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病状:腐烂病在杨柳树栽培区都有发生,主要为害树干及枝条。发病初期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水渍状病斑,略为肿胀,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用手压即流出褐色液体,以后病斑失水、干缩、开裂,被害皮层变黑,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小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剥开病斑可看见表皮内部变成黑褐色,腐烂病斑逐渐扩大,围树一圈时,病部以上的枝干即行死亡。  相似文献   

2.
1发病特点 杨对溃疡病病原为群生小穴壳菌.病菌以菌丝在寄主体内越冬,翌年春气温升到10℃以上,菌丝开始活动,杨树表皮出现明显的病斑.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也可在病组织内越冬.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通过伤口侵入,也可由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不仅危害苗木和幼树,也能危害大树.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枯梢,甚至整株死亡.病斑发生在树干基部0.2~2.5m高度范围内.感病植株多在皮孔边缘形成近圆形水泡状溃疡斑,初期极小,不明显,其后变大呈典型水泡状,直径约0.5~1.5cm.泡内充满灰褐色液体,水泡破裂,液体流出后遇空气变为黑褐色,并残留在病斑处.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点,受害严重植株,树干上病斑密集,并相互连片,病部皮层变褐腐烂.秦皇岛地区每年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达到发病高峰,7~8月由于气温偏高,病势减缓并逐渐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及粗枝上,个别在小枝上。在皮孔边缘形成灰色隆起的圆形水泡,破裂后流出褐色液体,其后病斑干缩下陷,皮层腐烂变黑褐色。当病斑包围树干时,上部即桔死。春季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形成新的传染源。防治方法:选择抗病树种;  相似文献   

4.
杨树腐烂病,危害各种杨树,以及旱柳、榆等,表现为干腐和枯梢。一、症状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初期为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腐烂变软,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龟裂。当病斑绕树干一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死亡。皮层腐烂后,纤维分离易剥离,木质部边材亦变色。病斑上生出  相似文献   

5.
杨树烂皮病在内蒙古自治区均有发生,危害树干和枝条的皮部,由真菌通过伤口侵入危害。当病斑包围树干一周时,病斑以上的枝条迅速枯死。采用综合防治,以林业措施为主,增强树势,减轻杨树烂皮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溃疡病、腐烂病是杨树的重要枝干病害。两种病害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常能引起树干皮层腐烂、坏死,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的大量死亡。1杨树溃疡病1.1症状幼树时溃疡病斑主要发生于树干的中、下部,大树受害时枝条上也出现病斑。初期在树干的皮孔边缘出现褐色、水渍状很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有时病斑呈水泡型,树皮凸出,大小不等,这是该病  相似文献   

7.
<正>1京东板栗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1.1胴枯病主要危害树干和主枝,发病初期枝干褪绿,病斑黄褐色圆形,后发展成赤褐色大斑块,病斑环枝条、环树干一周,新叶萎蔫、干枯死亡,整枝或整树死亡。病菌以菌丝体  相似文献   

8.
杨树腐烂病,危害各种杨树,以及旱柳、榆等,表现为干腐和枯梢。一、症状。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树干分叉处。初期为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腐烂变软,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龟裂。当病斑绕树干一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死亡。皮层腐烂后,纤维分离易剥离,木质部边材亦变色。病斑上生出的小黑点,为病原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后,自小黑点内挤出黄色或橙黄色胶质丝状物或堆状物,为病原的分生孢子角。在前一年死枝病部的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子囊壳。杨树苗期腐烂病主要为干腐型。  相似文献   

9.
杨树溃疡病是我国杨树人工林重大的生物灾害,危害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侵染杨树的病原菌有300多种,危害133个杨树种、杂交种和无性系.葡萄座腔菌能危害40个属的阔叶树和5个属的针叶树,几乎遍及全球.因此,掌握杨树溃疡病的发病规律,切实做好杨树溃疡病防治工作,对保护造林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杨树溃疡病的发病症状及规律 1、症状.典型症状是在树干或枝条上开始时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的变色病斑,逐渐扩展,通常纵向扩展较快,病斑组织水渍状,或形成水泡,压之有液体流出,具臭味,后期病斑失水稍凹陷,呈灰色至黑褐色长椭圆形病斑;病部后期长出许多小黑点,为病菌的子实体,内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色.当病斑相互联结环绕枝干后,病斑以上枝干枯死.  相似文献   

10.
栗干枯病(又名腐烂病、栗疫病)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树干皮层。发病初期出现褐色病斑,组织松软,稍隆起,有时自病部流出黄褐色液体,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干缩凹陷,病斑上散生黑色瘤状小粒点。病皮干枯后粗糙、干裂,并在病斑周围长出瘤状愈伤组织。该病菌从伤口(机械伤、嫁接口、害虫危害口等)侵入,3月份为发病高峰。病树全年均可发病,严重时导致枝干或植株死亡。2.防治方法人工防治:果园深翻改土,增施农家肥和翻压绿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晚秋主干涂白,防止日灼;树体伤口部位易发病,应减少和保护伤口。药剂防治:发芽前,刮除病斑、…  相似文献   

11.
1 腐烂病的症状杨树腐烂病 (valsasordida)又称烂皮病 ,主要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 ,表现为干腐和枝枯两种类型。1.1 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 ,大枝及树干分杈处 ,发病初期为暗褐色水渍状斑 ,略肿胀 ,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 ,用手压之有水渗出 ,以后病斑失水 ,树皮便干  相似文献   

12.
1 症状特征 杨树烂皮病主要危害干和枝条,破坏韧皮层,病斑多发生在芽痕、节疤、皮孔、冻伤、灼伤、虫伤、机械伤处,有干腐和枯枝两种类型。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和树干分权处,病部初期为暗灰色,水渍状,微隆肿,病部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用手压之有水渗出,以后病斑失水下陷,出现散生的黑色疹状突起(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后,自突起点溢泌桔红色卷须(分生孢子角),幼树及一些光皮树种有明显的病斑,粗皮树种病斑隐蔽在老皮下发展,由树皮裂缝放射孢子角,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周时即引起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3.
田间药剂防治泡桐烂皮病以“去丛灵”效果最好,平均治愈率达99%,当年病斑愈合面积高达40%、树干涂以碱和硫磺为主的两种保护剂.预防效果达90%。  相似文献   

14.
鹅掌楸又名马褂木,为高大落叶乔木,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叶形奇特,是优美的庭园绿化树种,也是良好的用材树种。近年,发现其叶片上有一种褐色毛毯状的圆形不规则病斑,病斑严重的提早落叶、枯萎,影响生长量。笔者从1986年开  相似文献   

15.
杨树溃疡病的类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杨树溃疡病发生普遍,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30%以上,已成为制约速生杨发展的主要因素。溃疡病菌通常以潜伏状态存在于树皮内,杨树苗在苗圃中即可被侵染,但多不表现症状,只有当寄主生长衰弱时才可发病,发病往往先以小树苗茎部的伤口、皮孔、死芽及冻伤处开始,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褐色坏死病斑,当病斑横向扩展围住树干或枝条一周时,就会造成幼树死亡和大树枯梢。  相似文献   

16.
板栗干枯病又称栗树腐烂病、栗疫病、栗胴枯病。发病轻者树干局部染病 ,造成树势衰弱 ,影响成花结果 ;重者树干上大面积溃烂 ,整株很快死亡。一、病  状板栗干枯病主要危害成年栗树的主干及主枝 ,少数在枝梢上也引起枝枯。早春树液流动后 (3月底 4月初 )开始发病 ,病症发生于枝干皮层 ,初期为红褐色病斑 ,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赤褐色病斑 ,最后包围枝干 ,并纵向发展。病部组织松软 ,呈水渍状隆起 ,有时阴雨天气自病部会流出黄褐色汁液。撕破病皮可见内部组织呈红褐色水渍状腐烂 ,有酒糟味。发病中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凹陷 ,并在树皮下产生黑色…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当果树病斑扩大环切树干时,则病部以上的树干或大枝即行枯死,特别是枝枯型重病树枝叶不茂,并呈现结果特多的异常现象,对这类树的枝干应趁早除掉。病部以下没受病菌侵染,可行多头高接,待一、二年就可结果。接穗多愈合快,直径8cm 粗的干、枝,最好低接5~6个接  相似文献   

18.
白皮松腐烂病症状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陵园内大部分白皮松发生了腐烂病,病菌主要侵染树干,其次为侧枝。笔者将近几年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白皮松腐烂病的症状每年4月,患病的树干或侧枝失绿,灰白色,肿胀松软,有酒糟味。用手指挤压病部,微凹。一般在5月中旬,病斑中心自然纵向开裂,深达木质...  相似文献   

19.
1桉树溃疡病 又名桉树干基溃疡病、桉树间痤壳溃疡病.主要分布江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和香港等省区.危害巨桉、柳桉、赤桉、细叶桉、大叶桉、窿缘桉、野桉、蓝桉、巨桉×窿缘桉等10多种1至多年生幼树、大树的树干基部形成溃疡病斑,引起流胶,凝结后呈紫黑色[1].树木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停止生长.后期由1至几个病疤引起肿瘤,遇上热带风暴,病株从病部处风折.病菌从树干基部或稍高部位侵入形成病斑,病斑大小从几cm到数十cm.  相似文献   

20.
依据杨树当年病斑横向宽度与树干长之比和当年材积损失率的相关性,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中的逐步分析法进行病级比较分析后,提出东北地区杨树烂皮病病级划分标准以划分5个病级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