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三坪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优化配置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坪沟流域水土保持各类治理措施进行优化配置设计和对梯田、人工林、人工草、谷坊、封禁等防治措施的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完成治理后,林草地所占比重由初期的17.89%提高到40.56%,各项措施年总减少土壤侵蚀量6.50万t,年增加产值278.05万元。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韶民 《农业展望》2006,2(11):26-27
1棉花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产量642万吨 2006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达到8060万亩左右,同比上升5.8%。今年棉花生长中后期.各棉区天气总体有利,棉农田间投入较足,棉花产量可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总产642万t,同比增长12.4%。一是棉花种植面积增长。西北内陆棉区为1973万亩,同比增加10.9%;黄河流域棉区3723万亩,同比增加8.2%;长江流域棉区2130万亩,同比增加6.8%。二是单产提高,由上年每亩75kg提高到79kg。  相似文献   

3.
宁夏玉米种植起步较晚,解放后才逐步推广种植。1952年全区玉米面积仅6000亩,亩产73kg;60年代玉米面积增至4万亩,亩产191kg;70年代末(1980年)玉米面积41万亩.亩产204kg;80年代全区玉米有了较大的发展,1989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110.6万亩,亩产提高到304kg。尤其是2003年玉米播种面积264.5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53.4kg,占宁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6%,占粮食总产量的44%。是宁夏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作物,其中总产已超过小麦位居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黄泛区农场围绕做大’做强“地神”种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这一主题,采取多种措施,充分挖掘土地增效潜能,基本实现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示范作用增强,为农场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年来,农业总产值由15654万元增加到22483万元,增长了43.6%,年均递增7.5%;农业增加值由6584万元增加到10696万元,增长了62.4%,年均递增10.2%。地神种业公司由单一品种经营发展为多品种综合经营,销售量由2000年的850万公斤增加到2005年的3750万公斤,增长3.4倍;销售收入也由1487万元增加到9753万元,增长了5.6倍;实现利润由73.9万元增加到1016万元,增长12.75倍。据省统计部门调查,  相似文献   

5.
广西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破坏和退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增加到41.33%(台灌木林为48.22%),已建自然保护区70个,总面积1533万hm^2,正在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市(区,县)达31个。  相似文献   

6.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67-67
“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已取得丰硕成果,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出了重大贡献。仅转基因抗虫棉就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并通过商品化生产审批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55个,累计推广1亿多亩,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50亿元;每667m。增收节支150元左右;每年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000-3000万kg,相当于我国化学杀虫剂年生产量的7.5%左右,困扰我国棉花生产的棉铃虫问题已成为历史;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的培育,使国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由1998年的5%发展到2005年的70%以上。国产抗虫棉在与国际抗虫棉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天祝县小壕沟小流域通过2000-2002年3a国债项目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治理面积2 378.38hm^2,年增粮食产量37.96万kg,年增产值34.20万元。流域境内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2 600 t/(km^2.a)降至1 430t/(km^2.a),径流模数由治理前1.67万m^3/(km^2.a)降至0.92万m3/(km^2.a),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20%增加到28%。改善了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使流域区域内群众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汤原县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原县自1922年开始种植水稻,到现在已有80余年的历史了。80多年来,水稻面积、单产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面积由1949年的0.40万hm^2,发展到2008年的3.3万hm^2,增加到原来的8倍多;单产由1949年2205kg·hm^-2,增加到2008年的8250kg·hm^-2,  相似文献   

9.
浙江水稻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近年来浙江水稻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水稻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双季连作稻占种植面积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86.0%到2004年下降到34.1%;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从80年代平均242.4万hm^2和1340.0万t,到2004年下降到102.8万hm^2和686.9万t;水稻单产增长辐度下降,单产年均增长率由60年代的5.3%,到2001年以后仅为0.3%。水稻现实单产、品种单产和良种良法配套单产的存在较大差异;生产上主导品种不突出,良种良法不配套,技术的集成度不高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提高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提高水稻产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丁灿 《农技服务》2007,24(9):105-106
介绍了赤水河流域的自然概况,并阐述了水土保持是赤水河流域旅游资源、酿酒业和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及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指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赤水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以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降雨数据、土壤类型数据为基础,通过GIS和RS技术,结合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估算宁乡市的土壤侵蚀模数,模型指标包括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可侵蚀性因子(K)、坡度坡长因子(LS)、植被覆盖度因子(C)、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宁乡市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为1 410.64t/(km2·年),属于中度侵蚀等级状情况,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微度侵蚀、剧烈侵蚀和轻度侵蚀,侵蚀面积分别为1 548.87、434.16和397.91km2,占侵蚀总面积的53.84%、15.09%和13.88%。土壤侵蚀模数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宁乡市的沩山、长冲等山地、丘陵地区。系统分析出宁乡市土壤侵蚀与USLE模型的相关影响因子的关系,海拔高程与土壤侵蚀强度成正相关关系,与侵蚀面积成负相关关系,在200m海拔高程地区微度侵蚀面积范围最大。县内土壤侵蚀面积最大地区是在25°以下的坡度带,土壤侵蚀面积总体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和林地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其次是城镇用地草地水域裸地。根据宁乡市土壤侵蚀现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政府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左元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25-4727
在简析重庆市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对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能力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玉米扣半留茬播种与三犁川播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扣半留茬播种比三犁川播种增产达990.0kg/hm2,增收节支达1488.0元/hm2,土壤含水量提高0.9~1.0个百分点;出苗率提高9.5个百分点。同时,扣半留茬播种能降低水蚀发生点数,通过根茬保留在垄台上,也能大大降低风蚀的危害性,是具有推广价值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黄锦祥 《农学学报》2015,5(5):57-61
以福建省宁化县紫色土区的土地侵蚀地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通过样地和径流小区的观测,分析林地、坡耕地、茶果园的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林草治理,随着治理年限的增长林草覆盖度明显提高,林草覆盖度2号(95%)>3号(80%)>4号(50%)>1号(35%);并且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增强了土壤肥力;从径流量及侵蚀量可以看出,鱼鳞坑种植油茶+生物带措施控制土壤侵蚀效果最显著,径流量及侵蚀量分别达到61.09%、97.33%,为宁化县紫色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宁化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次强降雨下不同植被类型产流产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22-11223
设置径流观测场,观测次强降雨下不同植被恢复5年后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苦竹+牛鞭草植被类型在此次强降雨106.3mm下,产流、产沙量占其全年的15.24%和17.07%,调节降雨和抑制土壤侵蚀的能力最强;农耕地产流、产沙量占其全年的22.05%和31.65%,其中产沙量达其他3种植被类型的4.6~13.3倍,水土保持能力最弱;桦木+牛鞭草、杂交竹+牛鞭草植被类型因桦木生长和杂交竹间歇性采伐的原因水土保持能力居于中等水平。对比农耕地来说,3种植被恢复后土壤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此次强降雨下地表径流控制程度还较弱,需继续加强对土壤和植被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GIS支持下的南丰县水土流失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结构化的系统设计方法,以PC-ARC/INFO或Spaceman为工具软件,在微机上设计和建立南丰县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应用系统中开发的应用模,进行了南丰县水土流失的因子分析,得出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地面坡度、地表覆盖率、土壤抗性和土层厚度;  相似文献   

17.
以陕西省铜川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为例,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探讨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四大作用,即水土保持是综合防治蓄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枢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土保持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矛盾;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并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与加快生态建设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稻草和玉米秸秆覆盖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小动物种类和数量、杂草生长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坡耕地秸秆覆盖栽培秋马铃薯能减少土壤泥沙流失57.1%~71.4%,有效降低地面秋冬季节极端温度,提高土壤渗蓄保墒能力,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和数量,特别是蚯蚓的数量明显增加,比对照高2倍以上,稻草和玉米秸秆杂草量仅为对照的9%~57%,马铃薯产量增幅为33%~77%,增产效果明显。因此,坡耕地稻草和玉米秸秆覆盖有利于保蓄水土,改良土壤性状,稳定提高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19.
风电场工程建设周期较短,但对原地貌扰动强度很大,且植被破坏点多面广,水土流失呈现点线面侵蚀并存、水蚀与风蚀共存的特点。文章以河南省洛阳樊村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实践,对豫西丘陵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分区、措施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的结合,有效地防治了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0.
大渡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 ,具有水电开发的良好条件 ,但流域水电开发期间水土保持问题值得特别关注。分析了流域水土流失的背景条件和现状 ,提出了流域水电开发期间和开发后水土保持的措施 ,客观地分析流域开发和水土保持的相互影响关系 ,探讨兼顾流域水电开发和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