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春石斛栽培品种‘猫眼’石斛(Dendrobium Gatton Sunray)为试验材料,研究花芽分化后不同温度处理对其花期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24和28℃升温处理,从低温诱导花芽分化至开花时间分别为121、102和88 d,较对照提前26~59 d。20℃处理的春石斛在春节后约3周开花,始花至末花期持续时间最长(37 d),适宜的低温有利于延长花期。春节期间,24℃处理的春石斛花苞即将开放,28℃处理的正值盛花期,两温度处理所需时间短。24℃处理的春石斛,其花横径、纵径、单茎花朵数、开花假鳞茎数、总花朵数及开花整齐度分别为5.50 cm、4.77 cm、9.20朵、4.13条、37.96朵、82.22%,开花品质和观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喷施植物激素对野生马樱杜鹃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花芽发育初期和开花前期喷施外源激素对贵州百里杜鹃花区马缨杜鹃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开花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月喷洒赤霉素和乙烯利比9月提前开花,并且以赤霉素的效果最佳;在1月或9月喷洒赤霉素与丁酰肼、2,4-D的组合,均可延长开花时间,但在1月喷施乙烯利与丁酰肼、2,4-D的组合则缩短开花时间;随着赤霉素和乙烯利浓度的增加,开花数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植物外源激素对观赏桃花的花期及花径的影响情况,以‘照手桃’为材料,分别在其花前期、花中期、花后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GA)、6-苄基腺嘌呤(6-BA,常见的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水杨酸(SA)3种植物外源激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花前期、花中期及花后期喷施GA,均可使‘照手桃’的花径增大,从而提高桃花的观赏品质。花前期,喷施浓度为120 mg/L的GA可使其花径达到最大值(49.80 mm);花中期,喷施浓度为150 mg/L的GA可使其花径达到最大值(52.94 mm);花后期,喷施浓度为90 mg/L的GA可使其花径达到最大值(50.61 mm)。而喷施不同浓度的6-BA和SA对其花径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在花期调控方面,花前期及花中期喷施GA、6-BA及SA均不能使其进入始花期的时间提前;而在花后期,SA处理可使其开花持续的天数较对照组延长1~2 d。在应用实践中,可于观赏桃的花芽萌动期与始花期之间喷施90~150 mg/L的GA,且在始花期时喷施30~45 mg/L的SA,这样可以提高桃花的观赏性并且延长其观赏时间。  相似文献   

4.
毛竹花期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未开花毛竹和开花毛竹叶、花、枝、秆和鞭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分析开花毛竹内源激素分布和含量的变化与花形态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未开花毛竹相比,成花期(6月中旬)开花毛竹叶、枝和秆中的IAA含量显著降低,枝的ABA含量也显著降低,而秆的ZR含量显著升高;扬花期(7月中旬)开花毛竹枝中的IAA含量显著降低,而GA3含量则显著升高.内源激素在开花毛竹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IAA为秆>鞭>枝>花,GA3为花>鞭>枝>秆,ZR为花>枝>秆>鞭,ABA为秆>枝>花>鞭.二级枝中IAA含量显著低于一级枝,而其GA3和ZR的含量高于一级枝.IAA、GA3和ABA在竹杆中的含量呈向基性增加,而ZR则呈向基性减少.在成花期和扬花期ABA、ZR和GA3所占比例高于未开花毛竹,高比例的ABA、ZR和GA3和低比例的IAA可能促进毛竹花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及多效唑对3种草本花卉花期与株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与多效唑对3种草本花卉金盏花、雏菊及三色堇的全株进行了喷施处理,分析了其对3种花卉开花起始时间、花期持续时间及株高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是:(1)合适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喷施具有促使金盏花、雏菊及三色堇提前开花、缩短花期与增加株高的作用,而合适质量浓度的多效唑喷施正好相反,其具有推迟开花、延长花期与减小株高的作用;(2)在一定的范围内赤霉素的质量浓度与3种花卉花期的长短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p<0.05或p<0.01),而多效唑的质量浓度与3种花卉的花期呈正相关,其中三色堇的花期天数与多效唑质量浓度间的相关程度达极显著水平(p<0.01);(3)100 m g/L的赤霉素喷施可使金盏花、雏菊及三色堇分别提前18.0 d、11.0 d和12.4 d开花,并使其花期持续时间分别缩短3.7%、11.0%和18.3%,结实期株高分别增加86.6%、37.0%和101.6%;(4)100 m g/L的多效唑喷施可使金盏花、雏菊及三色堇分别推迟19.7 d、12.0 d和18.4 d开花,并使其花期持续时间分别延长11.0%、38.4%和31.1%,结实期株高分别减小39.4%、53.3%和41.6%.  相似文献   

6.
八仙花花期调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影响盆栽八仙花促成栽培花期和品质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试验结果认为选择早花品种及2 a生苗龄是保证准确调控促成栽培花期的关键;其次种苗的营养状况、花芽分化的状态、不同品种的低温需冷量及催花期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八仙花促成栽培花期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所需低温量为Leuchtfeuer(红色)44 d,Lavbla(蓝色)和Adria(粉色)37 d,Snowball(白色)30 d。为缩短八仙花冷藏周期,为促成栽培后期提供足够的生长时间,保证定时、准确上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卡特兰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花鞘注射生长调节剂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卡特兰开花和开花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GA3浓度为60、120 mg·kg-1,卡特兰盛花期显著提前13.34、22.34 d,萼片、花瓣、花柄和花葶的长度显著增加;注射10 mg·kg-1的NAA能够使花期提前,花朵显著增大;注射ABA对卡特兰的花期没有影响,注射ABA浓度为40 mg·kg-1时,开花率下降,花朵缩小。注射60 mg·kg-1相似文献   

8.
为给观赏桃的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照手桃’Prunus persica‘Terutemomo’为研究对象,在其花前期及花中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GA),研究其对‘照手桃’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花前期还是花中期的处理,GA对‘照手桃’花芽、花蕾及花瓣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并对‘照手桃’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C/N值及内源激素(GA、IAA、ZR、ABA)产生有利的刺激效果,增强了‘照手桃’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照手桃’开花。  相似文献   

9.
研究应用多效唑调控八仙花2年生组培苗的生长发育,以及利用兰州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在户外自然低温条件下打破花芽休眠,以期将八仙花的花期提前到春节前后。结果表明:7月中旬以质量浓度100~150 m g/L的多效唑溶液对八仙花组织培养苗进行叶面喷施,对其营养生长抑制作用强,有利于其花芽分化。同年11月1日至10日将经过40 d户外自然低温(0~8℃)处理的试验苗移入节能日光温室开始催花,催花起初温度为10℃,以后逐渐升温至25℃左右,春节前正好开花,开花率达到100%,株型美观、花色艳丽,促成栽培效果好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10.
为给调控观赏桃花花期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水杨酸(SA)在开花过程中对照手桃Prunus persica‘Terutemomo’开花的影响。在照手桃花前期及花中期进行SA喷施,测定其花芽、花蕾及枝条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N值及内源激素(GA、IAA、ZR、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个时期SA各质量浓度处理使‘照手桃’的始花期推迟1~2 d,增强了开花过程中能量的储存,加快了可溶性蛋白的分解,增强了新陈代谢和激素活动,对开花有利。  相似文献   

11.
八仙花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八仙花组织培养的初代培养、继代培养过程做了初步研究和探讨。以八仙花的茎段、茎尖、叶片为外植体,通过MS+6-BA2.0 mg.L-1+IBA0.1 mg.L-1培育出无菌苗。继代培养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6-苄基腺嘌呤)和IBA(吲哚丁酸)。试验结果表明:在初代培养中的外植体以八仙花茎尖较为适宜,消毒时间7 m in较为适宜。继代培养中以MS+6-BA1.0 mg.L-1+IBA0.1 mg.L-1为八仙花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八仙花愈伤组织诱导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八仙花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以八仙花当年生枝条为材料,比较研究不同激素配比条件下不同部位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快速繁殖.结果表明,八仙花茎段、叶柄、叶块均可作为离体培养的外植体,其中叶柄的培养效果最好.在附加6-BA、NAA不同质量浓度组合的MS培养基上,均可高频诱导出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可获得无性系芽,继而产生丛生芽;将高度大于3 cm的增殖芽接种于1/2MS+IBA0.5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产生不定根,生根率高达100%.生根苗采用"二步法"移栽,成活率为98%.  相似文献   

13.
幼龄橄榄开花结实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0年在高州对幼龄橄榄开花结实进行调查,结果如下:春梢萌发期不同,成花株率、成花梢率、每梢花穗数和中穗花蕾数相差相当悬殊,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萌发的春梢,其各种成花指标均居最高;成花株率、成花梢率、每梢花芽数、每梢存果穗数、每梢存果数随树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加;不同农家品种橄榄的成花挂果特性有很大差异,要提高橄榄园产量,选用优良品种是关键;母枝粗壮,枝上叶片浓密、较大、浓绿色、厚而硬的榄树,有利于成花挂果,其各种成花指标较高;花芽数、中穗花蕾数与结果母梢径粗分别呈极显著正向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和0.916);经营管理水平高低对橄榄成花有显著影响,特别是立地条件较差的榄园,精细管理更显得迫切与重要,应及时对树体的养分供应及营养生长进行适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八仙花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八仙花繁殖与栽培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八仙花温室扦插及插后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陈来德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4):37-39,62
通过不同插穗的直径、扦插时间和ABT生根粉处理等,对大叶榕的大枝扦插成活率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插穗直径在10cm以下的成活率较高,达80%以上,在10cm以上的插穗,扦插成活率仅为67 37%;插穗采集及扦插时间以2月份到3月初为宜。使用ABT6号生根粉能使大叶榕大枝扦插成活率提高约15%。  相似文献   

16.
核桃秋季芽接是核桃嫁接繁殖方法之一,是春季枝接、夏季芽接的补充。该文系统总结了核桃秋季芽接技术:砧木的粗度、嫁接时间、嫁接的环境条件,及接后管理。  相似文献   

17.
八仙花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八仙花带腋芽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通过不同灭菌剂及灭菌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不同激素组合对外植体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NAA0.2和MS+6-BA1.0+IAA0.1;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或1/2MS+IBA0.1。  相似文献   

18.
观测了金叶红瑞木Swida alba ‘Aurea’在石家庄的物候表现,叶色、枝条的颜色变化;以培育乔木型为目标,以3年生梾木S. macrophylla为砧木,对金叶红瑞木进行了春季枝接和夏季芽接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金叶红瑞木开花时,枝条大多数花芽均可生出1~2个伞房状聚伞花序,树冠外围花序先开花,一般是枝条的顶端和向外伸展的侧枝开始开花。生长期叶片金黄色,休眠期枝条鲜红色。在春季3月25日切接成活率为8.22%,4月15日插皮接成活率为7.98%;夏季7月20日一级侧芽作芽穗嫁接成活率高达86.2%,而枝下芽作芽穗嫁接成活率达74.7%;采集带一级侧芽的接穗嫁接,嫁接芽萌发早,长势好;以嫁接为基础,首次提出灌木乔木化理念,成功培植乔木型金叶红瑞木,开发产品新类型。探明了金叶红瑞木在石家庄地区叶片和枝条颜色变化规律以及时间节点,为园林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给川黄柏药用资源早期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及2年生川黄柏密植幼林个体不同组织为试材,采用不同GA3喷施周期和质量浓度处理,研究各处理在1年生快速生长阶段的生长生理情况,并筛选出最优喷施处理,然后以最优喷施处理,监测分析GA3喷施对2年生川黄柏生长及小檗碱、黄柏碱等药用成分的影响.[结果]1)与CK...  相似文献   

20.
为纠正植物学专著对传统名花“绣球”和“粉团”的错误考订,恢复它们的本来面目,进行了文献考证和实物比对。结果表明,《中国植物志》中的粉团Viburnumplicatum Thunb.实乃典籍中的绣球;而该书的绣球Hydrangeamacrophylla(Thunb.)Ser.,才是真正的粉团(该种曾称“八仙花”,更谬甚)。本文还对它们混淆的根源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