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蹄病是生产实践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因其发病过程缓慢,病发初期没有直接造成奶牛停产,所以大多饲养专业户和小规模奶牛场重视的程度不高,蹄病在牛群中大量存在,直接影响奶牛健康和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2011年3月本人到临洮和谐牛场出诊,该场80头产奶牛中患各类蹄病的有14头,占整个牛群的17.5%,占产奶牛的29.17%。本文对该场蹄病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供兽医工作者和奶牛饲养管理者借鉴。  相似文献   

2.
蹄是牛担负巨大体重的基础,蹄的状态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牛的肢势,而且对牛的生产性能也有重大影响,因此保护牛蹄,重视护蹄工作乃是当今养牛业中不可忽视的—个重要的问题。2004年先后调查了7个奶牛饲养大户的1070头奶牛,发现成年奶牛中发生蹄变形的有589头,占55.05%。其中某牛场的285头成年奶牛中有186头发生蹄变形,占65.5%,由蹄病引起淘汰的奶牛占4%。因此加强蹄的卫生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规模牛场奶牛蹄部常见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规模奶牛场蹄部常见病发病率占牛群的5%~15%,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产奶量,一头蹄变形奶牛日产量可减少0.5~1千克,一头蹄部疾病的奶牛日产奶量可减少1.5~2.5千克。如肥乡县乳旺奶牛养殖场对牛群蹄部修理时,发现蹄部疾病发生率达到10%~20%,故此病必须引  相似文献   

4.
对包头市九原区散养牛户和某公司奶牛场共计754头奶牛的变形蹄及蹄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变形蹄牛较正常蹄形牛更易发生蹄病(P〈0.01),尤其产奶量高的牛更易发生变形蹄和蹄病(P〈0.01),且变形蹄占37.7%,变形蹄以延蹄为主。发生过蹄病的奶牛达39.84%,而且以多蹄并发为主。因蹄病淘汰的牛占总淘汰牛的19.4%,仅次于中毒病、代谢病的淘汰率。同时成年奶牛的变形蹄和蹄病发病率随胎次增高呈上升趋势,而且蹄病发生率与父系关系差异显著(P〈0.01)。奶牛发生变形蹄和蹄病后的产奶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肢烯病是指动物机体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或蹄腐烂)、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其发病率一般为20%左右,有的高达40%以上。笔者走访了徐州贾汪地区6家奶牛养殖户,成年母牛共计137头,其中有肢蹄疾患的29头,占21.17%。奶牛患肢蹄病,轻者行走困难,运动跛行,重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奶牛蹄病包括蹄变形、腐蹄病、指(趾)间皮肤增殖、蹄皮炎、蹄糜烂和白线病等疾病。在一些奶牛场淘汰的奶牛中,因蹄病淘汰的奶牛占22.5%或更高。因此有些专家学者指出,蹄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之一,应该引起广大奶牛养殖户的重视。在上述蹄病中,以蹄变形和腐蹄病最为常见.下面就这两种病的特点和预防治疗措施作一简要介绍.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郭爱平 《北方牧业》2007,(11):37-39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乳房炎、消化系统病、产科病、蹄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瘦,严重者影响食欲甚至化脓后引发败血症死亡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在我国各地都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腐蹄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产奶和运动.严重者常常导致淘汰。根据笔者小面积统计,舍饲牛群中发病率高者可达到30%~40%,[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奶牛蹄病是影响奶牛健康的常见病。北京市郊区奶牛场在舍饲圈养的饲养环境下,奶牛蹄病的发病率较高。70年代至80年代,奶牛蹄病发病率占成母牛发病率的20一40%。由于蹄病而导致奶牛死亡、淘汰的高达30—40%。奶牛蹄病不仅影响了生产.而且使奶牛利用年限降低。 (一)奶牛蹄病病因分析 (1)季节因素 1975—1985年7年间,我场成母牛蹄病头数为1517头,年均216.7头,月均18.1头。其中每年七、八、九、十四个月蹄病头数均高于平均值。七月份超出10%,八月份超出37.7%,九月份超出85.1%,十月份超出29.7%。蹄病头数以年度计算,七、  相似文献   

9.
奶牛腐蹄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沂市兰山区某奶牛场2003年8、9月份暴发了腐蹄病,全场113头成年奶牛,有明显腐蹄病症状的占29头,发病率25.66%。其中初产母牛64头,发病17头(26.56%),经产母牛49头,发病12头(24.49%)。有3头初产母牛病情严重,腕关节磨破化脓,蹄底穿孔,蹄骨有一部分腐烂,卧地不起,发生褥疮,在无治愈希望的情况下淘汰。其余病牛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甚至不产奶,逐渐消瘦,黏膜苍白,皮肤黄染,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按照奶牛蹄卫生保健的要求,当蹄变形严重,蹄病发生率达15%以上时,应视为群发性问题,要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振 《中国奶牛》2007,(1):18-21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患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严重蹄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蹄病;在美国报告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其中夏天和春天被诊断为“临床肢蹄病”的比例相应为13.7%和16.7%。据估测患病牛每头每天少产奶1.12L,一个泌乳期产奶量减少可高达350L。仅在英国,每年因肢蹄病所支出的费用估计超过300百万美元。目前,肢蹄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统计资料显示,因奶牛患肢蹄病导致的淘汰率占奶牛淘汰更新的16%~20%。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日粮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奶牛蹄病的发生。因此,积极对奶牛进行日粮营养调控,可有效预防肢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日粮营养对奶牛肢蹄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肢蹄病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严重蹄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因为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据报告在美国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其中夏天和春天被诊断为“临床肢蹄病”的比例相应为13.7%和16,7%。据估测患病牛每头每天少产奶1.12升.一个泌乳期少产奶量可高达350升。仅在英国,每年因肢蹄病所支出的费用估计超过三百万美元。目前,肢蹄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资料统计显示,因奶牛患肢蹄病导致的淘汰率占奶牛淘汰更新的16%-20%。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日粮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奶牛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北京地区奶牛蹄变形较为普遍。经调查,北京市南郊农场9头公牛的859头女儿,有272头蹄变形,占31.66%。据1977~1978年年统计,因蹄变形而淘汰的牛只,占总淘汰牛的22.6%。目前,生产中把蹄变形和蹄病相混,即蹄病就是蹄变形,蹄变形就是蹄病。变形蹄发生多,淘汰率高,故认为对生产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13.
蹄病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在规模较大的奶牛场和养殖户中,奶牛蹄病的平均发生率占四肢病的50%~60%,占所有外科病的17%-18%,约50%左右是变形蹄,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严重。最常见的蹄病有:腐烂、蹄裂、蹄叶炎等,而腐蹄病占有很高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影响奶牛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肢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仅次于乳房炎和不孕症,而高于代谢病。1奶牛蹄病引起经济损失欧洲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5%,  相似文献   

15.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2002年,广州珠江奶牛场肢蹄病的发病率及引起的淘汰达到历史高峰,泌乳牛月发病率为7.8%,全年因肢蹄而淘汰占总淘汰牛的17%。2003年1月起,我们调查了282头跛行牛的肢蹄病发生情况,旨在摸索肢蹄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四季度的月发病率在3%以下(占成母牛),因肢蹄病淘汰4头。现将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奶牛饲养业中,随着产奶量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有关资料表明腐蹄病占奶牛肢蹄病的40%-60%,舍饲牛群中发病率可高达30%-40%。患腐蹄病奶牛的淘汰率占总淘汰率的19%,比其他疾病的淘汰率高4%-6%。发生腐蹄病不仅增加兽医治疗费用,过早淘汰牛只,缩短利用年限,而且降低产奶量以及严重影响奶牛发情,给奶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随着奶牛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养殖户追求奶牛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往往在注重奶产量的同时而忽视奶牛疾病带来的隐性损失。在所有奶牛疾病中,奶牛肢蹄疾病影响奶牛业发展是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病,据有关资料表明:肢蹄疾病在舍饲牛群中发病率高达30%~40%,淘汰率比其它疾病淘汰率高4%~6%,于此同时发生肢蹄疾病不仅增加治疗费用和难度,而且有些牛可能无法治疗而过早的淘汰,从而缩短了利用年限,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认识和分析奶牛肢蹄疾病的原因、分类评估,以及综合的预防和重点的治疗是保证奶牛健康,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干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有关资料表明腐蹄病占奶牛肢蹄病的40%~60%,舍饲牛群中发病率可高达30%~40%。患腐蹄病奶牛的淘汰率占总淘汰率的19%,比其他疾病的淘汰率高4%~6%。发生腐蹄病不仅增加兽医治疗费用、过早淘汰牛只、缩短利用年限,而且降低产奶量以及严重影响奶牛发情,给奶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上治疗奶牛腐蹄病的方法很多,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往往存在治疗时间长,费时费力等缺点,所以探寻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发生肢蹄病的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蹄严重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在美国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  相似文献   

20.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蹄病是奶牛的常见病,对牛的利用有很大影响,而在蹄病中腐蹄病又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据调查,在山东省规模在100头以上的奶牛场,腐蹄病的发病率在25%左右,农户奶牛蹄病的发病率近40%,而腐蹄病牛占蹄病牛的比例高达45%。牛蹄病的发生对奶牛饲养场、户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