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母牛的繁殖在奶牛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因此,只有最大限度地消灭不育,才能提高养奶牛户的经济效益。现对奶牛不育的现象、原因、应采取的措施介绍如下。1异性孪生不育和老年失去繁殖能力不育异性双胎的母牛大约94%不能生育。该种情况下的母牛不  相似文献   

2.
笔者调查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04~2013年3 209头次中国荷斯坦母牛的产犊记录,探讨胎次与产犊月份对奶牛双胎率的影响;观察了2011~2013年留养的8头异性双胎母犊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奶牛的双胎率为4.4%;双胎率最多的胎次为第三胎,占26.1%,1月份的双胎率最高,占18.3%;8头留养的异性双胎母犊中有4头生殖器官发育正常,并具有正常繁殖能力,占留养的50%。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30 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各种途径展开了人工诱导母牛双胎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母牛繁殖机理研究的深入和胚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诱导母牛双胎已成为可能.母牛怀双胎的最大不利影响是异性孪生不孕,据Fujishiro A等[1]报道,有92%的异性孪生母犊不孕,因此诱导双胎技术无法在奶牛上应用.随着性别控制技术的发展,用性控精液(X精液)对诱导排双卵的母牛输精,让其产双母犊,可解决异性孪生不孕的问题,从而能成倍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为此开展此项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正常繁殖必须具备完整健全的内生殖器官。在人工繁殖情况下,奶牛单侧子宫角能受孕极其少见,笔者发现单侧子宫角并不完全是异性双胎中的母牛,单胎生母牛也存在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繁殖力对于奶牛的生产周期会产生影响,对奶牛繁殖力进行研究能够为奶牛养殖场提供经济效益,因此应加以关注。当前,我国的奶牛繁殖力相对比较差,和一些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提升我国奶牛繁殖能力是目前养牛业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了让奶牛的繁殖力获得提升,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同时还要做好技术要点管理,加强疾病检疫工作,进而提升奶牛的生产能力。1掌握好母牛发情的特征牛发情的持续时间短,约18 h,25%的母牛发  相似文献   

6.
异性(一公一母)孪生(双胎)的母犊可分为有繁殖能力(1%)与无繁殖能力(99%)两种。但是笔者发现有的养奶牛户对异性孪生的母犊不分有无繁殖能力均按淘汰处理,这是不对的。判断刚出生的异性孪生的母犊是否有繁殖能力的方法是:在母牛分娩后排出胎衣时,检查两个胎儿胎盘之间的绒毛膜是否有“吻合支”(一根手指粗的血管)  相似文献   

7.
异性(一公一母)孪生(双胎)的母犊可分为有繁殖能力(6—9%)与无繁殖能力(91—94%)两种。但是笔者发现许多养奶牛户对此母犊不分有无繁殖能力均按淘汰处理,这是不对的。判断刚出生的异性孪生的母犊是否有繁殖能力的方法是:在母牛分娩排出胎衣后,  相似文献   

8.
提高母牛繁殖力的几项措施张玉(哈尔滨市动植物检疫局母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提高母牛繁殖力是养牛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提高繁殖力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及时淘汰先天性发育受阻母牛及异性双胎母牛。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幼稚型,表现...  相似文献   

9.
1影响母牛繁殖力的主要因素1.1母牛遗传的影响我县本地母牛个体小,性成熟时间较晚(1.5~2.5岁)导致生产力低。一般双胎公牛的女儿的双胎率和孪生母牛的女儿的双胎率比较高。1.2环境的影响日照的长短可以影响母牛的性周期,环境温度对母牛的繁殖有明显的影响,高温不利于母牛受胎,同时造成母牛出现安静发情,胚胎死亡增加。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牛胚胎移植技术发展概况及其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胚胎移植技术概述胚胎移植又称受精卵移植 ,就是将 1头母畜 (供体 )的受精卵移植到另一头母畜 (受体 )的子宫内 ,使之正常发育。胚胎移植的意义 :( 1)充分发挥优良母牛的繁殖潜力。一般情况下 ,1头优良成年母牛一年只能繁殖 1头犊牛 ,应用胚胎移植技术 ,一年可得到几头至几十头优良母牛的后代 ,大大加速了良种牛群的建立和扩大。 ( 2 )诱发肉牛产双胎。对发情的母牛配种后再移植一个胚胎到排卵对侧子宫角内 ,这样配种后未受孕的母牛可能因接受移植的胚胎而妊娠 ,而配种后受孕母牛则由于增加了一个移植的胚胎而怀双胎。另外 ,也可对未配种…  相似文献   

11.
英国剑桥繁殖生理生化研究所最近应用卵移植技术,司使母牛一次怀双胎,一产下双犊。早先的研究表明,如将两个受精卵移植到受卵母牛的一侧子宫角内,由于两个胚胎刍夺营养,经常使其中一个胚胎死亡,如在母牛的两侧子宫角内各移植一个受精卵,结果怀双胎的百分率很高,胚胎植入母体的数量增加,胎畜发育也较正常。到目前为止,采用两侧子宫角各移植  相似文献   

12.
1应用超排技术的意义超排技术即人为的对发情母畜利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后,诱导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较多的卵子,经交配或人工授精,产双胎或多胎的技术。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受精卵移植技术的应用,诱发母牛产双胎是很有经济意义的课题。加快家畜改良步伐,提高牛、羊繁殖力,人为的使其在一个性周期内多排卵、多受胎,繁殖较多的仔畜,加快品种改良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多产一头良种肉牛或黄牛,可多增加一倍的收入,推广应用超数排卵法结合应用受精卵移植技术,其价值将会越来越大,经济价值更加显著。2试验推广情况我们应用的激素主要是:卵泡刺激素(FS…  相似文献   

13.
诱发母牛双胎是一个很有趣的、正在努力研究的课题。母牛的双胎并不多见。在自然繁殖状况下,母牛的双胎率一般在1—4%。斯坎伦等(1974)报道,在2323次妊娠中有2.8%的双胎率;杨利国(1987)统计了5135头黄牛,双胎率为0.15%,母牛双胎与牛的品种和年龄有一定的关系。肉牛的双胎率高于奶牛,如西门塔尔牛(肉牛)的双胎率为5.18%,黑白花奶牛的双胎  相似文献   

14.
繁殖力是指奶牛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它是奶牛生产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也是母牛的生产力,提高母牛繁殖力是获得更多畜产品的基础。要提高繁殖力,关键是要提高“三率”既要提高母牛的受配率、受胎率和犊牛成活率,以前我国农村广泛实行母牛受配率70%,受胎率80%和产犊成活率90%以上的指标,但实际上还存在不少差距,因此,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提高“三率”,同时,还应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和育成率,缩短母牛各胎的间隔期,延长母牛的利用期。  相似文献   

15.
所谓奶牛繁殖力指在一生或一段时间内繁殖后代数量多少的能力。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很多,笔者根据衡水冀州市某养牛场各月的受胎率情况,简要分析影响受胎率的几个因素,并对所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介绍。1某牛场各月的母牛的受胎情况笔者将该牛场2011年各月的受胎率情况进行总结,具体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在选购奶牛时,除从体型外貌、乳房发育、生长发育等外表和系谱进行选择外.还应重视繁殖性能的选择。尤其在选购犊牛或后备奶牛时.更要谨防异性挛卡不育母牛。正常情况下,奶牛双胎率仅3.5%左右.异性挛生率更低,在监床上只偶尔遇到。但我们在这二年被邀请对两批后备奶牛进行诊断时.却发现异性挛生母牛占60%多.应引起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条件下,各品种牛的双生频率有所不同,差异介于0.44~8.84%。利用这一性状进行选育多产奶牛、肉牛,进而提高繁殖力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结果。胚胎移植技术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可以植入两个胚胎,一个子宫角一个;或者给输精受体母牛卵巢无黄体侧子宫角植入一个胚胎。使用第一种方法,双生率约为70%,第二种方法双生率约为50%。  相似文献   

18.
异性双胎中的母犊长大后多不能生育,其原因在于,胚胎时期,雄性胎儿的睾丸先发育,产生的雄性激素,通过绒毛膜血管,流向雌性胎儿,影响了雌性胎儿的性腺分化。没有生育能力的异性双胎母牛阴门狭小,且位置较低,阴蒂较长,乳房极不发达,乳头与公牛相似。因此,要注意对异性双胎母犊的生殖器官检查。对没有繁殖能力的异性双胎母犊,不要作繁殖母牛卖出。在外购犊牛或育成牛时,一定要注意了解和检查。  相似文献   

19.
提高牛群繁殖效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牛群繁殖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繁殖管理可以提高牛群生产效益,加速畜群遗传改进的速度,对奶牛场盈利不仅有短期效益而且有长期意义。奶牛群繁殖效率与母牛繁殖力、公牛繁殖力、发情鉴定率、授精率和繁殖记录密切相关。妊娠率是检测繁殖状况的关键指标(见表1),妊娠率受4个因素影响:母牛繁殖力、公牛繁殖力、发情鉴定率和受精率。表1生殖力、发情鉴定率和受精率对妊娠率的累积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妊娠率并不等于4种因素(母牛生殖力、公牛生殖力、发情鉴定率和受胎率)的平均值,而是4个因素的乘积值。当4个因素全部95%时…  相似文献   

20.
肉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肉牛业的经济效益,对于肉牛业来说只有多产犊才能多产肉,任何产犊率的提高和产犊间隔的缩短都有利于牛肉增产和成本降低. 1 种母牛的选留 繁殖力受遗传的影响,一般来说繁殖力高的个体的后代其繁殖力也高,如双胎个体的后代产双胎的可能性就大,繁殖力高的牛群应当不断选优去劣,把生产中繁殖力强的母牛作为种母牛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