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空间效应模型分析田间试验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田间试验分析的准确性,讨论了利用空间效应模型分析田间试验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和随机模拟分析对该方法的分析效果与传统方差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空间效应模型数据拟合效果较传统方差分析模型好,空间效应模型具有较高的分析效率,在不同空间变异条件下效应误差估计和一类统计错误率控制准确;而传统方差分析模型的效应误差估计和一类统计错误率控制的准确性随空间变异增强和变程增大而降低。因此,建议采用空间效应模型分析田间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主要原料、聚乙二醇(PEG,10000)为制孔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浸没相转化法制备了PVDF平板分离膜,膜的渗透分离性能分别通过纯水通量和牛血清蛋白截留率进行表征,并利用径向基网络(RBF)研究了PVDF分离膜制备条件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RBF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预测数据与模拟数据的误差,讨论了RBF模型扩展系数(spread)对预测数据均方误差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径向基网络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制备工艺条件与性能的关系,对未来寻找最佳试验方案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综合利用内蒙古地区多源土壤水分数据,结合CLDAS土壤水分数据和地面站点实测数据,实现对研究区内的10 cm多源土壤水分融合。利用En-KF方法,使融合结果数据分辨率达0.01°,并对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和误差分析。融合结果表明,基于CLDAS数据和地面实测土壤水分数据的融合提高了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出针对无重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并演示用SAS提供的Proc mixed程序分析无重复试验数据的过程。【方法】基于国际标准统计分析软件(SAS)的Proc mixed过程和实际试验设计,应用线性混合模型对作物育种中的无重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植物育种无重复试验数据特点和传统方差分析法应用缺陷的基础上,将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法中利用协方差结构反映试验误差特征的原理,用于植物育种无重复试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中,采用模型拟合信息量准则选择最优的试验误差协方差结构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法给出了植物育种无重复试验品系产量效应估计及其差异显著性测验的结果;采用效应估计值得到的品系效应排序及入选优良系,与直接采用品系产量观测值法所得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误差协方差结构模型的选择,对无重复试验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结论】利用线性混合模型原理和SAS软件的Proc mixed程序,可实现对植物育种无重复试验数据的分析,能解决植物育种无重复试验品系间可比性差及不能进行效应差异显著性统计测验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创杂棉27是通过轮回选择法培育的强优势陆地棉杂交种,在河南省杂交棉区试、生产试验及国家杂交棉品种展示中均表现出丰产、稳产、多抗、早熟、优质等特点。利用各级试验数据对创杂棉27丰产稳产性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了创杂棉27的选育方法,以期为利用轮回选择法进行棉花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采集的监测数据存在着较大的冗余和误差,影响数据的可靠性,然而由于温室环境具有空间大且温场分布受多种参数影响大等特点,在采集监测和控制中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为实现北方日光温室实时数据融合,提高实时数据精度,以沈阳农业大学北山试验基地一栋日光温室的实时采集数据为例,提出一种数据融合方法,通过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室数据,利用格拉布斯判定准则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应用自适应加权平均算法对数据进行融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格拉布斯判定准则能够有效的剔除粗大误差,与原始采集数据相对比剔除误差后数据精度提高8%;与应用传统平均数据融合算法处理数据结果对比自适应加权平均数据融合能够明显的提高数据精度,融合后数据精度被提高6%。针对北方日光温室环境,采用无线传感器多数据融合方法,克服了对每个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分别处理时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经融合处理后结果能够提高温室环境监测的精确度,可全面准确的描述温室实时环境,为温室环境控制提供更加精准的基础数据,控制后使温室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主要参数达到相对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GIS数据源误差试验研究方面,前人成果多集中在扫描数字化上。如黄幼才等(1995)在《GIS空间数据误差分析和处理》一书中介绍了国外学者所做的数字化试验,  相似文献   

8.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含蜡原油的屈服应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含蜡原油输送管道的停输再启动问题,以室内模拟环道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算法)对相同运行工况含蜡原油在不同停输温度条件下的启动屈服应力进行计算,并由此预测了含蜡原油在不同启动温度条件下的启动屈服应力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BP神经网络对启动屈服值的预测值和试验值最大误差为1.9%,最小误差为0.12%.  相似文献   

9.
利用欧美杨近红外光谱数据和戊聚糖含量数据,采用一种多模型建模方法,实现了对欧美杨戊聚糖含量的快速预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关系数为0.935 0,均方差系数为0.336 7,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012 8.为进一步减小预测误差,对光谱数据进行了一种函数变换,将函数变换方法与多模型方法结合重新建模,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关系数增大为0.957 4,均方差系数减小为0.245 8,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减小为0.008 2.文中方法可以尝试应用于欧美杨其他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多种金属矿浆管道输送试验数据,分析了适用于高、低浓度浆体输送时沉积临界流速计算新公式的形式。经数据处理后,得出了公式中的系数和指数数值。 用新公式计算的数值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对公式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SAS t检验过程PROC TTEST的基本语法和3个用它分析试验资料的程序示例。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方差分析模型的假设条件之一是试验数据相互独立,实际的试验数据未必能满足其条件,这使方差分析的应用范围和分析的效果受到限制。近年来,一般线性混合模型得到发展,为分析非独立试验数据提供了新途径。本文讨论了一般线性混合模型分析非独立试验数据的方法及其在SAS软件的实现,对小麦品比和玉米灌溉2个不同试验的非独立数据进行了一般线性混合模型与方差分析模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方差分析法相比,一般线性混合模型数据拟合效果好,在小麦品比试验使小麦品系效应比较的平均标准误降低18.4%,平均分析相对效率为1.5,而在玉米灌溉试验使灌溉效应比较和品种×灌溉交互效应比较的平均标准误降低9.1% ̄10.8%,平均分析相对效率均约为1.2。因此,对非独立试验数据,一般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要比传统方差分析模型高。  相似文献   

13.
Outbreaks of greenbug and Russian wheat aphid appear in the Great Plains almost every year and have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wheat yields. Early detection of aphid infestation is a critical part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for wheat production. A study was done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to detect stress in wheat caused by aphid infest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greenhouse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and differentiate stress in wheat due to infestation by greenbugs and Russian Wheat aphids using a hand-held Cropscan radiometer. Reflectance data and derived vegetation indices from the 16 bands of the radiometer were analyzed using SAS PROC MIXED statistical analysis procedur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etect the stress caused by the two aphid species and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two aphid-induced stresses in wheat using remote sensing. Ratio-based vegetation indices (based on 800/450 nm and 950/450 nm) were found useful in differentiating the two stresses in wheat. However, more canopy-level-studies are needed to identify bands and indices that might have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the two stresses on wheat under fiel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小麦育种中多点试验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麦新品种西农 872 7选育过程中高代选系多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 Eberhart-Rusell模型分析多点试验对品系筛选的意义 ,并依此推算出参试品系的稳定性参数 ,作为评价品系优劣的依据。提出了改善多点试验分析方法的探讨性见解 ,并对该方法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同时 ,对目前区域试验的分析方法及品种评价指标提出了改进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SAS PROC MIXED的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品种印楝素质量分数的稳定性,探索建立高效、科学的印楝品种印楝素质量分数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探究稳定性类型和机制。在元阳、元江、元谋,7个印楝品种、单株小区、三重复、完全随机区组、多系受粉,运用HPLC技术分析种子印楝素组分质量分数,基于SAS软件PROC MIXED程序的Stability Variance,Finlay-Wilkinson,Eberhart-Russell,AMMI-1和Environmental Variance 5种模型,进行品种种子印楝素质量分数稳定性参数估计、品种效应差异性检验和稳定性参数寻优,用Akaike信息量准则(cAIC)评价和选择最佳模型,推断稳定性类型和机制。结果表明:5种模型中Finlay-Wilkinson和AMMI-1模型的品种印楝素A和印楝素B质量分数的cAIC值最小,均分别为-17.3和-5.8;7个品种的印楝素A和印楝素B质量分数的稳定性参数大小基本一致,稳定性排序分别为Wx0423 > Wx0416 > Dhg0507 >平均木(ck)> At0515 > Ld0505 > Ww0401和平均木(ck)> Wx0416 > Wx0423 > Dhg0507 > Ld0505 > Ww0401 > At0515;品种印楝素A和印楝素B质量分数的品种效应差异显著性分别为极显著(P < 0.01)和显著(P < 0.05),证明品种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稳定性随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发生可预测的改变即动态稳定性,其遗传机制受遗传控制。Finlay-Wilkinson和AMMI-1适于印楝品种种子印楝素质量分数稳定性分析,而Stability Variance,Eberhart-Russell,Environmental Variance模型并不适用;品种印楝素A和印楝素B质量分数的稳定性均为动态稳定性,稳定性绝大部分依赖于个体缓冲性。多种模型分析基础上的稳定性综合评估更高效更科学。  相似文献   

16.
A recent study, using a perceptual task, indicated that two heads were better than one provided that the members could communicate freely, presumably sharing their confidence in their judgments. Capitalizing on recent work on subjective confidence, I replicated this effect in the absence of any dyadic interaction by selecting on each trial the decision of the more confident member of a virtual dyad. However, because subjective confidence monitors the consensuality rather than the accuracy of a decision, when most participants were in error, reliance on the more confident member yielded worse decisions than those of the better individual. Assuming that for each issue group decisions are dominated by the more confident member, these results help specify when groups will be more or less accurate than individuals.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工件定位误差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发现由于分析出发点不同;定位误差计算值会有较大差别。为了在实际应用时准确、简便地进行误差分析,本文论述了几种典型的定位方式及其误差计算,并论述了各项误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总误差合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裂区设计能够灵活地增加试验处理和进行误差分级控制,在农业试验中应用广泛。但数据的统计分析较复杂,目前有效的相关统计软件十分缺乏。为了建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计算结果无误的统计分析手段,采用SAS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IMMIX)程序模块进行裂区设计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GLIMMIX相较于传统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程序模块的优缺点。结果发现,与GLM相比,GLIMMIX能够自动选用正确的误差项方差和自由度进行统计量计算,克服了GLM在某些情况下难于计算所需统计量的问题。实例验证说明,采用GLM进行裂区设计统计分析的不足及GLIMMIX分析的其他优点,并与混合程序模块(MIXED)进行了比较,认为GLIMMIX是裂区设计数据统计分析的首选模块。  相似文献   

19.
简明介绍了非参数分析方法 ,并运用该方法对安徽省棉花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D1 80丰产性、稳产性较好 ;皖杂 3号丰产性较好而稳产性较一般 ;绿杂棉 1号丰产性较差 ,稳产性较好。笔者还对利用非参数度量方法分析棉花品种区试数据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利用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了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中辅助抗氧剂168在加工过程中的消耗量,分别得到了PP/抗氧剂168体系和PP/抗氧剂1010(定量)/抗氧剂168体系中抗氧剂168含量与其特征吸收峰面积的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结果表明,样品中抗氧剂168的计算值与测量值相对误差均不超过7%,基本适用于实际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