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低档茶叶及其废弃物制备新型纯天然水溶性茶绿色素叶绿素锌钠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水溶性极好,呈鲜艳的绿色,稳定性强,是一种优质的天然营养保健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2.
茶叶色素物质按其溶解性能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前一类主要是叶绿素及其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后一类主要是黄酮类、花青素、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等。业已证明,脂溶性色素是茶叶外形与叶底色泽的主体。绿茶外形色泽依加工工艺技术参数不同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色素类物质及其在沤堆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中的色素,大别为两类,一为脂溶性色素,如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另一为水溶性色素,如花黄素类、花色素类、黄烷醇类及其氧化产物等。这些成分在普洱茶的沤堆过程中变化很大,从而形成普洱茶茶汤具有的色香味,并与其它茶类有不同的饮效。一、脂溶性色素该类色素用丙酮提取,石油醚分离和纸上色层分析。曾比较了各种类型茶叶,其中鲜叶、普洱原茶和成茶的色层,按其吸附强弱离析的层次和层的宽度示于  相似文献   

4.
茶叶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色素是存在于茶鲜叶和成品茶中的一类有色物质,对茶叶风味品质的形成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茶叶色素的分类、形成、分析测定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茶叶色素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非水溶性茶叶蛋白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采用碱法从茶叶中提取非水溶性茶叶蛋白的工艺,茶叶蛋白提取率达61.1%。通过调节提取液pH值的方法制备粗蛋白,粗蛋白纯度为54.45%;以高血脂症大鼠为模型,研究了非水溶性茶叶蛋白的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非水溶性茶叶蛋白能明显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清TC、TG、LDL-C、AI和R-CHR指标(P<0.05),对HDL-C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证明非水溶性茶叶蛋白有明显的降血脂效果,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12,(9):20-20
7月10日,俄罗斯第451技术委员会在俄茶与咖啡协会办公大楼召开《茶叶、咖啡及其饮料产品》会议,研究讨论了茶与咖啡协会提交的6项国家间茶叶标准草案。其中5个标准是由俄茶与咖啡协会拟定的,分别是:《茶叶·水溶性与非水溶性灰分含量测定方法》、《茶叶·粗纤维含量测定方法》、《茶叶·总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茶叶·粉碎样本加工与干物质含量测定方法》、《茶与速溶茶.叻Ⅱ啡因含量的测定一高效液相色谱法(同ISO标准)》。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替代农药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溶性农药存在的水浸出率高、农残超标严重等茶叶质量安全隐患,试验采用几种脂溶性农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进行比较,旨在逐步替换当前使用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水溶性农药,降低茶叶农残浸出率。结果表明,150 g/L凯恩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效果最好,与茶蝉净、联苯菊酯等其它药剂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药效持久。  相似文献   

8.
茶叶黄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化合物,主要成分是黄烷醇类及其氧化产物、黄酮类等。早在60年代,前苏联就有从红、绿茶中提取食用绿色素和黄色素的专利报道。近年来,由于天然色素食用的安全性及其茶叶的医疗保健功能,茶叶色素在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用茶叶黄酮类作为除臭剂生产的口香糖、牙膏,由红茶色素制成的红茶果冻等。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此外,在医学上,茶色素具有显著的促进纤溶、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及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等作用。茶叶黄色素是笔者在进行茶叶综合利用研究中新开发的一种茶叶色素,为了使茶叶黄色素在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笔者对其性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绿茶提取液经溶剂处理,分别提取出多酚类化合物、嘌呤碱、多糖等物质后,其黄色溶液经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制得黄色素。 测定黄色素溶液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光谱特性,以及pH值、温度、溶液浓度、光照及各种介质对黄色素溶液400nm波长下消光值的影响,观察溶液颜色及澄清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易感染异味的特点。本文就茶叶在存放过程中陈化变质的物质原因及防止措施谈些个人看法,以供参考。1 质变物质影响茶叶色、香、味和营养价值的物质很多,经研究分析归类为:1.1 影响色泽的物质茶叶色泽的主要物质是色素。色素包括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及茶多酚氧化产物。前三者不溶于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取消劣质条,使消费者获得优质的茶叶以促进茶叶的消费,提高售价以及增加优质茶生产者的利润,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批准了茶叶国际标准(红茶规格)——ISO3720,并在1981年5月的日内瓦茶叶出口国会议上,提出把ISO3720编入国际茶叶协定中,作为协定中最低品质标准的一部分,以防止劣质茶进入国际茶叶市场。 ISO3720中规定的检验项目包括水浸出物、粗纤维、总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和酸不溶性灰分。其中  相似文献   

11.
氨基酸是茶叶重要的呈味物质,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酶促或非酶促反应而转化为茶叶香气及色素的重要组成物质。文章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不同茶树种质资源、环境条件和加工工艺对氨基酸合成代谢及转化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为茶叶品质形成与调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海南山苦茶叶为原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对不同产地山苦茶叶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并对万宁产山苦茶叶、茶渣及其经热水浸提后乙醇沉淀法分离的水溶性粗多糖中的14种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苦茶叶水溶性粗多糖得率为16.7%,山苦茶叶中14种元素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常量元素钾、钙、镁、钠、硫、磷和微量元素钡、锰、铁、锌、铜、铬、钼、铍。不同地区的山苦茶叶各元素含量稍有不同,总体差异不大。对茶渣和粗多糖的各元素含量及其形态分布分析发现,山苦茶各元素(除钾外)的不溶态(36.9%~94.2%  相似文献   

13.
在茶业经济贸易的几个主要指标中,福建都进入前几名。茶园面积居第三位,茶叶产量、茶叶产值和名优茶产量居第二位,名优茶产值居第四位,茶叶出口金额居第二位。从1963至1996年持续34年茶叶增产增收,特别是在近几年茶叶跌入低谷中,福建茶业仍在稳定增长,这在全国产茶省、区中尚不多见。这得益于发展茶叶的决策正确,得益于坚持发展有特色的茶叶,得益于科技成果与茶业经济的结合。福建经验表明,发展特色茶叶,是实现茶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福建发展特色茶叶中,可以得到三方面的启示:一是以本地资源为依托,建立自身优势的…  相似文献   

14.
药用真菌对低档茶叶品质提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省现有茶园面积13.34万公顷,1999年茶叶总产量12.35万吨,其中低档条至少7.5万吨,如何提高低档茶叶品质,实现其商品价值的飞跃,特别是如何借当解决夏暑茶的暑涩味,更是倍受关注,药用真菌,作为一种植物营养重组的生物活体,近年来,被引入茶叶界,对改善低档茶叶品质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我所与土肥所联合攻关的“菌类保健茶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现就谈几点认识。1、落叶滋味的形响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灵芒茵、在警菌、猴头菌作用于茶叶基质上,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阵解茶多酚,降解氨基酸,富积水溶性精(其中低聚精增加额…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磷肥在茶园土壤中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磷酸钙是茶叶生产中最常用的水溶性磷肥。这类磷肥由于很容易被土壤中铁、铝、钙等离子固定,因而肥效往往较低,这在富含铁、铝离子的酸性茶园土壤上表现尤为显著。茶园土壤上磷肥利用率较低,不仅限制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而且造成生产投入上的很大浪费。因此,了解水溶性磷在茶园土壤中的吸附、固定和转化过程,对于正确指导茶园合理施用磷肥,提高磷肥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试验采用室内培养法,模拟水溶性磷肥在茶园土壤中的  相似文献   

16.
黄竞  余志 《福建茶叶》2010,32(10):26-28
膳食纤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功能物质,目前茶叶膳食纤维开发利用不高。本文以不同品种的乌龙茶茶叶或茶梗为原料,通过化学法提取膳食纤维并研究其理化特性,结果证明从乌龙茶茶梗与茶末中提取的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在持水力,溶胀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结合水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开和吸脂能力方面的差异则更多来自茶叶品种因素。从乌龙茶茶梗或茶末中提取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并应用具备可行性,这对乌龙茶的综合利用,提升产业价值,减小浪费和环境污染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茶业在福建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茶叶生产和科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茶叶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促进茶叶科技产业化的几种模式和促进茶叶科技产业化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茶叶中脂溶色素有叶绿素,胡蘿卜素及叶黃素等。这些色素对茶叶生产极为重要。茶中叶绿素与茶树生长及其芽叶的伸育关系极为密切,它是茶树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貭,按照季米里亚捷夫的意見,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的光敏化剂,它能吸收光能並用于二氧化碳的还原过程中,而且还参加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某些化学作用过程。茶叶中胡蘿卜素在茶树生理上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的,但是根据胡蘿卜素結构中存在大量的双鍵,便可推断其必  相似文献   

19.
饮茶有许多益处,这是众所周知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的益处在于茶叶中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糖类、酶类、色素等。  相似文献   

20.
影响青岛绿茶品质的若干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水浸出物的含量和感官评定来比较影响青岛绿茶品质的若干因素,研究地理环境、品种、生产设施和加工工艺对青岛绿茶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露天栽培的茶叶品质要好于大棚设施的茶叶,且不同的品种、加工工艺和地理环境均对青岛绿茶品质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