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柑桔果实贮藏,由于受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等危害,贮藏时间缩短,烂果严重,损失甚大.为寻求较好的防腐保鲜药剂,延长贮藏保鲜期.1989年冬我们作了用培福朗防治柑桔果实贮藏病害的试验,现将其结果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从采集的柑桔园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对柑桔绿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HC-03.该菌株对柑桔绿霉菌、柑桔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柑桔酸腐菌Geotrichum candidum等12种水果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表现出广谱抗菌活性.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16S rDNA 序列测定和特异性PCR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沙糖桔的活体接种试验表明,菌株HC-03的发酵液、菌悬液及发酵滤液处理柑桔绿霉病的发生率均低于20%,病斑直径均在10mm以下.  相似文献   

3.
柑桔贮藏病害发生动态和化学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1983~1995年间研究了浙江自然状态下柑桔贮藏病害的发生动态。结果显示,以采后侵染为主的病害发病率占59.79±22.40%;采前采后均可侵染,但以采前侵染为主的病害发病率占40.21±22.40%。后一类病害为害加剧是浙江柑桔贮藏病害发生的新动态,从国内外16种药剂中筛选出抑霉唑(Imazalil)、扑霉灵(Prochloraz)、百可得(Bellkute)等新型柑桔防腐保鲜剂,大量用于生产,解决了柑桔青、绿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药剂的抗药性问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研究了抑霉唑对柑桔青、绿霉病菌的敏感基线,在国内外首次报道大幅度降低使用浓度(仅原来的1/2~1/4)仍有良好效果,并率先在浙江桔区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4.
胡波 《湖北植保》1999,(4):19-20
随着柑桔青、绿霉病菌的抗性产生,如何使柑桔贮藏防腐效果好,保鲜时间长成了一个所必须研究的课题。绿色南方作为一种新型的乳油制剂,本文通过其300倍、500倍、700倍3个浓度在锦橙病果上做试验,获得药效结果。  相似文献   

5.
谢刚  赵军 《植物医生》2004,17(5):14-15
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是柑桔果实贮藏保鲜运输期间最容易发生、危害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会使果实大量腐烂,烂果率一般占10%~30%,严重的达50%以上,常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现将这2种病害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生与防治叶德新(福建省德化县经济作物站362500)许长敏(福建省德化县植保植检站362500)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italicumWehmer)和绿霉病(PenicilliumdigitatumSacc)是柑桔果...  相似文献   

7.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3,16(5):31-32
柑桔采收后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常因多种病害危害造成烂果。其中最主要的病害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炭疽病、褐斑病和桔火病等 ,对于此类病害应掌握好合适时机进行防治。1 杜绝病源采收后 ,贮藏前要严格选果 ,去除带有病菌及伤口果实 ,以减少病源。2 适时采收远程运输、贮藏的果实不必要求全熟 ,采收期以果实八成熟度为宜。因为这时期 ,柑桔果实内在品质已达到商品要求 ,含酸量较高 ,含糖量略低 ,耐藏性好 ,不容易发病腐烂损失。3 浸果处理柑桔果实采收后应及时用杀菌剂浸果处理 ,以杀灭果实表面上的病菌 ,杀菌剂可选用 5 0 %施保功…  相似文献   

8.
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um wehmer)、绿霉病(P.digiatum Sacc)是引起柑桔果实在贮、运期大量腐烂的严重病害。国内外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均作过许多研究,并证明果实采收后使用肥皂水、硼砂液、氨气、邻苯基酚钠配合联苯、涕必灵等药剂,对防治柑桔青、绿霉病均有一定的效果。据报道,1971年日本新农药甲基托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对柑桔绿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化合物,采用生长速率法并结合光谱法评价两种商品化三唑类杀真菌剂和四种新型含氮化合物对柑桔绿霉菌的抑菌活性及与柑桔绿霉菌CYP51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7-甲氧基-2-氢-苯并[b][1,4]噻嗪-3-胺对柑桔绿霉菌表现出强抑制作用,EC50值达1.18mg/L,与商品化三唑类杀真菌剂烯唑醇的EC50值(0.09mg/L)接近;而其余三种新型含氮化合物显示出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7.88、10.09和38.56mg/L。不同化合物与异源表达的重组柑桔绿霉菌CYP51的结合能力不同,对柑桔绿霉菌生长抑制的EC50越大,结合常数越大,即化合物与靶标酶CYP51的结合能力与抑菌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我国防腐保鲜工作非常活跃,仅防腐保鲜药剂已陆续推出几十种,大致可分为洗果剂、浸果剂、薰蒸剂、涂覆剂、吸附剂等几大类,大部分尚在试验开发阶段。这里推荐两种已在我国注册登记的杀菌防腐保鲜剂。1 噻菌灵又名特克多,现已开发出45%悬浮剂和3.5%的烟剂。主要用于防治青、绿霉病、蒂腐病等柑桔、香蕉鲜果贮藏病害。在柑桔上用45%悬浮剂稀释900倍浸果1分钟,晾干后常温贮藏.若配以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两月好果率90%以上,残留远远低于国际粮农组织的最高极限,是国际公认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蒋军喜  宋甫青 《江西植保》2008,31(3):127-128
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对温州蜜柑贮藏期病害进行了调查和鉴定,发现目前为害温州蜜柑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为柑桔绿霉病、柑桔炭疽病和柑桔黑腐病,贮藏期主要病害青霉病在本次实验中未发现。研究中发现了柑桔贮藏期一种新病害,柑桔镰刀菌蒂腐病。  相似文献   

12.
36—1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平板共生培养测定表明,36-1菌对供试的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性,其中含36-1菌活菌体液剂对玉米小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依次为80.22%、80.50%、77.75%、75.30%、61.38%;处理柑桔(脐橙)病果,对果面青、绿霉病斑扩展的抑制率为65.97%;批量处理柑桔(桃叶橙),室温贮存90天,好果率为78.44%,比对照  相似文献   

13.
吉维华 《植物保护》1990,16(2):48-48
柑桔是我国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柑桔年收购量约500万吨,在运输、销售、贮藏过程中,由于多种病害的发生,损失15—20%,全国每年将损失柑桔75—100万吨之多;每公斤收购价按1.00元计,损失达7.5—10亿元。 柑桔在贮藏期间,青、绿霉病危害最严重,蒂腐病和白霉病次之,分别发生在气候多湿和干燥地区。这些病害有的使果实3—5天内整个腐烂,有的影响果实的品质,榨出的桔汁异臭。多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柑桔贮藏期病害防治的研究,研制出了一系列的保鲜剂,而在多种保鲜剂中噻菌灵是效果最佳者之一。 噻菌灵(国外商品名特克多)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低殘留的内吸性杀菌剂,用于柑桔香蕉、苹果、梨等水果的产后防腐保鲜,具有使水果原有风味不受影响、持效期长、不易诱发病原菌抗药性等优点,它与其它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苯菌灵、硫菌灵、甲基硫菌灵等不产生明显的交互抗性。在对柑桔保鲜剂选用要求严格的日本,噻菌灵几乎是其唯一的法定防腐保鲜剂。  相似文献   

14.
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和柑桔绿霉病P.digitatum Sacc.是柑桔贮藏期重要病害,由于前者腐烂速度较慢(全果腐烂约需14—15日),后者腐烂很快(在相同温湿度条件下全果腐烂只需6—7日),因此如何正确鉴别这二种病原对于病害的及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防落素(即对氯苯氧乙酸)已知对柑桔贮藏果蒂褪绿有良好抑制作用,其生理活性与2.4-D类似;生物活性低于2.4-D。50—300ppm防落素防止甜橙果蒂褪绿的效果,随浓度提高而增强。200ppm时,则随树势的强弱而有差异,因而效果不够稳定。连续几年在不同品种上的贮藏试验表明,300ppm的防落素和200ppm的2.4-D单独浸果或与常用的几种柑桔采后杀真菌剂混用的防腐保鲜效果相近。对夏橙贮藏中主要病害炭疽病(或由炭疽病菌引起的蒂腐病和果面病  相似文献   

16.
 用从土壤中分离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912作为生防拮抗菌,主要研究在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接种时间的B-912活菌液、热处理液和过滤液对柑桔青、绿霉病的抑制效果。B-912活菌液的抑菌效果最佳,热处理液和过滤液次之,但均显著地好于对照。较高的贮藏温度有利于拮抗菌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活菌液处理的果实在25℃下的发病率及病斑直径均小于15℃下的果实,24h后接种病菌孢子的果实其发病率及病斑直径一般都高于48h后接种的果实。实验证明,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主要是产生抗菌素。  相似文献   

17.
施保功处理柑桔防病保鲜效果好施保功50%可湿性粉剂(Sporgon50WP)与施保克25%乳油(Sportak25EC),为艾格福公司在我国注册产品,据资料介绍此药对芒果炭疽病、蒂腐病,柑桔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炭疽病,瓜类炭疽病,磨菇疣胞霉病、褐...  相似文献   

18.
青绿霉菌是柑桔果实贮藏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原微生物之一。本文对柑桔果实青绿霉病的拮抗菌筛选进行了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1.菌种: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和绿霉菌(P.digitatum)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室提供。 2.培养基:BPA.NYDA、NYDB、PDA 3.样品:柑桔叶片、果皮、根系和根际土壤、南充地窖表层土。 4.筛选方法:从77份样品中分离纯化187个菌株,在培养基上作拮抗效应一级鉴定,以  相似文献   

19.
柑桔青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宝笃  李金玉 《植物保护学报》1993,20(2):168-168,184
柑桔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是柑桔贮运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国外于60年代末开始应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进行防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内应用此类药剂防治该病也有十几年的历史。自70年代初以来,在国外不断有柑桔青霉病菌对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抗性并导致柑桔较大损失的报道。国内柑桔产地及柑桔贮运场所也不断反映多菌灵对柑桔青霉病的防效有所下降,但未见有柑桔青霉病菌产生抗性的报道。为了明确该菌对多菌灵的抗性情况,作者于1990年首次对上海、南京、杭州和苏州等地柑桔贮运场所的青霉病菌进行了抗多菌灵的抗性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慈相 《江西植保》2003,26(3):124-125
土壤蛰出害虫是指以某种虫态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并出土为害的一类害虫。有的是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地上部分,有的是地上,地下兼害。在柑桔土壤蛰出害虫中,过去除花蕾蛆外一般不造成为害,近年,这类害虫的发生有明显趋重之势,发生频率增加,为害程度加重。根据多年观察,就其发生态势和原因分析如下。 1 柑桔土壤蛰出害虫发生态势 1.1 主要种类 能为害柑桔的土壤蛰出害虫种类很多,赣南发生量较大的主要种类是桔潜叶甲、恶性叶甲、茶色金龟、小青花金龟、斑青花金龟、大绿丽金龟、桔泥翅象甲,绒绿象甲、桔斜青象甲、黑蚱蝉、花蕾蛆和同型巴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