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黑粳二号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66年以“农林33号”为母本,“合江12号”作父本杂交育成,原代号黑交732。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77年  相似文献   

2.
鲁花9号花生     
品种来源:原代号78212,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于1978年用花19作母本、花17作父本选育而成。1988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鲁花9号”。  相似文献   

3.
杂交玉米神玉2号是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选育而成,属中熟、矮秆、中大穗、耐密、半紧凑型普通玉米,具有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春夏播兼用、抗病抗倒性强和优质高产等特点。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玉200602。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神玉2号是利用H87作母本、H991作父本杂交而成。  相似文献   

4.
早丰1号辣椒是南京市红花乡菜农于六十年代用南京早椒作母体,迦门甜椒作父本选育的杂交种,1983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早丰1号早熟丰产。一般采用塑料薄膜复盖栽培,4月底至5月初即可上市,较受市场欢迎,亩产值千元以上较多,被菜农视为“摇钱树”。由于该品种种株生长旺盛,分枝性强,节节生花,座果率高,且耐寒,亦耐热,整个  相似文献   

5.
《作物育种信息》2006,(5):15-15
金玉1号(原代号5107)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7年以自交系“858”作母本,自交系“409”作父本组配的杂交种,200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1品种来源 原名“淮08—18”,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豆4号/中作95D02,于2003年育成,属淮北中早熟夏大豆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淮豆9号。适宜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7.
“湘花生3号”(原编号“84—5057”)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粤油116”作母本、“芙蓉花生”作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1993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8.
郑91014-2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1994年利用豫薯5号作母本、鲁薯10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获得一代杂交种子,经过多年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00年获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系“育、繁、扩”资助;2001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晋麦47号小麦1品种来源: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于1985年以“12057”作母本、“旱522×K37-2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名“运旱91-15”,1995年4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2 特征特性: 幼苗半匍匐,株型紧凑,叶片...  相似文献   

10.
品种来源原名“太单早3号”,由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于1982年用太79—42作母本,黄早4作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1987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3次会议审定,定名“晋单22号”。特征特性株高240厘米左右,植株生长健壮,株形紧凑,叶片深绿,叶片短宽而上冲,叶片与茎秆呈30度角,冠层透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豫谷6号豫谷6号是以78γ郑4作母本、7519作父本,利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而成。199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验收品种。该品种夏播生育期89天。幼苗绿色,叶鞘浅紫色,株高125cm,穗纺锤形,穗...  相似文献   

12.
豫玉4号是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用“淮矮141”自交系作母本,“L34122”自交系作父本组配的黄粒单交种。在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2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命名为“豫玉4号”。豫玉4号在1983年的观察鉴定试验中,亩产721.85  相似文献   

13.
一、品种来源:通豆1号(原名夏814)系江苏省农科院沿江地区农科所用苏豆1号(73—1)作母本,“82—86”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夏大豆新品种.1986年3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并确定在长江两岸地区推广应用. 二、产量表现:该品种丰产性好,适应性较广,  相似文献   

14.
《种业导刊》2006,(12):45-49
(接第九期)棉花品种名称:鄂杂棉16F1品种来源:荆州市金龙发种业有限公司用“X-99”作母本,“J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品种。区试代号:龙杂142。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6001。品质产量: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纤维品质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5%跨长29.4毫米,比强29.8cN/tex,马克隆值4.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03.85公斤,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9.28%。其中:2004年皮棉亩产105.82公斤,比鄂杂棉1号增产11.68%;2005年皮棉亩产101.88公斤,比鄂杂棉1号增…  相似文献   

15.
武科1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以自育自交系457—1作母本,外引系“郑22”优选系“郑22优”作父本选育的高产、抗病、粮饲兼用型玉米新杂交种。2005年12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6.
6两优9368系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神州种业以6311S为母本,恢复系936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002),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2011008号),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引种认定(皖农种(2012)343号)。  相似文献   

17.
高抗吸浆虫冬小麦晋麦32号晋麦32号,原名“临远4055”。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远缘杂交组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用77-3295作母本,泰山1号×山前麦的杂交种作父本,复合杂交选育。1990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麦32号。晋...  相似文献   

18.
品种来源:兰椒1号系甘肃省兰州市农科所用自育的自交系33号作母本、22号作父本配制的杂交种。受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兰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于1995年5月31日审定通过并定名。  相似文献   

19.
晋南瓜1号     
1 品种来源:由榆次市蔬菜良种场和山西省种子公司1982年用印度南瓜类型的P_1作母本、当地农家种峪头(自交系)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一代种,原名“P_1×峪头”。1993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晋南瓜1号。  相似文献   

20.
连粳7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虹  孟德龙 《种业导刊》2010,(12):27-27
连粳7号(原名“连05-45”)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镇稻88×中粳8415”F,为母本、“中粳川-2×武育粳3号”F,为父本杂交,于2005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201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淮北地区作中粳稻种植,具有适应性广、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米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