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热水浸提法分别在不同提取温度(40,60,80,100℃)下提取得到4种蛤蒌叶粗多糖,并测定其总多酚和蛋白质的含量。然后测定4种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粗多糖的还原能力来评价提取温度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蛤蒌叶粗多糖中总多酚和蛋白质的含量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提取温度在40~100℃内,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蛤蒌叶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下降趋势,而提取温度对其还原能力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于蛤篓叶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粗多糖中的总多酚和蛋白质含量来影响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发芽糙米抗氧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声波—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比较糙米发芽前后总多酚的变化。并对糙米和发芽糙米的多酚提取物进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及油脂的抗氧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优于单纯的乙醇提取法,总多酚提取率提高了1.43倍。发芽糙米清除羟基自由基效果比糙米原料高40%;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比糙米原料高24.34%;还原能力比原料糙米高1.84倍,对延缓植物油脂的酸败效果明显好于原料糙米。  相似文献   

3.
羊栖菜中多酚的提取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羊栖菜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浸出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羊栖菜多酚提取工艺,并考察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乙醇浓度为40%,浸提时间46 min,液料比20:1,羊栖菜多酚的浸出率为4.048%;粗提液经XDA-7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其纯度为61.86%;羊栖菜多酚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6.65、6000、125.42μg/m L,总抗氧化能力为65.04 U/mg。该结果表明:羊栖菜多酚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4.
核桃青皮多酚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对核桃青皮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核桃青皮多酚在各体系中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并且其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所选浓度下,核桃青皮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对三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均明显强于VC。当其质量浓度高于10 mg/L时,核桃青皮多酚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当其质量浓度低于22.3 mg/L时,核桃青皮多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力强于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菌草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通过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菌草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25(g∶g);在该条件下提取率为1.65%。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菌草灵芝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与多糖质量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表明菌草灵芝多糖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果胶酶辅助提取蓝莓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果胶酶辅助提取蓝莓多糖工艺,并研究了所提取蓝莓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优化蓝莓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果胶酶添加量0.5%,pH 4.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 h,获得的多糖得率为2.721%;采用果胶酶辅助提取的蓝莓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的能力较强,清除率分别为52.54%和42.60%,对DPPH自由基也有一定的清除力,清除率为13.49%。  相似文献   

7.
旨在优化商洛天麻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以商洛市天麻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天麻多糖的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天麻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45 min,料液比1:40 g/mL,该条件下商洛天麻多糖含量为32.83 mg/g。天麻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能力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说明天麻多糖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效果。当浓度3.5 mg/mL时,天麻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能达到40.52%,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能达到36.52%。天麻多糖具有开发成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苹果渣中高纯度多酚物质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苹果渣多酚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前后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考察了自然风干、50℃烘干和真空冷冻干燥苹果渣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对比AB-8,XDA-5和D4020三种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并进行筛选,对比了苹果多酚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前后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苹果渣的多酚提取量最大;D4020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均最高;纯化后苹果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葡萄多酚类物质是葡萄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葡萄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其抗氧化性在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很多应用。就葡萄多酚的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以藜麦和红米两种谷物为原料,对其中的可溶性多酚和键合多酚进行提取,利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藜麦和红米中可溶性多酚和键合多酚的含量,并对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红米的可溶性多酚含量高于藜麦,而键合多酚含量低于藜麦,其中红米的可溶性多酚含量最高。红米中可溶性多酚和键合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还原能力和TEAC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藜麦,红米中可溶性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为藜麦和红米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为产品深加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是菠萝蜜的重要产区之一。自2016年起对海南省11个菠萝蜜规模化种植地区的果园进行了菠萝蜜锈病普查,对发病较严重的5个市县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固定点监测。结果表明:万宁、定安、澄迈、琼海等地的菠萝蜜锈病发病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除琼海外,其它市县菠萝蜜果锈病发病率4~6月的均高于9~11月;发病率最高的是2017年五指山,达20.00%,最低的是2018年澄迈,为9.33%;病情指数方面五个监测点2017年均大于2018年。单苞和单果锈病严重度均为5级。综上,4~6月是菠萝蜜锈病发病的高峰期;综合两年比较,各地区的平均发病率与平均病情指数均有所下降,病果数量也在下降。通过提出锈病分级标准,为明确锈病害发生规律,提高防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法尼基焦磷酸(farnesyl diphosphate, FPP)是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重要前体之一,经不同的酶催化可形成各类萜类化合物,Vetispiradiene合酶可催化FPP形成Solavetivone和Lubimin的前体Vetispiradiene。本研究利用白木香转录组数据,首次克隆了编码白木香Vetispiradiene合酶的基因(命名为As VS, Genbank登录号为MH378283),AsVS基因序列全长为1 632 bp,编码543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与马来沉香倍半萜合酶聚类于同一分支,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该蛋白植物倍半萜的保守性结构域DDXXD,NST/DTE和R(R)X8W,相对分子量为62.73 kD,理论等电点为5.51,包含40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不含跨膜结构域。RT-qPCR分析结果表明AsVS基因在结香剂处理过程中于白木香茎干样品中持续上调表达,其第6天及第9天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处理的2.36和5.02倍。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s VS基因在白木香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沉香致香成分富集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STERILE APETALA (SAP)是调节花序、花和胚珠发育,调控分生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器官大小的多功能基因。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菠萝SAP转录因子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qRT-PCR技术研究了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对菠萝SAP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萝SAP蛋白为稳定疏水酸性蛋白且含有3个WD40重复区域,蛋白质二级结构显示,菠萝SAP蛋白主要结构元件为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qRT-PCR分析显示,逆境胁迫下,AcSAP的表达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在H2O2、NaCl、SA、ABA、Eth、低温(4℃)和病菌侵染胁迫下,AcSAP的表达量显著升高。研究表明,逆境胁迫能使AcSAP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为今后菠萝的抗逆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卵形家族蛋白(ovate family proteins, OFPs)是仅存在于植物且具有保守OVATE结构域的一类转录抑制因子。Ovate最早在番茄中克隆并定位于2号染色体上。GTA496-TTA493的单核苷酸突变使得终止密码子提早出现而导致果实由圆形变为梨形。后来在拟南芥、水稻、辣椒、香蕉等植物中陆续开展了其功能研究。发现它是通过直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或者与其它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来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本文综述了其对果实形状、果实成熟及品质形成、胚珠发育、维管束发育、次生细胞壁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可能的调控作用机制,以期为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利用该蛋白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芒果炭疽病、蒂腐病和疮痂病是芒果种质的重要病害,给中国各芒果产区造成严重的危害,而抗病品种选育是防治芒果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为评价新引进的芒果种质对炭疽病、蒂腐病、疮痂病的抗性水平,采用田间抗病性鉴定方法对56份芒果种质果实的3种病害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56份种质资源中,高抗炭疽病种质5份、中抗炭疽病19份、高感炭疽病4份,高抗蒂腐病16份、中抗蒂腐病26份、高感蒂腐病1份,高抗疮痂病1份、中抗疮痂病17份、高感疮痂病4份,对3种病害均有抗性的种质资源7份。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新引进的一些种质资源对芒果炭疽病、蒂腐病、疮痂病的抗性情况,为进一步地依托供试种质开展抗病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红花文殊兰的鳞茎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腋芽启动、不定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研究表明,腋芽启动的最适培养基为5.0 mg/L MS+6-BA+0.2 mg/L NAA+活性炭1 g/L,腋芽的诱导萌发率为88%;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5 mg/L TDZ+0.1 mg/L NAA+活性炭0.5 g/L,40 d的增殖系数可达7.16;壮苗培养基为1/2 MS+0.5 mg/L 6-BA+0.1 mg/L NAA+10%椰子水(CW)+活性炭0.5 g/L;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NAA+0.5 mg/L IBA+活性炭0.5 g/L,生根率达100%,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生根苗经一段时间炼苗后,移栽到基质为树皮∶椰糠∶河砂=1∶1∶1的苗钵上,红花文殊兰的假植成活率达95%。该研究建立了红花文殊兰的快繁体系,为其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 SPS)既是调控蔗糖合成的关键酶又是限速酶,为了研究其在芒果果实中蔗糖合成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从芒果果肉中克隆得到一个与蔗糖合成相关的基因,将其命名为MinSPS1,其cDNA全长序列为3 344 bp,开放阅读框为3 168 bp,编码1 05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118.13 k D,等电点为6.08,对MinSPS1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与柑橘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采用qRT-PCR对该基因在后熟处理的贵妃芒果肉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完熟期贵妃芒果肉中表达量较高,而在青熟期表达量较低。本研究为深入了解芒果蔗糖合成的分子机理,进一步构建了p CAMBIA1301-MiSPS1过表达载体,为MinSPS1的功能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漆酶在牛大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以牛大力叶片为材料,从反转录PCR获得的cDNA中扩增出漆酶基因CsLAC17全长。序列分析表明,CsLAC17 c DNA全长为2 010 bp,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 755 bp,编码一个由58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结构域分析表明,Cs LAC17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具有漆酶典型结构域的特征——铜离子结合域(Cu-oxidase和Cu-oxidase-2)。同源序列分析表明,Cs LAC17蛋白序列与绿豆(Vigna radiata var. radiata)和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同源性为88%、藜豆(Mucuna pruriens)87%、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85%。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显示,CsLAC17在茎中表达量最高,叶中表达量次之,根中较少。此外,进一步构建了pBI121-CsLAC17过表达载体并转入农杆菌。本研究为日后CsLAC17基因的功能验证以及为牛大力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五指毛桃(Ficus hirta Vahl)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野外不同叶型五指毛桃数量及生长环境展开调查,并以新鲜采摘的五指毛桃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其叶柄长、叶片长、叶片宽、叶面积、叶周长、表皮毛长度、密度、表皮扁平细胞和气孔器等形态学指标及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学指标,比较不同叶型五指毛桃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野外4种叶型五指毛桃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全缘型、三指深裂型、浅裂型、五指深裂型;且其在叶片宽、叶周长、叶面积、表皮毛长度和密度、上表皮扁平细胞形态、下表皮气孔密度和气孔宽、根茎叶含水量、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本研究将为进一步了解和利用不同叶型五指毛桃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白粉病是橡胶树的主要病害之一,为阐明橡胶树与白粉菌分子互作机制,本研究基于已报道的负调控基因LFG为基础,克隆出橡胶树中同源基因LFG1和LFG2,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以橡胶树基因组DNA和cDNA为模板,PCR扩增HbLFG1和HbLFG2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及其同源蛋白;并分别对白粉菌侵染不同时间和不同病害等级的橡胶树叶片进行RT-PCR测定,检测HbLFG1和HbLFG2的基因表达量。HbLFG1和HbLFG2基因的核酸和氨基酸分析结果分别为:cDNA序列全长均为729 bp及由242个氨基酸编码组成,蛋白的分子量为27.220 kD和27.248 kD,等电点为8.24和8.63,正负电荷残基数为15和12与13和11,脂肪系数是132.52和130.50,不稳定系数为24.19和26.51,总平均亲水性0.958和1.011。两个基因都有7个跨膜结构域,不含有信号肽,蛋白都属于BI-1家族,蛋白模序有5处差异,两个基因与辣椒和柑橘的BI1-like蛋白同源性最为接近。HbLFG1随白粉菌侵染时间和病害等级的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HbLFG2随病害等级的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随白粉菌侵染时间的增加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HbLFG1和HbLFG2两个基因的表达量都与橡胶树白粉菌的侵染有关,但两者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有助于深入阐释橡胶树与白粉菌分子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