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淋巴细胞白血病、成红细胞白血病、成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瘤、结  相似文献   

2.
禽白血病(Avian Leucosis,AL)是由各种禽白血病亚群病毒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主要是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主的一类传染病。目前主要将其分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禽骨髓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成红细胞性白血病。其中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对禽类危害最大的疾病.相关文献报道亦最多。而骨髓细胞陛白血病(又称禽骨髓细胞瘤Myeloid Leucosis,M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vian Leucosis Virus-J subgroup,ALV-J)引起的禽多种肿瘤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张兴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254-254
禽白血病是一类禽白血病病毒相关的反转录病毒引起鸡的不同组织良性和恶性肿瘤病的总称。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性肿瘤病,也叫做鸡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产蛋量下降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最重要的禽病之一。该病呈渐进性发生和持续的低死亡率,经卵垂直传播是禽白血病病毒(ALV)的主要传播方式,使该病难以控制,对鸡群在增重和产蛋方面受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禽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白血病是由禽C型反转录病毒群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其次是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大多数肿瘤侵害造血系统,少数侵害其他组织。早在20世纪的中后期就有人对该病进行了描述和报道,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禽病之一。该病毒除能引起白血病外,还能引起骨髓细胞瘤、上皮细胞瘤等肿瘤性疾病,而且它诱发的肿瘤多与造血系统有关。由于禽白血病病毒与禽肉瘤病毒在理化特性、病毒形态以及致病性等方面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因此常常统称为禽白血病/肉瘤病毒。介绍了禽白血病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末,英国开普敦动物保健研究所D·N·Payne及其同事首次从肉种鸡群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禽白血病病毒。由于这种病毒的囊膜特性不同于已知感染鸡的禽白血病病毒的5种亚型(A~E),也不同于其他禽类体内发现的禽白血病病毒的4种亚型(F~Z),因而定名为禽白血病病毒J亚型(Av...  相似文献   

6.
禽血管瘤     
禽血管瘤是禽白血病的一种。禽白血病是由禽C型反录病毒群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其次是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此外还可引起骨髓细胞瘤、结缔组织瘤、上皮肿瘤、内皮肿瘤等。  相似文献   

7.
1禽血管瘤现状禽血管瘤是禽白血病的一种。禽白血病是由禽C型反录病毒群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其次是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此外还可引起骨髓细胞瘤、结缔组织瘤、上皮肿瘤、内皮肿瘤等。大多数肿瘤侵害造血系  相似文献   

8.
<正>禽白血病是由一种常见的反转录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病毒引起的,以在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产蛋下降为特征。临诊上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淋巴白血病,其次是成红细胞白血病、成髓细胞白血病、骨  相似文献   

9.
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成年鸡的一种慢性淋巴样肿瘤性传染病。有多种病型,如淋巴白血病、成红细胞白血病、成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骨石化病、血管瘤等,其中以淋巴白血病(LL)较常见。LL多发于性成熟期的鸡,特征是在肝、  相似文献   

10.
禽白血病是危害禽养殖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给中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章以分离的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为例,研究了禽白血病病毒生物学特性,同时进行了禽白血病的流行情况调查,并结合本公司SPF鸡场和温氏食品集团公司肉鸡饲养经验,总结了一套禽白血病生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禽白血病是危害我国养禽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禽白血病病毒的检测在禽白血病的净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禽白血病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和比较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以便为临床兽医科技工作者建立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禽白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禽类各种可传播的肿瘤性疾病。有关禽白血病危害的研究报道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但当时对养禽业的影响较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肉种鸡严重的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由禽白血病造成死亡及淘汰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增加,而由禽白血病感染后造成的免疫抑制、对疫苗应答能力下降、继发感染等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正确认识禽白血病对养禽业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傅义娟 《中国家禽》2004,26(16):35-35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又名大肝病、肝淋巴瘤病、鸡骨质石化病、大理石骨病、粗腿病等,是由禽白血病一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临床以产蛋下降和死亡增加为特征。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大多数鸡群均可感染。青海省禽白血病感染情况以  相似文献   

14.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以在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产蛋量下降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淋巴白血病,其次是成髓细胞白血病、成红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细胞瘤、骨石病、肾母细胞瘤、血管瘤以及纤维瘤和纤维肉瘤等。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禽白血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禽白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禽类各种可传播的肿瘤性疾病.有关禽白血病危害的研究报道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但当时对养禽业的影响较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肉种鸡严重的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由禽白血病造成死亡及淘汰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增加,而由禽白血病感染后造成的免疫抑制、对疫苗应答能力下降、继发感染等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正确认识禽白血病对养禽业的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禽白血病病毒相关受体的研究是解析白血病病毒感染机制的重要基础,也为禽白血病的防控与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本文对近年来禽白血病病毒受体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概述不同亚群病毒受体的结构与其相关功能,分析受体介导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和致瘤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禽白血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以在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产蛋量下降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淋巴白血病,其次是成髓细胞白血病、成红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细胞瘤、骨石病、肾母细胞瘤、血管瘤以及纤维瘤和纤维肉瘤等.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控禽白血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在商品蛋鸡中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病理剖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方法对送检的疑似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的商品蛋鸡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株的致瘤相关基因gp85基因进行测序,与国内外各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离、鉴定到1株J亚群血管瘤禽白血病病毒,命名为FJ0610;分离株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11.5%~94.5%之间,其中与血管瘤禽白血病毒株ZH-08株同源性最高,而与E亚群毒株同源性最低;基于gp85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J0610株的gp85序列与ZH-08株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9.
刘芳 《预防兽医学进展》2012,(4):M0003-M0003
禽淋巴白血病是由禽反转录病毒中的白血病、肉瘤病毒群感染所致,该病毒为R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可在禽的内脏器官、肿瘤组织中长时间存留,且随鸡日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7~12月龄的鸡发病率最高。母鸡较公鸡易感,饲喂蛋白饲料的鸡群发病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排查贵州省惠水县某养鸡场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情况,对鸡场送检的10只病死罗曼粉蛋鸡进行禽白血病病毒PCR检测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10份病料样品中6份检测出禽白血病病毒;基因序列分析与E亚型禽白血病病毒E-ros001、E-B9、E-TYR株同源性高达99.1%,与J亚型GZN16株同源性最低为37.1%;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与E亚型毒株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该养鸡场存在E亚型禽白血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