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不同氮素浓度对水培韭菜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韭菜水培营养液的氮素水平,试验设置4、6、8、10、12(CK)、14、16mmol·L-1共7个氮素浓度梯度处理,采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发的新型水培系统进行水培试验,通过对水培韭菜的生长指标、单株干质量及鲜质量、产量、生理指标以及营养品质等测定分析表明:适合用于水培韭菜的营养液氮素水平为8~12mmol·L-1,其中以10mmol·L-1氮素浓度的营养液水培韭菜其生长状况及产量最佳;12mmol·L-1氮素浓度的营养液水培韭菜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2.
氮素浓度及形态对韭菜硝酸盐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浓度及氮素形态对"汉中冬韭"体内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营养液供氮浓度的提高,韭菜叶片硝酸盐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随营养液中铵态氮浓度的增加,韭菜叶片的硝酸盐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逐渐降低;以硝酸盐作为衡量标准,韭菜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4~8 mmol/L,适宜的NO3-←NH4+为1←3~0←4。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氮硫互作对韭菜生长适应性、理论产量、营养和风味品质的影响,以及氮素和硫素在同化过程中的响应情况,试验以京韭1号品种韭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模式种植,试验设定3个氮浓度(N1、N2、N3分别为6、12、18 mmol·L-1),3个硫浓度(S1、S2、S3分别为2、4、8 mmol·L-1)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1S1),合理氮硫配施(N2S1)能够不同程度提高韭菜株高、叶长、最大叶宽、假茎粗、叶片数、干鲜质量和理论产量,并对韭菜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类黄酮、游离氨基酸等的含量有一定的增促效果。氮素、硫素单一因素对韭菜生长及品质影响远低于元素间交互作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以中氮低硫(N2S1)处理韭菜综合品质最佳,隶属函数值最高,为0.912。综合分析可见,氮素浓度12 mmol·L-1(N2)、硫素浓度2 mmol·L-1(S1)为水培条件下韭菜最适施肥水平。该结论为韭菜水培氮素、硫素合理配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外源氯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水平外源氯处理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 ) 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Cl- 、NO3- 、氮、磷、钾、钙和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一定范围( 6.25~100 nmol·L - 1 ) 的外源氯处理, 不降低番茄生物量甚至促进生物量, 并可明显提高番茄幼苗对钾、镁、磷的吸收和氮素利用效率, 而200、300 mmol·L - 1 Cl- 处理的幼苗干物质积累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金属离子对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单因素浓度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Mg2+ 、Ca2+ 、Fe2+ 、Mn2+和Zn2+离子对液体培养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5种金属离子对类原球茎增殖影响的主次顺序为Fe2+ >Mn2+ >Mg2+ >Ca2+ > Zn2 + , 促进类原球茎增殖的优化组合为Mg2+ 1.5 mmol·L -1、Ca2+ 4.5 mmol·L -1、Fe2+ 0.1 mmol·L -1、Mn2+ 0.5 mmol·L -1、Zn2+ 0.06 mmol·L -1。经优化的液体培养基增殖的类原球茎能保持植株再生能力, 平均每克类原球茎增殖后可再生植株1 985.2株, 是相同时间内对照类原球茎再生植株数的4.2倍。  相似文献   

6.
外源氮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外源不同浓度硝酸铵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硝酸铵(3.75~18.75 mmol·L - 1 ) 能够显著增加NaCl 200 mmol·L - 1胁迫下植株的干质量。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 叶片中氮、磷、钾、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总蒽醌的含量均明显增加, 并在外施11.25~15 mmol·L - 1硝酸铵时达到最大值; 而外施硝酸铵浓度增至18.75 mmol·L - 1时, 各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叶位叶片各指标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上位叶全磷、总蒽醌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中位叶可溶性糖的含量较高, 全氮在下位叶积累较多。氮、磷、钾、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是外源氮提高了芦荟植株抗盐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韭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韭菜产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韭菜叶片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当供氮量在240kg/hm2时,韭菜产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而硝酸盐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以产量和品质作为衡量指标,以240kg/hm2的施氮量为宜。  相似文献   

8.
外源水杨酸对韭菜硝酸盐累积及还原同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韭菜生产中硝酸盐累积问题,研究了叶面喷施水杨酸(SA)对韭菜硝酸盐累积及还原同化的影响。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叶面喷施3.0 mmol·L-1SA后6~9 d可明显降低韭菜叶片硝酸盐含量15.9%~21.6%,而当SA水平达到10.0 mmol·L-1时会加重硝酸盐的积累。叶面喷施3.0 mmol·L-1SA后9 d,韭菜叶片硝酸还原酶(NR)和谷胺酰氨合成酶(GS)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8.9%和40.3%、净光合速率(Pn)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43.4%和21.3%;同时,韭菜叶片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活性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也均有增加。因此,叶面喷施的外源水杨酸显著提高了氮还原动力泵NR活性以及氮同化动力泵GS活性,同时调动光合作用和转氨作用的积极协同配合,促进了硝态氮转化为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减少了硝酸盐进入液泡贮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滇池北岸韭黄生产基地52份韭黄和109份韭菜样品硝酸盐含量分析并结合田间试验,研究了韭黄硝酸盐累积规律以及光照、氮肥、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和硫磺)对韭黄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韭黄硝酸盐含量为379.2~1 354.6 mg·kg-1(均值774.1 mg·kg-1),而韭菜为258.2~3 878.0 mg·kg-1(均值1 615.7 mg·kg-1)。韭黄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为:黄绿叶>叶鞘>叶片。早上6:00韭黄揭棚见光后,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12:00后又逐渐升高,下午2:00达最大,随后又下降。田间试验证实,减施20%的氮肥用量,韭黄硝酸盐含量下降13.6%,产量没有影响;双氰胺的施用使韭黄硝酸盐含量下降12.9%,并提高其产量11.1%;硫磺的施用可以增加韭黄产量13.5%,减少硝酸盐的含量8.6%。早上韭黄揭棚见光也能显著减少其硝酸盐含量。可见,上述措施能有效减少韭黄硝酸盐含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碳对切花月季瓶插寿命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0.001、0.01和0.1μmol·L - 1 ) 的外源一氧化碳(CO) 供体高铁血红素(Hematin, H) 对切花月季‘影星’的瓶插寿命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CO供体在0.001~0.01μmol·L - 1范围内, 随使用浓度的提高延长了切花月季的瓶插寿命, 其中0.01μmol·L - 1处理效果最明显, 而0.1μmol·L - 1的处理反而缩短切花月季的瓶插寿命。进一步研究发现, H 0.01μmol·L - 1处理还不同程度地上调前期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显著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培法,以耐盐能力较弱的番茄品种江蔬1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外源多胺对番茄幼苗生长及质膜透性 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1的NaCl胁迫12 d,番茄幼苗的株高相对生长率、主根长相对生长率及植株的干质量、鲜质量降低,叶片质膜透性 增加;喷施外源多胺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100 mg·L-1 Spd、100 mg·L-1 Spm和150 mg·L-1 Put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韭菜新品种‘海韭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韭1号’是以‘小黄苗’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母本,‘汉中冬韭’的优良株系‘J-01-2’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连续多代自交,优株筛选,优系混合授粉等育种过程而育成的深休眠韭菜新品种。植株分蘖能力强,叶色深绿,叶宽1.0 ~ 1.1 cm,平均单株质量11 g,可溶性糖含量2.06%,纤维素含量0.91%。具有耐贮运、抗寒性强、较耐灰霉病、适应性强等优点,平均年产量167 667 kg · hm-2。  相似文献   

13.
外源钙对苹果果实乙烯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源Ca2 + 浓度低于350 mmol ·L-1时, 可促进‘红富士’苹果果实乙烯释放, 在400 ~1 000 mmol·L-1之间时, 乙烯的释放速率仅为对照的29. 8 %~41 %。分别用高浓度(500 mmol·L-1) 与低浓度(80 mmol·L-1) CaCl2处理果实12 h, 随处理时间延长, 低浓度钙促进乙烯释放量持续增加, 12 h 时乙烯释放量是2 h 时的2. 9 倍, 而高浓度钙抑制乙烯生成的效应比较稳定, 保持在12. 6~14. 4 nL·g-1。低浓度的Mg2+、Mn2+也有刺激乙烯生成的作用。Ca2+的胞内流动抑制剂La3+及CaM的抑制剂TFP (三氟啦嗪) 在80 mmol·L-1的CaCl2存在时, 明显抑制乙烯释放。  相似文献   

14.
马博英  徐礼根 《园艺学报》2007,34(2):469-472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0、1、8、16 mmol·L-1 4个供氮水平下香根草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类活性和MDA、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浓度的增加,香根草叶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电子传递量子产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8 mmol·L-1氮浓度时达最大,16 mmol·L-1氮浓度时最小,而1 mmol·L-1与8 mmol·L-1氮浓度时相比差异不显著;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则先下降后升高;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上升。这些结果说明香根草叶片在低氮情况下能保持较高的Fv/Fm、ФPSⅡ、qP和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李娟  朱祝军  钱琼秋 《园艺学报》2005,32(6):1045-1050
 以叶芥菜‘雪里蕻’和‘包包青菜’为材料, 研究4个氮肥水平(10.3、100、200和300 kg·hm - 2 ) 和2个硫肥水平(0和50 kg·hm- 2 ) 对植株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氮肥量增加,两品种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产量、叶绿素、β - 胡萝卜素、游离氨基酸、地上部氮含量、地上部硫含量均显著提高, 雪里蕻的硝酸盐含量也显著提高, 两品种的干物质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则降低。较低施氮量(小于100 kg·hm- 2 ) 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影响。在不施硫处理(供应KCl) 中, 氮肥对包包青菜硝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而在施硫处理(供应K2SO4 ) 中, 增加氮肥量显著增加其硝酸盐含量。增施硫肥, 雪里蕻可溶性蛋白质和包包青菜硝酸盐均显著提高, 两品种地上部硫含量显著提高, 而对其它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0.28、0.40和1.00ml.L-1的锌肥禾丰锌〔氧化锌≥87%(W/V)〕进行叶面施肥,研究叶面施锌对苋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施锌处理均对苋菜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有促进作用,并能改善苋菜品质,降低硝酸盐积累,增加产量,其中浓度为0.40ml.L-1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根际低氧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黄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多胺含量、抗氧化酶活性、O2ˉ 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中添加0.05 mm ol·L-1 Spd,可促进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缓解低氧胁迫的伤害;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多胺含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0.05 mmol·L-1外源Spd可明显提高植株体内Spd和Spm含量,降低Put含量,提高(Spd + Spm)/ Put比值,增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O2ˉ 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植株对低氧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