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结果表明,奶牛场日常活动中排放的过多氮和磷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而通过优化饲养和管理要素被认为是减少粪尿中氮和磷排放的重要策略。因此,本试验旨在通过评估奶牛群体中氮和磷的利用效率,研究日粮和管理要素对提高营养素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氮和磷排放的影响。试验选用64个商业化奶牛场,精粗比为50∶50,基础日粮由牧草青贮和玉米青贮组成。试验结果显示,氮和磷的采食量分别为562 g/d(CP含量为16.4%)和84.8 g/d(P含量为0.4%),单产水平平均为29.7 kg/d,氮和磷的利用效率分别为25.8%±2.9%和31.9%±4.5%,通过控制日粮粗蛋白质的采食来调控日粮氮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氮的排放(R2=0.70)且优于日粮磷的调控降低磷的排放(R2=0.30)。尽管常用饲料原料中磷含量较高,但氮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磷的利用效率。而分群饲喂、周期的日粮配给及选择不同的饲喂系统等管理策略在提高氮和磷的利用效率上不能产生持续的作用。但通过优化氮和磷的利用效率能降低单位乳生产中氮和磷的浪费且分别能减少氮和磷排泄的17%和35%。当考虑泌乳群体和农场土地的利用效率时,营养和群体管理策略在减少氮和磷的排放上就...  相似文献   

2.
根据日粮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开展奶牛低氮日粮的研究,通过营养调控的方法从源头减少氮的排放。日粮蛋白水平从15%降到10%左右,通过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平衡日粮蛋白质组成,达到不影响其生产性能的目的。通过对每吨蛋白饲料的成本和平均日采食量的分析,计算出规模化奶牛场每年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减少饲粮氮磷水平或使用复合添加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氮磷排放量的影响,旨在不影响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奶牛粪尿中氮磷的排放量。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将36头泌乳荷斯坦奶牛分为3组,每组12头,分别为对照(CR)(原奶牛场配方饲粮)、低氮磷(LPP)组[原奶牛场配方饲粮减少0.70%的氮(粗蛋白质)、0.03%的磷]、复合添加剂(CA)组[原奶牛场配方饲粮+复合添加剂(由活性酵母、酶制剂和有机锌混合组成)]。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测定产奶量、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及氮磷排放量。结果表明:各组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乳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LPP组与CR组相比,酸性洗涤纤维、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73.12%、42.94%(P0.05);与CR组相比,LPP组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降低了9.11%和26.34%(P0.05),CA组分别降低了16.35%和16.10%(P0.05);LPP组与CR组之间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CA组的血液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磷含量显著高于CR组(P0.05)。结果提示,在满足正常营养需求的情况下,适当控制奶牛氮磷摄入量和使用复合添加剂均能降低氮磷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与淀粉比值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合成的影响。试验整理了27篇有关奶牛碳水化合物营养的研究,共计123个处理,运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饲粮NDF、淀粉含量以及NDF与淀粉比值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的相关性,并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饲粮NDF和淀粉含量,饲粮NDF与淀粉比值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R2=-0.799,P<0.01)、产奶量(R2=-0.730,P<0.01)、乳脂率(R2=0.664,P<0.01)和乳蛋白率(R2=-0.788,P<0.01)的相关性更强;饲粮NDF与淀粉比值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P=0.02)、产奶量(P<0.01)、乳脂率(P<0.01)、乳蛋白率(P<0.01)、乳蛋白产量(P<0.01)和乳糖产量(P<0.01)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饲粮NDF与淀粉比值每增加1,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产量和乳糖产量分别降低0.81、1.36、0.06和1.50 kg,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增加0.11%和0.07%。M eta分析结果表明,饲粮NDF与淀粉比值可作为反映奶牛饲粮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营养评价指标,用于指导奶牛的生产和调控乳成分的组成。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与淀粉比值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合成的影响。试验整理了27篇有关奶牛碳水化合物营养的研究,共计123个处理,运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饲粮NDF、淀粉含量以及NDF与淀粉比值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的相关性,并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饲粮NDF和淀粉含量,饲粮NDF与淀粉比值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R2=-0.799,P0.01)、产奶量(R2=-0.730,P0.01)、乳脂率(R2=0.664,P0.01)和乳蛋白率(R2=-0.788,P0.01)的相关性更强;饲粮NDF与淀粉比值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P=0.02)、产奶量(P0.01)、乳脂率(P0.01)、乳蛋白率(P0.01)、乳蛋白产量(P0.01)和乳糖产量(P0.01)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饲粮NDF与淀粉比值每增加1,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产量和乳糖产量分别降低0.81、1.36、0.06和1.50 kg,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增加0.11%和0.07%。M eta分析结果表明,饲粮NDF与淀粉比值可作为反映奶牛饲粮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营养评价指标,用于指导奶牛的生产和调控乳成分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紫花豌豆替代部分日粮中豆粕和玉米对奶牛采食量、乳产量、养分消化率、尿氮和粪氮损失的影响,选用24头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依据胎次、日产奶量以及2周产奶量的变异相关性分为两组。两组试验奶牛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紫花豌豆日粮组,试验组采用15%的紫花豌豆(干物质基础)替代对照组日粮中近45%的玉米和78%的豆粕。紫花豌豆中含有25%粗蛋白质,泌乳净能约为1.98 Mcal/kg。试验持续70d。试验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对照组与紫花豌豆日粮组分别为25.9和26.3 kg/d)、乳产量(35.4和35.6 kg/d)、4%乳脂校正乳产量(33.0和34.6 kg/d)、乳脂率(3.54%和3.76%)和乳蛋白含量(3.00%和2.99%)以及产量、乳中有效氮含量(26%和24%)等在两种日粮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乳尿氮含量不受两组日粮处理的影响(分别为14.3和15.0 mg/dl)。日粮有机物和氮采食量不受日粮处理影响,但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降低,淀粉采食量升高。紫花豌豆日粮组的淀粉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2.1%和88.3%),而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相对于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两组日粮条件下,尿氮和粪氮损失量无显著差异。牛奶感官综合评定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豌豆替代15%日粮豆粕和玉米可安全饲喂高产奶牛,并对乳产量和乳组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奶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是当前国内外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场普遍采用的一种饲喂技术,该技术具有增加奶牛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奶牛疾病,提高产奶量和奶品质,节约劳动力和增加经济效益等作用。本文详细介绍当前我市奶牛养殖场使用TMR全混合日粮的优点,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系统阐述了奶牛TMR饲养技术具体措施,最后提出在规模化奶牛场推广应用TMR技术,有利于实现奶牛业智能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奶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氮磷在奶牛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饲粮氮磷含量往往过高,而奶牛对于氮磷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这不仅会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而且加重了氮磷的排放,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合理减少饲粮氮磷含量、提高奶牛机体对氮磷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影响氮磷利用效率的因素,以及改善奶牛氮磷利用效率的营养策略2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奶牛氮磷利用效率,减少氮磷向环境的排放,提高奶牛场经济和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奶牛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奶牛粪便中氮、磷的排放也逐渐增加,减少奶牛粪便氮、磷排放已成为奶牛生产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奶牛营养调控技术阐述了降低奶牛粪便中氮、磷排放的调控措施,为减少奶牛氮、磷的排放,保护养殖环境提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岩 《中国饲料》2021,1(22):11-14
文章旨在研究单宁酸对奶牛采食量、乳成分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将产奶量一致的32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和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浓缩日粮及基础浓缩日粮+15 g/kg单宁酸,整个21 d的饲养试验期间奶牛自由采食水稻秸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宁酸组奶牛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分别显著提高17.54%和22.55%(P<0.05)。对照组与处理组奶牛泌乳量、4%脂肪校正乳及乳脂肪、蛋白、灰分、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占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宁酸奶牛的饲料效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1.26%(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宁酸组奶牛的氮摄入量、粪氮和尿酸排泄量及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分别显著提高13.70%、13.45%、27.02%和17.19%(P<0.05),而对照组氮排泄与氮摄入量比值显著高于单宁酸组(P<0.05)。结论:浓缩料中添加15 g/kg单宁酸可在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前体下提高氮摄入量,降低氮排泄占氮摄入量的百分比。 [关键词]单宁酸|奶牛|采食量|乳成分|氮代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由于氮、磷和甲烷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尤为突出。降低氮磷和甲烷的排放,其本质问题是提高奶牛日粮的利用效率,本文就如何提高奶牛对氮磷的利用效率以及降低甲烷排放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蒸汽压片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氮磷排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压片玉米对泌乳早期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氮磷排放的影响.试验采用4×4重复拉丁方设计.将8头泌乳早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4种日粮处理中蒸汽压片玉米含量分别为精料的0、10%、20%和30%.试验分4期,每期28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蒸汽压片玉米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奶料比)(P<0.05);显著提高了奶牛产奶量,其中20%与30%组的4%标准奶产量(FCM)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78和2.87 kg·d~(-1)(P<0.01).对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乳蛋白、乳糖、乳非脂固形物含量呈增加趋势;对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蒸汽压片玉米显著降低了乳尿素氮水平(P<0.05).试验组奶牛氮排放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4.23%(P>0.05)、9.37%(P<0.05)和10.29%(P<0.05),磷排放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93%(P>0.05)、2.59%(P>0.05)和5.19%(P>0.05).因此,饲喂蒸汽压片玉米能够有效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降低氮磷的排放.  相似文献   

13.
正全混合日粮(TMR)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的规模化牧场,TMR具有以下优点:易于控制精粗饲料的饲喂量和饲喂水平,增加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改善日粮的适口性,扩大饲料来源,简化饲料的配制程序;便于奶牛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降低瘤胃的p H值变化;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提高牛奶质量;易确定奶牛的采食量,控制奶牛总体的营养水平;全面平衡奶牛的营养,控制采食量,预防和减少消化系统机能紊乱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热应激严重,给奶牛养殖带来严重影响,做好防暑降温,优化设计饲料配方,选择抗热应激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缓解热应激,提高奶牛养殖效益。1科学调制饲料热应激可明显降低奶牛的采食量,影响产奶量。提高干物质采食量,是夏季饲养管理工作的重点。根据调查,一些规模化奶牛场尚未饲喂TMR全混合日粮;饲喂全混合日粮,可以提高干物质采食量,缓解和防治瘤胃酸中毒。适当增加TMR含水  相似文献   

15.
高产奶牛乳量和乳成分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增加干物质的采食量。日粮成分的来源、环境控制、饲养方式等几方面的互作与协同加以剖析,阐述了在生产中如何提高奶牛的乳量和乳成分的饲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现代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表明,正确合理的日粮结构,是保证奶牛稳产高产和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调查分析现有奶牛日粮结构,即各种饲料饲草的供给量、干物质和各种营养素的实际采食量,分析其相互比例及互作等情况,可为改进现有日粮结构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成都地区奶牛饲养中,不但有相当的场或专业户仍是有啥吃啥,即使是饲养管理较好的11个国营奶牛场,有的按经验定供给量,有的按外地估测干物质采食量调整供给量。对实际采食量,日粮结构的合理程度均从未加以调查和分析。为此,特就三种类型奶牛日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饲养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结论认为奶牛营养状况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随着遗传性能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奶牛泌乳量得以迅速提高的同时,对营养需要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营养需要量的提高常常导致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发生能量负平衡,致使奶牛繁殖能力下降;高蛋白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却往往降低了繁殖性能;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偏高或偏低以及比例不当都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奶牛营养的全过程,包括采食量及采食的营养成分水平都与奶牛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饲养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结论认为奶牛营养状况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随着遗传性能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奶牛泌乳量得以迅速提高的同时,对营养需要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营养需要量的提高常常导致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发生能量负平衡,致使奶牛繁殖能力下降;高蛋白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却往往降低了繁殖性能;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偏高或偏低以及比例不当都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奶牛营养的全过程,包括采食量及采食的营养成分水平都与奶牛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奶牛耐寒不耐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0~20℃。奶牛在2~24℃温度范围内生活比较适宜。当夏季来临时,气温高于24℃,有些地区最高气温甚至高达35~40℃时,就会给奶牛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搞好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减少夏季热应激,已成为广大奶牛饲养者普遍关注的问题。1饲料的调整夏季高温的应激使奶牛的采食量减少。据测定,奶牛在22~25℃时采食量就开始下降,高于30℃下降幅度达40%以上。因此,增强奶牛食欲是夏季饲养的重要措施。此举一可提高日粮的营养浓度。在配合饲料中增加豆饼、鱼粉的含量,使日粮蛋白质含量提高4%左右,过瘤胃蛋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中原地区奶牛场饲料氮利用情况,于2012年12月~2013年3月分别测定了河南省25个典型奶牛场的日粮蛋白水平和氮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显示,典型奶牛场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在11%~18%之间;乳成分中除乳脂率变化较大外,乳蛋白质、乳糖、总固形物变化较小;乳尿素氮含量在正常值范围内;氮利用效率在30%以上的牧场占90%,且氮利用效率与日粮粗蛋白含量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