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八棱海棠自然实生后代人工种群表型性状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表型性状在八棱海棠种子实生后代中的分离变异特征,探索种质早期预选择的时期和方法,以人工定植的200株八棱海棠自然实生植株群体为材料,调查不同样本植株的19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八棱海棠自然实生后代各表型性状均分离明显,果实性状的分离最大,其次为枝条性状,花性状分离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表型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枝、叶、果实各表型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果实纵径、横径、果重间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0.945和0.965,树高、干径与其他表型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小麦杂交后代的光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品种京411(J411)和小偃54(X54)及杂交后代植株于灌浆期对旗叶进行光合速率的比较测定, 在优选F3代的一个株系1-15中观测到测定的多数植株的光合速率比亲本高10%以上, 并且此结果在对它的F4代植株的测定中得到确证. 通过这个初步实验, 对选择具有高光合能力的植株作为培育优良小麦品种的重要指标的可能性以及在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提纯复壮的方法生产水稻原种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报道,但大都是停留在生产技术和原种增产作用的比较试验上。而在原种后代的性状分离,原种应用的年效应以及原种的生物学作用等方面却少见报道。笔者通过对水稻原种1~4代的追踪研究,从中得到一些新的认识,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提纯复壮的方法生产水稻原种,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报道,但大都是停留在生产技术和原种增产作用的比较试验。而原种后代的性状分离规律,原种应用的年效应,以及原种的生物学作用,却少见报道.笔者通过对水稻原种后代、1—4代的跟踪研究,从中得到一些新的认识,现简报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齐鲁桑王     
<正>林公12年前有缘得到一个已有百年树龄的野生桑树桩,经其12载煞费苦心的构思、设计、栽培,今日终于成"景"。《齐鲁桑王》树高90厘米,冠幅100厘米。以天然的舍利干(神枝)为主体,形成向四周盘旋蜷曲生长的树相,展示了"枯木逢春"的奇观,带给人们许多人生哲理的启迪,诸如"生命力的顽强"、"逆境中的奋起"、"春风吹又生"等感悟可能会在您的心头油然而生,而作者的人生态度也由此可见一斑。作品大到创意、构图、命名,小到枝  相似文献   

6.
苎麻雄性不育杂交后代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苎麻雄性不育杂交后代的特性孙学兵,邹星国(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宜春336000)麻杂种优势在大田生产上的应用,为麻优良新组合的迅速推广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麻杂交制种的去雄工作比较复杂,劳动强度大,时间长,且自交系不纯化,不易保证杂种纯度。采用物理……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稻瘟病菌杂交后代对水稻致病性的遗传规律,以亲本菌株HLJ6122和KA3杂交产生的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将其接种于14个单基因系抗性水稻品种,对杂交后代进行毒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64个杂交后代菌株呈现显著的毒性分离,共出现53种毒性类型,无毒性/毒性分别表现为1∶1、1∶3、3∶1、15∶1。菌株KA3分别对IRBLi-F5、IRBLta-K1、IRBL12-M、IRBLta2-Pi持有1个无毒基因;对品种IRBLa-A、IRBLzt-T、IRBL7-W、IRBLkm-Ts、IRBL20-IR24持有2个无毒基因。64个后代菌株对品种IRBLk-Ka、IRBLz-Fu、IRBL19-M、IRBLb-B、IRBLkp-K60无毒性/毒性也符合1∶3,但2个亲本菌株HLJ6122和KA3对供试水稻品种致病性相同,因此难以判断无毒基因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孔霞  任羽  孙玲燕  张志群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21):7168-7178
为了研究蝴蝶兰观赏性状遗传现象,以2个蝴蝶兰品种P7和P19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对亲本及其F1代的9个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杂交后代的冠幅、花梗长、花序长、花朵纵径、唇瓣颜色5个数量性状与其双亲比较,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现象,其平均值均较中亲值有所下降,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98.00%,82.73%,96.97%,99.69%和92.45%,但都有超亲个体存在;而在分枝数、单枝花朵数、总花朵数、花朵横径、花瓣颜色5个性状的遗传上表现出较强的超亲优势,尤其是在总花朵数和花色上,正反杂交组合的总平均值分别占中亲值的127.87%和113.00%;在花色上,花瓣和唇瓣的颜色正反交后代的颜色呈梯度分布,正反交均出现双亲没有的花色类型;杂交后代的9个数量性状变化幅度较大,有利于针对不同育种目标选择不同的后代个体;在花色遗传上,紫红色花亲本的花色遗传能力更强,这些性状的分离特征和遗传表现将为蝴蝶兰育种亲本的选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八荣 八耻     
《保鲜与加工》2006,6(6):I0001-I0001
  相似文献   

10.
茶树王     
浙江省建德县下包公社胥源村汤家门口茶园的破粪坑边有一颗特大的茶业,春茶采鲜叶65斤,夏茶46斤、秋茶20斤,共131斤,以4斤半做1斤干茶计算折干茶29斤,加上深秋采制碎红茶5斤,合计产干毛茶34.1斤,相当于我县普通茶业100业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茶树王     
西双版纳南糯山深林里,发现一株二人围抱不住的老茶树,数位苏联專家和我国茶叶專家曾不辞辛劳前往观看。茶树王叢高547.95公分,株辐1090×986公分,主干直径138公分,植株分枝茂密生長势雄伟,叶肉厚叶色深綠叶片大,属大叶型茶,我們估计一年可采干茶150斤—200斤,树龄据向当地群众訪问及观察分析,大約有600  相似文献   

12.
夹竹桃王     
成都锦江宾馆的月季花园中,有一丛庞大的夹竹桃王,树高五丈,枝繁叶茂,花蕾多,象一把巨大的天然花伞,浓荫覆盖约六十多平方米。今年五月下旬就开始放花,至六月中旬向编辑部发稿日止,已开出  相似文献   

13.
种子纯度后代鉴定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纯度后代鉴定的方法内蒙古赤峰市种子公司赵洪春种子纯度鉴定是种子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因为种子纯度是种子内在生产力的表现。鉴定种子纯度的方法有:(一)预先鉴定──田间预先种植或电泳测定,其目的是在播种以前就掌握种子纯度。(二)种植当代进行纯度检验──...  相似文献   

14.
15.
色素万寿菊杂交育种后代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3种雄性半不育的植株高大、产花量较高的万寿菊为母本,2种色素含量较高、植株较矮、产花量较少的色素万寿菊为父本进行6种组合杂交,通过对杂交后代种子苗期生物性状、盛花期植物学性状、鲜花产量与色素含量比较,筛选出适宜万寿菊色素生产的杂交组合,F1种子经3年品种试验,其鲜花产量达73233kg/hm^2,叶黄素含量2.46g/kg。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腊梅硫酯酶基因(Cp FATB)在苜蓿中的表达特点及生理功能,获得苜蓿抗寒育种的基因资源。本实验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Cp FATB转入‘龙牧806’、‘WL319HQ’和‘肇东’3个苜蓿品种中,对其后代进行抗寒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苜蓿品种转Cp FATB基因SP3代(第三代基因修饰材料)种子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均高于各自对照,其中T‘龙牧806’最高,达到87.79%、208.19;转基因植株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显著低于其各自对照苜蓿品种,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各自对照苜蓿品种;转Cp FATB基因植株高度和分枝数与其各自对照差异不显著,而越冬率显著高于其各自对照品种,T‘龙牧806’越冬率最高,达到96.60%。转Cp FATB基因促进‘龙牧806’、‘WL319HQ’、‘肇东’苜蓿SP3代种子萌发;抑制苜蓿叶片叶绿素合成。越冬前促进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增强POD、SOD活性,提高了翌年越冬率,说明外源Cp FATB基因有助于苜蓿抗寒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粱体细胞无性系后代变异与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个高粱品系的体细胞无性系后代的变异及其遗传稳定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R1再生植株常出现较大变异,但有许多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R2的变异频率虽然较低,但大部分变异能遗传下来,并且在R3即可表现稳定。另外,还观察到许多性状能发生可遗传的变异,但不同性状的变异频率不相同。有些植株的变异只表现在个别性状上,但也有些植株可同时出现几个性状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8.
仁用杏远缘杂交后代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有效的利用SSR-PCR对仁用杏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早期鉴定,采用正交设计,对仁用杏杂交苗SSR-PCR反应的5因素4水平进行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仁用杏杂交苗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即在20μl反应体系中,1×buffer、2.0 mM/L Mg2+、0.25 mM/L dNTPs、0.25μM/L Primer、60ng/20μl模板DNA和0.05 U/μl Taq酶。  相似文献   

19.
茄子花培后代的观察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从长茄杂交种“牟尼卡”(编号06-1001)进行花药培养获得的花培品系二代(DH2)和三代(DH3)的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从同一接种材料可以获得不同类型的花培品系,其始花节位、果形指数和单果重变异幅度很大,15个二代品系中,有46.7%的品系始花节位与接种材料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标准,有40.0%的品系果形指数与接种材料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标准,有33.3%的品系单果重与接种材料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标准。同一品系不同世代间始花节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和单果重能稳定遗传;品系内个体间始花节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和单果重变异系数较小(<10%),系内整齐一致。此外,初步选育的花培品系“06-139”和以花培品系为亲本的杂交组合“05-203”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太空诱变红小豆后代农艺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2005年利用第21颗返回式卫星搭载小豆品系95-0进行太空诱变处理,回收后种植,对后代农艺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观察研究并进行突变体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与留地对照相比,太空诱变对小豆的出苗有抑制作用,并且引起了幼苗的畸变如叶缺失、错位等现象,SP3代第二叶变异频率3.42%。太空诱变处理后小豆多种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明显增加,并且正负向变异类型都有,表明太空诱变是创造小豆变异的有效途径。在SP2和SP3代进行选择,获得了19株剑叶形突变体、7株高株突变体、102株矮株突变体、5株粒色突变体、24株大粒突变体、70株小粒突变体和27株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这为小豆育种提供了优良的材料和新种质,也为小豆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