…  相似文献   

4.
光倒刺鱼巴 (SpinibarbushollandiOshima)在分类上属鲤科鱼巴亚科鱼类 ,地方名称坚鱼、黄坚、坑坚 ,是我区漓江和桂江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由于受拦河筑堤、水质污染及电、毒、炸等酷渔滥捕的影响 ,我区江河捕捞量急剧下降。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优良品种 ,我们承担了桂林市科委下达的“光倒刺鱼巴池塘养殖技术”科研项目。本文就该项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旨在为摸索、探讨光倒刺鱼巴养殖技术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用于饲养光倒刺鱼巴的三口鱼塘均为正方形 ,除雁山区 3#塘用水泥片石护堤外 ,其余…  相似文献   

5.
黑脊倒刺鱼巴〖Spinibarbuscaldwelli(Nichols)〗属鲤形目、鲤科、鱼巴亚科、倒刺鱼巴属,主要分布于钱塘江、闽江、珠江、沅江等水域。该鱼生长较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已成为福建、广东、广西等省池塘及水库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1999年初引进黑脊倒刺鱼巴后备亲鱼,经过2年的人工强化培育,性腺发育成熟。2001年6月进行人工繁殖,获仔鱼1.22万尾,2002年又继续开展人工批量繁殖试验,共获仔鱼11.59万尾。我们利用自繁的鱼苗,进行了仔鱼开口饵料的选择及池塘苗种培育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  相似文献   

6.
静水湖泊网箱培育中华倒刺鲃鱼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华倒刺鱼巴 (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er)。俗名青波 ,隶属鲤科、鱼巴亚科、四须鱼巴属、倒刺鱼巴亚属、多生活于长江及其附属水体等江河上游 ,其肉味鲜美、生长快、抗病力强 ,饵料容易解决 ,深受广大消费者及生产者的青睐。本试验旨在探索静水湖泊养殖倒刺鱼巴这一养殖模式 ,为中华倒刺鱼巴的养殖开辟一条新途径。试验在四川省三台县鲁班湖进行 ,该湖为四川省人民渠七期工程 (隶属都江堰灌区 )修建的大型囤蓄水库 ,常年养殖水面 14 0 0 0余亩 ,平均水深 30余米 ,水流速趋近于零 ,为静水型湖泊。1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7.
倒刺鱼巴是溪河野生的名优鱼类之一,它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较大(最大个体可达25千克)、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每100克肉含量蛋白质17.3克,脂肪5.1克,钙、磷、铁的含量也较高)、繁殖力高、抗病力强、市场价格高等优点,同时经过人工驯化后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适合于池塘、湖泊、水库、集约化、规模化的人工养殖。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体污染严重,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因而人工养殖倒刺鱼巴市场前景看好。山区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倒刺鱼巴,既优化池塘养殖品种结构,又提高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但倒刺鱼巴目前人工繁殖技术还不稳定,苗种大…  相似文献   

8.
倒刺鱼巴(Spinibarbushollandi)俗称军鱼,隶属于鲤科、鱼巴亚科、四须鱼巴属。体型近长筒形,尾部侧扁,头宽,吻钝,腹部乳白。它是中下层鱼类,喜生活于流水环境,性情活泼,善于跳跃。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产地群众青睐的溪流性鱼类之一。作为一个新的养殖对象,它明显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开发潜力大。倒刺鱼巴的人工养殖在浙江、福建一带已悄然兴起,且发展势头迅猛。2002年我们在浙江缙云等地水库进行网箱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共设置网箱15只,投放鱼种12000尾,当年获成鱼4t,产值24万元,利润12万元。现…  相似文献   

9.
光倒刺鱼巴是一种江河经济鱼类 ,俗称 :美娟、娟中。光倒刺鱼巴食性杂 ,生长速度快 ,抗病力强 ,体形美观、肉质佳、味鲜美 ,是中上等食用鱼类。光倒刺鱼巴对水质条件要求较高 ,比较适合网箱养殖 ,我们从1999年 7月开始进行水库网箱养殖光倒刺鱼巴试验 ,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材料和方法1 1 网箱设置试验在沐溪水库网箱养鱼示范基地进行 ,采用的网箱规格有 3种 :( 1) 8m× 4m× 2 .5m ,聚乙烯无结网 ,1cm网目 ;( 2 ) 8m× 4m× 2m ,聚乙烯网 ,3cm网目。( 3) 13m× 4m× 3m ,聚乙烯网 ,3cm网目。以上…  相似文献   

10.
倒刺鱼巴人工驯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倒刺鱼巴Spinibarbus caldwelli是溪河的名优鱼类之一,近年来,其自然资源日趋减少.为了掌握倒刺鱼巴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在池塘条件下的人工养殖技术和亲鱼培育技术,我们于1999年底引进倒刺鱼巴进行人工驯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鱼来源 试验鱼于1999年11月从长泰县购回,该批鱼系从溪河和水库中捕捞收集的,体重范围0.26kg~0.43kg,平均体重0.37kg/尾,共85尾,用尼龙袋充氧运输.  相似文献   

11.
黑脊倒刺鲃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脊倒刺鱼巴 ( Spinibarbus caldwelli)为溪河名优鱼类之一。近年来 ,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人工养殖黑脊倒刺鱼巴已势在必行。但目前的苗种来源依靠天然捕捞 ,不仅加剧了自然资源的衰竭 ,而且所捕野生苗的规格不齐 ,数量无保障 ,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 ,因而通过人工繁育 ,使其成为名优养殖对象 ,并最终解决规模化生产的苗种供应已成为当务之急。 1 999年我们开始人工驯养黑脊倒刺鱼巴 ,经过三年努力现已基本掌握了黑脊倒刺鱼巴的生物学特性及该鱼的人工繁育技术 ,并于 2 0 0 1年首次取得人工育苗技术突破。现将该鱼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12.
杨运义 《齐鲁渔业》2011,(11):34-35
黑脊倒刺钯(Sphdbadms caldwelli Nichois)俗称光鱼、溪魁,隶属鲤形目、鲤科、鱼巴亚科、倒刺鱼巴属,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江河中,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优点,是天然水域中名贵的鱼类之一,深受群众喜爱。由于其人工批量育苗技术已基本成熟,可为规模化人工养殖提供优质苗种,近年来,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优质品种。在人工养殖中,放养大规格鱼种,当年年底成鱼的个体可达500g以上,大部分成鱼可以上市,当年投入当年收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鱼种是关键,现将有关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黑脊倒刺鱼巴(Spinibarbus caldwelli Nicholes)别名光倒刺鱼巴,俗称光鱼,鲳鱼,隶属鲤形目,鲤科,鱼巴亚科鱼类。主要分布于闽江、钱塘江、北江、西江、元江水系,海南岛及台湾省等地。该鱼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和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深受养殖户的欢迎。现将近年来培育黑脊倒刺鱼巴苗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华倒刺鱼巴地方名青波、青板、乌鳞,属鲤科,鱼白亚科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的干、支流中,其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耐低氧、抗病力强,喜欢生活在流水环境中,它以其肉质细嫩、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得人们喜爱。2003年我们根据中华倒刺鱼巴的习性,结合本地区的气温,进行了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鱼巴的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网箱的结构与设置网箱为5m×4m×2.5m的双层结构,内层为无结聚乙烯网,四周网目1.5cm,底层网目0.8cm。外层为3×3聚乙烯保护箱,网目为3cm。网箱设置于黎城湖上游,避开主河道,设…  相似文献   

15.
光倒刺鱼巴,俗名“黄娟”,为江河野生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一直是餐馆上的美味佳肴,市场售价50~60元/千克,且供不应求。养殖中发现该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适温范围广等特点。目前国内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等省(区)已开始进行人工养殖,其效益很可观。笔者2001年利用水泥池进行了培育光倒刺鱼巴养殖试验,现将其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鱼苗培育池条件苗种培育池为水泥池,2口,呈长方形,面积共46.87米2。每个水泥池设置增氧泵。池深1.2米,培育鱼苗的实际池水深为0.7米。池基坚固,为水泥池底,不漏水。水源为自来水,能排能灌。考虑…  相似文献   

16.
周有明 《内陆水产》2006,31(4):38-38
自2002年引进倒刺鱼巴在我市推广养殖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提高了池塘养殖产量和效益。在推广养殖过程中,发现少数养殖户池塘主养的倒刺鱼巴发生车轮虫病与烂鲴病并发症.经诊治取得显著效果.避免了重大损失。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华倒刺鱼巴(Spinibarbus sinensis(Bleeker).俗名青波,隶属鲤科、鱼巴亚科、四须鱼巴属、倒刺鱼巴亚属、多生活于长江及其附属水体等江河上游,其肉味鲜美、生长快、抗病力强,饵料容易解决,深受广大消费者及生产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倒刺鱼巴Barbodes (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 er) ,地方名青波、青板、乌鳞 ,以肉质细嫩、肉味鲜美为人们所喜食 ,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耐低氧、抗病力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深受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 ,由于江河野生资源日益枯竭 ,市价居高不下 ,一些养殖单位都竞相饲养 ,但种苗的数量受到限制 ,仅从江河捕捞的鱼苗根本不能满足成鱼规模养殖所需。开展中华倒刺鱼巴的人工繁殖 ,对渔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中华倒刺鱼巴繁殖生物学在自然水体中 ,4~ 8月是中华倒刺鱼巴的产…  相似文献   

19.
光倒刺鲃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在分类上属鲤科鱼 巴亚科鱼类,地方名称坚鱼、黄坚、坑坚,是我区漓江和桂江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由于受拦河筑堤、水质污染及电、毒、炸等酷渔滥捕的影响,我区江河捕捞量急剧下降。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优良品种,我们承担了桂林市科委下达的“光倒刺鲃池塘养殖技术”科研项目。本文就该项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摸索、探讨光倒刺鱼 巴养殖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用于饲养光倒刺鲃的三口鱼塘均为正方形,除雁山区3#塘用水泥片石护堤外,其余2口鱼塘均为土埂塘。塘底淤泥10~15cm,池塘用水为机提灌水,平均水深1.9~2.1m,水质pH6.7,透明度30cm左右。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我场承担了绵阳市科委等相关部门下达的“绵阳市名、特、优、新水产品增养殖技术”项目,当年7月从四川泸州引进体长3厘米的中华倒刺鱼巴5000尾,在鲁班水库进行网箱培育鱼种及养殖成鱼的试验,截至2003年5月,共产鱼1885千克。初步探索出了大水面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鱼巴的基本规律,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的。1试验材料与方法1.1水库条件鲁班水库位于三台县境内,可养鱼面积1000公顷余公顷,水深20~50米,平均水深约30米,水库水质较好,平均换水量超过1/3,溶氧充沛,无毒无污染,水面宽阔,适合网箱养殖。1.2网箱制作及设置试验在鲁班水库油库湾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