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主要的致病特点是引起仔猪急性腹泻、呕吐、脱水及死亡,PEDV的感染也可引起怀孕母猪腹泻、厌食,从而影响母猪的正常繁殖功能。自2010年以来,PEDV变异毒株的流行已对全球的生猪产业造成严重影响,而已有的防控措施已经不能应对新的流行态势。近年来,针对PEDV变异毒株流行变化以及防控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新的技术及手段已经应用到本病的控制中。论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流行特点,重点讨论不同检测方法和疫苗制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应用于变异毒株防控中的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影响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严重影响世界养猪业。该病自1996年在我国开始流行以来,已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变异。PRRSV极易变异的特性导致该病在临床上的流行情况越来越复杂。由于猪体对PRRSV感染后的免疫机制尚未清楚,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对该病进行防控。胸腺作为猪的中枢免疫器官,研究PRRSV感染后引起的中枢免疫器官的损伤情况及其损伤与机体免疫抑制的关系是探求PRRSV引起猪体免疫抑制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鸡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生几率一直居高不下,除了与饲养环境和天气变化有关外,与目前流行的病毒病也有很大的关联,近两年,由于非典新城疫和温和型流感的感染而引起的鸡呼吸道疾病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便是毒株变异,本文对可引起鸡呼吸道综合征的相关疾病进行阐述,以期减轻该病对养殖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PEDV变异毒株引起腹泻自2010年末开始,我国猪场陆续暴发了由PEDV变异毒株引起的以新生仔猪严重呕吐、水样腹泻和高病死率为主要特征的"顽固性腹泻"疫情。根据笔者的经验,将PEDV变异毒株引起初生仔猪7日龄内严重腹泻的防控建议总结为贾氏四步法,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治疗传染病,目前大多数畜主的做法是用各种化学药物和疫苗进行治疗和免疫预防,但是兽药疗效的更新程度远远跟不上病原微生物的变异速度,然而许多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并在一些疑难杂症中显现出来显著疗效,中药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株HN07-01和经典美洲株BJ-4人工感染2月龄仔猪,通过观察发病情况、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和PRRSV特异血清抗体水平,研究了不同毒株PRRSV的致病特性.结果表明:PRRSV变异株感染后能够引起高热症状;变异株HN07-01株感染后引起的外周血各类免疫细胞下降速度和下降程度显著高于BJ-4株.提示PRRSV变异株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明显强于BJ-4株;PRRSV特异血清抗体结果表明:变异株和BJ-4株均能快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7.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病,目前,该病毒还发生了新的变异,临床诊断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加上混合感染层出不穷,疫病的及时诊断成了预防PRRS的关键因素。文章就PRRS的诊断方法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些新的、复杂的综合征的出现,很必要倡导一种高:当前养猪业,我们所遇到的猪病要比以前复杂得多,主要是因为不同病毒变异的结果.这就迫使我们要彻底改变目前猪病控制的方法. 1 猪病越来越复杂 很多年来,猪病一直是由单病原体所引起,并且一种病原体只表现一组临床症状.如果有其他病原体侵入,也只会引起简单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9.
猪蓝耳病又称猪高热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集中于高温、高湿季节,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可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染。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越来越广,死亡率不断提高,成为整个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A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 A)。禽流感至今仍无法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其表面蛋白极易发生变异。而基因的变异往往会引起病毒的抗原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毒株。文章从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方式,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与宿主免疫状态的关系,以及变异后流感病毒受体结合发生改变等方面归纳了禽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的机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动物疫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治疗,尤其是2006年发生于我国大江南北的高热性疾病,更是使我们对生物安全的重视敲响了警钟。农业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及时部署开展了各项防控工作,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经过农业部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近一年的调查研究,终于有了权威的结果和应对方案。笔者指出,尽管从近几年的许多报道,尤其是今年4月22日至25日在武汉召开的第三届亚洲猪病大会的最新的有关蓝耳病的报道中显示,蓝耳病具有"多变"的特性。但蓝耳病的祖先不在我国,蓝耳病是1987年首次在美国报道的,在美国发现至今有近20年时间,但在美国没有发现"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如此猖獗,却在我国"引进"短短十年时间就变成"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并泛滥26个省份。是哪些因素在促使蓝耳病病毒发生变异?这些因素中又有哪些是在人为无意间制造出的环境条件在帮助病毒变异?使我国养猪业蒙受巨大损失。昂贵的"学费"已交付,然而其中蕴涵的自然规律却非常值得业界上下认真深思、反省!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引起妊娠母猪、仔猪的一种繁殖障碍与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给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主要引起感染猪高热、厌食、呼吸困难,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2013年以来NADC30-like毒株的出现导致了PRRS再次大范围流行,近年来PRRSV重组变异毒株越来越多,因此了解其防控措施,对进一步防控该病及保障我国生猪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于和旺 《当代畜牧》2013,(26):37-38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养殖场疫病防控与治疗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的交织影响下,病原不断发生变异,对防控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养殖场的卫生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基本食品安全,一旦因防治不当而引起相应的疫病扩散,将会对社会安定造成巨大的威胁。本文立足现有国内养殖场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具有参考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ne)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药理研究表明,怀牛膝具有保肝、镇痛、抗炎、利胆、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作用和抗肿瘤活性。近年来对牛膝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及其在药材中所起的功效、作用和对人体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卫星搭载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变异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牛膝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新型变异株正在成为养禽业健康发展新的重要威胁。目前报道的IBDV新型变异株均来自肉鸡群的感染。为了解IBDV新型变异株感染蛋鸡的情况,通过对黑龙江省一个疑似非典型IBD发病蛋鸡群样品进行RT-PCR检测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该鸡群非典型IBD的病原是IBDV新型变异株。这是蛋鸡感染IBDV新型变异株的首次报道,对于更全面了解IBDV新型变异株的流行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V)广泛分布在基因组中,并主要以缺失、插入、重复、倒位和易位的形式出现。SV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直接或间接影响基因剂量,从而导致畜禽的表型变异,甚至引起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新基因组技术的进步,SV在猪基因组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包括繁殖性状、肉质性状、生长性状、毛色、疾病等。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报道,对SV的定义、分类、形成机制、检测方法以及在猪基因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SV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或生长和分化因子-8(GDF8),已经被证实是能引起双肌表型的因子,一系列的变异使其基因失活导致其不能调节肌纤维的沉积。这种现象高频率的发生在一些品种的牛身上,比如比利时兰和皮爱蒙特牛。迄今为止,报道了在myostatin基因编码区9个变异能够引起非同源变异。其中,3个是错义突变包括外显子1的2个突变和外显子2的1个突变。其余的6个变异存在于外显子2和3,结果导致过早的出现终止密码子。这些都能引起双肌表型,虽然双肌表型牛存在饲养管理问题,比如分娩困难。但这种问题是可以通过遗传控制的育种程序所克服的。  相似文献   

18.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于经营多年的养殖场而言,已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了。虽然大家从进雏开始就免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但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还是越来越严重,这种严重性主要体现在临床上分离出的变异毒株越来越多,且毒株变异的频率更快,养殖场的防控难度加大。根据临床多年的经验发现,鸡  相似文献   

19.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引起的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本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我国PEDV毒株结构蛋白遗传变异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0年前,我国主要以散发为主;2010年后,该病在我国全面暴发。大量的研究表明,PEDV毒株发生了变异。文章对PEDV的4个结构蛋白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其变异方式和程度进行了阐述。在编码PEDV结构蛋白的基因中,S基因变异程度最大,变异主要发生在S1区域,变异方式涵盖插入、缺失和突变;M基因、E基因和N基因则相对保守,但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进化和变异的趋势,变异方式主要为突变。对于不断涌现的变异株,需要正确地、客观地认识毒株与疫苗效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