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56年我国开始进行核技术农业应用研究,1958年开始进行粮食辐照贮藏研究和辐照育种工作至今,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并逐渐发展形成了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核农学(NhclearAgrirulture)。由于核辐射技术是一项极为特殊的行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许多特殊要求,核技术应用单位必须进行科学管理,保证安全运行,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中国农业辐照中心作为我国的国家级核技术农业综合应用单位,在成立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全面研究总结了四十年来我国开展核技术应用研究的宝贵经验,在安全管理方面进…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取令人瞩目的成绩。由于各类项目建设不断增多,也带来了包括辐射监测等方面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本文试对如何加强监测人员的辐射监测防护和确保辐射监测中的安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作为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核技术,正在得到社会与企业的广泛关注,它已经被包括工业、国防以及农业和医学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但由于核技术的特殊性,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不容忽视,会对辐射工作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七种生物监测水体污染的方法:①生态学方法;②生物指数法;③群落多样性指数;④生物测试(毒理学方法);⑤PFU法;⑥利用发光细菌监测水质;⑦微核技术。其中重点介绍了微核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前景广阔的“核农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相当广泛,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显示出其广阔的前景.所谓核技术,其实也就是同位素技术.同位素有两类:一类是稳定同位素;另一类是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是通过标记示踪方法作为研究手段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这些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有不同的穿透能力,在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时会产生吸收、辐射、电离等现象,这些现象很容易被仪器探测出来.目前,核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最广泛、成绩最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辐射育种;二是同位素示踪;三是辐照杀虫;四是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5.
核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相当广泛,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显示出其广阔的前景.所谓核技术,其实也就是同位素技术.同位素有两类:一类是稳定同位素;另一类是放射性同位素.  相似文献   

6.
植物微核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微核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性杂交不亲和植物间部分基因组转移的新途径 .通过微核技术可在不同属植物间转移单条或多条染色体 ,且所得再生植株性状稳定 ,在植物育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微核技术还可用于定位基因、建立特异染色体 DNA文库、鉴定基因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植物微核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微核技术是根据环境中污染物能引起植物DNA损伤、诱发染色体畸变而形成微核的原理来检测诱变物质对染色体损伤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检测出有害气体、重金属、有机物等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影响程度,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中大气、土壤、水体等污染的监测。本文对植物微核技术的建立与发展、微核技术原理及其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核技术农业应用在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领域中均占有一席之地。介绍了湖南省核技术农业应用在辐射诱变育种、辐射加工技术及同位素示踪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提出了湖南省核农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9.
核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丰富的资料,综述了核技术在农业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应用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核技术在农业应用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10月速览     
粮农核技术应用计划成效显著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1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举办的科学论坛时表示,"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粮食与农业核技术应用联合计划"自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是联合国机构间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丰富的资料,综述了核技术在农业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应用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核技术在农业应用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花香7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利用太空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培育出的高产、抗病、优质、带标记性状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母本为花香A,来源于神舟三号飞船搭载诱变的突变体;父本川恢907是通过杂交、复交,核辐射处理和花药培养相结合选育的大穗、大粒、高配合力的强恢复系。花香7号2007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大豆微核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微核技术是根据遗传学染色体畸变的原理而建立的一种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大豆对污染物比较敏感,容易获得间期细胞,以大豆为材料的微核实验是进行环境监测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微核技术,并对大豆微核实验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氯酸钾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氯酸钾细胞遗传毒性和污染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氯酸钾均会对蚕豆根尖细胞分裂产生遗传毒性,在一定浓度处理范围内,随着氯酸钾处理浓度增大,其强氧化性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和污染指数的增加;但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微核的数量。氯酸钾具有明显的环境污染效应,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其污染效应进行监测和评价既简便又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5.
核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从核技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有关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的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健  王璐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7):166-169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是1种新兴的快速生物测试方法。该方法已被列入国家"生物监测技术规范(水环境部分)",而且在监测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环境致突变性物质方面也得到了充分应用。综述了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从产生到最终确立的进程,并重点就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技术的完善和广泛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国际原子能机构2008年12月2日在维也纳总部发表报告,呼吁各国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时,重视利用现有的成熟核技术,以提高粮食产量,缓解粮食危机。就此问题,笔者对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司司长梁劬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刘钢 《北京农业》2009,(2):18-19
<正>国际原子能机构2008年12月2日在维也纳总部发表报告,呼吁各国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时,重视利用现有的成熟核技术,以提高粮食产量,缓解粮食危机。就此问题,笔者对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司司长梁劬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行政区划22个省和1个直辖区,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牧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1%,耕地面积为9%,出口产品中80%为畜产品和农副产品,其中牛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素有“美洲的粮仓”之称。 阿根廷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铀矿储藏量大,这给阿根廷发展核技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全国拥有3个核电站(其中阿杜恰二号电站正在建造中);2所原子能研究中心;1个核技术人才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20.
浙油33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油菜品种,2015—2017年在浦江县试种,表现平均产量 3 241.4 kg·hm-2,全生育期 225~230 d,耐湿性好,千粒重高,含油率高,品质优。总结了浙油33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