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魔鬼波"网络蠕虫病毒,作为2006年第一高危病毒,金山毒霸反病毒监测中心将其列为四级病毒预警.本文根据蠕虫病毒发作机制,探讨了"魔鬼波"网络蠕虫病毒发作的症状、原理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蚊蝇叮蛟病牛时将血液内的病毒吸人,这种带毒的蚊蝇再叮咬其它牛群时,即可将病毒注入牛体,黄牛、水牛、奶牛均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3.
五、应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及其效果应用病毒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病毒防治害虫具有专一性强,杀虫效果好,不杀伤天敌,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因而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应用病毒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4.
前言应用昆虫病毒防治农林害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已有多种昆虫病毒被广泛应用。同时病毒对人畜的安全问题也受到重视。自美国学者 Ignoffo C.M.等于1965年开始系统研究以来,各国学者已用51种昆虫病毒  相似文献   

5.
在北美,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病的流行造成舞毒蛾种群密度下降.美国农业部用它来进行空中喷撒以压低舞毒蛾虫口密度.目前使用类似化学防治的方法来使用微生物杀虫剂控制舞毒蛾.由于生产病毒的成本关系,单独应用此法达到大面积传播病毒是行不通的.为此期望一个有效的办法把病毒从发病中心传播出去.一般认为,寄生和捕食天敌是传播昆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HaNPV病毒感染3龄棉铃虫幼虫并分别收集不同处理的存活试虫进行室内传代饲养.结果表明,病毒对寄主昆虫不仅具有直接致死作用,而且对蛹质量和化蛹均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对亲代和子一代的寄主昆虫.同时,通过PCR技术,从子一代的幼虫和蛹中成功检测到该病毒,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病毒能够经过亲代传递到子代的种群中.这对病毒的高效利用和害虫的持续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气候温和,资源丰富。随着我国利用病毒治虫研究的迅速发展,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昆虫病毒资源,对生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自197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病毒资源调查和研究,先后分离获得七种病毒。现简报如下。1.德昌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Y)  相似文献   

8.
日本农林省林业试验场近30年来连续开展了利用微生物病原防治害虫的研究。这里特别介绍一下应用病毒防治森林害虫的研究成果。所谓昆虫病毒群,可以分为以下各类: 1.在被侵染的组织细胞内形成多角体型的包涵体: 1)形成于细胞核内,病毒为棒状(Bor-relinavirus)。2)主要形成于中肠细胞质中,病毒为球状(正20面体)(Smithiavirus)〔注:虽说“主要形成于中肠细胞质中”,但也有报告说可在核中看到大形少数的多角体。〕3)形成于脂肪体细胞质内,病毒为卵形(Vagoiavirus)。〔注:只在最近报告中提到在金龟子幼虫中发现,在日本尚未见到这一类群的报道。〕2.形成颗粒状包涵体,病毒为棒状(Be-rgoldiavirus)。3.不形成包涵体,病毒为球形(正20面体等)(Moratorvirus) 昆虫病毒的分类,尚未建立体系。  相似文献   

9.
选取6种目前国内防治美国白蛾常用药剂,模拟林间施药方式对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施药处理;对美国白蛾5龄幼虫进行叶片带毒(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饲养直至化蛹,以这些蛹为宿主繁育该小蜂.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寿命有很大影响,能显著降低成虫存活时间.杀铃脲、灭幼脲Ⅲ号、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成虫寿命无显著影响.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繁殖没有显著影响,完全可以利用该病毒配合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端,一些国家已研制出一系列选择性强、效果好、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的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微生物农药,其中包括病毒农药、真菌农药、细菌农药;另一类是生物工程植物.应用病毒治虫,从70年代起其范围已从森林害虫扩展到农业害虫.巴西农民用病毒农药防治大豆作物的主要害虫豆毛虫,一小包病毒农药粉末,兑水喷洒,比用化学杀虫剂节省75%.最常用的真菌杀虫剂是白僵菌和绿僵菌.前者能防治190多种害虫,后者能防治200多种害虫.菲律宾研究人员用真菌农药消灭犀甲虫获得成功.一公斤真菌农药能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是松林的主要害虫,利用松毛虫病毒进行生物防治的试验研究工作正在我国各地开展,现将我场马尾松毛虫病毒的初步试验情况整理如下: 一、试验内容 1.室内不同型病毒稀释液对松毛虫的毒杀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12.
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复制和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病毒只能在寄主活细胞内增殖,因而解决大量复制技术,是“以病治虫”的首要环节.自1979年起我们即开始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制种有关技术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道于下:一、病毒复制1.在有松毛虫发生的松林,采集距结茧1—2个龄期的老幼虫,室内饲养在33×33×54厘米铁纱笼内,每笼300—500头.  相似文献   

13.
用经过差异离心初步纯化后制得的分月扇舟蛾颗粒体病毒(Clostera anasstomosis L.Granulosis virus简称CaLGV)悬液,在杨树人工林防治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 L.)幼虫,效果稳定、良好。分别利用病毒浓度1.58×109颗粒体!mL-1、1.58×107颗粒体!mL-1悬液施药,杀虫率分别达到97.22%、83.12%。在林间用病毒浓度1.58×107颗粒体!mL-1悬液,即可控制分月扇舟蛾危害。该病毒具有专性强、传播快、致死率高、世代交替受益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三、昆虫病毒的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了解昆虫病毒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对于应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和防止为害有益昆虫,有很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一)感染途径1.经口感染昆虫取食污染病毒的食料,经口进入体内,引起感染发病,是自然界中昆虫病毒传染的主要途径。有多角体的  相似文献   

15.
在降低昆虫数量的因子中,病毒占首要地位之一。因此,由昆虫中分离病毒不只是从昆虫病理学观点而且与将其应用于害虫防治亦有利害关系。 E.B.奥尔洛夫斯卡娅于1964年在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经常发现醋栗卷叶蛾在与其他卷叶蛾混合发生的橡树林里由于Borrelinavirus属病毒而致死。我们工作的目的是研究在莫斯科和沃龙涅  相似文献   

16.
《林业实用技术》2011,(7):F0004-F000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林业昆虫病毒研发中心长期从事林业昆虫病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完成了松毛虫病毒,春尺蠖病毒.美国白蛾病毒.舞毒蛾病毒,茶尺蠖病毒、杨扇舟蛾病毒、枣尺蠖病毒、油桐尺蠖病毒等多种农林害虫病毒的生产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用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us Polyhedrosis Virus,NPV)对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幼虫以胃毒方式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NPV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幼虫感染后的死亡率与病毒浓度呈正相关.1.824×102,1.824×103,1.824×104,1.824 × 105,1.824 × 106,1.824×107 PIB/mL 6种病毒浓度接种天幕毛虫幼虫后死亡率分别为26.63%,34.78%,48.37%,72.83%,80.98%和94.57%,致死中浓度为1.096×104 PIB/ mL.接种1.824×10 7,1.824×106,1.824×105 PIB/mL浓度的幼虫致死中时分别为6.8,8.2,9.1d.  相似文献   

18.
<正> 病毒是害虫种群数量自然调节的一个重要因子。近年来,我国利用病毒防治森林害虫的研究工作有了一些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采集分离到70余种森林害虫病毒,其中7种为质型多角体病毒(CPV)。1983年我们在河北省进行昆虫病毒资源调查时,采集分离到柳毒蛾(Leucoma Salicis)和盗毒蛾(PorthesiaSimilis)CPV,这两种病毒国内未见正式报道,现简述如下。1.柳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1983年5-6月分别在河北的易县、望都、承德、宜化、保定等地采集到柳毒蛾的病死虫,  相似文献   

19.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由于少公害、不伤害虫天敌、具有持续防效、较易人工复制等优点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外已有不少应用成功的实例.日本自1956年开始进行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研究,现已商品化生产(商品名“松毛敏”),大面积用于防治赤松毛虫.用直升飞机喷洒多角体1000亿/公顷,可有效控制虫灾.我们自1977年从山东省沂南县引进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后, 通过室内外多次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对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都有较强的感染力.林间人工喷洒多角体500—1000亿/亩,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摸索飞机喷洒多角体病毒的适宜浓度、用量和有关应用技术,在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民航局的重视和支持下,1982年春进  相似文献   

20.
信息窗     
消灭害虫新方法——让害虫饿死.最近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消灭害虫新方法——让害虫饿死.他们采用遗传工程技术把一种叫做“返幼激素酯酶”的基因引进到一种病毒中,凡是被这种病毒感染的棉铃虫,都停止进食,直到饿死.他们还发现,这类病毒对其被感染的害虫是有选择的.并且病毒有数百个变异体,每种变异体都只对一种害虫产生作用.因此,可以把每一种病毒都制成杀虫剂,这样就能有选择地消灭害虫,而不象有些农药那样不分清红皂白地乱杀一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