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摘要: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时期,但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提高和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中应用的领域逐渐广阔,对园林设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以一个城市广场的园林设计为例,结合Quest3D技术制作开发了一个园林漫游展示系统。介绍了园林漫游展示系统的设计过程,研究了园林场景的建模、植物和水体模型的控制、光照和阴影设置、摄像机设置等问题。探讨了Quest3D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了园林交互展示的相关技术,总结了构建园林漫游展示系统的方法和过程,为园林设计的展示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云  吴霞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56-6960
本研究探讨了植物文化价值与园林设计的整合,旨在深入理解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所代表的文化符号和意义,并探索如何将植物文化价值融入园林设计实践中。研究发现,植物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们在宗教仪式、文学艺术和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园林设计中的文化元素通过运用文化意象和主题,将植物选择和配置与特定文化背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景观体验。实践案例分析揭示了文化园林设计的成功实施,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园林设计的整合,以及城市公园和社区园林中的文化表达。然而,植物文化价值与园林设计整合也面临挑战和限制因素,例如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平衡以及植物文化价值与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协调。通过克服这些问题,本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植物文化价值与园林设计的整合,为人们创造出丰富、有意义和可持续的景观体验。  相似文献   

3.
基于VRML的虚拟园林设计要素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园林设计,可利用动态和交互方式对未来的园林进行身临其境的全方位审视,可达到传统的园林效果图所无法达到的效果,然而目前虚拟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比较少。笔者基于VRML技术对园林设计要素的(植物、建筑、地形和水体)构建进行探索,实现了园林设计四大要素的三维模型构建和互联网上的漫游与交互功能。研究表明基于VRML构建园林设计要素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园林建筑、小品与园林风格协调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园林的发展就像城市和建筑一样,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当今中国园林发展的突出表现就是西方设计思想在中国的不断渗透,在这一过程中,关于中西方园林风格的类型、差异的分析尤为突出。然而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似乎已不可避免,但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和认识的差异,在园林风格与园林设计诸要素上存在不协调的问题,致使当今的园林设计较混乱。本文在综述中西方古典园林风格与园林建筑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园林设计要素之一--园林建筑、小品上存在的问题,将从其历史文化渊源,造型和尺度,色彩运用以及细部设计等角度去分析其如何与园林风格相协调,希望能为当今的园林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区典型园林植物群落冠层结构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晓阳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8):309-316
为定量评价成都市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冠层结构,采用WinScanopy冠层分析仪和分析软件WinScanopy For Hemispherical Image Analysis对成都市区30个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的冠层结构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植物群落冠层结构有显著差异。表征植物群落冠层结构的指数LAI、总空隙度、总开度、郁闭度变化范围分别在0.07~2.61、13.61%~95.81%、14.32%~88.3%、11.71%~85.68%;平均叶倾角从锐角(14.76°)到近直角(82.44°)分布。以上冠层结构指标数据的取得有助于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定量化评价和奠定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冠层结构量化研究的基础,同时为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与造景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项文梅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48-4852
本研究探讨了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景观形成的关系,并分析了其对实践和管理的意义。研究发现,植物群落多样性对景观的形态、层次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影响。它能增加景观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创造多样化的景观体验;同时,植物的功能多样性对景观的结构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影响。因此,在园林规划和管理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群落多样性,保持其多样性并选择具有不同生态系统功能的植物,以创造更美观、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速,为了提高园林设计成效,需要科学利用色彩景观,防止同质化问题出现。通过色彩景观的应用给予园林特殊韵味,提高园林设计的艺术价值,并且推进城市化总体形象的构造,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基于此,对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庞捷 《种子科技》2021,(8):125-126
我国园林设计历史久远,多以皇家和人文为主题,而现代式园林设计需要融合生态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主题进行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并改善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生态设计原则进行剖析,坚持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原则、彰显城市独特文化原则、资源利用的精益化原则为中心,设计出更具立体感的园林,并给予一些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性策略,为园林生态设计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翔灏 《分子植物育种》2024,(11):3766-3771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园林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植物资源作为园林设计的核心,既美化了城市环境,又为生态与经济带来了双重效益。本研究分类介绍了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物资源,包括树木、花卉、地被植物和藤本植物。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分析植物资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深入探讨了生物多样性维护、空气与水质改善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机制。在经济效益方面,分析了植物资源在增值与美观性、生产与产业发展、节能与环保等方面的贡献。本研究全面探讨了植物资源在园林设计中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综合比较不同植物资源的贡献,制定综合评价指标,旨在为城市园林设计提供科学的管理和规划策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丽霞 《分子植物育种》2023,(24):8255-8259
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避难所,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了旅游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干扰效应。研究发现,过度的旅游活动导致了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异,减少了物种多样性,改变了生态过程,甚至影响了植物群落的长期稳定性。这些变化不仅对植物群落本身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到更大的生态系统,如土壤、水资源和动物。因此,对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和干扰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为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强调了在旅游活动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低碳城市南昌主干道路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低碳城市南昌道路植物景观的现状和影响道路植物景观的重要因子,为南昌及中国其他低碳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采用描述因子法,选择若干对道路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指标,建立了整体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模型,通过评价因子的权值确定和指标的量化,对南昌城市主干道路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南昌市道路植物景观整体建设水平较好,57.14%的道路植物景观评价结果在Ⅱ级以上,III级占35.71%,但也有7.14%的道路在Ⅳ级以下。在所评价的8个因子中,得分最高的是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和谐性,其次是植物景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植物生活型结构得分排第3位,这说明南昌城市在整体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植物与道路和周边硬质景观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多数路段“乔-灌-草”搭配较为合理;物种多样性和植物观赏特性得分低。南昌城市道路植物景观仍然存在单位空间绿量较低、植物种类应用欠丰富,以及地域特色不太突出等问题。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南昌城市道路低碳植物景观和地域特色植物景观营建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Wetland as one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s with the richest biodiversity and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our life is widely distributed all around the world, and capable of storing fl ood, preventing drought, purifying environment, adjusting climate, controlling pollution, maintaining regional ecological balance. Nanchang is famous for "City in the Lake and Lake in the City", and this paper begins with wetland resources in Nanchang City, analyzes problems of local wetlands. Taking the design of the Aixi Lake Wetland Park for example,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the re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its current landscape pattern, and specifi c problems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wetland park, and summarizes the ecological model fi t for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urban wetland park in Nanchang City. The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Nanchang.  相似文献   

13.
从江西九连山霉烂毛红椿种子上分离种腐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菌落直径法研究其在不同培养基、温度、pH以及多种碳氮源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霉烂毛红椿种子上分离到一株对毛红椿种子具有强致病性(编号为JZF02)的真菌,经鉴定为厚垣镰刀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该菌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表现为PSA>PDA/MA>CA>CD;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氮源,但铵盐不适合该菌生长;在0~40℃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在pH5~12条件下均能生长,其中最适pH为8。本研究为掌握厚垣镰刀菌引起的毛红椿种子病害发生规律及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黄色花株系16G097和桔黄色花株系J为亲本,回交获得BC1F1世代花色分离群体。对该分离群体的花色差异单株,通过混池分离分析法(BSA)与全基因组重测序(QTL-seq)技术,对桔黄色花性状调控基因进行初步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一个主要的候选区域位于甘蓝型油菜的C09染色体区域(C09:4.64~8.28 Mb)。根据该区域的插入/缺失(InDel)变异位点,开发InDel分子标记,经过筛选获得与桔黄色花性状连锁的共显性分子标记2个(BnaC0919, BnaC0934),这个结果也验证了桔黄花色调控基因的候选区域。这些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分离桔黄花色调控基因的候选区段,并为甘蓝型油菜遗传学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南昌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南昌市廊道特点,将廊道划分为:灰色廊道、绿色廊道和蓝色廊道,利用GIS和CAD的图形分析和处理功能,获取了南昌市各类廊道现状图,并绘制出相应拓扑图。对南昌市绿色廊道景观构成和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南昌市绿色廊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6.
As the most important sacrificial architecture in rural China, ancestral halls are material expressions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 cultural and artistic spirit, which contain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Taking the Wan Clan Ancestral Hall of Sanjiang Town, Nanchang County,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for example, this study analyzed its spatial sequence, the planar shape and the facade form, and explained the connotation of "respecting law and discipline rites and advocating moral integrity" contained in the spirit of ancestral halls.  相似文献   

17.
Taking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for example, this paper took 17 sub-indexes from five fields, namely integration of space, population, society, economy and ecology to analyze the dynamic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f the city in the past decade, compared it with fruits of Beijing, Shanghai and Suzhou, and concluded that the futur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f Nancha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peasan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8.
Compared to the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elderly 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oldage undertaking in Nanchang is still undeveloped in that the old-age care industry lags behind the urban renewal speed and the objective needs of aging. Apart from discussions on the composition of elderly population and the status quo of aging, this paper took the institutional old-age care in the downtown area of Nanchang for example, explore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institutional old-age care facilitie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proposed suggestions for the layout planning of old-age care facilities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用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杜仲愈伤组织与杜仲叶和杜仲皮的活性成分,测定其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比较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及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杜仲叶中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最高,杜仲愈伤组织次之,杜仲皮最低。杜仲叶中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分别达到283.738 mg QuE/g DM和285.065 mg Qu E/g DM,总酚含量分别达到59.100 mg GAE/g DM和66.720 mg GAE/g DM。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60%甲醇提取物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为叶>愈伤组织>皮,对Fe2+络合能力为愈伤组织>叶>皮。60%乙醇提取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为叶>皮>愈伤组织,对Fe2+络合能力为叶>愈伤组织>皮。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均为叶>皮>愈伤组织。相关性分析表明,杜仲总黄酮、总酚与DPPH·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72,与ABTS+·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86,表明总黄酮和总酚与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总黄酮、总酚与Fe2+络合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514,说明总黄酮、多酚与Fe2+络合能力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总黄酮、总酚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1、-0.883,说明总黄酮、多酚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传统药用部位杜仲皮的替代品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和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模式同时引入"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构建双PBL教学模式,并将此教学模式在江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进行实施。此教学模式能有效引导学生将"食品工艺学"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