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病变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本病在我国许多省区均有发生,已成为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目前,药物预防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使纯粹依赖药物防治有一定难度;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鸭疫里默氏菌病的另一有效途径.本研究拟对雏鸭接种不同佐剂及不同保存时间的鸭疫里默氏菌灭活疫苗,并经攻毒作免疫保护比较,以探讨鸭疫里默氏菌灭活疫苗的有效佐剂及有效保存时间,为提高本病的免疫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目前危害全世界养鸭业非常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众多,一直以来世界各地科学家都致力于对该菌的遗传相关性及分子特性的研究,以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做贡献.文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子分型技术,并对还未用于该菌研究的其他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渗出性和败血性传染病,这两种疾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它们既可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或鸭疫里默氏菌病,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各种雏鸭发病死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将我区水西镇白田村一例樱桃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杆菌病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la anatipesfer,RA)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目前,国内外研制的RA疫苗有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本文综述了RA疫苗研究现状,探讨了各种RA疫苗的优缺点,并指出了RA疫苗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已成为养鸭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本文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学特性、血清型、临床症状和诊断技术、药物防治以及疫苗研究的进展作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其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以往曾称鸭疫巴氏杆菌),是现代养鸭业中造成严重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自1982年发现鸭群中存在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以来,现各个省市都相继分离出该菌。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发展,本病呈上升趋势,且本病易与鸭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相混淆,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该病的发病龄期在7~80日龄,发病率为5%~95%,死亡率为5%~80%,严重时会全群覆没。我站曾诊断出多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最近一例的发病和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200…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严重危害鸭健康的细菌传染病之一,该病具有四季多发、传播途径广泛、其致病菌可在养殖场长期存在、经常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疾病等特征。临床上,疫苗免疫是防控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重要方法。目前鸭疫里默氏菌疫苗主要有活疫苗、灭活疫苗、多价苗、联苗、菌体成分疫苗等,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研究更理想的疫苗是控制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重点。近年来,根据当地鸭疫里默氏菌血清型流行情况筛选当前流行血清型毒力较强的菌株研制灭活疫苗之外,还有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原生质体结合的联苗和菌体成分疫苗。本文综述了鸭疫里默氏菌疫苗的研究、应用及应用效果和前景,同时讨论了各类型疫苗的优缺点,以期为以后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制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鸭的主要细菌性疾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已在我国流行了30多年.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发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主要由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e anatipestifer,RA)引起.但1996年以来,陆续在我国发现了血清2型、6型、7型、10型、11型、13型、14型、15型、17型等血清型RA所引起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因此,RA血清型呈多样化分布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养鸭业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一个养鸭大国,养鸭业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人们生活所需肉蛋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该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的发展,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同时一些重要的疫病正在使其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其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目前对世界各国养鸭业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鸭、火鸡和其他鸟类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1-7周龄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由于本病的高死亡率、致感染鸭体重减轻和高淘汰率,使其成为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最早发现于美国纽约州的长岛,现几乎各养鸭国家和地区均有该病的存在,世界范围内公开报道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共有21个血清型。我国1982年郭玉等首次报道了北京郊区的北京鸭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我们自1997年以来,在镇江市郊的谏壁、大港、  相似文献   

12.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A)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是当前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各养鸭国家。2011年5月份山东省诸城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肉鸭,相继发生一种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经药敏试验选取敏  相似文献   

13.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病主要侵害7~42日龄的各种雏鸭,已成为危害我省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去年,我们已研制出具有较高保护率的鸭疫里默氏菌油乳剂疫苗[1]。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有效免疫期和保存期,我们进行了试验,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系本室自行分离、鉴定、保存的型RA菌株,供制苗及攻菌保护试验用。1.2 疫苗 鸭疫里默氏菌灭活油乳剂疫苗(批号为980811),置于4~8℃保存备用。1.3 试验鸭 取3日龄健康半番鸭200羽,其中180羽用于免疫期测定,20羽用于保存期测定,试验分组情况见表1。表1  RA…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火鸡和其他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目前我国各养鸭省区均有发生,发病率与死亡率甚高,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默氏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鸭疫里默氏菌是造成雏鸭死亡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主要侵害2~6周龄雏鸭,严重阻碍了养鸭业的发展。作者从全基因组序列、基因分型、毒力因子、蛋白质组学、耐药基因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面概述了鸭疫里默氏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为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防制提供指导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研制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分析各种疫苗的优缺点,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免疫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一种危害家鸭、鹅、火鸡及其他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主要侵害雏禽.该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发病率为5%~90%,死亡率高达80%,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各种家禽的一种细菌性疾病.本病临诊上有多种病型,其中以雏鸭的败血症和产蛋母鸭的卵黄性腹膜炎危害最为严重.鸭疫里默氏菌病与败血型大肠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两种主要传染病,在实际生产中,这两种病常互为继发或混合感染,造成2-6周龄雏鸭的大批死亡,使药物防治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默氏杆菌菌种保存试验及蜂胶苗的保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已成为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其病原生长营养要求较高,普通方法不易保存;目前防制该病主要采用药物和(或)疫苗.本文对几种保存方式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活力和毒力进行初步试验,并检测了自行研制的蜂胶苗的保护率.结果表明将带菌鸭血放于一20℃冰箱,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活力和毒力可保持17个月以上;应用研制的蜂胶苗对雏鸭免疫两次可获得较好的保护力,达100%(10/10).  相似文献   

19.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主要侵染1~8周龄鸭,尤其是2~3周龄的雏鸭,引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也称为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感染等.本病几乎发生于所有养鸭场,如不加治疗,死亡率最高可达80%以上,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是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规模养殖的禽群一旦染疫发病常以高死亡率给养鸭生产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养鸭业的头号杀手.笔者长期从事养殖生产技术推广,对于规模场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