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东北林区4种主要森林类型直径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东北林区4种森林类型即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柞树林和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直径结构特征,运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以及对数正态分布4种分布函数对4种森林类型的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同时用卡方统计量对4种分布进行了检验,拟合结果和检验结果一致表明:在4个拟合分布函数中,阔叶混交林和柞树林用Gamma分布拟合直径分布效果更好,针阔混交林和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用Weibull分布拟合直径分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枣庄市市中区3种主要树种黑杨、刺槐和侧柏的直径结构特征,运用5种分布函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Gamma分布以及logistic分布对这3种树的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同时用卡方统计量对5种分布进行了检验,拟合和检验得出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青石冈林场木荷直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青石冈林场木荷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木荷直径结构规律。运用威布尔分布(Weibull)、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伽马(Gamma)分布进行直径拟合,并结合X2对拟合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木荷林分平均胸径为10.4cm,在5.1~37.1cm之间变动,全距32.0cm,径阶分布范围不大;小径阶的林木数量居多(6~12cm),累计百分比已达到83.7%;4种分布函数中,威布尔分布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对数正态分布,但两者的差异不大,均可用于预测木荷林直径结构。  相似文献   

4.
杉木是南方集体林区的主要树种,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但受区域气候、土壤条件影响,杉木林的直径分布在不同地域上存在较大差异,合适的模拟是进行不同产区林木生长差异比较的重要前提。以福建省为例将杉木产区分为中心产区、一般产区和边缘产区,利用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一类清查福建省杉木林样地数据资料,分产区随机抽样224个优势树种为杉木的样地,采用正态分布、韦布尔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伽马分布和Logistic分布5种分布函数对3种杉木产区的林分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并结合卡方统计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心产区和一般产区杉木林用韦布尔分布拟合直径分布精度较高,边缘产区杉木林用伽马分布拟合直径分布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冀北山区不同林分类型林分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承德五道河林场杨树林和柞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标准地对这两种林分类型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进行详细的调查,利用ForStat的统计分布假设检验对林分结构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杨树林和柞树林的直径分布都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和伽玛分布;杨树林的树高分布分别符合正态分布、Logistic分布和伽玛分布,柞树林的树高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杨树林的枝下高分布分别符合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伽玛分布,柞树林的枝下高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和Logistic分布;杨树林的冠幅分布符合Logistic分布,柞树林的冠幅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和伽玛分布。  相似文献   

6.
该文利用ForStat统计分布方法,对承德市承德县五道河林场天然柞树林胸径、树高、枝下高及冠幅因子分布状况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柞树林的直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和伽玛分布;树高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枝下高分布分别符合正态分布、Logistic分布,冠幅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和伽玛分布。  相似文献   

7.
以福寿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Gamma分布4种分布函数分别对3个林龄9块样地的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偏度系数均为正值,直径分布偏向中小径阶,6年生杉木偏度最大,13年生偏度最小。峰度系数6年生杉木均为正值,直径分布较集中,13年生、20年生杉木大都为负值,直径分布较离散。6年生杉木用对数正态分布和Gamma分布拟合效果好,13年生杉木用Weibull分布拟合效果好,20年生杉木拟合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以吉林汪清林区臭松次生林为对象,分析了臭松次生林的树种组成和直径结构规律。采用威布尔分布(Weibull)、伽马(Gamma)及对数正态分布(logarithmic normal)进行直径拟合并进行卡方检验,研究表明:臭松林分平均直径为15.1cm,最小直径为5.1cm,最大直径为47.1cm,6—28径阶的林木株数所占比重最多,达75.8%,3种分布函数中,威布尔分布的R2为0.997,卡方(χ2)为6.35,拟合效果最好,伽马分布次之,对数正态分布最差,但前两者的差异不大,故威布尔分布和伽马分布适用于臭松林直径结构预测,可为臭松次生林直径结构和林分密度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闽南山地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闽南山地马尾松人工林2块样地资料为依据,应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β分布,Γ分布拟合闽南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的规律,并对适用性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适合于拟合及预测该林分直径结构的分布模型,并用卡方统计量对5种分布进行检验,结果表明:β分布描述闽南马尾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在林分生长模型研究中,选择描述林分直径分布的函数至关重要。以雷州半岛白骨壤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直径调查,所得数据以偏度、峰度为指标,并运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Gamma分布等3种概率密度函数进行参数拟合检验,分析白骨壤种群的直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白骨壤种群以中小径阶居多,其偏度和峰度均大于0,直径分布曲线为左偏态,分布曲线比较陡峭,呈尖峰态;正态分布和Weibull分布的拟合效果较差,而Gamma分布则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通过建立Gamma分布参数预估方程,可预测林分各个径阶的株数及其动态变化。通过对雷州半岛白骨壤种群直径分布规律的调查研究,以期为雷州半岛白骨壤群落的经营管理以及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于林分生长过程的Richards生长方程以及蓄积量转换生物量模型,评估了辽宁冰砬山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和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两种典型森林类型4个龄级的植被固碳速率、固碳潜力和潜在固碳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森林的单位面积植被固碳潜力总体上都是随着龄级的增加单位面积植被固碳潜力在增加。除中龄林外,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个龄级的植被单位面积固碳潜力均比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大。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各龄级森林植被单位面积潜在固碳价值在2 113~9 656元,蒙古栎天然次生林在1 594~4 195元。长白落叶松人工林2000年和2005年的固碳潜力分别为14和11 Gg·a-1,潜在固碳价值分别为1 700和1 300万元·a-1,与2000年相比,2005年固碳潜力和潜在固碳价值都有所降低;蒙古栎天然次生林2000年和2005年的固碳潜力分别为4.8和5.4 Gg·a-1,潜在固碳价值分别为600和700万元·a-1,与2000年相比,2005年固碳潜力和潜在固碳价值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河南登封林场栓皮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抚育间伐对林分不同生长阶段林木株数、林木直径分布和树高分布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措施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在株数强度为31.55%的间伐林分和条件基本一致的未间伐林分内,分别设置1个1 hm2样地,间伐作业2 a后获取每木检尺数据,分别利用Normal分布、Gamma分布、Lognormal分布、Weibull分布、Logistic分布函数对间伐样地和对照样地栓皮栎人工林林木个体直径分布、树高分布进行拟合,并应用Kolmogorov-Smirnov(KS)拟合优度检验,选择拟合效果最好的分布模型。【结果】1)间伐和对照样地幼树、小树和大树林木株数比例分别是9:642:582和229:978:585。相比对照样地,间伐样地林木小树和大树生长阶段株数比重较高。2)间伐样地林木直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8~18 cm,高于对照样地的4~16 cm。KS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间伐样地林木直径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拟合效果最好,Normal和Logistic分布次之;对照样地林木直径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拟合效果最好,Normal和Gamma分布次之。3)间伐样地和对照样地林木树高级分别为8~16 m和4~14 m,但KS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5种分布函数对间伐样地和对照样地树高分布拟合优度排序一致,说明抚育间伐对林分树高分布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抚育间伐调整了栓皮栎人工林林分的直径结构,林分直径分布向较大径阶方向偏移,使林分直径分布结构更趋于对称分布,但对树高分布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燕山北部山地干旱阳坡不同造林树种生长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燕山山地干旱阳坡人工造林树种生长状况的差异,对人工栽植的油松、樟子松及蒙古栎的生长状况及其幼林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栽植5a后,油松、樟子松和蒙古栎的存活率分别达到了93.79%、87.98%和66.69%,其地径分别为4.68cm、5.34cm、1.52cm,树高分别为1.58m、1.75m、0.80m,油松、樟子松、蒙古栎的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 857.36g、2 018.30g、234.35g,形成的人工幼林的密度在867.00~2 183.00株/hm~2之间;立地条件较好的样地幼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均匀型,立地条件较差的样地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油松、樟子松、蒙古栎均为燕山北部山地干旱阳坡的适宜造林树种,栽植5a后已基本形成稳定的乔木层,人工造林加速了干旱阳坡由绣线菊灌丛向乔木林的更新与恢复。  相似文献   

14.
蒙古栎是我国难以生根的树种,常应用生长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提高林分产量。基于此,通过使用吲哚丁酸、萘乙酸、生长调节剂生根粉以及吲哚丁酸和萘乙酸混合溶液四种生长调节剂,分析蒙古栎扦插生根受到的影响,并采取最佳方案促进蒙古栎嫩枝扦插生根,有效改良生根种植,促进生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研究小陇山3个类型锐齿栎天然林的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王安沟100多年未经人为干扰的锐齿栎天然林和响潭沟皆伐迹地上经近40年封山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均表现为异龄林的直径分布特征,但从q值来看,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直径分布较响潭沟次生林更加合理,白营西沟择伐林的直径分布虽然表现为小径木占的比重比较大,但各径阶间的变幅平缓,有明显人为干扰的痕迹;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和白营西沟次生林林木个体分布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489和0.487,林分内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响潭沟次生林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20,其林木水平分布格局表现出轻微的团状分布,群落还处于演替的早期阶段;3个林分中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隔离程度最高,响潭沟次之,白营西沟最低,混交度分别为0.598,0.542和0.451;白桦、华山松在不同的林分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从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响潭沟次生林到白营西沟择伐林表现出大小比数依次降低的趋势,而锐齿栎、漆树等树种则在3个林分中所处的地位一致;人为干扰对白营西沟次生林的结构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杂木林和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林3种天然次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季节内表层土壤(0~30 cm )淀粉酶、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测定,探讨了辽东山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呼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东山区蒙古栎林、杂木林、胡桃楸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呼吸具有一定的季节波动,但相关性不显著。除胡桃楸林微生物呼吸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关系外,蒙古栎林和杂木林微生物呼吸与4种酶活性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系统了解辽东山区次生林植物群落土壤碳循环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生长状况、生理指标和土壤因子、气象因子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得出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比油松纯林具有更大的生长优势和生态效益之结论。混交林能有效地改善林地土壤水肥状况,提高林分相对湿度,降低温度,从而增强树木的光合能力,提高树木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8.
GRANDPERIODOFGRoWTHMongolianoak(Q.mongolica)wasamaintreespeciesofthesecondaryforestsinHeilongjiangProvince.Thesecondaryforestswereforn1edfromthevirginforestwhichwasrepeatlydestroyed.ThatdecidedthatmostofmongolianoaksoriginatedfromthestumpsproutingforthenaturalstandsItwasreportedthatalmostalltheoaktrees1essthan2oyearso1dinthenaturalstandsweresproutingorigin,buttheseed1ingsincreasedwiththeirageintheeasternHeilongiiangProvince(ChenBoxianetal,l965).Thegrandperiodsofgrowthoftheoakwithdiff…  相似文献   

19.
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的蒙古栎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蒙古栎林的结构、林木蓄积、死地被物贮量及其最大持水量等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栎林的植物种数为22种;林木蓄积量为47.955 m3/hm2,死地被物贮量为25.3 t/hm2;最大持水量为72.2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