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杭为茶都”,要将杭州这一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打造成为茶叶加工、贸易、展示、信息中心。余杭径山茶,有着茶资源丰富,茶种植条件优越,茶产业基础良好,茶文化底蕴深厚,茶品牌知名度较高,茶旅游特色鲜明等特点,具备成为杭州“茶都”重要组成部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余杭径山茶要乘势而上,在打造“茶都”中扮演重要角色,力争成为“杭为茶都”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茶叶加工南昌大学黎世英宋代茶叶生产十分昌盛。产茶地区:除淮水以北诸路外,南方诸路皆产茶,淮南、两浙、江南、荆湖、福建和广南都是有名的产茶地区,至南宋绍兴末年(绍兴三十二年),东南十路,六十州,二百四十二县产茶(1),川峡四路也是盛产茶之地,茶叶...  相似文献   

3.
李茂荣 《农业考古》2004,(2):111-111
20 0 3年 1 2月 2 6日 ,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在杭州隆重成立。浙江省是中国产茶大省 ,茶产值位居全国产茶省首位 ,西湖龙井等名优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促进浙江省茶经济、茶科研、茶文化事业更上一层楼 ,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茶叶研究院、省茶叶产业协会、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 ,经省有关部门批准 ,成立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被推选为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省委副书记周国富向大会发来贺信 ,原浙江省委书记铁瑛 ,原省政协主席、中国…  相似文献   

4.
修水县产茶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宁红工夫茶的源产地和主产区。据《修水志》记载,早在公元618年到907年就盛产茶叶.北宋时期双井茶名扬海内、誉满朝纲,有“草茶第一”之称。光绪18年。茶园面积近2.3万公顷,因山口、漫江产品质量尤著,上海、汉口有“山漫不到庄、茶叶不开箱”的经营行规。  相似文献   

5.
正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饮茶人口超过20亿。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茶业可持续发展。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也将于2020年7月24~27日在杭州举行。本期策划共同关注小茶叶里的大世界。  相似文献   

6.
茶叶何时形成茶业谢孝国我国是第一个发现茶、利用茶,并以产茶闻名于世的国家,然而,近年来茶叶生产销售情况却令人忧心不已。据介绍,1994年以来,我国茶叶总产量一直徘徊在58万吨左右,1996年,茶叶平均单产为50公斤,仅为日本的25%、世界平均单产的一...  相似文献   

7.
上海都市现代茶文化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徐永成上海是我国经济中心,是特大型城市,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以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一、上海是我国茶叶集散地和茶叶出口重要口岸,上海大都市的发展同茶有关。上海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  相似文献   

8.
淳安县是浙江省的产茶重点县,全县有茶园面积9666.7hm^2,其中采摘茶园面积8000hm^2,2004年全县茶叶产值实现2.6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5.8%,全县农民人均年茶叶收入达到690元。茶叶也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传统骨干产业,产茶历史悠久,鸠坑茶唐代既为贡品,淳安不仅是国家“十大茶种”之一“鸠坑种”的原产地,而且淳安所产茶叶品质优异,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声誉,是国家无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某地具.  相似文献   

9.
安化黑茶     
<正>安化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举全县之力做强黑茶产业。安化黑茶异军突起,成为湖南省实现"千亿湘茶"战略的重要力量。安化县茶园面积2万多公顷;茶叶加工企业150家、营销企业200多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茶叶加工量5万吨,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25亿元,茶叶行业税收已连续4年过亿元,荣登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榜首,连续5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前四强,黑茶产量连续10年全国第一。先后注册了"安化茶、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安化红、安化红茶"等证明(集  相似文献   

10.
江西是我国利用茶较早的省,也是全国主要产茶省之一。早在东汉(公元25~220年),庐山便有“僧人竟采野茶”的记载。唐代,为全国八大茶区之一,天宝元年,仅浮梁年茶税十五万贯,占全国茶税25%。宋代,江酉茶税占全国的29.7%。元代,茶叶产量及转运量超一百万担。明、清二代,茶叶是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91.9%。民国初年,茶叶盛况空间。1915年总产量达399650担(时婺源属皖,不含)。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的恢复和发展较快,全省已有90个县(市)产茶,产量约为1949年的8倍。由此可见,江西茶叶在历史上和现在,在农业经济中有…  相似文献   

11.
梁雨珍 《吉林农业》2014,(21):35-36
为使三江茶产区进一步成为无公害优质产茶基地,本文从茶园建设、良种选择、合理施肥、适当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的角度,阐述了无公害茶叶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日本茶道与唐宋茶文化法门寺博物馆张高举中国是茶叶之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在古代曾与中国丝绸、瓷器齐名,历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明珠”。目前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茶、产茶,饮茶之风遍及全球,茶已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中消费最多、消费面最广、最受人...  相似文献   

13.
唐宋时期,我国茶叶生产有了空前发展,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上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茶马贸易”。“税茶”始于唐代,“榷茶”在宋代已成为一种制度,茶利收入是宋代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唐代茶产地:山南、淮南、剑南、浙东、浙西、黔中和岭南等七大地区(据《茶经》)。宋代,种茶地区比唐代大为增加,除淮水以北诸路外,南方诸路皆产茶,淮南、两浙、江南、荆湖、福建和广南都是有名的产茶地区,至绍兴末年(绍兴三十二年)东南十路,六十州,二百四十二县产茶,川峡也是盛产茶叶之地。  相似文献   

14.
叙永县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历来是泸州市产茶大县,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使茶叶产业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3省结合部,属山区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相似文献   

15.
市场与信息     
《新农村》1999,(4)
浙产茶叶可以放心饮用前段时间有些媒体报道,我国茶叶农药残留量超标严重;有些报纸甚至配发漫画,说喝茶等于喝农药……这些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者对饮用茶叶产生了疑虑。针对这种情况,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全国农药审定委员会委员陈宗懋研究员最近指出,对茶叶农药残留量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对来自全国12个产茶省300余个茶样的分析,96%以上的茶样每公斤茶叶中残留量为0.04毫克  相似文献   

16.
话说浮梁茶     
浮梁,产茶历史悠久,远在汉朝就有僧人采茶。自唐代开始,浮梁就盛产茶叶了,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各地产茶数量多少不一,以浮梁出茶最多。”又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浮梁“每岁出茶700万驮,税15万余贯”。当时的浮梁,茶多,茶好,再加上水陆交通发达,故成为我国茶叶的集散地之一。一些商贾富豪,云集浮梁,争购茶叶,转运销售。茶叶销售分为两路:一路走水运,一路走陆运.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脍炙人口的《琵琶行》诗中曾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据史料记载,那时的西域一带(今西北、华北各地)从浮梁运销的茶叶达十几万驮之多,《敦煌变文集》中的《茶酒论》即记录了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是中国主要产茶省份之一,邛茶产于四川省邛崃市,产茶历史悠久,以品种优良著名于世。基于"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邛崃市茶叶产业在现阶段发展中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四方面,并结合分析为邛崃市茶叶产业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14 年广东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球茶叶产量呈现地区协同增长趋势,主要气候变化引发的地区集体茶叶产量变化明显。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是世界茶叶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绿茶出口大国,在全球茶生产、茶贸易、茶消费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有全国最大规模的茶叶批发市场,也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主产区之一,有众多优良的茶叶品种,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2013年,广东茶叶种植面积达44.24万hm2、居全国第13位,产量达6.97万t、居全国第9位,平均每公顷产茶1.58 t、居全国第1位。2013年,广东茶叶总产值达21.17亿元,比2012年增长2.63亿元,增幅达14.19%,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中国出口茶埠中,宁波的重要性虽不如广州、上海、汉口等国内一流茶埠,但在国内二流茶埠中拥有突出优势,它不但是五口通商时期的重要开放口岸,是浙江最早的茶叶外销港口,也是珠茶的主要出口基地和上海茶埠的重要货源地。奠定近代宁波茶埠重要地位的因素很多,主要由区域附近茶产丰富、茶叶外销历史悠久、区域优势明显和人文底蕴浓厚三大因素决定。宁港茶叶出口数量比较稳定,受杭州开埠、国外茶竞争及茶源减少等因素影响,茶叶输出数量日益减少,茶埠走向衰落。通过研究近代宁港茶埠得出的结论是:宁波茶埠曾有过较快的发展,但存在诸多风险,由于受到上海茶埠的深刻影响,独立性不够,而动荡的政局及其日本侵华战争,最终葬送了宁波茶埠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茶业出现了令人忧心的局面,突出表现为“卖茶难”,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茶叶出口量比三年前下降了20%,出口创汇下降33%,全国85%以上的茶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有的则已经倒闭。同时,作为产茶大国的茶叶消费也大大低于国外,人均茶叶年消费仅0.4公斤,低于世界人均0.53公斤的水平。出现了整个行业全局性“卖茶难”的难堪局面,严重挫伤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有的茶农甚至大规模地弃采、封园和毁茶。在“茶使世界更美好,茶使人类更健康”已成为全球共识的世纪之交,中国茶业出现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