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沂州海棠形态分类标准及品种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沂市木瓜属观赏海棠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对不同品种类型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了沂州海棠资源形态分类标准,并介绍了部分品种的形态学性状。  相似文献   

2.
选取25个主要分类性状,对22个南瓜品种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通过Q型聚类分析,综合考虑多个性状,反映出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及演化关系。结果表明:Q型聚类分析得出的树系图,可以明显地将22种南瓜材料归为4类,即美洲南瓜、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和黑籽南瓜,与传统分类学的结果相符;R型聚类分析反映了各性状的信息,揭示了南瓜品种分类的关键,为今后进行性状观察、记载及取舍等提供了定量依据;同时,还探讨了南瓜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沂州海棠主要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资源调查,总结整理了当地长期栽培利用的沂蒙红、时代红、绿宝石、锦绣彩、醉西施、蓝黛颜、长寿乐等7个性状稳定、表现优良的沂州海棠品种,较详细地介绍了各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物候期、繁育种植管理技术等,为促进沂州海棠品种资源的审定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南垂丝海棠品种的调查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野外调查基础上,利用形态比较学方法,对河南垂丝海棠品种进行分类研究。共记载33个品种,根据品种分类原则和垂丝海棠品种演化规律,确定花瓣数目、果实形状为划分品种群的主要依据,花冠直径、开花时幼叶颜色、刺状枝的有无、花梗是否下垂、花香有无、花柱颜色、花柱与雄蕊的高度差异、花序下嫩梢的长度等性状作为品种群划分品种的主要依据。33个品种被分为3个品种群,其中单瓣海棠品种群6个品种,圆果海棠品种群17个品种,梨果海棠品种群lO个品种。3个品种群的演化途径为单瓣海棠品种群→圆果海棠品种群→梨果海棠品种群。  相似文献   

5.
沂州海棠的植物学特性与盆景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州海棠是临沂市市花,具有花量多、花朵大、重瓣等特点,花色艳丽多彩,极具观赏价值。在阐述沂州海棠的植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出其盆景制作技术,并对沂州海棠的开发利用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花为红色,花期较早,易与其他种杂交培育出优良品种,因此近年来作为樱属(Cerasus)植物中开发利用前景较大的种系之一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品种分类方面的研究工作较少.为补充钟花樱品种分类研究工作,笔者以16个国内钟花樱种系下常见的栽培品种为试材,对其花期及花器官共21个特征性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首先对21个性状指标采用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去掉相关性和累积贡献率较小的性状指标,再对16个钟花樱品种进行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瓣长与花瓣宽、花瓣宽与花瓣指数相关,其他性状相对独立,各性状选取合理;主成分分析显示,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331%,保留相关性和贡献率较大的共6个性状指标进行Q型聚类分析.16个钟花樱品种按花瓣宽、花型大小、花萼长度等性状可分为二大类、三大类和五大类.花瓣宽度、花型大小和花萼长度应作为钟花樱种系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为钟花樱常见观赏品种的梳理和选育提供了参考,拟建立国内钟花樱种系下常见栽培品种的分类体系,同时由于数量性状的不稳定性,品种分类工作需要更广泛地选择表型性状并结合现代分子技术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地被菊品种及其近缘种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4个地被菊品种和2个菊属近缘野生种中的重要性状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数量多态性状17个,定性多态性状12个,二元性状2个.应用数量分类学中的Q型聚类方法进行分类,并对31个性状进行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通过Q型聚类将46个分类运算单位分为特征明显的2大类群,即野生种和地被菊品种,品种中又可以分为4个小类;R型聚类分析结果将31个性状明显聚为4组,部分性状相关性较强,但多数表现较为独立;主成分分析中,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59.00%;根据各性状的总载荷量,选出分类中比较重要的7个性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湖北省安陆市水寨试验站对12个籼稻品种进行区组实验的基础上,对12个品种的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单产和主要产量性状和植物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以评价各个品种之间的优劣,并试图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一种客观评价品种之间优劣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统计方法可以对水稻区组试验数据产量的显著性进行评判,利用聚类分析可以对品种产量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可以结合产量数据对品种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9.
牡丹栽培品种数量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2个牡丹栽培品种为分类运算单位(OTU),选取5个花粉性状和23个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数量分类基本可以反映牡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传统分类法基本吻合;Q型聚类分析能比较理想地将供试品种在Lq1=4.516水平上分为2个大群,在Lq2=3.765水平上分为3个品种群。主成分分析显示:28个性状可综合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75.9%,进而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些性状。  相似文献   

10.
蔷薇品种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将数量分类方法应用于蔷薇品种的分类,共选取了37个形态性状,采用SAS聚类方法,对20个蔷薇品种进行了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枝型为蔷薇品种分类的主要标准,是稳定的,作为一个比较高级的分类标准是适宜的;按照“二元分类法”原则,Q型聚类分析可以比较理想地将供试品种在Lq1=1.3948水平上分为两个系:典型藤本系、藤本系;在Lq2=1.2489水平上分为三个类:单瓣类、复瓣类和重瓣类。  相似文献   

11.
桃花种质资源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31个桃花(Prunuspersica)近缘种及品种进行亲缘演化关系的研究.Q型聚类结果表明新疆桃(Prunusferganensis)与桃花亲缘关系很近,寿星桃类、垂枝桃类、紫叶桃类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R型聚类结果揭示了23个性状特征对进化具有独立的作用.最后,作者还讨论了建立桃花品种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春谷两年试验资料的10个性状值及它们的遗传相关阵,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二维排序。分析表明:前三个主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意义,以此综合评价的优良品种也和实践相符。聚类结果二年都分为9类,类群间各具特色,优良品种多聚集于第6类群,基本上反映了品种的实际情况。从排序图上看到:谷子的遗传差异和地理差异有一定的平行关系。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了一部分培育高产品种的杂交参考组合,并讨论了这一信息在谷子三系配套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离差平方和法(Ward’s)对36个粳稻品种穗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6个品种可分为紧穗型、中间穗型和散穗型三类。利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具有丰富多态性的28对SSR引物对36个水稻品种进行PCR扩增分析,共检测到76个等位基因变异,每一个位点上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为2~9个,平均为2.71个。根据扩增结果可以将36个品种相互区分。供试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值为0.5758~0.9783,平均为0.8042,遗传相似性变化较大。根据非加权平均数方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供试品种可聚为三大类群,其中第一个类群进一步可分为3个亚类。两种聚类结果表明:利用SSR标记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与利用水稻穗部性状进行聚类,在亚类水平上,有一定程度的吻合。遗传距离矩阵和形态性状的欧氏距离矩阵的Mantel检验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SSR标记技术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79对SSR引物对河南省审定的46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9对引物共检测到298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2-7个,平均3.77个.28个品种具有1个或1个以上特异等位位点,有些SSR位点还出现了较多的特异等位位点.79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04-0.82之间,平均值为0.49.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3-0.84之间,平均为0.50.聚类分析把这些品种分为6大类和8个亚类,这反映出亲本的特性和其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菜豆7个品种和小莱豆、绿豆、小豆和长豇豆各1个品种的花粉进行了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对观测到的12个亚显微形态性状用SPSS聚类分析进行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11份花粉都呈近球形,花粉粒大小在所观察的材料间有较大差异。品种间在花粉的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长豇豆花粉萌发器官略凹入花粉内,其他材料的花粉其萌发器官均明显外凸;菜豆和小莱豆花粉萌发器表面光滑,而绿豆、小豆和长豇豆萌发器表面皱缩,并有明显突起物;菜豆和小莱豆花粉外壁呈网状,而绿豆、小豆和长豇豆花粉外壁呈穴网状。Q型分析可以将供试材料在系数L1=0.188水平上分为菜豆和小莱豆、绿豆、小豆和长豇豆四大类,小莱豆与菜豆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6.
寒地油豆角花粉电镜观察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豆角(Phaseolus vulgaris L.var.chinensis Hort.)是我国北方的"名优特"蔬菜。通过扫描电镜法来观察油豆角孢粉的不同形态,并应用数量分类方法分析油豆角遗传背景差异,油豆角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对东北地区主栽油豆角的20个品种的花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用SPSS软件对观测到的6个亚显微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花粉分为三角形和近球形两类。花粉赤道轴长在27.43~58.78μm之间,属于小型花粉。萌发孔膜有突起和凹陷两种,覆盖纹饰主要是网孔纹饰,有的孔内有颗粒状附属物。聚类分析把供试材料分为四组,其中玻璃脆豆(7号)与其他油豆角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7.
桂花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取了35个主要性状,对30个桂花品种进行数量分类,结果表明:开花季节为桂花品种分类的主要标准,是稳定的,作为一个比较高级分类标准是比较适宜的;花色作为一分类标准亦是可行的;四季桂品种与秋桂类品种最后相聚,反映了四季桂与秋桂关系较远;金桂和丹桂关系较近;支持向其柏等的分类系统 R型分析基本上反映了性状间的相关性,为今后进一步进行性状的取舍和观测提供了定量化的依据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花色与其它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对96个陆地棉材料13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多元分析。结果表明:96个材料可分为遗传特点不同的5个类型;材料(类群)同贵传距离大小与春具有显著差异性状数的多少及其差异大小有关。对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优异的材料评价比较其性状的优劣是种质遗传差异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主要分分析与多元方差分析相结合是遗传差异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