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华夏植物区系理论再论河西走廊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禹颖 《草业科学》2001,18(2):1-3,7
传统的区系观点认为西走廊,包括整个西北荒漠、半荒漠区植物系区的各成分起源古,其中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占较重要的地位,以中亚成分更为重要。但华夏植物区系的理论认为我国西北属古陆块的一部分,西北地区的植物是同华夏植物区系一起发展起来的,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次生成分,不宜分划入中亚植物区。  相似文献   

2.
宁夏中部干旱带沙质草地赖草和中亚白草的抗逆生理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固定半固定沙地草地、丘间盐碱滩地草地、缓坡丘陵梁地草地三种类型沙质草地中赖草和中亚白草的几个抗逆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植物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均以丘间盐碱滩地草地最高;MDA含量以丘间盐碱滩地最低,SOD、POD及CAT活性以丘间盐碱滩地最高。赖草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MDA含量高于中亚白草,SOD、POD及CAT活性低于中亚白草,中亚白草较赖草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3.
以驯化筛选的中型狼尾草野生栽培新品系和本地产中亚狼尾草为材料,在兰州大洼山进行了为期3年的栽培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和田间管理条件下,中型狼尾草各物候期比中亚狼尾草推迟4~13d,生育期比中亚狼尾草长8d,而且其营养生长期较长。中型狼尾草的株高、分蘖数、穗长、粗蛋白、钙和磷含量显著(P0.05)高于中亚狼尾草,叶量丰富,茎叶比极显著(P0.01)低于中亚狼尾草21.9%,而且粗纤维含量低。中型狼尾草鲜草产量达4.79×104 kg/hm2,比对照中亚狼尾草增产59.1%;干草产量为1.60×104 kg/hm2,比对照增产58.4%。综合评比显示,中型狼尾草是值得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推广种植利用的高产优质禾本科饲草品种(系)。  相似文献   

4.
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能够为有效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就中亚留学生在中国学习过程中在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希望能够对中亚于中国留学的学生汉语学习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帮助,同时也希望对中亚留学生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一部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中亚硒酸钠含量测定法进行修订。采用容量法替代原子吸收光谱法,以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 mol/L)滴定,测定该注射液中亚硒酸钠含量。经实验验证,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较好,可用于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中亚硒酸钠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Trade Map数据库2001—2015年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对影响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规模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中亚五国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对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影响中国对中亚五国出口增长的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出口中亚五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产品结构适应中亚五国进口需求的变化,是推动第1类产品(动物类产品)、第4类产品(饮料及烟酒等产品)、第11类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农产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中亚五国进口需求的扩大是促进第2类(植物类)、第3类(动植物油脂类)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中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亚的草地和畜牧资源极为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又普遍存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化肥和农药等农资供应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精神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组织中国草业高层考察团先后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对其草地资源与利用现状、草地畜牧业发展进程等进行了考察,并  相似文献   

8.
李杰 《中国饲料》2023,1(2):125-128
饲料企业与物流运输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物流成本作为饲料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饲料价格。在“一带一路”倡导下,我国与中亚、南亚、东南亚、东欧、西欧等地区的商贸联系越来越紧密,以中亚、东欧、西欧为代表的地区的畜牧业发达,对饲料的需求十分旺盛,为我国饲料企业加大出口,提高企业效益带来了机遇。文章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思及意义出发,针对我国饲料企业物流成本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并得出我国饲料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我国饲料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物流发展的建议,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通过3年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对57个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茎叶比例、抗逆性和适口性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在温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9个、禾本科9个;在中亚热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8个、禾本科5个;在南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优良豆科牧草4个、禾本科5个。这些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可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可靠的品种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十五个鸭茅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带的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5个鸭茅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带的试验研究,以平均相对干物质产量指标为主,同时以物候发育、种子产量和营养成分为辅,确定最适宜云南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鸭茅品种为波特(Porto)。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5个鸭茅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带的试验研究,以平均相对干物质产量指标为主,同时以物候发育、种子产量和营养成分为辅,确定最适宜云南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鸭茅品种为波特(Porto).  相似文献   

12.
以中亚灌装机和APV灭菌机的结合为例,重点探讨了基于巴氏消毒乳生产基础上的UHT灭菌乳的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嗜冷菌、芽孢、耐热芽孢的检验和UHT灭菌、无菌灌装技术。  相似文献   

13.
动检快讯     
《中国动物检疫》2008,25(12):64-64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兽医高官代表团访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由阿富汗、阿塞拜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蒙古、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八国兽医官员和专家组成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兽医高官代表团一行14人,于2008年11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对57个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茎叶比例、抗逆性和适口性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在温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9个、禾本科9个;在中亚热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8个、禾本科5个;在南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优良豆科牧草4个、禾本科5个.这些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可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可靠的品种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查明中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我国周边地区资源环境现状,利用ETM融合图像对水体、土地、生物资源(NDVI)进行了遥感调查。结果表明,区内以高海拔山地为主,植被盖度低的面积将近占总面积的一半。吉尔吉斯斯坦植物数量多、水资源丰富、耕地稀缺,塔吉克斯坦植被盖度较低,耕地面积较大,我国新疆地区植被盖度低,严重缺水,大量耕地沙化。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很难复原,在发展中应当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因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中亚以东南绵羊群体亲缘血统判别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将中亚以东南绵羊群体划分为“蒙古羊”、“南亚羊”和“欧洲羊”三大集团的既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论证了这一广阔地域的血统两个判别式;以10个群体10个基因座33个等位基因频率为例对这两个判别式进行验证。根据遗传贴近度的思想确定判别式2为最理想的判别式。以该式判别一个未知群体的血统是否符合已知的畜牧学逻辑,结果肯定判别式2定义的遗传贴近度是中亚以东南绵羊群体血统判别的可靠依据,可以反映湖羊、同羊和云南绵羊的血统育成过程。该式也适用于其它层次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种蒲公英中营养价值的高低,为蒲公英属饲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蒲公英属的斑叶蒲公英、阿尔泰蒲公英、中亚蒲公英、绯红蒲公英和红梗蒲公英叶片为试验材料,定量分析了其主要营养成分,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蒲公英叶片中,斑叶蒲公英的粗脂肪(4.78%DW)、粗蛋白质(20.27%DW)和可溶性糖(24.91 mg/g FW)含量最高;红梗蒲公英的可溶性蛋白(8.17 mg/g FW)和氨基酸(24.67 mg/100 g FW)含量最高;中亚蒲公英酸性洗涤纤维(30.66%DW)、含水量(74.16%FW)和维生素C(47.96 mg/100 g FW)含量最高;绯红蒲公英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6.88%DW)较高。综合评价中红梗蒲公英营养价值最高,其次是阿尔泰蒲公英,中亚蒲公英的营养价值最低,蒲公英8种营养物质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中性洗涤纤维,其次是氨基酸,营养价值最差的是粗蛋白质。结果提示:红梗蒲公英的营养价值最高,其后依次为阿尔泰蒲公英、绯红蒲公英、斑叶蒲公英和中亚蒲公英。  相似文献   

18.
《吉林畜牧兽医》2014,(3):76-76
<正>未来,西安居民有望吃上来自中亚各国的牛羊肉。近期,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争取在西安港务区设立"进境肉类指定口岸"。西安进口中亚牛羊肉,还能解决"长安号"返程时的货源问题。"长安号"国际班列总体规划为"一干两支"线路,其中"一干"为西安至荷兰鹿特丹;"两支"是西安至俄罗斯莫斯科和西安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热姆)。去年11月28日,"两支"中西安  相似文献   

19.
顾长明 《野生动物》2003,24(3):49-51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地处暖温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区域,地形复杂,且境内山地、丘陵、平原、湿地交错相间,气候地带性变化明显,不同的自然环境为珍贵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因此,安徽全境生态系统复杂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20.
基于LPJ模型的中亚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蒸散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财  张丽  郑艺  田向军  周宇 《草业科学》2015,(11):1721-1729
中亚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以草地和耕地为主的植被类型极易受到水资源短缺和人为等因素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极易恶化,故分析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和蒸散(ET)变化特征及对气候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LPJ模型模拟中亚地区1982-2012年NPP和ET,并分析其在中亚潜在植被类型中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NPP和ET的高低值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林地混合区以及耕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植被稀少的荒漠周边区域和哈萨克中部草地区;2)NPP总量和ET总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NPP年度变化范围在469.59~1 130.26 Tg C·a-1,年均值为737.24 Tg C·a-1(185.57 g C·m-2·a-1),ET范围在695.53~1 047.69 km3·a-1,年均值为850.46 km3·a-1(214.07 mm·a-1);3)影响中亚地区植被NPP和ET变化的气候因子主要为降水,温度影响相对较弱;4)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植被生产力增长较快,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新疆较为稳定,土库曼斯坦植被生产力出现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