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乡土草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变化规律,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和石漠化治理工程筛选抗旱性较强的乡土草种。【方法】以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常见的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糠稷(Panicum bisulcatum)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为材料,用盆栽称重、控制浇水的实验方法模拟土壤水分环境,进行干旱胁迫实验;测定相对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生理指标。【结果】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3种草种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2在重度干旱胁迫下,3种草种的叶绿素含量荩草最高,糠稷次之,画眉草最低;3重度干旱胁迫下3种草种光合速率大小排序为:糠稷画眉荩草;糠稷的蒸腾速率较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抗旱性最好。【结论】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糠稷更能适应石漠化地区的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花铃期持续干旱胁迫对棉花生长的影响,以及土壤干旱阈值的定量表达和干旱阈值,以棉花品种新陆早78号为试验材料,在花铃期设计正常灌溉和不同程度干旱处理(正常灌溉用水量的90%、70%、50%、30%),测定不同处理下棉花光合作用、农艺性状和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程度干旱处理与正常灌溉相比,土壤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蕾铃干重等均下降,且下降幅度随干旱持续时间延长而增加,最终导致产量降低;棉花光合作用和农艺性状与土壤相对含水量变化相关,存在阈值反应;以减产5%、10%、20%作为临界点,将干旱程度D值与产量、干旱持续时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确定轻度干旱阈值为0.253,中度干旱阈值为0.387,重度干旱阈值为0.655,且干旱胁迫程度越高,干旱阈值发生时间越早。研究确定了棉花花铃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的土壤干旱阈值指标及其发生时间,为棉花大田生产合理、及时调亏灌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北方不同熟期类型的14个水稻品种进行耐苏打盐碱胁迫鉴定,了解水稻生长发育对苏打盐碱胁迫的阈值反应。结果表明,pH>9.6时,水稻存活率开始下降;在pH7.59.6范围内,水稻虽然能够正常抽穗结实,但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加,各农艺性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将各形态指标受抑制率50%时的pH值作为耐苏打盐碱形态阈值,叶面积指数、产量、单株茎蘖数要先于存活率、株高发生阈值反应,说明用形态指标的变化来确定水稻的耐盐碱性存在不确定性。将产量抑制率为50%时的pH值定义为该品种的耐盐碱pH产量阈值,水稻品种(系)耐盐碱pH阈值介于8.99.6范围内,水稻虽然能够正常抽穗结实,但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加,各农艺性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将各形态指标受抑制率50%时的pH值作为耐苏打盐碱形态阈值,叶面积指数、产量、单株茎蘖数要先于存活率、株高发生阈值反应,说明用形态指标的变化来确定水稻的耐盐碱性存在不确定性。将产量抑制率为50%时的pH值定义为该品种的耐盐碱pH产量阈值,水稻品种(系)耐盐碱pH阈值介于8.99.6之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花菖蒲的抗盐能力。[方法]以取自江苏省宜兴苗圃的花菖蒲为材料,土壤盐化处理设5个盐度水平(0、0.2%、0.4%、0.6%、0.8%),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NaCl胁迫强度条件下花菖蒲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花菖蒲的叶片有不同程度的干枯、发黄、失绿、生长势衰退等现象。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均随胁迫强度的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整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叶绿素含量随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不断降低的趋势。通过对外观形态的观测以及生理指标的分析,推断出花菖蒲的耐盐阈值是0.4%,存活阈值是0.8%。[结论]该研究为改良土壤、绿化水体、湿地和盐碱地景观的营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长柱十大功劳植物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进行生态恢复种植的可行性,以长柱十大功劳2年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2.5)%~(80±2.5)%]和胁迫时间(0~21d)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长柱十大功劳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呈升高趋势,而重度胁迫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MDA含量呈升高趋势。长柱十大功劳对水分胁迫具有较强适应性,表现出一定耐旱潜力,可作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植物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6.
一年生构树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方法,对喀斯特地区1 a生构树苗木的生态耐旱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加剧,构树幼苗叶质膜相对透性上升、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实验结果表明构树在一定的水分胁迫下能够主动调整其生理代谢,通过合成有机溶质以提高适应能力而忍受逆境,揭示喀斯特森林树种构树具有的一定生态耐旱生产潜力,对水分亏缺的适应能力也较强,可作为退化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造林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盐(NaCl)和复盐(Na2 SO4、NaHCO3)胁迫下对胡麻萌发期和苗期生长以及耐盐阈值的影响,为胡麻耐盐材料的筛选提供基础参考.[方法]选用耐盐性不同的2个胡麻品种,设置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分析不同指标的变化,采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萌发期单盐胁迫选取总鲜重、复盐胁迫选取发芽率,苗期单盐胁迫选取根干...  相似文献   

8.
利用TM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数据,结合地面调查与GIS技术提取广西都安县的石漠化空间分布信息,选取该区域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土地利用程度、离民居点和道路的距离等因素,定量研究了喀斯特石漠化发生率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人口密度超过一定阈值时,人口密度对石漠化强度有较明显的影响;经济密度对石漠化的产生具有普遍影响;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对石漠化的影响明显;离民民点和道路越近,人类活动强度对石漠化的影响越大。强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分布面积在离居民点和道路距离的第一个缓冲区内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9.
杉木WRKY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在低磷胁迫下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BLAST以及多序列对比鉴定出44个杉木WRKY基因序列,并且探究其在低磷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研究杉木在低磷逆境胁迫响应的机制和进一步深入杉木WRKY基因的研究提供相关信息基础。通过使用DNAMAN等软件及根据其基因结构特点对其蛋白序列与保守元件进行分析,将杉木WRKY基因分为Ⅰ、Ⅱ、Ⅲ这3大亚家族,每组成员分别为6、37、1个,且每个成员都包含保守域WRKYGQK及不同的锌指结构;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miRNA164与ClWRKY21之间存在较多靶位配对点,二者有着较高的关联程度;RT-qPCR结果显示在低磷胁迫下,ClWRKY8、ClWRKY21、ClWRKY24、ClWRKY35这4个基因可能参与杉木耐受低磷胁迫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和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有耐寒性差异的3个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番茄幼苗在6、10、15℃和25℃处理下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下降幅度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而增加,耐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较小。MDA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加,耐性强的品种其MDA含量增加的慢且少。  相似文献   

11.
小麦种子水分胁迫萌发的基因差异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旱选10号为材料,以PEG-6000为胁迫荆,利用DDRT-PCR技术研究了种子芽期水分胁迫处理和对照材料在mRNA表达上的差异。获得的5个差异表达片段,在处理前后表达丰度均呈增加趋势,并为反向Northern点杂交所验证。经查询,2个片段与GenBank中已知基因有较高同源性,3个片段与已知的EST序列同源。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续随子生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续随子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大面积种植中面临的干旱问题,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对续随子生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旱胁迫对续随子植株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有显著影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续随子株高、杆高、分枝数、单株蒴果数、地径和叶面积均呈逐渐下降趋势。通径分析表明,单株蒴果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地径与株高、杆高、叶面积、分枝数、单株蒴果数存在协同作用,叶面积与其他性状不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桂花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二年龄盆栽桂花为试材,研究其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当胁迫程度加深时,桂花幼苗叶片的组织水、自由水含量及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比值明显降低,轻度胁迫与对照间束缚水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胁迫程度的加重,升高加快;在胁迫过程中,重度胁迫和中度胁迫的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它们达到高峰的时间不同,重度胁迫在第6天达到高峰,中度胁迫在第9天达到高峰;轻度胁迫时2种酶的活性均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刘绍飞  冉景丞  杨春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86-11288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朴树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溶液和不同含水量土壤对朴树(Celtis sinensis)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朴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胚根长、幼苗干重等发芽指标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水势的降低,各项发芽指标相应降低。其总的趋势是轻度水分胁迫促进发芽,重度水分胁迫抑制发芽。朴树种子发芽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5%,发芽的极限含水量为1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方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豌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甘肃大豌豆在不同浓度的盐(NaCl)溶液胁迫下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00~120 mmol·L-1是豌豆的最适生长盐浓度阈值;盐浓度为120mmol·L-1时脯氨酸含量最低,低于和高于此浓度,脯氨酸含量均急剧增长,说明脯氨酸的积累是其在无盐和高盐环境下的产物,它可反映豌豆所受胁迫的程度,但不能作为反映豌豆耐盐性的一项指标;MDA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稳定增加,可作为植物抗盐性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低浓度盐溶液可提高豌豆叶绿素含量,高浓度却反之,因此低盐能够刺激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6.
以122条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为研究对象,用RT-q PCR检测其应答盐胁迫情况,分析15个盐胁迫敏感基因在盐、干旱和ABA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在盐胁迫条件下,有36个基因上调表达,42个基因下调表达,44个基因无明显变化。其中,15个盐胁迫敏感基因在不同胁迫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在盐胁迫条件下,15个ERF基因的表达水平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出明显升高,在36和72 h两个时间点达到极显著水平。在ABA胁迫条件下,15个ERF基因中大多数表达水平提高。在干旱胁迫下,15个ERF基因表达水平均随胁迫时间延长有所提高,在48 h达到最高。AT1G06160、AT1G21910、AT2G35700、AT4G17490、AT4G39780和AT5G61890等6个基因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表达模式相似,表明其可能参与相似的基因调控途径。其他9个ERF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表明其可能参与不同基因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气候因子对我国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饱受石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围绕石漠化问题开展了许多治理工作。笔者在简述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气候与治理特点的基础上,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政策制度4个主要治理方向着眼,总结了各种治理措施与气候因子影响作用研究进展,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和成果,提出了今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研究的课题:加强极端气候对石漠化治理的影响和预防;喀斯特石漠化演变与气候因子的微观作用机制探究;石漠化治理与气候变化适应性模型构建;加强学科交叉,将石漠化治理作为一个耦合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盆栽湘研1号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下辣椒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有关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辣椒叶片的组织水、自由水的含量及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比值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急剧降低。细胞质膜相对透性、MDA、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随着胁迫的加重,升高加快。重度胁迫和中度胁迫处理在整个胁迫过程中POD和CAT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它们达到高峰的时间不同,重度胁迫在第4天达到高峰,中度胁迫在第6天达到高峰,轻度胁迫两种酶的活性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质膜内在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s,PIPs)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的膜系统上,在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和水分平衡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对ZmPIP2;6在植物水分胁迫耐性中的功能进行探究,为玉米培育抗旱耐盐新品种提供优秀基因资源。【方法】分析并比对ZmPIP2;6与其他物种中报道参与水分胁迫的PIPs的氨基酸序列,构建ZmPIP2;6-GFP载体并通过PEG介导转化玉米原生质体,对ZmPIP2;6进行亚细胞定位。采集玉米的不同组织样品,包括根、茎、叶、未成熟雄穗、未成熟雌穗、胚和胚乳;对玉米进行PEG或NaCl处理,在处理的不同时间点采集玉米的根和叶样品。提取总RNA并通过qRT-PCR调查ZmPIP2;6在玉米不同组织以及在水分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构建ZmPIP2;6超表达载体,发展并鉴定ZmPIP2;6超表达拟南芥材料,观察转基因植株对渗透、盐及干旱胁迫的耐性生理表型,并测量其根长、叶片水分散失率等性状。检测在干旱或盐胁迫条件下,拟南芥胁迫信号通路上的相关基因在ZmPIP2;6超表达植株中的表达。【结果】氨基酸序列分析比对结果显示ZmPIP2;6具有PIP蛋白的典型结构与并且其他物种的PIP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转化玉米原生质体试验结果显示ZmPIP2;6蛋白定位在细胞质膜。qRT-PCR结果显示ZmPIP2;6在玉米未成熟雄穗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在玉米受到渗透和盐胁迫后根和叶中的ZmPIP2;6表达受到显著诱导。在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渗透胁迫处理和盐胁迫处理以及进一步的土培试验中进行干旱胁迫处理,ZmPIP2;6超表达拟南芥植株相对野生型都显示出更强的胁迫耐性。在干旱或盐胁迫条件下,拟南芥胁迫信号通路上的相关基因在ZmPIP2;6超表达植株中的表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玉米内在质膜蛋白基因ZmPIP2;6在渗透或盐胁迫下表达上调,在拟南芥中超表达ZmPIP2;6会增强植株对渗透、盐和干旱胁迫的耐性,并且在盐或干旱胁迫条件下会影响拟南芥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ZmPIP2;6可能参与植物水分胁迫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Cd2+胁迫下星星草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cDNA文库的分析,从正向和反向消减文库中筛选出33个特异表达的阳性克隆,26个镉胁迫诱导表达,7个为镉胁迫抑制表达。序列分析表明,有29个与数据库中有同源性,其中功能已知的25个,未知功能有4个,剩余4个为无同源序列的新基因。已知功能序列中,19个为胁迫后诱导表达,6个为胁迫后抑制表达,其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SR)基因、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ECS)基因、细胞膜CP5蛋白基因和ABC家族蛋白基因等与星星草抗镉离子胁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