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陇单10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系ly8222为母本,自育系ly840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表明,陇单10号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37%,并具有抗丝黑穗病、大斑病、红叶病,中抗瘤黑粉病、茎基腐病等抗性特点,2012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东部年有效积温在2600℃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我们对其研究过程及制种关键技术等做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陇单9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自育系ly0996为母本、自育系ly84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表明,陇单9号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43%,高抗茎基腐病、大斑病、红叶病,中抗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矮花叶病.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东部年有效积温在2 600℃以上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陇薯94系10是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3年以武薯85-6-14为母体,以陇薯4号为父体组配杂交,并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0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油10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6年以自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为母本,恢复系C20为父本配制而成。2009-2010年陇油10号参加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春油菜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2014年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白银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6个表现较好,达到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的增产要求。以汾豆92折合产量最高,为2 2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72.2 kg/hm2,增产率8.16%;其次是汾豆93,折合产量为2 277.8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6.7 kg/hm2,增产率7.90%;0331位居第3,为2 272.2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1.1 kg/hm2,增产率7.63%;陇黄2号、GZ11-277均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5.26%;中黄4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4.21%。以上6个品种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1品种来源 玉米新杂交种陇单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综引自交系的杂株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LY2209为母本、外引系87—1为父本选育而成,2008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玉2008006)。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08年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的9个品种在7个试点的块茎产量为材料,利用基于Genstat的GGE双标图分析评价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陇薯9号’‘L0227-18’‘天薯10号’‘陇薯8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7个试点被划分为2个类型区域,在2个类型区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分别为‘陇薯9号’和‘陇薯6号’,安定、会川和临夏是比较理想的试点,具有较强的区分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辣椒育种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辣椒系列新品种陇椒1、2、3、4、5、6号等.陇椒1号199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陇椒2号2000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综合性状与国内同类品种相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陇椒6号2000年通过省级鉴定,研究水平达国内领先.陇椒3号200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0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陇油10号(原代号L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和恢复系C20配制的优质丰产、中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2010年通过省级鉴定,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1003)。该品种早熟性好,生育期92-113 d,较对照品种陇油5号早熟3-5 d。株高126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5-8个,单株角果数230个左右,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陇油13号是以不育系24A为母本,恢复系C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组合。在2011—2012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和2013年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省春油菜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粮食作物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以甘肃省14个市(州)粮食生产区域为单元尺度,对甘肃省三大类粮食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区域内部粮食生产变化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地域性差异较大。粮食主产区呈现由西向东、由灌溉区向旱作区转移的态势。小麦播种面积直线递减,粮、经兼用的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上升。甘肃省粮食生产品种类型及区域结构变换更替明显,种植业比较收益高低是决定更替变换的主因。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对参加甘肃省2009年谷子区试(旱地)的9个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A2-2241、长生08属优良品种;大同29号、9931-2-1-2、2003-929、09-221属一般品种;张杂谷6号、大同33号、09-220属于较差品种.同时可以看出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方法简单,评价结论比较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新的贫困人口标准,甘肃的重点贫困县由51个增加到58个、贫困人口由300多万增加到1 300万、贫困面由16%增加到80%。扶贫开发主要工作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新纲要和新标准的提出和实施,对甘肃省的农村扶贫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我们必须调整思路,总结经验,创新模式,探索新阶段符合甘肃省实际的农村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新品系陇育0024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以西峰27号作母本,89-235-11-2-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0-2012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5019.4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7号增产6.31%;2012-2013年度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3421.95 kg/hm2,比对照品种西峰27号增产6.00%,居参试3个品种(系)的第1位。抗寒性1~2级,抗旱性1~2级,抗青干1级,落黄1级;总体抗锈性表现较好,病情指数在20%以下,具有慢条锈特性。籽粒含粗蛋白质15.25%(干基)、湿面筋32.4%(14%湿基),沉降值29.2 mL、吸水率62.8%,面团形成时间2.7 min,稳定时间1.7 min。适宜在甘肃庆阳、平凉及宁夏固原等地区山塬旱地及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甘肃油料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对甘肃省各市(州)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庆阳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张掖市、天水市油菜生产优势强;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胡麻种植面积和产量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武威市、金昌市、天水市、庆阳市向日葵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从单位面积产量来看,河西5市油料作物单产普遍高于其它油料作物主产区。同时提出了合理区域布局;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1950~2000年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的年代际变化与同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年甘肃省干旱严重,农作物受旱面积大,在拉尼娜事件年甘肃省干旱轻,农作物受旱面积小;1950~2000年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最大出现在1995年,最小出现在1964年,而1995和1964年分别出现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离厄尔尼诺事件强的年份时间越近,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越大,反之,离厄尔尼诺事件强的年份时间越远,或厄尔尼诺事件弱的年份,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越小;1950~2000年甘肃省农作物受旱面积有显著增加趋势,20世纪50年代受旱面积最小,90年代受旱面积最大;50年代农作物受旱面积在100万hm2的年份没有出现,90年代受旱面积在100万hm2的年份有6年;在每个年代的初期,甘肃省干旱几率最大,对干旱预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平凉甜玉1号是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稳定自交系99(2)-1-1-0-0-1为母本、99(1)-1-11-0-1(代号03001)为父本选育的杂交种.在2005-2007年品比试验中,鲜果穗折合平均产量23 283.5 kg/hm2,较对照品种穗甜1号增产11.4%.高抗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大斑病、红叶病和矮花叶...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新品种灵台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冬小麦新品种灵台3号是从冬小麦品种烟D27的变异单株中经过多年连续选择选育而成,株高90.75cm,穗长6.80 cm,千粒重36 g,容重811 g/L,生育期280 d,属中早熟品种。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18.5 g/kg,赖氨酸(干基)0.46%,湿面筋19.0%,沉降值35.4 mL,灰分(干基)1.4%,属...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甘肃省气象站1963~2012年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分析了省内年平均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甘肃省年平均气温呈现暖—冷—暖的循环交替特征;存在2~4、10~12、17年3个明显的振荡周期,以2~4年为主周期,其次是17年,10~12年的振荡最弱。  相似文献   

20.
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天油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冬油菜新品种天油5号(系谱号986—2-1)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系“St40—1”为母本、引进的双低白菜型春油菜品种“网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3—2005年区试中,平均产量2668.70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1号增产13.81%,最高单产达2475.00kg/hm^2。该品系表现优势强,植株繁茂,根系发达,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含油量41.12%、芥酸29.78%、硫甙93.0μmol/g。适宜在甘肃省东部和中部海拔2000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