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水果农产品是我国消费者非常关注与喜欢的重要营养来源,其市场价格变动会对消费者与农民生产者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国水果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总体情况和价格指数波动周期。本文以我国2002年2月至2015年5月的苹果、香蕉、橙子的月度集贸价格指数为例,运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进行价格波动周期分解实证。结果表明,苹果、香蕉、橙子三者的价格波动周期均有所缩短,波动幅度有所扩大,且具有不可重复性与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将猪肉、鸡肉、鸡蛋、蔬菜和水果等5类鲜活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分解为趋势变动、周期波动(循环变动)、季节波动和随机波动等4个部分。运用X12法和H-P滤波法对5类鲜活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价格波动周期长度方面,猪肉呈缩小趋势,鸡肉、鸡蛋和蔬菜呈扩大趋势,水果趋于稳定;在价格波动周期对称性方面,猪肉、鸡肉和鸡蛋呈下跌周期大于上涨周期趋势,蔬菜、水果呈上涨周期大于下跌周期趋势;在价格波动的贡献率方面,猪肉、鸡肉和鸡蛋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大于季节性波动,蔬菜和水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大于周期性波动,果蔬价格受随机波动的影响程度总体大于畜产品。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研究宏观经济指标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分析在宏观经济指标冲击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 探讨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政策作用机制。采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析,以研究多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综合影响。研究表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与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指数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数、社会平均工资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是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的Granger原因;宏观经济指标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狭义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指数。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中外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应用复杂网络和统计物理学分析方法,对中国和美洲市场大宗农产品玉米、小麦和大豆在双变量相关性波动模态的变化规律、强度分布和聚集系数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外大豆价格波动以弱正相关性为主,小麦价格更多的表现为弱负相关性,而玉米价格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波动较为均衡。3种农产品的价格相关性波动表现出不同的群簇性和周期性,波动网络通过各自不同的核心模态进行传递和演化。最后提出了依据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波动周期及趋势进行价格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侯媛媛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9):173-180
运用2006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3季度的海南瓜菜季度价格指数数据,分析了海南省瓜菜价格波动的主要特征;用X11季节调整模型剔除季节性因素对瓜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后,运用HP滤波模型分析瓜菜价格波动的规律性,并对短期波动的周期进行了划分。结果发现,海南瓜菜价格波动均属于低峰型波动,价格上涨能力有限。从价格波动深度来看,茄果类最大,平均深度为27.69,说明茄果类价格的下降能力较强。从扩张与收缩长度来看,叶菜类表现出收缩趋势,瓜类蔬菜价格的上涨势头正在减弱,茄果类价格扩张趋势明显,菜用豆价格指数保持平稳。总体来看,海南瓜菜价格具有稳步上涨的长期趋势,但短期波动剧烈,提出了稳定海南瓜菜价格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食用菌价格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金针菇和双孢菇是山东食用菌重点发展的品种,其价格变动显著影响山东食用菌的整体发展。基于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分析法对3种食用菌价格进行分解发现,其均存在鲜明的季节特性,价格波动循环因子接近两年一个周期,但3种食用菌的价格走向并不一致。借助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探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基料价格对3种食用菌价格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CPI是3种食用菌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基料价格变动并非所有食用菌价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为更加精确地探究和预测食用菌的价格变动趋势,分析食用菌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在后续的研究中应扩展食用菌的研究品种和原材料类型,并综合物流、信息流、技术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广东持续完善农业预警体系建设与应用,推进了与国家对接的监测预警病虫害和农业防灾救灾体系建设,提升了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力监测,完善了省级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监测,形成以广东省农业厅"菜篮子"农产品价格和广东省发改委重点农产品价格指数的信息发布机制,初步建成全省农产品市场价格趋势监测和预警体系。广东研究农业预警体系领域集中在监测与预警病虫害防控、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产地环境等实际操作应用技术,仅有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较少省级科研院所有文献报道广东农产品价格、产业风险预警机制等涉及农业预警体系的相关研究,农业预警体系的科研研究工作有待强化与拓展。  相似文献   

8.
谷政  罗琰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6):307-310
农产品价格波动逐步增大,市场风险成为农业生产者面临的主要风险。农产品指数保险是管理农产品价格风险的金融工具之一。介绍江苏省张家港市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海门市苗鸡价格指数保险和淮安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实践,指出江苏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具有能够提高农业保险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满足农户多层次的风险保障需求以及减少农产品市场风险等成效,同时指出试点中的价格指数保险存在价格系统性风险特征、目标价格或保险的触发价格确定有待完善,以及缺少再保险及巨灾分散转移机制等问题,提出加强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宣传力度、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及政府多部门协作、创新价格指数保险的产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1997-03—2013-12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贝叶斯DCC-GARCH模型,分析农产品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结果表明:1)农产品价格及CPI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波动衰减速度缓慢,且衰减速度随着波动幅度的加大而减缓。2)畜产品价格与CPI关联更为密切,粮食价格与CPI关联相对较弱;畜产品价格中与CPI波动关联性最强的是猪肉价格,其次为鸡蛋和鸡肉价格,牛羊肉价格与CPI关联度相对较小,粮食价格中籼稻和粳稻价格与CPI的关联度更高。3)农产品价格与CPI的关联性具有时变性;畜产品价格与CPI波动关系大致表现出前期稳定,后期更为密切的特征。农产品市场重要程度、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及随机事件冲击,致使关联性在品种间和时间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2011年黑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的14个调查村、1000个固定调查户每月上报的农产品出售价格数据为基础,分析农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和波动因素,提出保持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 trend of Hubei province grain price and its influence on CPI, based on data from1990-2014.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in price goes through a change of early rising and later reducing during1990-2014, and smoothly fluctuated in recent years with a downward trend; grain price and CPI fluctuations have a consistent trend, but the grain price volatility is ahead of CPI fluctuation; grain price has positive influences on the CPI;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namely,grain price is a significant cause of CPI fluctu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stabilize grain price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CPI.  相似文献   

12.
玉米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价格能否稳定对居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市场对玉米的需求出现了大幅增长的态势,玉米市场价格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波动特点。玉米价格的波动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而且对以种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影响较大。通过对玉米价格短期和长期波动阶段趋向的分析,研究国家农业调控政策和技术创新在玉米价格波动中的作用特点,为玉米产业实现良性循环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2 年,广东全省农业总体形势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 3.7%和3.9%,农业增加值对全省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增长0.2 个百分点。稻米、生猪等大宗农产品整体价 格趋稳,花卉、家禽等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农产品对外贸易总体保持增势,各产业分化严重,稻米进口剧增,出口锐 减,猪肉的出口量下降,水、海产品出口增长。2012 年广东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8%,但水稻和蔬菜等大宗农业产业的 科技贡献率低于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蔬菜价格为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建模方法,研究全国和区域蔬菜价格的走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5-2002年全国蔬菜年均价呈缓慢降低走势,2003年开始呈现快速上升走势,2017年以后有所下降,2010-2018年上海蔬菜年均价与全国蔬菜年均价走势一致,但低于全国蔬菜价格水平;2)全国和上海的月均价...  相似文献   

15.
顾莉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58-12461
依据1949~2008年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统计数据,应用波动理论分析了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波动情况。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是在不稳定的波动中增长的,其波动周期频度较高,长度比较规则;波动幅度总体呈中度,稳定性不强;粮食产量波动具有对应性,体现了现阶段粮食生产"N"字形的发展态势;粮食产量波动具有梯次性;在粮食产量波动性比较中,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对波动系数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自然灾害、农业政策、生产性投入、粮食价格和粮食流通5个方面剖析了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并提出了防御和平抑粮食产量超常波动的措施:一是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二是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四是注重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为农业技术措施的应用提供实施路径和载体;五是建立健全灾害防控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增强粮食生产抗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以来,"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政策的实施,粮食价格"天花板"封顶效应开始显现、成本"地板"抬升的挤压越来越明显。本研究从政策实施和政策变化角度出发,对我国粮食价格形成和波动机制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发现现有文献存在缺乏对分品种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差异的研究,缺少对大豆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政策实施前后对比的研究;对粮食价格调控目标和社会福利变动的研究和评价较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黑色预警方法,以价格波动率为警情指标,CPI 月度波动率平均值1~2 倍标准差确定警限,建立我 国重要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模型并展开预警分析。结果显示,2013 年我国稻米价格异常波动较少,猪肉和鸡蛋 价格异常波动较为剧烈。最后提出需从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尧加快农资市场整治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完善农产品 消费市场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出台政策,以保证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2002年1月~2012年3月江苏省的生猪、仔猪、猪肉市场月度价格为研究对象,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对猪肉价格的波动进行分解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者的价格波动呈高度一致的周期性波动上升,短期内波动受外部影响明显,波动幅度较大;价格波动周期与生猪饲养周期相一致,大约39个月为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19.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探索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实施以奖代补试点。地方政府的保费补贴政策是否有效降低了农产品市场的风险?本文基于农业政策保险背景,以武汉市为例,运用GARCH模型,分析武汉市实行蔬菜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后大宗蔬菜品种价格波动变化,探讨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武汉市蔬菜保险政策实施后,大宗蔬菜20类蔬菜品种有14类蔬菜品种价格波动程度明显减缓,意味着武汉市蔬菜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实施,缓解了武汉市大部分蔬菜品种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地方性农业保险的实施,不仅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者的利益,还可以稳定蔬菜市场,降低蔬菜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武汉市推行蔬菜保险有效性的经验证据,可拓展地方性农业保险政策作用与功能研究的边界,更为缓解其它类型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提供了参考借鉴。湖北省省级层面并没有统一的蔬菜保险保费补贴措施,为稳定湖北省蔬菜生产,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开展蔬菜政策性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