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2个表型性状和60个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位点对黑龙江省140份代表性种质(78份地方品种和62份育成品种)进行分析, 根据UPGMA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和Model-base对SSR数据进行遗传结构划分。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可分为2大类群, 第II类群的各项多样性指标均高于第I类群, 2个类群遗传距离为0.2427;PCO结果显示这2个类群分布在不同区域, 这与地理来源和育成年代密切有关。依据品种类型分为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两组, 后者的各项多样性指标均高于前者, 两组间的遗传距离为0.1131。依据表型数据的PCO分析表明, 分布区域与品种类型有关, 与SSR结构分类的结果吻合度低, 两组品种主要在3个主成分的6个表型性状上有所不同。它们不是2个相对独立的遗传群体, 根据分子标记和表型分类各有特点;建议在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将分子数据和表型数据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3.
刘骞  王进军 《种子科技》2023,(20):38-40
玉米抗逆性的遗传基础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不同玉米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揭示与逆境胁迫相关的遗传因子,深入了解玉米抗逆性的分子机制和遗传调控网络。通过研究识别具有强大逆境适应能力的玉米品种,并为玉米育种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和科学依据,开发更具抗逆性的新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新近合成的优质、抗逆甜玉米群体,同时加速育种进程。试验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以2个自育超甜玉米骨干系作测验种,与63个穗行的75个单株杂交,配制组合150个,通过杂交组合鉴定试验、株系的食用品质及抗性等的鉴定评价,对群体配合力及遗传潜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75个被测株中,36个株系的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为正,而通过对其产量相关性状、商品性及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也发现,其GCA表现较好的株系比例接近或超过50%。结合株系自身表现,筛选获得9个苗头株系;同时根据杂交组合鉴定结果,获得8个苗头组合。综合群体内株系的配合力及群体自身表现,初步认为该群体优良基因频率较高,遗传变异较为丰富,具有较大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草鱼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从形态学标记、DNA分子遗传标记和蛋白标记这三个水平上综述了近年来学者们对黑龙江、长江和珠江三大水系间、长江水系内、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的草鱼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情况。得出了如下结论:草鱼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野生群体较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高。通过研究草鱼的遗传多样性,最终以达到通过不同的标记方法来筛选遗传多样性高的标记位点,用于草鱼的分子辅助育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大豆种质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2个表型性状和60个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位点对黑龙江省140份代表性种质(78份地方品种和62份育成品种)进行分析,根据UPGMA(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和Model-base对SSR数据进行遗传结构划分.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可分为2大类群,第Ⅱ类群的各项多样性指标均高于第1类群,2个类群遗传距离为0.2427;PCO结果显示这2个类群在不同区域,这与地理来源和育成年代密切相关.依据品种类型分为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两组,后者的各项多样性指标均高于前者,两组间的遗传距离为0.1131.依据表型数据的PCO分析表明,分布区域与品种类型有关,与SSR结构分类的结果吻合度低,两组品种主要在3个主成分的6个表型性状上有所不同.它们不是2个相对独立的遗传群体,根据分子标记和表型分类各有特点:建议在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将分子数据和表型数据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地区的仁用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的研究,为仁用杏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27份来自于洛阳的仁用杏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以22份河北逐鹿、11份洛阳普通杏和2份西北利亚杏作为对照,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河南洛阳仁用杏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河南洛阳仁用杏遗传多样性较他杏群体丰富,大部分洛阳仁用杏与河北逐鹿的仁用杏遗传背景较近,只有2个洛阳仁用杏与洛阳普通杏和西北利亚杏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洛阳仁用杏的来源主要是河北逐鹿仁用杏和洛阳栽培杏与西北利亚杏的天然杂交,为该洛阳仁用杏种质资源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濒危植物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目前仅局限分布于热带亚洲北部边缘,目前已受到特别的保护,但有关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很少.在本研究中,使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望天树7个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望天树7个天然居群(194个个体)用2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扩增,48.22%的RAPD位点为多态位点,平均每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20.84%.居群内的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7870(用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来测量),整个物种的基因多样度为1.4100,居群内的基因多样度为55.82%,居群间的基因多样度为44.18%.GST平均值为0.4448.AMOVA 分析表明37.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地区间,11.40% 存在于地区内的居群间,而50.93% 则存在于居群内.结果揭示了望天树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和很强的地区居群分化,这可能是由于望天树在其进化历史上,居群不断的减小及再扩张所引起的居群瓶颈所造成的.相关分析没有检测到居群大小和遗传多样性大小的正相关,而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空间距离检测到了显著的正相关.所得结果对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部分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解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的解析,对自交系类群划分和杂交组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用玉米基因组的112个SSR标记对我国97个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分析,并评价了遗传距离聚类和模型聚类方法在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模型聚类方法更适于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关系研究。解析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发现,各类群中均有大量自交系含有其他类群的遗传成分。根据模型聚类结果,97个自交系被划分为PB、Reid、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4个类群。Reid群与旅大红骨群的遗传关系最近,与塘四平头群遗传关系最远。为了实现杂种优势模式的简化,4个类群可被简化为3大种质类群[A(旅大红骨群与Reid群)、B(PB群)、C(塘四平头群)],或2大种质类群[A(旅大红骨群、Reid群、PB群)、B(塘四平头群)]。研究结果为自交系的改良和利用及杂种优势模式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及遗传差异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陆地棉 96个品种 (系 )的 1 3个性状进行了方差、遗传相关、系统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各性状材料间差异显著 ,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 ;产量性状间相关度高 ;产量与纤维品质间相关性较低 ,与纤维强度几乎无相关性。根据遗传距离对参试材料进行系统聚类 ,聚为五类 ,第四类群材料丰产优质 ,经选择可作为优良杂交亲本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黄籽油菜的遗传研究是实现油菜籽粒高含油量且饼粕低纤维素、低单宁、低色素等育种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对不同来源的黄籽油菜进行遗传分类和多样性研究,对黄籽材料进行遗传等位性测验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遗传测验,按照相互杂交F1、F2粒色是否分离将11份黄籽材料分为5组,‘油研10’、CZV55、E718、Arm为一组,为一般显性遗传;Q33、D615为一组,为不完全显性遗传;2006C、X2006、740C为一组;Polo为一组;HY15为一组,后3组为一般隐性遗传。但是,2006C、‘油研10’等的黄籽性状的遗传根据杂交测验亲本的不同而呈现显性或隐性的变化。依据SSR标记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35份黄籽材料分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芥菜型三大组。甘蓝型油菜又可再分为8个亚组,各自代表材料有2006C和740C、油研系统、Q33;法国Ramiro、陕西的GQ4、源自加拿大的Arm、prof;源自波兰的Polo等。不同材料按照系谱关系、育种单位、地理来源聚集在一起。研究结果为黄籽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玉米遗传育种──第二届全国中青年玉米遗传育种研讨会论文集该书分基础研究、遗传育种、生产加工与应用三部分。32开本,218页。每本12.00元(含邮费)。作物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研究进展(I)——国家攀登计划"粮棉油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基础研究”本书由李竞雄...  相似文献   

13.
马勇 《小麦研究》2003,24(4):12-18
本文从小麦品质的基本概念、小麦品质性状、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小麦品质遗传特点及其品质改良的主要方法,以期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石榴属石榴科石榴属植物,是我国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观赏价值。本文分别对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物化学标记、和分子标记在石榴上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石榴遗传标记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是大规模生产的食用菌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有众多学者对之研究,本文主要是针对金针菇育种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种子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子是由世代不同的母体部分和子代部分组成的,种子性状包括胚乳成分决定的胚乳性状以及胚成分决定的胚性状。由于种子着生在母株上,其遗传表达有别于普通的农艺性状。因此,探究种子性状的遗传基础对于作物改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种子性状特殊的遗传特性,综述了近年来在种子性状遗传基础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对当前种子性状研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遗传转化技术是探究水稻基因功能和开展遗传育种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推动遗传转化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笔者总结了聚乙二醇(PEG)法、脂质体法、电激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和农杆菌介导法等几种常用水稻遗传转化方法,并分析归纳了这些转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笔者还重点阐述了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指出侵染体系、再生体系和组织培养条件等因素对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影响,并提出农杆菌介导法优化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4个黄顶菊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FLP技术对黄顶菊(F.bidentis(L.)Kuntze)的4个地理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研究,并调查了4个地区与黄顶菊种群有关的信息。结果表明4个黄顶菊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具有明显差异,居群间遗传分化显著。分析表明黄顶菊居群遗传多样性随着入侵时间的延长和扩展尺度的增大而迅速的提高,与其原产地纬度相似的黄顶菊居群遗传多样性表现为最高。黄顶菊现有遗传结构的形成与其生活史特性、入侵生态学特性以及种群发育阶段有关。聚类分析表明4个居群间具有明显的种源地的地源性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9.
牦牛IGF2内含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牦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2,IGF2)基因内含子2,7,8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体重、体高、胸围和体斜长的遗传效应.用BioEdit软件对牛、羊、人、猪等相关序列同源性比对以后,主要依据牛(NW-001494548)DNA序列设计3对引物.结果在intron7和intron8引物扩增的片段上发现多态性,并对纯合子进行测序,发现intron7引物扩增片段91位存在C→T转换,intron8引物扩增片段存在330位G→C和358位A→G转换,且在该两对引物扩增产物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BB).统计结果表明,intron7的3种基因型在大通牦牛、青海高原牦牛和新疆巴州牦牛群体中的分布处于平衡状态,而在甘南牦牛和天祝白牦牛群体中则处于极端不平衡状态.intron8的3种基因型仅在新疆牦牛群体中处于不平衡状态,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A和AB基因型同BB基因型相比有较大体重(P<0.01),但在体高、体长和胸围性状上AA与BB基因型均不显著,说明IGF2基因有不赖于骨骼增长而增加体重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濒危植物望天树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濒危植物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目前仅局限分布于热带亚洲北部边缘,目前已受到特别的保护,但有关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很少。在本研究中,使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望天树7个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望天树7个天然居群(194个个体)用2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扩增,48.22%的RAPD位点为多态位点,平均每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20.84%。居群内的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7870(用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来测量),整个物种的基因多样度为1.4100,居群内的基因多样度为55.82%,居群间的基因多样度为44.18%。GsT平均值为0.4448。AMOVA分析表明37.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地区间,11.40%存在于地区内的居群间,而50.93%则存在于居群内。结果揭示了望天树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和很强的地区居群分化,这可能是由于望天树在其进化历史上,居群不断的减小及再扩张所引起的居群瓶颈所造成的。相关分析没有检测到居群大小和遗传多样性大小的正相关,而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空间距离检测到了显著的正相关。所得结果对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