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凤 《当代畜牧》2012,(2):29-30
动物传染病是危害养殖业最严重的疾病,认识动物传染病,积极做好防疫工作,对发展养殖生产、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动物传染病对畜牧业的影响巨大,疫苗是防控动物传染病的核心制品,在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保障畜牧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动物传染病还可传染给人类,控制这些类型疾病对公共卫生有益。在多数情况下采用疫苗免疫预防传染病要比治疗发病动物的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3.
动物传染病是危害养殖业生产最严重的疾病,认识动物传染病,积极做好防疫工作,对发展养殖业生产、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动物疾病按疾病的发生原因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而现代养殖业中危害最严重的首推动物传染病。动物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体内进行生长繁殖而引起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我国动物传染病防制工作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宝祥 《兽医导刊》2006,(9):5-8,17
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某些人畜共患的动物传染病还能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对动物传染病的防制和研究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在兽医科学技术研究中居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其中大部分的蛋白质来源于畜牧业,所以畜牧养殖的安全问题关乎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与此同时,畜牧业关乎农民收益,是养殖户的最大收入来源。但是畜牧养殖中常常出现的动物疾病问题却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收益,甚至威胁到了全社会的食品安全。为此,本文介绍了动物疾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防治之策。1畜牧养殖中常见的动物疾病1.1动物传染病动物传染病是对畜牧养殖业影响最大、破坏性最强的一种疾病。由于动物传染病由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诱发、传播,所以动物传染病的传播性很强,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水源甚至空气进行传播。常见的动物传染病,例如H1N1、H5N1都很难预防和控制,一旦暴发很快便会致使动物大规模死亡,对畜牧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社会的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蔡宝祥 《动物保健》2006,(9):5-8,17
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某些人畜共患的动物传染病还能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对动物传染病的防制和研究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在兽医科学技术研究中居首要位置。"一、新中国成立前动物传染病防制概况"自上世纪20年代现代兽医科学传入我国后,首批出国留学归来的兽医学者如蔡无忌、程绍、罗清生、王川等均致力于动物传染病的防制,在上海、青岛、广州等地创建兽医生物制品厂研制防治牛瘟、猪瘟、口蹄疫等传染病的生物制品。1934年,前国民政府实业部在南京成立全国性的农业科研机构“中央农业实验所”(中农所),…  相似文献   

8.
传染病是对现代畜牧业危害最为严重的一大类疾病,不但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更会给人民身体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有效的控制重大动物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是我们每一个动物卫生技术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重大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肠道是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也是动物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可以直接参与机体的消化、吸收和免疫调节,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致病菌的侵袭。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有关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在人类医学领域,已发现肠道菌群与艾滋病、肝癌、肥胖症、严重发热性血小板减少症、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动物传染病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近几年才成为热点。论文主要对肠道菌群与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和动物传染病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物传染病诊断技术是动物疫病防治、控制、消灭的前提和关键。为了确保北京郊区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及时、规范、准确地诊断与监测畜禽主要传染性疾病,北京市兽医实验诊断所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8种危害重大的动物传染病,根据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染疫畜禽扑杀损失补偿问题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当一类动物传染病出现和二类动物传染病呈暴发性流行时,知情的单位或个人都有义务在短时间内向当地的动物防疫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然后动物防疫机构再逐级上报,并会同有关方面对所报告的疫情迅速采取紧急措施,根据《中华人  相似文献   

12.
王海军 《当代畜牧》2013,(14):62-63
动物传染病是由于能够致病的微生物以及寄生虫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流行性和群发性以及传染性。通常是由一种病源微生物进入到动物的身体内,通过动物身体部位的生长和繁殖形成不同程度的病原现象。通过研究发现,动物传染病出现的种类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复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动物学家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动物传染病的发展趋势和防范展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动物传染病是危害养殖业发展最重要的疾病,我国每年各类禽病引起的死亡率高达15%~20%、特别是禽传染病,因此,了解动物传染病,积极做好防治工作,对发展养殖业生产,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病因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全身性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的综合症。根据病毒的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无致病性禽流感。高致  相似文献   

14.
养殖场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本文提出预防动物传染病应着手做好环境卫生、种畜禽引进、卫生消毒控制、动物免疫接种、预防性驱虫等控制措施,并做好动物疾病的治疗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保障养殖动物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在全球的肆虐引起了人们对动物传染病的重视。动物传染病的大规模暴发在给人民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和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对动物传染病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紧迫。动物传染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损失。2003年3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与动物传染病的斗争已有数千年历史,这一斗争今后注定还会持续下去。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固然给动物传播疾病创造了便利,但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手段的日新月异,也为人类战胜人与动物传染病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毛皮动物主要传染病疫苗及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了毛皮动物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狐脑炎等疾病进行疫苗接种的情况,分析了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探讨了毛皮动物传染病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动物传染病防疫工作实行以防为主的指导方针,本文阐述猪场温度、粉尘、气体、养殖场卫生等环境因素对猪疾病的影响机制,为猪病的预防提供参考,并提出冬季防寒保暖,春秋季节进行环境消毒,杀虫灭蚊,通风等是秋冬季节疾病控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童光志 《中国家禽》2012,34(12):40-41
1动物传染病控制策略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对重要动物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是不使用疫苗,遵循"早发现早扑灭"的原则,始终保持无疾病状态。在我国,随着畜禽集约化养殖的发展,疾病在动物间的传播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快。为了保护动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兽医防疫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应对突发新的重大动物传染病的快速反应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显著增强,消灭或有效控制了一些长期危害我国的重大动物传染病,兽用疫苗研究开发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丰硕成果,动物防控体系和人员队伍进一步健全完备,总结了60年来我国兽医科技事业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