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羽髓琼脂扩散试验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旨在阐明上海郊区某肉鸡场对阉割公鸡感染马立克氏病是通过伤口传播的事实依据。调查发现,历时3个月对6批公鸡实施阉割均导致鸡群发生严重的马立克氏病。停止阉割后,经过对5批鸡群的观察再未发生马立克氏病(MD)。从实施阉割前和停止阉割后,公鸡群均很健康,而只有阉割鸡群发生MD,推测马立克氏病毒能够通过伤口传播,并且发病率高,死淘率可高达36%以上。  相似文献   

2.
过去,马立克氏病曾经使养鸡业遭受严重损失,后来通过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基本上控制了本病的发生。近来据对广西的北流、玉林、容县外贸鸡场及一些养鸡专业户的调查结果,接种过马立克氏病疫苗的鸡群发病率一般仍达2~15%,高者甚至达50%以上。无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农村鸡群,  相似文献   

3.
马立克氏病发生在育成期到成鸡期,本病能使鸡肝、神经、卵巢、腺胃、肾等脏器发生肿瘤病变。有些养鸡户鸡群接种马立克氏疫苗后仍有10—50%鸡群中发生马立克氏病。笔者针对什么时间发病,表现什么样的临床症状以及对病死鸡病理变化进行二年观察。  相似文献   

4.
马立克氏病是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鸡表现神经症状或内脏发生大量肿瘤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无特效药物,通常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进行预防接种.但近几年来陆续发生经马立克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疫苗防疫的鸡群仍有马立克氏病发生,死亡率达20%~30%,鸡群的生产水平不高,给养鸡单位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分析这些鸡群的发病情况,发现引起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与疫苗的保护率、毒株和接种方法等有关,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强化免疫效果,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所有器官、组织生成淋巴肿瘤的传染病。本病具有传播速度决、传播面广、潜伏期长等特点。患急性内脏型鸡马立克病的鸡群淘汰及死亡率高达10~80%不等。本病70年代在上海郊区流行。80年代初开绐,自推广应用上海松江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后,对郊区防止马立克氏病的发生起了很大作用。近年来虽然对种蛋鸡进行了马立克疫苗接种,但此病在上海郊县部分养鸡场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养鸡生产,少数场经济损失惨重。导致发生  相似文献   

6.
鸡马立克氏病是以危害蛋鸡为主的传染病,多在6~20周龄的育成鸡群发生,曾在我市多个商品蛋鸡场发病,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为预防马立克氏病,种鸡场多采用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1头份马立克氏病液氮苗的方法进行防疫,但在马立克氏病毒污染严重的地区,只进行这一次免疫,效果往往不理想,在蛋鸡育成期和产蛋初期仍有马立克氏病发生。马立克氏病二免防疫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应用已比较普遍,在我国应用和报道较少。为验证马立克氏病的二免效果,我们进行了马立克氏病弱毒苗的二次免疫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鸡群与分组将从当地3个不同种鸡场引进的3批…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武威市某鸡场1986年5月因引种不慎,忽视检疫,引进马立克氏病带毒鸡300只作种用,翌年该场使用所产带毒种蛋孵化,雏鸡未做主动免疫,致使2—4月龄暴发马立克氏病,累计死亡3000余只,死亡率达70%以上。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扑灭了疫情。1988年对该场鸡群作马立克氏病监  相似文献   

8.
马立克氏病为了便于讨论这个问题,让我们假设在孵化厂就正确进行了马立克氏病免疫。然而,雏鸡即使接受过正确的免疫接种,仍然有可能爆发马立克氏病。预防马立克氏病爆发的诀窍是防止雏鸡在早期接触马立克氏病病毒。为此,第一步是要在雏鸡到来前对雏鸡舍进行清洗和消毒,特别重要的是要确保所有尘埃和皮屑都被清除干净,因为马立克氏病病毒可在这些东西里存活数年。在育雏场或联合体内实行单一年龄育雏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对马立克氏病的预防具有很大的帮助。一般而言,在鸡群中早期实行严格的卫生措施和精心的管理,可以减少感染马立克氏病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病,已经确认世界各地鸡群都可发生该病。鸡是马立克氏病病毒最重要的自然宿主,马立克氏病病毒属于细胞结合性的疱疹病毒科,其分子结构和基因组成与α疱疹病毒相似,而嗜淋巴的特性却与r疱疹病毒相似。除非是在严格的无特定病原体条件下饲养,否则所有鸡群都可能被感染。尽管感染鸡群不全都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但亚临床症状会表现出增重率和产蛋率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防制的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马立克氏病(MD)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的鸡群中,几乎凡是养鸡的地方,就有马立克氏病的踪迹。由于水平传播是本病广为散播的途径,因此在集约化鸡场,本病流行更为厉害。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上许多养鸡业发达的国家,马立克氏病曾一度居鸡病中死亡的首位或次位,经济损失相当严重。70年代后期起,由于马立克氏病疫苗的较广泛使用,一些大型的养鸡场,基本上控制了本病的流行。但近年来由于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广泛使用,在鸡群免疫的选择性压力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向毒力增强方面不断演化,马立克氏病的防制再一次面临严峻的挑战。1 MDV…  相似文献   

11.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肿瘤 性疾病,其免疫效果受母源抗体、疫源场、饲 养管理、其他疫病等因素的影响,常规在 第1日龄进行1次马立克病疫苗接种,保护 率仅在50%~80%,甚至更低。作者通过对 1日龄雏鸡进行第1次马立克病疫苗接种,到 11日龄或17日龄时再进行第2次加强马立 克氏病疫苗接种,其结果显著高于仅一次免 疫鸡群的保护率,大大降低了鸡群的死淘率。 尤其是被马立克氏病污染的鸡场,除严格采 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外,二次免疫接种疫苗 是控制马立克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肉鸡马立克氏病二次免疫的效果初探■何秀珍(广西浦北县畜牧水产局535300)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属的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鸡群一旦发生马立克氏病,急性的可引起大批死亡,甚至全群覆没。缓的也会陆续死鸡,直到...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一些鸡场虽然免疫了各种各样的疫苗,但还是不断的爆发传染病,给养鸡场造成很大的损失,究其原因,很多、很复杂,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 环境方面的因素1.1 鸡群潜在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与免疫包括马立克氏病、淋巴细胞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病、传染性法氏囊、腺病毒感染等。这些传染性病原体主要是侵袭、损害鸡的体液或细胞免疫中枢器官,使其淋巴细胞生成受到破坏、降低或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导致免疫机能障碍,使鸡群对疫苗接种的应答反应性降低,越是早期感染者应答反应越是明显,表现鸡群对多种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强,出现免疫抑制现象。1.1.1 马立克氏病(MD)是由 B 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鸡的一种肿瘤病,其特点是肿瘤细胞、多型细胞和淋巴细胞在神经干和内脏器官的浸润。马立克氏病毒具有干扰素原性和大的免疫抑制性,因此,马立克氏病常常伴有其他传染病的联合发生。MDV 感染的结果使法氏囊、胸腺和脾脏这些一级中枢免疫器官产生退行性变化,从而损伤了鸡体的免疫反应并导致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3月以来 ,华东某地种鸡场陆续发生鸡马立克氏病 ( MD) ,并因马立克氏病病毒 ( MDV)主要侵害免疫细胞 ,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同时也导致了新城疫 ( ND)等疾病的发生 ,使鸡群的死亡率增加 ,给种鸡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有关情况及综合防制的一些策略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数个1日龄实验或商品品系鸡群接种马立克氏病单价或多价疫苗,然后在1至10日龄接种禽白血病病毒。在16至48周龄监测淋巴白血病的发生情况。与非免疫对照鸡群相比,普遍使用过血清Ⅲ型火鸡疱疹病毒疫苗的几个品系鸡群无加重淋巴白血病发生的现象。然而,在单独接种马立克氏病血清Ⅱ型病毒疫苗或血清Ⅱ型与其他血清型病毒的混合疫苗的几个品系鸡群  相似文献   

16.
肿瘤性疾病,如马立克氏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在我国对种鸡群的威胁较大。如果综合预防、疫苗接种、种鸡群净化等方面做的不够,这类疾病就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7.
对确认鸡马立克病的肉种鸡群采取检测死淘鸡,整顿鸡群,注射克马灵药,及早免疫等综合防治措施,综合治理后种鸡产生水平恢复接近健康鸡,病种鸡恢复后育雏试验表明,24周龄成活率达92%以上,没有发生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8.
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B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从1907年最初报道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随着养殖集约化的程度的提高,鸡群饲养密度的加大,马立克氏病病毒毒力的不断增强,免疫失败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马立克氏病流行严重,对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就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概述,并探讨在我国推广鸡胚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接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检查鸡群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情况对建立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诊断并无多大帮助,但对流行病学监测和病毒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病毒分离、病毒鉴定、血清学诊断等马立克氏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病毒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蛋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病,当其发生时,会对鸡群造成严重影响,虽然各种疫苗已经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病仍然在部分地区时有发生,给养鸡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马立克氏病的病原体为马立克氏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皮肤和各内脏器官,病变部位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灶,最终导致病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