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07年8月吉林省四平市某鹿场来我院送检一头死鹿,主诉:前10 d左右鹿场对8头4岁的鹿进行了锯茸,之后第5天这几头鹿中有5头相继发病,鹿场对这8头鹿都给予了磺胺嘧啶注射治疗,对症状明显的给予了青霉素静脉输液,但症状明显的3头鹿相继死亡,另外2头发病鹿病情得到了控制,未发病的鹿未表现发病症状.为了防治该病在鹿场传入扩散鹿场采取了隔离消毒措施并来本院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2.
仔鹿是鹿场发展的希望,是优良种群的基础,是培育高产性状的关键。 仔鹿下痢(腹泻)是养鹿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任何一个鹿场都回避不了。 首先,仔鹿下痢是导致仔鹿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鹿场直接经济损失,一些鹿场仔鹿成活率不到50%,甚至更低。  相似文献   

3.
延吉市某鹿场饲养627只鹿。因2008年5月初鹿场发生鹿的皮肤病,该鹿场邀请就诊。通过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鹿蠕形螨病。  相似文献   

4.
1、鹿猝死症流行病学特点在调查的27个鹿场中有25个鹿场都曾发生过鹿的猝死症,发病季节以9~11月份最高,配种期成年公鹿死亡居多,母鹿呈散在发生,出生后15日内仔鹿、断奶后仔鹿及育成鹿发生猝死的时间不定,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一般以闪电式散发为特点,不形成流行,没有明显的传染性,通常在几日内集中发病死亡,然后即平息.……  相似文献   

5.
放线菌病是鹿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换牙期的青年鹿尤其多发,特别是鹿场一年四季多喂粉碎的干苜蓿草和胡草,容易感染.近年来在鹿场单采用静脉注射碘化钙溶液治疗本病60余例,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正>鹿场选址是养好梅花鹿的前提,饲养良种梅花鹿是提高效益的根本,科学饲养、精心管理是养好梅花鹿的核心,适时采茸、科学采茸是提高鹿茸产量的关键。1鹿场搭建搭建鹿场要选择地势偏高、背风朝阳、水源方便的地方。鹿活动量较大,每头鹿舍的占地面积应在2~3m2,运动场应有8~10m2。用砖头铺地,这样粪便容易清扫。鹿场周围要设置栏杆(高2.5~3 m),以防鹿逃走。  相似文献   

7.
<正>酒糟中毒是由于家畜长期采食酒糟而引起的中毒,会造成养鹿业巨大经济损失。2018年2月吉林省抚松县松花江鹿场仔鹿突发疾病,通过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诊为鹿酒糟中毒,根据鹿酒糟中毒症状发现与其他反刍动物中毒的症状相似。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吉林省抚松松花江鹿场饲养成年母鹿500头,公鹿100头,在2018年2月该鹿场仔鹿出现起立难,食欲不振现象,发病时当地出现阴雨天气,电话询问初步判断为白肌病,遂使用亚硒酸钠、磺胺类药物治疗,效  相似文献   

8.
鹿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 ,病的发生是由于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 ,产生毒素所引起。魏氏梭菌根据毒素 -抗毒素中和试验分为A、B、C、D、E五型。每型产生一种主要毒素 ,一种或数种次要毒素。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疾病。1 流行情况宁夏中卫某鹿场原有 32头麻鹿和梅花鹿。 2 0 0 1年 6月 ,从甘肃某鹿场调入 4 5头两种鹿 ,8月中旬 ,又从该鹿场调入 79头两种鹿 ,使该鹿场鹿群数达 15 6头。从 6月份鹿场调入鹿群后不久 ,在鹿群中有不同年龄的鹿发生症状相似的病 ,最急性无任何症状突然发病 ,多在 4…  相似文献   

9.
1 选好种鹿 要从正规鹿场选择健康、有档案记录、经兽医认真检查后确认无病的种鹿。  相似文献   

10.
1仔鹿下痢的影响 仔鹿下痢是导致仔鹿死亡的主要原因,使一些鹿场仔鹿成活率不到50%,甚至更低。仔鹿下痢造成饲料浪费,药物及管理费用增加,给鹿场造成间接经济损失。仔鹿因下痢而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生长受阻,优良性状难以表现,影响成鹿终身生产性能,造成隐性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11.
正1 养殖历史悠久东丰县1682年辟为 "盛京围场",1796年(嘉庆元年)首开人工养殖梅花鹿的先河,采取窖鹿方式,捕获活鹿,围栏圈养,朝廷进贡,皇室享用。1900年设立"养鹿官山",史称"皇家鹿苑",猎户赵允吉、赵振山父子先后被朝廷封为七品鹿达官、六品鹿达官,专为朝廷贡鹿。1947年,东丰县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国有鹿场,后建成梅花鹿良种繁殖基地。时至1985年全县国营鹿场达到7个,饲养梅花鹿5 600只,到国有鹿场改制时饲养量达到19  相似文献   

12.
从 1998年开始 ,青海省祁连鹿场白唇鹿群发生以慢性消瘦、肺部有结节为特征的疫病 ,以后逐年增加 ,至 2 0 0 1年已死亡鹿 2 0 0余只。 2 0 0 1年 3月 ,捕杀祁连鹿场的 3只病鹿 ,无菌采取有病变的肺组织和淋巴结进行病原分离。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病料采自青海省祁连鹿场病死鹿 ;实验动物 (豚鼠 )购自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厂动物房 ;选用的改良小川氏、杜布氏、杜赛氏培养基按参照文献 [1]自制。1.2 方法1.2 .1 抗酸染色 参照文献 [2 ]进行。1.2 .2 病原分离 材料处理参照文献 [2 ]进行 ,病料经青霉素处理后 ,接种于上述培养基 ,37…  相似文献   

13.
为摸索鹿茸增产途径,增加养鹿生产经济效益,引龙河农场畜牧公司鹿场于1982年3—6月,进行了对鹿饲喂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增产鹿茸的试验,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选本公司鹿场1—9锯龄生产公鹿  相似文献   

14.
夹心ELISA检测鹿粘膜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检测鹿粘膜病毒 (MD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验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 :抗体包被量为 1 0 0 μg/孔 ,酶标抗体的稀释度为 1∶40 0倍。对吉林省某地鹿场的鹿粪样的检查结果表明 ,该鹿场的MDV阳性率为 32 %。  相似文献   

15.
鹿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该病是由于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魏氏梭菌根据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分为A、B、C、D、E五型。每型产生一种主要毒素,一种或数种次要毒素。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疾病。1流行情况宁夏中卫某鹿场原有32只麻鹿和梅花鹿。2001年6月,从外地某鹿场调入45只麻鹿和梅花鹿,8月中旬,又从该鹿场调入79只两种鹿,使该鹿场鹿数达156只。从6月份鹿场调入鹿后不久,鹿群中不同年龄的鹿相继发病。最急性无任何症状突然发病,多在4~5h后倒毙,病程稍长的表现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16.
鹿深、浅屈肌腱全断裂病例在临床上极少发生,现将临床上遇到的鹿后肢屈腱全断裂病例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友谊农场四分场某鹿场共有梅花鹿40只,分两群饲养,鹿舍面积80m2,饲养密度过大。2006年12月10日,该鹿场的鹿互相追逐,其中1只公鹿奔跑撂撅子,左后肢屈腱部位被舍内鹿饮水用的  相似文献   

17.
<正>鹿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引起的,是鹿急性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该病以消化机能紊乱、出现神经症状、血液和肝脏坏死为主要特征。雨多潮湿的季节多发。近年来国内鹿场时有发生,给养鹿业造成较大危害。1发病情况吉林省汪清县某鹿场共饲养梅花鹿95头,2015年7月,该场的鹿相继不同程度的出现厌食、弓背、间歇性腹泻症状,死亡1头仔鹿。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荧光检查确诊为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是中国梅花鹿之乡,现有国有鹿场8家,集体和私营鹿场40家,个体养鹿专业户4800户,鹿存栏7.2万头,占全国的18.4%。为了适应入世后国际鹿业市场的竞争,他们大力发展鹿产品加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永吉县是鹿茸主要产区之一,梅花鹿最高年份达1万余只。由于前几年使用单品种饲料喂鹿,饲料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养鹿头数逐年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促进养鹿业的发展,提高鹿茸生产能力,我们进行了用配合饲料喂鹿的试验。供试鹿是永吉县第一、二鹿场的产茸鹿。1981、82两年的鹿群不变,管理条件一致,所喂粗饲料品种和喂量相同。精料配方为永吉县饲料公司配制,分生茸前期、生茸旺期、生茸后期等5个配方(表)。第一鹿场用1、2、3号料;第二鹿场用4、5号料,4号5号料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养殖技术》2006,(2):39-40
我国鹿场经营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国营鹿场数量比重由过去的绝对优势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3,集体单位鹿场和私营(个体)鹿场占2/3,其中集体鹿场约占整体比重的1/2。随着养鹿效益不断提高,个体发展较快,少则饲养10~20头,多则饲养千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