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旨为分析不同西瓜品种在发芽期的耐冷特性、苗期的生长特性、光合作用及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异,筛选出西瓜耐冷性的综合鉴定指标和鉴定方法,为实际生产上选育耐冷性的西瓜种质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对12份西瓜材料进行耐冷性比较,初步筛选出3个耐冷性不同的西瓜材料,对这3个材料进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时间下,各品种的冷害指数有差异。通过测定处理6d和8d时的冷害指数,得出各品种耐低温性强弱,从中选出耐低温性品种红野一号、中等耐低温性品种抗病苏蜜和冷敏感品种橙兰。15℃低温条件下,耐冷性品种红野一号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胚根长及相对胚根长最高。15℃可作为西瓜种子发芽期耐低温性鉴定的适宜温度;种子的始发芽日期、相对发芽率、相对胚根长可作为西瓜芽期耐低温鉴定指标。三叶一心的西瓜幼苗低温处理后,植株的生长量降低,光合速率下降,植株叶片的酶活性增加,MDA含量上升,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与低温处理强度及品种自身耐冷性相关。得出植株的株高、叶面积、株鲜质量、根干质量、净光合速率( Pn)、Chl a/b比值、MDA含量的变化幅度可作为西瓜耐低温品种筛选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早春低温主要发生在萌发期和幼苗期2个阶段,是限制我国东北地区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性因素。在农业生产上,耐冷品种的选育是解决低温冷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本研究以68个东北地区主栽的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室内萌发期、幼苗期及田间对其耐冷性进行了评价。在萌发期,通过对10℃、8℃、6℃和4℃处理7 d后各花生品种的种子活力进行综合隶属函数分析和标准正态分布检测发现,6℃处理7d适合作为大批量花生种质耐冷性鉴定的条件。在幼苗期,经6℃处理7 d后,以株高、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耐冷等级作为评价指标,对各花生品种的耐冷性进行鉴定。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和耐冷等级与花生的耐冷性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花生苗期耐冷性鉴定的主要评价指标。在田间自然条件下,采用提前播期和分期播种的方式,以相对出苗率、相对出苗能力及产量构成因素为评价指标对室内筛选结果进行验证,基于多重表型分析方法,最终鉴定出适合东北地区种植的在萌发期和幼苗期均耐冷的花生品种农花5号,以及冷敏感型花生品种阜花18号。本研究为我国高寒地区的花生种植提供了品种参考,为花生耐冷机制研究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水稻不同耐冷品种光呼吸对低温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国莉  郭振飞 《作物学报》2005,31(5):673-675
水稻在温度低于10~12℃时就会表现出冷害症状,冷害可引起水稻代谢和生理过程的伤害,造成膜透性增加,叶绿素合成受阻[1,2]和叶绿体结构破坏[3].光呼吸在耗散过剩光能、保护光合机构和避免光氧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4].光呼吸还可通过乙醇酸的消耗促进无机磷(Pi)的周转,缓解Pi不足对光合作用的限制[5].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对低温特别敏感,低温下水稻幼苗的光合磷酸化和Calvin循环有关酶活性受到抑制[6].但对低温下不同耐冷性品种的水稻光合和光呼吸的比较研究很少.笔者曾报告,低温下水稻耐冷性品种湘糯1号比冷敏感品种IR50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7].本文研究了低温下水稻耐冷品种湘糯1号和冷敏感品种IR50的伤害及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变化,为进一步揭示水稻低温下光合作用的运转和调节及水稻耐冷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氯化钙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氯化钙如何影响番茄冷胁迫过程,得出氯化钙提高番茄幼苗耐冷性机制,进行了冷害指数调查、生理指标测定。使用光照培养箱低温处理耐冷型‘O-33-1’和冷敏感型‘NY2000’,依照氯化钙处理浓度的不同记为CK、T1、T2、T3,对不同处理调查冷害指数,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表明,冷胁迫外源喷施氯化钙时,‘O-33-1’冷害指数、MDA含量、POD含量先下降后升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NY2000’冷害指数先下降后上升,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MDA含量不断升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基本不变,POD则表现得没有规律。不同品种响应氯化钙提高耐冷性表现出差异;低温胁迫下,叶绿素的降解受到抑制从而提高了番茄幼苗耐冷性;耐冷性的提高与外源氯化钙导致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低温冷害是北方春玉米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通过种子低温发芽试验对8个东北地区生产上主要利用的玉米自交系进行芽期耐冷性鉴定。在常温(25℃)和低温(10℃)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发芽势、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发芽指数、幼苗干重和活力指数等,并以各性状低温与常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耐冷性鉴定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自交系分为耐冷性强中弱3类,其中PH4CV、吉419和吉495耐冷性强,H21耐冷性中等,W9706、黄早四、丹黄02和四279耐冷性弱。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幼苗干重与相对活力指数呈极显著相关,可以作为玉米自交系芽期耐冷性鉴定指标。本试验为大规模鉴定和筛选芽期耐冷玉米种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是活性氧H2O2的清除剂,对抵抗植物逆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棉花APX基因的耐冷功能,本实验应用RT-PCR和RACE技术从苗期耐冷型棉花品种‘新陆早25号’叶片中克隆得到一个APX基因GhAPX,并对转基因烟草的主要抗氧化酶活性和快速荧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 DNA全长1763 bp,开放阅读框1137 bp,编码379个氨基酸。Blastx比对表明该基因与已克隆的棉花气孔APX相似性最高,达99%。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刚毛怪柳关系较近,与拟南芥(AtAPX)和小麦(TaAPX)关系较远。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该基因属于植物过氧化物酶基因家族,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位于叶绿体中。实验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ZP35S-GhAPX。转基因研究发现,转GhAPX基因会提高烟草的POD和CAT活性。在4℃冷害条件下,转基因烟草的POD和CAT活性及Fv/Fm和pI均大于野生(对照)株,且下降幅度和速度均小于野生植株,而SOD活性在转基因和野生植株间差异不大,初步推测GhAPX基因可以提高棉花幼苗的低温冷害抵抗力。本研究为揭示GhAPX基因的功能及其与棉花耐冷性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整个生长时期都可能有低温冷害的发生。低温冷害是水稻获得稳产、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鉴定耐冷资源、开展耐冷性育种是减少水稻冷害损失最有效的途径。为了找到优良的水稻耐冷资源,并分析水稻不同发育时期耐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耐冷性与籼粳性的关系,本研究以来自11个国家、多样性丰富的34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发芽期、芽期、苗期和开花期进行耐冷性鉴定,并应用对籼粳性有专一鉴别性的分子标记对测试品种的籼粳性进行量化,考察水稻籼粳性分化与不同生长发育期耐冷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发芽期有3个品种的低温相对发芽率在85.0%以上,芽期有4个品种冷处理后的存活率超过90.0%,苗期有3个品种冷处理后的存活率超过75.0%,穗期有4个品种耐冷指数高于0.55,没有品种在4个时期均有强的耐冷性。对这些材料4个时期耐冷性的相关分析显示,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呈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为0.28;其它生长时期的耐冷性相互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在测试品种中,籼粳性专一的分子标记所决定的籼性度与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有不同的耐冷遗传基础,并为水稻耐冷种质的筛选以及耐冷性育种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早稻苗期耐冷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适宜于早稻机插袂栽培的苗期耐冷性品种,2012年以19个早稻品种为材料,采用3种人工低温(6.0,8.0,10.0℃)和常温(CK)处理,则定了与幼苗耐冷性相关的6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在3种低温处理条件下,幼苗电导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均与常温条件下(CK)的差异显著,可作为苗期耐冷性鉴定的评价指标。(2)除了幼苗叶绿素含量外,其他5项指标的品种间变异系数均以10.0℃处理最大,是苗期耐冷性鉴定的最适宜低温处理。(3)根据所则定的上述5项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将19个早稻品种分为3个耐冷性等级:强耐冷性品种(株两优505等6个品种),中耐冷性品种(中优1号等8个品种),冷敏感性品种(株两优06等5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下籽用西瓜幼苗生理变化与耐冷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燕  王萍  赵清岩  张岩 《华北农学报》2012,27(3):156-160
以三叶一心期的籽用西瓜幼苗为材料,采用10℃低温胁迫的方法,研究了黑籽瓜兰州大片(wb10)和红籽瓜巢湖红(wb7)随着处理天数的延长幼苗的耐冷性、光合特性、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以探讨籽用西瓜耐低温的生理机制,从而为籽用西瓜的引种栽培和抗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籽用西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Pn、Tr、Gs、Ci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ro、MDA、相对电导率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两品种的冷害指数存在一定差异,耐冷性表现为wb10>wb7。低温胁迫下,耐冷性较强的wb10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Pn、Tr、Gs、Ci均高于耐冷性较弱的wb7,而耐冷性较强的wb10幼苗叶片中MDA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均低于wb7。综合试验中各项指标认为,耐冷性与品种的来源、类型及在低温下植株的冷害指数、光合特性和细胞膜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耐延迟型冷害能力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的方法,对黑龙江省30个主栽水稻品种进行了萌发期和分蘖期耐冷性鉴定,以期筛选出耐延迟型冷害强的品种。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在萌发期耐冷性上差异较大,筛选出耐延迟型冷害较强的品种为龙粳16号、龙粳18号、龙粳22号和松粳12号,这些品种在10℃下低温发芽率高且分蘖期低温处理后延迟生育日数少,是可以作为直播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荒漠绿洲区棉花幼苗耐寒生理特性及其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测定不同耐寒性的棉花幼苗在4℃冷害胁迫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和可溶性糖(SS)含量等,分析相对生理指标随胁迫时间在耐寒基因型间的响应,建立棉花幼苗耐寒性鉴定的简捷、有效的评价生理指标体系。结果表明,相对CAT活性、相对MDA含量、相对SP含量和相对SS含量随冷害时间在不同耐寒基因型棉花幼苗间变化有差异;冷害第3 d的相对生理指标与棉苗的冷害指数显著相关,其相对SS含量和相对MDA含量对棉苗的耐寒性强弱有直接影响,而且受其它生理指标的间接影响较小。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了3个与棉花幼苗耐寒性密切相关的生理因子指标:相对MDA含量,相对CAT活性和相对SP含量,建立了耐寒性评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棉花芽期抗冷性鉴定方法及抗冷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芽期抗冷性品种鲁棉研16和冷敏感品种中404A为材料,确定了棉花芽期的抗冷性鉴定方法,同时对14个棉花新材料进行了芽期抗冷性筛选。结果表明:棉花芽经过5 d 4℃冷处理后常温恢复生长7 d后的子叶平展率可作为棉花芽期的抗冷性鉴定的指标;14个棉花新材料的芽期抗冷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筛选出芽期达到抗冷水平的棉花新材料2个,分别为7开5和7开10两个材料;芽期达到耐冷水平的材料有9个;芽期不抗冷的材料有3个。棉花芽期抗冷的机理有:不定根的发生能力越强,则抗冷性越强;胚根的向地性越强,则抗冷性越强。  相似文献   

13.
基于COSIM模型的棉花冷害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防御和减轻新疆地区棉花低温冷害,对冷害发生进行可行性预测,本文运用COSIM棉花模型逐年模拟石河子地区乌兰乌苏1961-2005年、喀什地区莎车1961-2009年的棉花生长状况,对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吐絮日期和7月1日、8月1日、9月1日等关键日期的生物量与冷害是否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运用模型预测的准确率、漏报率、空报率对冷害预报因子进行优度评价,认为吐絮期日期、7月1日的发育期指数、8月1日的叶质量占总干物质质量比例和9月1日的生殖器官质量均可以作为冷害预报的要素指标,在新疆棉区应用取得较好的结果,其中用于南疆棉区的冷害预测结果符合度达到97%以上。这说明基于作物模型进行冷害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棉苗抗冷性与低温诱导蛋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具有显著抗冷性差异的早熟和晚熟两种陆地棉品种为材料,以昼夜不同形式的低温处理其幼苗后,测定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发现抗冷性强的新S29品种的幼苗经适当的低温处理后有一条分子量约123kd的低温诱导蛋白(即抗冻蛋白)谱带产生,而抗冷性弱的晋棉6号则没有。较详细地分析了不同温度处理对棉苗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种类的变化情况及其与品种抗冷性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探讨了与其相关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临界生长温度锻炼对棉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棉苗经过不同低温(12℃、14℃、16℃)锻炼7 d后,对较长时间(7 d)的低温(4℃)胁迫的耐受能力,并探讨了与其相关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经不同低温锻炼7 d后,所有棉花品种的幼苗脯氨酸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12℃临界生长温度锻炼后增幅最明显;临界生长温度(12℃)下锻炼后的棉苗能耐受较长时间(7 d...  相似文献   

16.
外源物质处理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辣椒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不同浓度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溶液,采用昼温/夜温为10℃/5℃低温胁迫5天后进行相对电导率、冷害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探讨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影响及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物质可以显著降低辣椒幼苗低温胁迫后的相对电导率、冷害指数和MDA的积累量,提高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对提高辣椒幼苗抗冷性有积极作用。亚精胺、壳聚糖、水杨酸、CaCl2、甜菜碱提高辣椒幼苗抗冷性的最佳诱导浓度分别为0.5 mmol/L、50 mg/L、2 mmol/L、10 mmol/L、10 mmol/L。  相似文献   

17.
Low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ajor abiotic stresses limiting the productiv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any important crop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lling stress responses in cotton ( Gossypium hirsutum L . ), we carried out a 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Cotyledon proteins of 1-week-old cotton seedlings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chilling treatment at 4 °C were extracted, separated by a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compared. Among 1500 protein spots reproducibly detected on each gel, 25 protein spots were down-regulated and 29 were up-regulated. Seven cotton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by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as beta-globulin A precursor fragments. One was identified as a Rubisco large subunit fragment, providing evidence of both seed storage protein and photosynthetic protein destruction by chilling stress. The relate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endopeptidase activity and activated oxygen generation rate, and an obvious decrease in carboxylation efficiency and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cotton seedlings under chilling stress.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s of beta-globulin and Rubisco under chilling stress were discussed. In conclusion, our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chilling-stress responses in cotton and demonstrates the advantages of proteom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下西瓜幼苗生理特性与冷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目前推广的西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西瓜幼苗的冷害指数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西瓜品种的冷害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在供试品种中,冷害指数最高的是重茬雄风为3,冷害指数最低的是京欣王为0.8。随着温度的降低,SOD、P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在8℃时SOD的活性与冷害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8℃、15℃和25℃时MDA的含量与冷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低温为害棉花种子萌发过程的关键期,以新陆中46号、新陆早57号、新陆早74号和新陆早82号为试验材料,25℃为对照温度,通过室内发芽试验,研究12℃低温处理下4个棉花品种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活力指标变化和胚根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2℃低温处理能降低棉花种子活力和抑制胚根生长,不同品种间耐低温能力存在差异,新陆早57号低温耐受力最强。7个测定指标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胚根鲜重与胚根干重间相关性最大,发芽势与胚根长、发芽指数与胚根长间相关性最小。不同棉花品种各处理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为T 2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seed film coating salicylic acid on the cold tolerance of cotton seedlings using the sand culture method.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protective enzyme activity and osmotic adjustment of cotton seedling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at low temperature stress and at normal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10 mmol·L-1 of seed film coating with salicylic acid seed coating treatment could effectively alleviate damage to cotton seedlings at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malondialdehyde were reduced on cotton seedlings.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peroxidase, catalase, and soluble protein, soluble sugar and proline contents increased sharp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ilm coating with salicylic acid can alleviate the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stress on seedling growth inhibition and improve the cotton seedlings by providing chilling tolerance, and the optimum treatment concentration salicylic acid is 5 m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