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了评价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本研究选用120头"杜×长×大"断奶仔猪,添加不同水平丁酸梭菌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为试验日粮,测定猪的生长性能相关指标和腹泻率。结果表明:中剂量试验组(日粮中添加10×10~4 CFU/g丁酸梭菌)断奶仔猪28~4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比对照组仔猪显著提高7.28%(P0.05),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料重比(Feed∶Gain,F/G)均显著降低(P0.05)。在43~56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试验组断奶仔猪的ADG显著增高,F/G显著降低,ADFI显著增加。在28~56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的ADG和ADFI均显著提高,F/G均显著降低,试验组仔猪的腹泻率显著降低,说明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减少断奶仔猪腹泻发生。  相似文献   

2.
引进国外早熟、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好的肉用品种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将两品种的胚胎移植到小尾寒羊的体内后所生羔羊,进行了哺乳期不同阶段生长速度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胚胎移植的萨福克羔羊的平均初生重为6.65 kg,大于无角陶赛特羔羊5.54 kg,胚胎移植的萨福克羔羊的平均日增重以出生后10日龄最高(473.13 g/d),无角陶赛特羔羊平均日增重以出生后90日龄(断奶)最高(457.03 g/d).哺乳期前40天即10日龄、20日龄、30日龄、40日龄胚胎移植的萨福克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73.13 g/d、343.13 g/d、459.38 g/d、359.38 g/d,分别高于无角陶赛特羔羊的平均日增重288.75 g/d、296.25 g/d、394.38 g/d、313.75 g/d.从哺乳期50天后到断奶(90日龄),胚胎移植的无角陶赛特羔羊平均日增重368.75 g/d、457.03 g/d大于萨福克羔羊的平均日增重350.00 g/d、314.06 g/d.说明哺乳前期胚胎移植的萨福克羔羊生长速度快于无角陶赛特羔羊,到哺乳后期(50日龄)至断奶(90日龄)时胚胎移植的无角陶赛特羔羊生长速度大于萨福克羔羊.因此,在哺乳期前40天应注重加强萨福克羔羊的营养,在哺乳期50天后到断奶应注重加强无角陶赛特羔羊营养.  相似文献   

3.
最大程度地在猪粮中用紫花豌豆代替豆粕(Soybean Meal,SBM)对生猪生产非常经济而且显得特别重要,本研究评估了在乳猪饲料中增加紫花豌豆含量替代SBM对日粮中养分的消化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9日龄断奶后1周的乳猪260头(8.5 kg),阶段1进行2周(1~14 d),然后进行阶段2饲喂3周(15~35 d),并且用以小麦为主粮的每千克含有0,100,200,300和400 g紫花豌豆(Pisum sativum L.,subsp.hortense)的5种颗粒饲料代替含300 g/kg SBM和100 g/kg小麦饲料。两个阶段的饲料分别被设计成含有净能量(Net energy,NE)10.2和9.8 MJ/kg,同时使标准回肠可消化(Standardised Ileal Digestible,SID)赖氨酸含量为1.2和1.0 g/MJ NE。为平衡饲料中的NE,在两个饲喂阶段的日粮中将加拿大菜籽油含量分别从48和27减少到34和12 g/kg,并通过增加氨基酸结晶体平衡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紫花豌豆含量增加到400 g/kg时,在阶段1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总能量(Gross Energy,GE)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Apparent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CATTD)分别被线性的降低了7%和2%(P0.001),但是在阶段2中,粗蛋白的CATTD只线性的降低了1%(P0.005)。与此同时,当饲料中紫花豌豆含量增加到400 g/kg时,日粮NE值在阶段1二次递减0.4 MJ/kg(P0.001),并在阶级2线性的减少0.2 MJ/kg(P0.001),但是用于饲料配方的紫花豌豆的NE值对于刚断奶的仔猪被高估了。在1~7 d,增加紫花豌豆的含量并不影响日均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但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和饲料转化效率(G:F)线性的减少了(P0.01);在8~14 d和15~21 d,生长性能并没有受到影响;在22~28 d,增加紫花豌豆的含量使ADFI和ADG二次递增(P0.01),但没有影响G:F;在29~35 d,增加紫花豌豆的含量时,ADFI只是趋向性线性增加(P0.10),但ADG却表现出线性增加(P0.05),同时没有影响G:F。在整个试验过程(1~35 d),增加饲料中紫花豌豆的含量并没有影响ADFI,ADG和G:F。因此得出结论,对于乳猪饲料,在配成等量的NE值和SID氨基酸后,400 g/kg紫花豌豆能够完全替代SBM,并且对断奶后经过7d的适应期的仔猪的生长性能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用 4头体况良好、年龄 1.5岁左右、体重相近的健康公牛 (夏洛来×本地黄牛 )进行试验 ,研究其能量需要。采用 4× 4拉丁方设计 ,根据预期日增重 (0、0 .4、0 .8、1.2kg/d)配合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 ,肉牛日增重 (Y ,kg/d)与综合净能采食量 (X ,MJ/kgW0 .75/d)呈显著的线性相关 :Y =3.6 8X - 1.30 ,r=0 .95 ,P <0 .0 5。肉牛肥育期用于维持的综合净能需要量为 0 .35 4MJ/kgW0 .75/d ,每增重 1kg ,增加的总的综合净能需要量为 2 2 .5 2MJ。肉牛肥育期综合净能需要量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 :(1)NEmf=(0 .2 72ΔW +0 .35 4 )W0 .75,式中NEmf单位为MJ/d ;ΔW为日增重 ,kg/d。(2 )NEmf=0 .35 4W0 .75+2 2 .5 2ΔW ,式中NEmf单位办MJ/d ;ΔW为日增重 ,kg/d。  相似文献   

5.
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250、500、1 000和2 000 mg/kg三聚氰胺,将375只1日龄健康艾维茵白羽肉鸡随机分到以上5个处理中,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期42 d,于21、42 d以重复为单位空腹称重,计算采食量、体增重和料重比;并于22和43 d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尿素氮、肌酐含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十二指肠和肾脏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对肉鸡平均采食量和平均体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量为1 000和2 000 mg/kg时平均体增重有下降的趋势.在22~42 d,1 000 mg/kg组的料重比与对照组比显著增加(P<0.05).2)饲粮三聚氰胺水平达到或高于500 mg/kg时,肉鸡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显著提高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肌酐和22 d尿素氮的含量(P<0.05).3)饲粮三聚氰胺水平达到或高于250 mg/kg时,十二指肠形态结构、肾脏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程度也随着饲粮三聚氰胺水平的增加而加剧.本研究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达到或高于1 000 mg/kg时对肉鸡的生长性能有负面影响,达到或高于250 mg/kg时对肉鸡健康有负面影响,其伤害程度也随三聚氰胺水平增加而加剧.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NRC(1998)猪营养需要模型 ,进而建立我国生长肥育猪营养需要模型 ,本试验选用华南地区杜× (大×长 )生长肥育猪 ,测定其在20~100kg 的生产性能、无脂瘦肉生长速度 ,并预测其营养需要量。结果表明 :①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为737g/d、1883g/d和2.56:1。②采用剥离胴体瘦肉实测的胴体无脂瘦肉生长速度为288g/d ,采用胴体指标估测的值为285g/d和292g/d。③用实测的无脂瘦肉生长速度建立了赖氨酸需要量的数学模型 :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 (mg/d )=7652.7059 +115.36W +1.1718W 2-0.01882W3+36W0.75。  相似文献   

7.
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淮猪新品系Ⅰ系生长性状均达到或超过了选育目标,日增重、活体背膘及料肉比基本达到稳定状态.25~90 kg日增重四世代(699.66 g/d)比零世代(670.00 g/d)提高了近30 g;达90 kg体重活体校正背膘厚,四世代(12.64 mm)比零世代(13.77 mm)降低1.13 mm:料肉比四世代(2.97:1)与零世代(3.06:1)差异不显著,但基本稳定在3.00:1左右.淮猪新品系Ⅰ系在生长性能方面的选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杜洛克母猪生长、肥育阶段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长猪日粮(含添加剂VE 7 IU/kg)中添加VE 50IU/kg和VC 100 mg/kg,对杜洛克生长母猪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肥育猪日粮(含添加剂VE 4.9 IU/kg)中添加VE 25 IU/kg和VC 50 mg/kg,可提高日增重8.6%,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下降11. 7%。表明杜洛克母猪肥育日粮的VE和VC水平可能应高于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0.8hm2/牛和1.2hm2/牛)科尔沁肉牛的日增重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差异,以及其对草地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肉牛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分别是0.4418kg和0.4482kg);高放牧强度的处理,单位面积的产量高(分别是0.5525kg/hm2·d和0.3735kg/hm2·d),但对草地的持续生产不利,导致草群中禾草比例下降而杂草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埋植褪黑激素的水貂(Mustela vison)冬季直针毛生长过程及形态学性状的特点,测量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62 d和75 d的水貂鲜皮腹部、背部和臀部新生冬季直针毛的毛长度、毛最粗处细度、毛根无髓段长度及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等形态学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埋植褪黑激素31 d后,水貂3个部位均出现了新生冬季直针毛;且臀部的新生冬季直针毛的毛长度最大,单位面积上新生冬季直针毛数量最多。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至62 d冬季直针毛的平均生长速度为:腹部(0. 33±0. 07) mm/d、背部(0. 44±0. 07) mm/d、臀部(0. 45±0. 08) mm/d,埋植褪黑激素后62 d至75 d冬季直针毛的平均生长速度为:腹部(0. 25±0. 06) mm/d、背部(0. 29±0. 10) mm/d、臀部(0. 36±0. 03) mm/d,均表现为臀部>背部>腹部的情形。埋植褪黑激素后31 d至62 d的冬季直针毛平均生长速度较快;埋植褪黑激素后62 d至75 d的冬季直针毛平均生长速度降低。冬季直针毛的长度与毛根无髓段长度、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相关性不显著(P>0. 05);毛最粗处细度与毛根无髓段长度、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相关性不显著(P>0. 05);毛根无髓段长度与毛根扁平型鳞片总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判断水貂取皮时间时,可以选择冬季直针毛的毛根无髓段长度作为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