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啶脲及其混用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是当前蔬菜上混合发生的主要害虫,具有分布广、食性杂、繁殖强、暴发快,危害重等特点。近年来,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在我市连续几年大发生, 对多种双子叶作物,尤其是十字花科叶菜类蔬菜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导致产量和品质显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进入水稻田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是棉花的主要害虫。据文献记载,斜纹夜蛾除棉花外还为害旱粮、绿肥等作物,但未见有进入水田为害水稻等作物的报道。笔者在湖北省黄梅县王埠乡于1998年8月中旬发现斜纹夜蛾进入水稻田为害,面积达67hm2。斜纹夜蛾在水稻田为害对象主要是水稻、荸荠、田...  相似文献   

3.
易良湘 《植物医生》1998,11(4):14-14
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ricius)又名莲纹夜蛾、夜盗虫,是一种食性很杂、暴食性极强的害虫。它可危害蔬菜、玉米、水稻、甘薯等多种农作物。斜纹夜蛾以幼虫啃食植物叶片、花、花蕾及果实。初孵幼虫常群集叶背危害,4龄后进入暴食期。由于其...  相似文献   

4.
莱氏野村菌Nr05菌株的培养性状及其对斜纹夜蛾的毒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斜纹夜蛾罹病虫体上新分离出的一种莱氏野村菌Nr05菌株为对象,比较了其与实验室保存的菌株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与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苦参碱和苏云金杆菌混用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控制效果,及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结果表明:Nr05菌株对斜纹夜蛾具有很强的毒力,以1.0×108孢子/ml的孢子液接种到斜纹夜蛾4龄幼虫上,累积校正死亡率达62.1%,LT50为8.99d,致死率和致死速度明显高于其他真菌菌株。莱氏野村菌Nr05菌株与攻蛾混用防治斜纹夜蛾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平均累计校正死亡率达79.3%,比相同浓度的单剂增加13.7个百分点;LT50为5.2d,比相同浓度的攻蛾和真菌单剂分别减少1.1d和4.7d。Nr05菌株在PPDA培养基上生长优于SDAY。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BCS-CL73507对烟草斜纹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较长的持效期。药后14d,每公顷有效成分用量20g~40g对烟草斜纹夜蛾的防效达97.84%~100%。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OB作为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的增效剂,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0.25%~1.00%的浓度范围内,随着OB增效剂浓度的提高,其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也随着提高,最高增效倍数达85.1倍;在2~4龄幼虫范围内,随着虫龄的增大,OB增效剂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也增加;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增效剂的增效作用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7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 Fabrici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又名莲纹夜蛾、黑头虫、乌头虫等。是一种多食性的害虫,可为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豆科、莲藕、棉花等99科290种以上作物。斜纹夜蛾主要以幼虫取食为害叶片、嫩茎、蛀食果实等。其食性既杂又危害各器官...  相似文献   

8.
为做到有效防控保山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同时又做到化学农药使用减量的目的,选用生物农药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明确不同剂量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玉米安全性、对草地贪夜防效及持效期。本文开展了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对玉米安全、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每公顷用量的增加,防效和持效期增加,较为突出的是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450倍液、600倍液,药后1 d防效分别为95.11%、94.0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71.09%、63.13%,玉米受损率控制在22.49%以下,药效持续期在14 d。  相似文献   

9.
应用性诱剂监测芦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发生动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连续3年监测了武汉芦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发生动态,并与频振式杀虫灯比较了监测斜纹夜蛾的情况。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性诱剂能够及时准确监测斜纹夜蛾和甜莱夜蟥的发生动态,斜纹夜蛾性诱剂与频振杀虫灯的监测情况基本吻合;芦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主要发生班均在7月份至10月份,发生高峰期在8月份和9月份。  相似文献   

10.
应用38%阿维·毒乳油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的效果试验表明,38%阿维·毒乳油对菜青虫和低龄斜纹夜蛾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用药量83.3 mL/667m2对菜青虫和低龄斜纹夜蛾3~7d的防效达98%,与氟虫腈、茚虫威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混合病毒在不同宿主中交替繁殖对病毒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混合病毒在不同宿主中交替繁殖对病毒毒力的影响,选用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er)较专化的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NPV)和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较专化的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lNPV),按多角体数量1∶ 1混合后分别连续感染或交替感染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比较各代病毒对两种夜蛾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lNPV中国株和AcNPV混合,起始感染甜菜夜蛾,再在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中交替繁殖后,F4代斜纹夜蛾病毒(由斜纹夜蛾中收集的病毒)对3龄甜菜夜蛾幼虫的致死率极显著高于F2代斜纹夜蛾病毒,F3代甜菜夜蛾病毒(由甜菜夜蛾中收集的病毒)对斜纹夜蛾的致死率也显著高于F1代甜菜夜蛾病毒;混合病毒起始感染斜纹夜蛾,再经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交替繁殖后,斜纹夜蛾病毒对甜菜夜蛾的毒力以及甜菜夜蛾病毒对斜纹夜蛾的毒力也都显著提高。交替传代后的病毒比同代次连续传代后的病毒对非宿主的毒力显著提高,并且它们对原宿主的毒力未有减弱。AcNPV和SlNPV日本株混合病毒在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中交替繁殖后也表现出对非宿主毒力的提高。表明混合病毒在两种不同原宿主中交替繁殖比其在同种宿主中连续繁殖后对非繁殖原宿主的毒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蠋蝽对两种烟草害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开展了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卵及3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利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蝽雌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3龄幼虫(1.056)>斜纹夜蛾卵(1.055)>烟青虫卵(1.035)>斜纹夜蛾3龄幼虫(0.973);控害效应高低为:烟青虫卵(152.21)>斜纹夜蛾卵(124.18)>烟青虫3龄幼虫(15.09)>斜纹夜蛾3龄幼虫(9.63);蠋蝽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卵(1.060)>斜纹夜蛾卵(1.056)>烟青虫3龄幼虫(0.825)>斜纹夜蛾3龄幼虫(0.760);控害效应高低顺序为:斜纹夜蛾卵(111.16)>烟青虫卵(101.92)>烟青虫3龄幼虫(8.87)>斜纹夜蛾3龄幼虫(7.04)。随着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密度的增加,蠋蝽成虫的搜寻效应会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控能力,因此,可结合害...  相似文献   

13.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杂食性害虫,经常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能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是有效防治斜纹夜蛾的生物制剂,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本文从毒力、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复配剂及其田间应用和对斜纹夜蛾天敌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杀虫剂对烟草斜纹夜蛾的室内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室内防效测定与田间防效验证,比较多种杀虫剂对烟草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适用的防治药剂。通过测定室内防效筛选出杀虫活性较高的药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田间验证发现,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印楝素在药后7d的防效达90%以上,茚虫威、苏云金杆菌、高氯甲维盐、苦参碱的防效达80%以上。生物农药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印楝素的防效与对照化学农药相当。  相似文献   

15.
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高毒菌株筛选与制剂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农业害虫,为了探索1条可持续、无污染的新型防治方法,我们通过标准喷塔法从12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中筛选出1株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高毒力的菌株--球孢白僵菌Bb2860菌株.在喷雾浓度为(2592±275)孢子·mm-2的高浓度下,菌株Bb2860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在第7d的校正死亡率达82.43%±6.03%.不同制剂的室内生测试验表明,孢子水悬液和2种油剂(分别为不含稳定剂和含有稳定剂)在中浓度319~529孢子·mm-2的喷雾浓度下,7d后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54.8%、70.0%和76.7%;菌药协同作用为86.8%.另外,于2009年9月在安徽马鞍山进行自然条件下对花椰菜叶上斜纹夜蛾幼虫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处理9d后,纯菌剂的相对防效为77.64%;低剂量和常规用量5%氟啶脲(抑太保)的相对防效分别为49.02%和89.70%;菌药混用的相对防效为91.13%.本研究显示出利用球孢白僵菌制剂及其与低剂量抑太保混用防治斜纹夜蛾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科云斜纹夜蛾NPV防治花椰菜斜纹夜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亿PIB/g科云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以下简称科云斜纹夜蛾NPV)是纯天然微生物专用杀虫剂,属无公害环保型农药。为了验证该药剂对蔬菜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探索其使用方法,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建设进程,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江苏省植保站的统一安排,2007年东台市植保植检站用科云斜纹夜蛾NPV对花椰菜上的斜纹夜蛾进行了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应用性信息素诱捕甘蓝斜纹夜蛾及田间控害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应用性信息素大量诱捕法对秋甘蓝斜纹夜蛾开展了大面积诱杀试验,并就配套应用技术及其田间控害效果进行了评估。性信息素防治区内,在外围、中围和内围以及上风口、下风口等不同点位上的斜纹夜蛾雄成虫的单瓶诱集量差异明显,上风口的诱集量大于下风口,且增加幅度从外围往中心依次递减;在不同点位上的斜纹夜蛾雄成虫的诱集量差异跟田间虫口发生量呈正相关,虫口密度越大,外围成虫诱集量比中内围的增幅也越大。性信息素防治区在减少药剂防治2次的情况下,斜纹夜蛾落卵量比化防区和空白对照区分别减少27.5%和65.3%,田间累计幼虫发生量分别下降70.9%和94.3%。本试验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大面积诱捕能有效控制甘蓝斜纹夜蛾的危害,可为蔬菜的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草地贪夜蛾与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云南西部地区后,在田间与斜纹夜蛾混合发生。由于二者寄主种类、发生规律和形态特征十分相似,给调查和测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形态特征观察发现,草地贪夜蛾卵块鳞毛较为疏松,且单块卵量明显少于斜纹夜蛾;草地贪夜蛾幼虫头部有白色Y纹,第8腹节具方形黑点,而斜纹夜蛾幼虫亚背线内侧各体节均有1对三角形黑色斑纹,且第1腹节和第8腹节较大;草地贪夜蛾蛹臀棘无倒钩或弯曲,而斜纹夜蛾臀棘末端有弯曲或倒钩;草地贪夜蛾成虫体型小于斜纹夜蛾,其雄蛾前翅环形纹黄褐色、肾形纹灰褐色、剑状纹不明显、顶角具较大的白色块斑,而斜纹夜蛾雄虫前翅环形纹白色、外横线与亚缘线间具泛紫色斑纹、剑状纹明显。和斜纹夜蛾相比,草地贪夜蛾大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自残习性。除此之外,两种害虫的迁飞、交配、繁殖等生物学习性有较高的相似度。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田间卵、幼虫、蛹和成虫密度监控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抗性及对非靶标害虫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斜纹夜蛾S.litura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其对棉铃虫的抗性及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存活率、营养代谢及中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第2代幼虫的抗性程度最高,幼虫校正死亡率达91.33%,但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抗性程度较低,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5.33%和13.33%。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各龄期幼虫取食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后,其存活率与取食常规棉花对照无显著差异;甜菜夜蛾对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叶片的相对取食量、近似消化率分别为16.68和93.12%,均高于取食常规棉花对照的10.72和92.00%,但差异不显著,而斜纹夜蛾取食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后的各项营养指标均低于取食常规棉花对照,差异也不显著。取食转Cry1Ac/1Ab基因棉花后,甜菜夜蛾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02 U/mg prot,显著低于取食常规棉花的0.05 U/mg prot;斜纹夜蛾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为0.15 U/mg prot,高于取食常规棉花的0.10 U/mg prot,但差异不显著,其它中肠酶活性均低于对照,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刘毅  蒋昌进  杨立 《植物医生》2002,15(2):16-16
夜蛾科是鳞翅目最大的一科 ,包括2万多种 ,其中有很多危害农作物的种类 ,全市近年来蔬菜上夜蛾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主要有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粉斑夜蛾等 ,其中以甘蓝夜蛾发生最严重。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菠菜、蚕豆、甘蓝等。下面以甘蓝夜蛾为对象将其发生与综防要点简介如下 ,供参考。1发生概况与危害症状1.1发生概况甘蓝夜蛾在全市每年发生4代 ,主要以春、秋2季危害为重 ,是一种间歇性和局部大发生的害虫。成虫产卵成块 ,多集中产在生长高而密的植株上、中部叶片背面。幼虫体色与虫口密度有关 ,密度越大 ,体色越深 ,甚至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